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蘇鐵的拉丁學名是Cycas szechuanensis Cheng et L K Fu,又名草鐵、鳳尾鐵,屬於裸子植物門、蘇鐵綱、是蘇鐵目、屬蘇鐵科植物,命名者及年代是Cheng et L K Fu,1975。
四川蘇鐵,樹幹圓柱形,直或彎曲,高2-5米。羽狀葉長1-3米,集生於樹幹頂部;羽狀裂片條形或披針狀條形,微彎曲,厚革質,長18-34釐米,寬1.2-1.4釐米,邊緣微捲曲,上部漸窄,先端漸尖,基部不等寬,兩側不對稱,上側較窄,幾靠中脈,下側較寬、下延生長,兩面中脈隆起,上面深綠色,有光澤,下面綠色。大孢子葉扁平,有黃褐色或褐紅色絨毛,後漸脫落,上部的頂片倒卵形或長卵形,長9-11釐米,寬4.5-9釐米,先端圓形,邊緣篦齒狀分裂,裂片鑽形,長2-6釐米,粗約3毫米,先端具刺狀長尖頭,無毛,下部柄狀,長10-12釐米,密被絨毛,下部的絨毛後漸脫落,在其中上部每邊著生2-5枚胚珠,上部的1-3枚胚珠的外側常有鑽形裂片生出,胚珠無毛。
它生長於蘇鐵性喜陽光、乾燥和通風良好環境,不耐寒,好肥,喜沙質土壤,生長緩慢,壽命約200年。在中國南方熱帶及亞熱帶南部樹齡10年以上的樹木幾乎每年開花結實,而長江流域及北方各地栽培的蘇鐵常終生不開花,或偶爾開花結實。
其分布範圍:中國四川西部峨眉山、樂山、雅安及福建南平等地有栽培。
四川蘇鐵的莖幹和種子含有豐富澱粉,去毒後可供食用。
其觀賞價值:蘇鐵類植物四季常青,樹形美觀,葉酷似羽毛,常作切花用,種子大而豔麗。因其生命長久,即使數百年樹齡,仍青春常駐,開花結實,被視為長壽、吉祥的象徵。蘇鐵的樹幹蒼勁,葉叢終身濃鬱翠綠堅挺,又象徵著公正與鐵面無私,蘇鐵類植物因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
四川蘇鐵的藥用價值:蘇鐵全身可入藥,有收斂止血、解熱止痛、益腎固精、平肝降壓、去風活絡等功效。
該種的葉形寬長,胚珠無毛,與臺灣蘇鐵和雲南蘇鐵相近似。唯四川蘇鐵之葉質地厚,羽狀裂片長達39釐米,寬 1.2-1.4釐米;大孢子葉長19-23釐米,上部的頂片先端圓,裂片通常無毛或基部微被絨毛,胚珠通常3-4對,稀5對,上部的1-3枚胚珠的外側常有鑽形裂片生出, 而與後兩種不同。
文中圖片均為網絡圖片,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