四川

2020-11-29 中國臺灣網

地 形



四川省位於我國西部,地跨青藏高原、橫斷山脈、雲貴高原、秦巴山地、四川盆地幾大地貌單元,地勢西高東低,由西北向東南傾斜。最高點是西部的大雪山主峰貢嘎山,海拔高達7556米。地形複雜多樣。以龍門山-大涼山一線為界,東部為四川盆地及盆緣山地,西部為川西高山高原及川西南山地。
(一)四川盆地底部地區四川盆地是我國四大盆地之一,面積17萬平方公裡,海拔300-700米,四周為海拔1000-4000米的山地所環抱。盆地底部龍泉山以西為川西平原區,由成都平原、眉山-峨眉平原組成。其中,成都平原面積達6200平方公裡,是我省最大的平原。龍泉山以東地區為盆地丘陵地貌區。該區地貌條件差異較大,據此又可分為川中方山丘陵、川東平行嶺谷區兩個地貌亞區。華鎣山主峰海拔1704米,是盆地內最高峰。
(二)四川盆地邊緣地區本區地形以山地為主,山地面積佔總面積的93%。其中,又以海拔1500-3000米的中低山地為主,佔山地面積的96%左右。該區主要的山脈有:北東緣的米倉山、大巴山;東南緣的大婁山、七曜山、巫山;西北緣、西南緣的龍門山、邛崍山、大相嶺等。盆地西南緣的佛教名山峨眉山以及西北緣的道教名山青城山均為馳名中外的旅遊勝地。區內最高峰為西部岷山主峰雪寶頂,海拔5588米。該區丘陵和平原較少,零星分布山地之間,平原在當地俗稱為壩子。比較有名的有廣元壩子、天全壩子等,是當地的農業中心。
(三)川西南山地區川西南山地區位於青藏高原東部橫斷山系中段,地貌類型為中山峽谷。全區94%的面積為山地,且多為南北走向,兩山夾一谷。山地海拔多在3000米左右,個別山峰超過了4000米。主要山脈有小涼山、大涼山、小相嶺、錦屏山。最高峰為石棉、九龍與康定三縣交界處的無名山峰,海拔高達5793米。本區東部的大涼山山地為山原地貌。山原頂部海拔為3500-4000米,北部為大風頂,南部為黃茅埂。本區中部的安寧河谷為平原,面積約960平方公裡,是我省第二大平原。
(四)川西北高原地區本區為青藏高原東南緣和橫斷山脈的一部分,地面海拔4000-4500米,分為川西北高原和川西山地兩部分。川西北高原地勢由西向東傾斜,分為丘狀高原和高平原。丘谷相間,谷寬丘圓,排列稀疏,廣布沼澤。分布在若爾蓋、紅原與阿壩一帶的高原沼澤是我國南方地區最大的沼澤帶。川西山地西北高、東南低。根據切割深淺可分為高山原和高山峽谷區。主要山脈有岷山、巴顏喀拉山、牟尼芒起山、大雪山、雀兒山、沙魯裡山。大雪山主峰貢嘎山海拔7556米,它不僅是四川第一高峰,也是世界著名高峰。



自然資源



水電資源蘊藏量達1.5億千瓦,僅次於西藏,可開發量近1億千瓦,位居中國首位。地下熱水資源也非常豐富,全省已發現溫泉(群)354處,地下熱水鑽孔114個。 已探明的地下礦藏有132種,其中釩、鈦、鈣、芒硝、螢石、天然氣、硫鐵礦的儲量居中國第一位,鈦儲量居世界第一,釩儲量居世界第三。   
四川地處亞熱帶,加以地貌和氣候多樣,植物種類極為豐富。全省森林面積1351.58萬公頃,生長有許多珍貴樹種。中國的水杉、銀杉等
活化石樹種有1/5 生長在四川。   
動物種類繁多。僅脊椎動物就有1247種,佔全國的45%以上,其中被列為全國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有139種。舉世聞名的大熊貓,主要生息於四川境內4個山系的33個縣和保護區內。   
四川擁有舉世聞名的九寨溝、黃龍、峨眉山―樂山大佛、都江堰―青城山四處世界自然文化遺產,有文興石林、海螺溝、蜀南竹海等15處國家級風景名勝區,還有國家森林公園25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8處、省級風景名聲區74處,從高原、山地、峽谷到盆地、丘陵、平原,從江河湖泊到溫泉瀑布,從巖溶地形到丹霞地貌,一應俱全,旅遊資源之豐富,世界罕見。



氣 候



四川位於亞熱帶範圍內,由於複雜的地形和不同季風環流的交替影響,氣候覆雜多樣。東部盆地屬亞熱帶溼潤氣候。西部高原在地形作用下,以垂直氣候帶為主,從南部山地到北部高原,由亞熱帶演變到亞寒帶,垂直方向上有亞熱帶到永凍帶的各種氣候類型。複雜多樣的氣候類型,有利於全面發展四川經濟特別是農業生產。
日照:東部盆地全年日照900-1600小時,是全國日照最少的地區。在地域上由西向東遞增:盆西900-1200小時,盆中1200-1400小時,盆東1400 -1600小時。在時間上,春夏多於秋冬,盛夏最多。全年太陽總輻射量3100-4200兆焦爾/平方米,其時空分布與日照類似。
西北高原全年日照數為2000-2500小時,地區差異不大,僅龍門山區相對少,為1600-2600小時。全年太陽總輻射量多為5000-6800兆焦爾/平方米,屬全國光能豐富區之列。
西南山地全年日照時數1200-2700小時,較東部盆地多一倍。空間上,由東北向西南部遞增;時間上,乾季多於雨季。全年太陽總輻射量3500-6200兆焦爾/平方米,除小涼山東側外,光能資源大於東部盆地。
氣溫:東部盆地年平均氣溫14-19度,比同緯度地區高1度。一月平均氣溫3-8度,盆南略高;四月平均氣溫15度-19度;七月平均氣溫24度-28度,是全年最熱月份:十月平均氣溫15度-19度,接近該區年平均氣溫。四季分明:春季氣溫10
21.9,長約3個月;夏季氣溫22,長3個多月;秋季氣溫10度-21.9度,長2.5個月;冬季氣溫<10度,長3.5個月。全年日平均氣溫≥10度的積溫4200度-6100度,無霜期280-300天。
川西北高原年平均氣溫<12
°C;一月平均氣溫-12度到4度左右;四月平均氣溫0度-10度;七月平均氣溫10度-22度;十月平均氣溫0-14度左右。全年無夏,冬季漫長,可分3期:寒期候溫0度,冷期候溫1.1度-9.9度,溫涼期候溫10度。全年日平均氣溫10度積溫在2000度以下。川西南山地年平均氣溫8度-22度。一月平均氣溫2-14度,德昌以南谷地8度-12度,為全省冬季最暖地區;四月平均氣溫8度-24度;七月平均氣溫15度-26度;十月平均氣溫10度-20度。四季不分明,一般只分兩季。全年日平均氣溫≥8度,積溫德昌以南河谷>4500度,以北銳減至2000度。
降水量:東部盆地大部年降水量800-1600毫米。但在地域上,盆周多於盆底,盆西緣山地是全省降雨最多之地,為1300-1800毫米;次為盆東北和東南緣山地,為1200-1400毫米;盆中丘陵區降雨最少,為800-1000毫米。在季節上,冬季(12月-2月)降水最少,佔全年總雨量的3-10%,夏季(5月-10月)降水最多,佔全年總雨量的40-80%,冬幹夏雨,雨熱同期。川西高原降雨少,年降水量大部為600-700毫米,金沙江河谷<400毫米。幹雨季分明,6月-9月為雨季,降雨佔全年總雨量的70-90%;11月-4月為乾季,各月降水量小於10毫米。
川西南山地降水地區差異大,乾濕季節分明。大部年降水800-1200毫米。木裡以北與川西北高原接壤,年降水小於800毫米;安寧河東側與東部盆地相當,年降水1000毫米左右。雨季(6月-9月)降水佔全年總降水量的85-90%。



土 地



四川地域遼闊,土壤類型豐富,垂直分布明顯。平原,丘陵主要為水稻土、衝積土、紫色土等,是全省農作物主要產區。高原、山地依海拔高度分別分布不同土壤,其中多數有利於不同作物的生長。
四川大部分地方為紫色土,系侏羅紀、白堊紀紫色砂巖、泥巖風化而成。主要分布於四川盆地內海拔800米以下的低山和丘陵上。該土壤內富含鉀、磷、鈣、鎂、鐵、錳等元素,土質風化度低,土壤發育淺,肥力高,面積約16萬平方公裡,是四川分布面積最廣的土壤之一。
盆地四周的山地、盆地內沿江兩岸及川西平原的階地和丘陵上,分布著黃壤。一般海拔1000-1200米。它是石灰巖、砂巖、頁巖、變質巖和第四紀礫石,在中亞熱帶四季分明的溼熱條件下風化發育而成。有明顯的富鋁化和黃化過程,膠體矽鋁率2.1-3.1。黃壤自然肥力較高,但粘性重,酸性強。在盆地的山地中,還分布有黃棕壤與黃褐土。
川西南山地河谷遍布紅壤及黃紅壤,主要在安寧河、金沙江、雅礱江谷坡階地以及湖盆臺地,海拔1100-1800米。甘孜州局部地區的紅壤可達海拔2100米以上。紅壤的母質是花崗巖、變質巖、砂、泥巖和第四紀老沉積物,在長期乾濕季分明的溼熱條件下,風化而成。膠體矽鋁率1.33-2.33,酸至微酸性,粘性重,瘦硬,嚴重缺磷,土壤肥力低。
川西北高山分布著大量的森林土草甸土,主要有高山草甸土,分布在高山林線以上,海拔3000-4700米,草根層10釐米左右,有機質約15%,微酸至中性,有腐殖化和草甸化,海拔低處可開墾成農地,高處是天然牧場。
高山寒漠土,分布於高原及高山頂,海拔4700-5000米,雪線以下,高山草甸土以上。巖石遭受物理風化為主,成土作用弱,常為多稜角狀碎石。沿岷江、大渡河、雅礱江、金沙江上遊河谷兩側尚分布有棕壤、暗棕壤、褐土等。
暗棕壤,分布在山原中上部,海拔2800-3000米,粘土礦物以蒙脫石為主,鐵的游離度低,膠體矽鋁率2.4-4.1,弱酸至酸性,鹽基飽和度大於60%。 棕壤,分布在海拔2000-2700米處。酸或弱酸性,膠體矽鋁率2.7-3.3,鹽基飽和度不飽和至飽和,腐殖質4-7%,自然肥力高。
褐土,分布在海拔1000-2500米處。以黃土母質發育而成,表層為無至弱石灰反應,下層在50-70釐米處有鈣積層,PH值7.5-8.0。
沼澤土,主要分布在若爾蓋地區。是寒冷潮溼條件下,沼澤草甸植物在山原窪地和河谷窪地所形成。其表層為草根層,下部為礦物質潛育層。有機質含量5-25%,氮和磷的含量也高,形成特有的泥炭層。



生 物



四川省地處亞熱帶,生物資源很豐富。四川的野生動物資源以及植物資源,均在全國佔有重要地位。四川地貌和氣候多樣,植物種類極為豐富。全省維管束植物種屬約佔全國的1/3。全省森林面積1351.58萬公頃,是全國第二大林區--西南林區的主體部分,長有許多珍貴樹種。森林多分布於江河中上遊,具有極重要的水源涵養和水土保持效益。全省有天然草地1638萬公頃。四川幅員遼闊,且受冰川大面積破壞性的影響較小,生態環境優越,動物資源豐富,種類繁多。僅脊椎動物就有1247種,佔全國的45%以上,其中被列為全國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有139種。舉世聞名的大熊貓,主要生息於四川境內4個山系的33個縣和保護區內。在全省已知的脊椎動物中,一半以上的種類有明顯的經濟意義。
植物資源:由於四川省位於水熱充沛的亞熱帶季風氣候區,並且地形複雜,因而植物種類很多。據不完全統計,有高等植物230餘科,1600多屬,1萬餘種。其中有喬木約1476餘種,佔全國總數的一半。多種多樣的樹種資源,構成了繁多的森林類型。
四川盆地(包括盆周山地)山地丘陵區,氣候終年溫暖溼潤,森林是以樟科、殼鬥科、山茶科為建群種的溼性亞熱帶常綠闊葉林、以馬尾松、杉木、川柏木為主的亞熱帶低山常綠針葉林、以多種大莖竹為主的亞熱帶竹林。川東南山地寬谷盆地區,氣候乾濕季分明,森林是以耐乾性的殼鬥科種類為優勢的乾性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和以雲南松為主的亞熱帶針葉林。川西高山峽谷區,山高谷深,垂直差異大,但主要屬溫帶高原氣候,有大面積的以冷杉屬、雲杉屬為主的亞高山常綠針葉林和以高山櫟為主的山地硬葉常綠闊葉林。川西北高原區,已屬高原寒冷大陸性氣候,亞高山常綠針葉林僅小塊狀分布於局部水熱條件適宜之地,而廣大高原、山原面上,或因氣候嚴寒,最暖月均溫已在10攝氏度以下,在森林生長線之上;或因風速過大,環境條件惡劣,喬木難於成長,廣泛分布著高山高原灌叢和高山高原草甸。
動物資源:四川動物資源十分豐富,僅脊椎動物就有1247種,佔全國所產總數的40%左右,其中鳥類和獸類約佔全國的一半。資源動物是指特產與珍貴稀少動物,以及與人類生產生活、衛生保健、文化教育等有密切關係的野生動物。根據它們對人類的社會經濟意義大體分為珍貴稀有動物類,毛皮、革、羽用動物類,漁獵動物類以及其它資源動物類和有害動物類等。
四川盆地及其邊緣山地,耕作歷史悠久,種植業較為發達,以農田動物群為主,珍貴動物有鴛鴦、華南虎等。盆地西緣山地、川西高山峽谷及川西南山地,資源動物豐富,特產動物繁多。珍稀動物中主要有大熊貓、牛羚、金絲猴、小熊貓、白唇鹿、梅花鹿、毛冠鹿、林麝、蘭馬雞、藏雪雞、斑角雉等。鳥類以畫眉亞科和雉科佔優勢,其中四川山鷓鴣、雉鶉為特產鳥類。爬行類與兩棲類豐富,有不少國內特著品種,如宜賓龍蜥、峨眉髭蟾、北鯢等。川西北高原動物食料較為稀少,主要是一些能適應於高原惡劣條件的奔弛性和穴棲性動物群,毛皮動物量多質優,珍稀動物主要有野驢、野犛牛、白唇鹿、藏羚、馬鹿、林麝、黑頸鶴、藏雪雞等。毛皮資源動物中的喜馬拉雅旱獺資源豐富。



礦 產



四川是中國礦產資源豐富的省份之一。現已發現礦產123種,探明儲量的達90種,其中35種在全國名列前五位。據不完全統計,除石油、天然氣外,探明儲量的礦產地1383處,開發利用礦區576處,其中礦床1277處,大、中型礦床546處。
四川的礦種多而全。目前國民經濟需要的能源、冶金、化工、建材等基礎工業礦物原料都比較豐富,輔助礦產也較充足,從而有利於建立相對完備的工業基地分布相對集中。一些優勢或潛在優勢的礦產常集中在一個或幾個地區,這就有利於建立較大規模的工業基地,並使礦產資源得以合理利用。如釩鈦磁鐵礦集中在攀西地區,就近還有一定規模的富鐵礦床;鈣芒硝集中在成都平原,磷礦集中在綿竹、什邡、漢源、馬邊、雷波一帶;巖鹽集中在自貢、威遠、南充、鹽源等地區;煤和硫鐵礦主要集中在川南地區;銅、鉛、鋅較集中地分布在會理、會東一帶。四川的礦藏中礦床的共生、伴生組分比較多,有利於綜合評價、綜合開發以取得最大的經濟效益。如攀西地區的釩鈦磁鐵礦,除鐵、釩、鈦外,伴生有鉻、鎳、鈷、銅、鎵、鈧及鉑族元素;龍門山的什邡市磷礦有硫、磷、鋁、鍶和稀土碘等共生和伴生;白玉呷村多金屬礦床除銀、鉛鋅外,伴生有銅、金和稀散元素多種;盆地中的鹽滷水除含鹽外,還有鋰、銫、銣、鍶、溴、鋇、硼、碘等伴生。中、低品位礦石多,富礦相對較少。
四川固體礦產保有儲量名列全國第一位的有釩、鈦、硫鐵礦、白堊、水泥配料用礦巖、陶瓷用砂巖、水泥配料用粘土、熔煉水晶,光學螢石,玻璃用脈石英共10種;位居第二位的有鈣芒銷、巖鹽、石棉、白雲母、鎘、碘、水泥石灰巖、熔劑石灰巖、玻璃用白雲母、石榴子石,磚瓦用砂巖、水泥配料用泥巖共12種;鐵、鋁、鋅、鉑族、鈹、鋰、鍶、鑄用砂巖、溴、晶質石墨共10種居第三位;鎳、鉀鹽、藍石棉、玻璃用砂巖、硅藻土共5種居第四位;錳、鋁、汞、鉭、磷、長石、硒共7種居第五位。 四川省礦產分布具有明顯的地域性,東部、西部,盆地、山區,各具特色。東部盆地主要有巖鹽、鈣芒硝,石膏、石灰巖、天青石、石油、天然氣及部 分鐵、粘土、砂巖等沉積礦產。盆周山區比較複雜:川東北為錳、鋇、鐵、石墨、大理巖、煤;川西北為硫,磷、煤、砂金;川西南為硫鐵礦、煤、磷、鉛鋅;川東南為汞、鋁、重晶石、螢石;攀西地區為釩鈦磁鐵礦、富鐵礦、銅、鈷、鎳、鎢、鉛鋅、稀有金屬、石棉、蛇紋石、石墨、硅藻土等。西部高原有金、銀、鉑族、稀有金屬、鈾、鉛鋅、銅、鎳、錫、汞、雲母、泥炭及地熱資源等。
四川油、氣資源以天然氣為主。四川石油資源儲量很小,天然氣資源則遍布於盆地內12個市、州,且氣田氣佔98%以上。隨著勘探的進展,氣田數和儲量還在不斷增加。四川是中國天然氣尤其是氣田氣分布最集中的省份,石油天然氣資源形成了以氣為主的局面。天然氣以中小型氣田為主。目前已探明的氣田中,儲量大於100億立方米的只有威遠、臥龍河、中壩和古老的自流井氣田4個。已探明的油氣資源,集中分布於四川盆地內,盆地的東、西、南、北、中均發現有工業性油氣流。其中盆東、盆南、盆西南和盆西北地區以天然氣為主,盆中則以石油為主。 四川省稀有、稀土金屬礦產資源相當豐富,探明儲量的有鋰、鈹、鈮、鉭、鋯、鎵、銫、稀土、鍶共9個礦種。鋰、鍶礦規模大、品位富、易採選,在國內佔有重要地位。 四川的黃金、白銀生產,在歷史上曾佔重要地位。四川是中國重要產金省之一,產地多,分布廣。截至1988年,全省共發現金礦產地430處,其中巖金產地184處,砂金產地224處,伴生金產地22處,共探明金礦儲量211噸,佔全國儲量的3%,居第十一位。四川的金礦分布很廣。其中龍門山以西、鮮水河以北的川西北地區(主要包括甘孜、色達、若爾蓋、松潘、平武等縣),是國內六大金礦重點片區之一的川、陝、甘"金三角"的主要組成部分。
四川是中國鈾礦資源比較豐富的省份。現已發現鈾礦床10處,其中中型礦3處,小型礦7處。此外還有許多礦點放射性異常,遠景規模尚待查明。四川的鈾礦床主要有沉積成礦的碳矽泥巖型,其次為砂巖型、花崗巖型和火山巖型。前一類型形成工業礦床,後三種類型只有小型礦床和礦點、礦點。目前已探明工業量的碳矽泥巖型鈾礦床,地域分布上非常集中,地層層位也集中分布在志留系中。
煤炭是重要的能源礦產,也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素有「工業糧食」之稱。截至2003年,四川全省已查明的煤炭資源總量為97.15億噸。

水資源



四川有河流1400多條,流域面積在500平方公裡以上的有343條,蘊藏了豐富的水資源和巨大的水能資源。省內河流年徑流量約2600億立方米,居全國之冠。主要河流多流經峽谷,洶湧湍急,形成優質能源。全省水能蘊藏量佔全國的1/5,其中技術開發1.03億千瓦,居全國首位。特別是金沙江、雅礱江、大渡河,約佔全省水力資源的3/4,可建1萬千瓦以上的水電站的站址有200多處,百萬千瓦以上水電站的站址有20多處。
四川的地下熱水資源也非常豐富,全省已發現溫泉(群)354處,地下熱水鑽孔114個。在眾多的溫泉中,水溫90
°C以上的沸泉群1處,60°C-90°C的高溫泉40處,40°C-60°C的中溫泉134處,水溫25°C-40°C的低溫泉119處。四川的地下熱水及地熱能開發利用有廣闊的前景。
四川屬於長江水系。長江橫貫全省,宜賓以上稱金沙江,宜賓至合江縣河段又名川江或蜀江。川江河段長293公裡,出川斷面控制流域面積65萬平方公裡,多年平均經流量2693億立方米。川江北岸支流多而長,著名的有岷江和沱江。南岸河流少而短,呈極不對稱的向心狀水系。
四川的天然湖泊雖有1000餘個,但水域面積多不大,一般都在1平方公裡以下。其中較大者有瀘沽湖,又名左所海、永寧海、勒得海,位於四川鹽源縣與雲南寧蒗縣之間,面積72平方公裡。湖面海拔2700米,是高原上的一個斷陷湖。邛海,古名邛池,位於西昌市東南5公裡。水域面積31平方公裡,最深處34米,是四川最大的湖泊。湖面海拔1510米。馬湖,又名龍湖,位於雷波縣東北約25公裡的黃琅區。湖面海拔1100米,面積約7平方公裡,最大水深160米,蓄水3億立方米,是一個地震湖泊。新路海,位於甘孜州雀兒山東南麓,海拔4118米,為冰蝕湖,也是四川海拔最高的湖泊之一。南北長約3公裡,東西寬1公裡。



相關焦點

  • 【方志四川•特產】石斛的故鄉——四川
    【方志四川•特產】石斛的故鄉——四川 2020-11-29 09: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四川,對不起!
    你們不是對四川有誤解是根本就不了解對於四川,外省人一直都有很多誤解。比如,人手一隻大熊貓。又如,每個四川人都很能吃辣。再如,四川人早飯火鍋,午飯火鍋,晚飯火鍋。但衝擊一個接著一個:色達,是四川的。瀘沽湖不只在雲南,還有一半在四川。《康定情歌》裡的康定,居然在四川。白素貞,不是杭州人,是四川人。原來四川能看到雪山。
  • 四川人嘴裡的「寶器」究竟是啥子寶貝|四川方言
    好好的一個「寶器」,咋個到了四川人嘴裡就真的變成了「寶器」?你不要以為四川人是現在才說別個是「寶器」,這種說法從清康熙時就有了。眾所周知,巴蜀地區歷史上有過多次大規模的移民遷入。明末清初時候,張獻忠在四川大肆搶劫屠殺,巴蜀境內十室九空。
  • 為什麼四川總是地震 四川老是地震的原因是什麼
    導讀:網友們的感嘆,為何受傷的總是四川呢?這個小編為了給大家解答,整理了篇四川為什麼總是地震?和四川老是地震的原因文章,給大家方便查看。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去看看為何我們的四川老是經歷天災吧。祈禱四川早點走出地震帶來的陰影。
  • 四川大學最好的大學是哪幾所?四川師範大學算四川比較好的大學嗎?
    四川大學最好的大學是哪幾所?相信在四川上大學的同學和準備在四川讀大學的同學特別想知道。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整理的了四川最好的十所大學。毫無疑問的是四川大學絕對是榮登榜首,也是當之無愧的四川最好的大學。但是剩下的九個名額有些誰呢?四川師範大學可以入選嗎?大家跟小編一起來看看。
  • 四川長虹攜手川航 打造「四川名片」
    近日,長虹控股與四川航空籤訂了戰略合作協議,雙方還為成都市民帶來了一場精彩的燈光秀。雙方強強聯手,將給世界遞上一張硬核的「四川名片」。秉承著「與時俱進,勇於創新,引領時代」理念的長虹,這幾年先後和故宮文創、上海時裝周、鑽石世家、晨光文具開展合作,以新穎的理念為中國製造錦上添花。隨後,長虹攜手川航為市民帶來的精彩燈光秀在339上映,為蓉城夜色添彩不少。
  • 生態科普系列 || 四川極小種群野生植物—四川牡丹
    四川生態保護紅線中的四川牡丹分布點 · 馬爾康縣牡丹史牡丹花被擁戴為花中之王,有關文化和繪畫作品很豐富,牡丹文化的起源牡丹在四川的栽培始於唐代,多分布在成都、彭州(古稱天彭)、峨眉山等地,尤以彭州為盛。成都牡丹始於五代。據《蜀總記》載:前蜀宮廷種植牡丹,後蜀至孟昶也引種了許多牡丹「於宣華苑廣加栽植,名之曰牡丹苑……蜀平(宋統一全國後),花散落民間。」
  • 連續兩天四川地震!四川綿陽北川縣發生4.7級地震 2020四川地震最新...
    連續兩天,四川北川發生兩次地震,且震心接近。據中國地震臺網速報正式測定:10月22日11時03分在四川綿陽市北川縣(北緯31.83度,東經104.18度)發生4.7級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感更明顯此次四川北川4.7級震中,距北川縣城14公裡,距綿陽市62公裡,距成都市132公裡。
  • 奮進四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四川發展成就述評之一
    70年來,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四川省委省政府團結帶領全省各族人民,緊緊圍繞全黨全國的中心工作和發展大局,攻堅破難、砥礪前行,四川這個中國西部大省,取得經濟發展的輝煌成就。  新中國成立之初,四川電子工業一窮二白。在蘇聯首批援建項目基礎上,利用「三線建設」機遇,四川白手起家,逐步發展。到2018年,全省電子信息產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9258億元,2019年有望突破萬億大關。其中,僅成都市內電子信息企業的數量就超過3萬家。  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從慢到快,四川電子工業濃縮整個四川經濟社會發展的歷程。
  • 為什麼四川總發生地震?四川發生地震的原因是什麼?
    四川分布著多個地震多髮帶,有龍門山地震帶、攀西地震帶、松潘地震帶、岷江斷裂帶等多條主要地震帶,因此四川發生強震的次數較多也就不奇怪了。當時九寨溝的7.0級地震,震中就發生在岷江斷裂帶附近。四川發生地震的地質原因:印度洋板塊每年以約15cm的速度向北移動,導致亞歐板塊受到強烈的壓力,導致青藏高原快速隆升,並受到四川盆地的阻擋,造成構造應力能量的長期累積,易造成了逆衝、右旋、擠壓型斷層地震。四川特大地震易發生在地殼脆韌性轉換帶上,深度為10~20km,因此破壞性巨大,震感較強烈。
  • 【方志四川•生態】殷後盛 魯妮娜 ‖ 四川旋木雀:中國人獨立...
    這些鳥類標本正是從20世紀五六十年代開始,以李桂垣教授為代表的幾代四川農業大學人上山下河,一隻一隻採集製作而成。其中有一隻,正是四川旋木雀,它是由中國鳥類學家獨立發現並命名的第二個鳥種。四川旋木雀是「地毯式搜索」,它們時常從樹幹基部向上旋轉移動,用細長且略向下彎曲的嘴不放過一個角落,仔細尋找。當轉到樹幹上部後,就飛向另一棵樹的基部,以同樣方法繼續向上爬行。如果說啄木鳥是森林的內科醫生,負責清除體內害蟲的話,四川旋木雀就是一個外科大夫,負責清理表面的害蟲。為了防止覓食過程中被一些細小的植物碎屑傷到眼睛,四川旋木雀還會閉合眼瞼進行防護。
  • 對四川蘇鐵你了解多少?四川蘇鐵知識大全
    四川蘇鐵的拉丁學名是Cycas szechuanensis Cheng et L K Fu,又名草鐵、鳳尾鐵,屬於裸子植物門、蘇鐵綱、是蘇鐵目、屬蘇鐵科植物,命名者及年代是Cheng et L K Fu,1975。
  • 四川師範大學研究生招生信息網,四川師範大學考研信息網,四川師範...
    四川師範大學2021年博士研究生報考程序 一、網上報名:網上報名時間:2020年12月11日—2021年2月21日;報名網站:http://scyz.sceea.cn/,按照網上提示和要求進行報名。
  • 為什麼四川頻繁的發生地震,四川地震都分布在什麼地方
    導語:四川又發生地震了,這回是5.7級。據中國地震臺網最新消息,四川宜賓12月16日12時46分發生5.7級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同天晚上,該地又發生了3.2。四川一直是我國地震高發區,為什麼四川地震如此頻繁呢?因為這裡屬在比較活躍的歐亞大陸地震帶上。
  • 數字四川指數報告發布:四川處於數位化「極峰」,均衡是「越峰」關鍵
    10月29日,在騰訊全球數字生態大會成都峰會上,騰訊研究院聯合騰訊雲發布了《數字四川指數報告(2019)》。報告顯示,四川數字指數位居西部第一,其中成都在全國城市數字總指數排名中位列第5,在西部佔據絕對領先優勢。報告指出,當前四川省城市數字指數中心化成程度較高,區域均衡協調發展是四川數字經濟跨越數位化「極峰」實現進一步發展的關鍵。
  • 巴蜀為什麼叫四川?
    然而,我們印象中的巴蜀地區早期總是以蜀,益州、劍南等稱謂為名號,今天我們熟悉的四川,是從何而來的呢?,認為四川盆地就是一片圍繞著成都的農業大平原區域。從劉邦開始,掌握四川盆地與漢中盆地成為了經營大西南缺一不可的兩大核心所在,歷代四川格局政權都盡全力將漢中盆地掌握在自己手中,以擴大自己對抗中原的籌碼。
  • 世界向頑強四川致敬 外媒稱地震撼不動四川人民
    環球時報·環球網消息 有著「天府之國」美稱的四川剛遭受了一場突如其來的地震災害。但面對災難,四川人頑強的精神感動了世界。 「撼山易,撼四川人民難!」國外的媒體這樣評價四川。「頑強、熱情、勤勞、友善」也成了這些天世界人民議論四川人時用得最多的詞彙。
  • 四川第二大的盆地,這個盆地比四川盆地還要平,卻鮮為人知
    提到中國最著名的盆地,大家一定會想到的就是四川盆地了。作為中國四大盆地之一,比起塔裡木盆地(中國最大的盆地),準噶爾盆地和柴達木盆地(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盆地)來說,四川盆地應該是知名度最高的了,這個盆地不僅匯集了一億人口,還有兩個超大城市——成都和重慶。
  • 四川特色之軍閥
    四川幅員遼闊,有沃野千裡,天府之國的說法,但那不過是局部的表象。整體更多的是窮山惡水,閉塞落後,目光短淺,愚昧保守,思想僵化,工業孱弱。而官府搜刮,毫無休止。清末數年,四川每年入庫歲銀1500多萬兩,上交800萬兩,是1894年的三倍,連川督趙爾巽也上折,稱為竭澤而漁。
  • 說起四川,你的第一反應是什麼?網友:想找個四川女朋友
    說起四川,你的第一反應是什麼?網友:想找個四川女朋友說到四川,大家的第一印象是什麼,美食、美景還是美女?而近日,網上就有一個話題,問到:說到四川,你的第一反應是什麼?很多網友的回答也是很有意思,第一反應竟然是想找個四川女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