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攀枝花:礦山退出保護區為瀕危植物蘇鐵「讓路」

2020-11-27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成都12月26日電(蘇安靜、胡旭)12月26日,位於四川省攀枝花市西區的攀鋼石灰石礦宣告全面退出四川攀枝花蘇鐵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曾經裸露的礦石採場及排土場已重披「綠裝」。為此,國企攀鋼捨棄了40年礦山開採權,且每年增加生產成本超過1億元。

  攀枝花蘇鐵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珍稀瀕危植物,最早出現在距今約2.8億年前,作為植物「活化石」,與平武大熊貓、自貢恐龍化石一道被譽為「巴蜀三寶」。「蘇保區」總面積1358.3公頃,有攀枝花蘇鐵38.5萬餘株,是歐亞大陸蘇鐵類植物自然分布緯度最北、海拔最高、面積最大、株數最多、最集中的天然蘇鐵林,也是一個天然的物種基因庫。

  攀鋼石灰石礦建於1970年,生產的熔劑石灰巖是攀鋼高爐冶金生產必不可少的輔助原料,攀鋼每年一半以上用料都由該礦供給。成立於1983年的攀枝花蘇鐵保護區,1996年升級為四川攀枝花蘇鐵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攀鋼石灰石礦採場和排土場被劃入「蘇保區」紅線內。

  2017年,中央、四川省環保督察「回頭看」指出「蘇保區內石灰石礦仍在生產」環保問題後,攀枝花市全力推進攀鋼石灰石礦退出「蘇保區」恢復生態工作,攀鋼承諾2019年12月26日全面完成退出工作,為「國寶」讓路。

  2018年10月26日,攀鋼石灰石礦採場全面停止開採作業,隨後開始恢復生態並註銷了採礦權。一年多來,攀鋼累計投入資金4771萬元,恢復生態1941.29畝。記者在「蘇保區」礦山退出區域看到,成林的開花喬木抽出新葉,青翠欲滴,一派生機。

  攀鋼石灰石礦礦長許華奎介紹,石灰石礦2008年續辦了《土地使用權證》,終止日期為2058年,從2018年停止作業算還有40年礦山開採權,儲量還可開採近30年。「礦山退出後,我們通過外購收料等舉措確保了攀鋼生產,雖然導致生產成本上升,但為國寶蘇鐵的保護留出了更大的空間。」

相關焦點

  • 為「活化石」攀枝花蘇鐵讓路 礦山放棄開採損失過億,值!
    從由曾經的採礦工人到如今礦區的綠色「管家」,陳澤軼等人的「角色」發生了巨大轉變,這些變化源於對攀枝花蘇鐵的保護,源於對綠水青山的守護。  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珍稀瀕危植物攀枝花蘇鐵「讓路」,礦業公司捨棄了30年的礦山開採,攀枝花西區、蘇鐵保護區和攀鋼礦業公司共開展生態修復,投入資金近1億元,復綠面積超過2500畝,相當於200多個標準足球場。曾經裸露的礦山,如今披上了綠裝。
  • 四川攀枝花蘇鐵保護區發現26種國家珍稀瀕危物種
    四川攀枝花蘇鐵保護區發現26種國家珍稀瀕危物種時間: 2012-12-09責任編輯: 白水旅遊_中國網 中國網12月9日訊 記者從四川有關部門獲悉,近日,由四川省攀枝花蘇鐵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邀請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聯合開展的蘇鐵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珍稀瀕危物種調查工作圓滿結束。
  • ...公司石灰石礦退出四川攀枝花蘇鐵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整改情況的公示
    攀枝花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攀枝花市林業局關於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第十九項、第六十五項)攀鋼集團礦業有限公司石灰石礦退出四川攀枝花蘇鐵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整改情況的公示 www.panzhihua.gov.cn     發布時間:2019-11-07     來源:攀枝花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
  • 四川攀枝花蘇鐵掛上RFID電子身份證
    24日,工作人員在攀枝花蘇鐵上安裝RFID(射頻識別),實現對蘇鐵精細到株的管理,開啟了攀枝花植物保護的大數據時代。  為詳細掌握每株攀枝花蘇鐵的信息,攀枝花蘇鐵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聯合北京新智感公司定製研發了「攀枝花蘇鐵智能終端採集系統」,給攀枝花蘇鐵植株掛上象徵「身份證」和「檔案夾」的電子標籤,在電子標籤晶片和系統內錄入該攀枝花蘇鐵植株身份的唯一電子編碼和相關信息,從而形成攀枝花蘇鐵植株檔案。
  • 昆明新聞 | 轎子山保護區管護局走村訪寨找到1900株植物「活化石」
    攀枝花蘇鐵是我國公布的第一批珍稀瀕危保護植物,屬於世界性珍稀瀕危殘遺物種,是植物界的「活化石」, 是經過第四紀冰川浩劫而在金沙江河穀子遺至今的最為古老的種子植物之一,具有稀有性、珍貴性、古老性三大特點,對研究我國橫斷山脈植物區系的發生和發展,研究古生物、古生態、古地質、古地理以及種子植物的起源和演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學價值。
  • 海峽兩岸攀枝花蘇鐵保育研討會在攀枝花市召開
    海峽兩岸攀枝花蘇鐵保育研討會在攀枝花市召開 2014年07月29日 11:28:57  來源:
  • 第六屆全國蘇鐵學術會議暨中國野生植物保護協會
    10月28日至31日,第六屆全國蘇鐵學術會議暨中國野生植物保護協會蘇鐵保育委員會成立大會在四川攀枝花召開。來自海峽兩岸的90多位從事蘇鐵研究與保育的代表參加了此次會議。國際自然保護聯盟蘇鐵專業委員會委員Dennis Stevenson應邀出席了此次會議。  本次會議由中國植物學會、中國野生植物保護協會主辦,四川省攀枝花市人民政府、四川省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中國植物學會蘇鐵分會承辦。
  • 林草科普|「攀枝花蘇鐵」很神奇 年年含苞開新花
    圖片來源:網絡蘇鐵,又名鐵樹,是與恐龍同時代的一種珍稀植物,有「植物活化石」的美譽。在蘇鐵家族中,「攀枝花蘇鐵」又是世界公認的珍稀品種。常言道「蘇鐵開花馬生角」「鐵樹開花,百年難遇」,可「攀枝花蘇鐵」歲歲含苞,年年開花。每年3—6月,蘇鐵林成千上萬個黃色的花蕾爭奇鬥豔,雌雄異株,為世間一奇。
  • 四川11種野生植物列入國家拯救規劃
    現狀  人為破壞加劇它們在原產地絕滅  四川蘇鐵:已被破壞殆盡  四川省林科院生態所博士、高級工程師何飛表示,人為破壞加劇了極小種群在原產地走向絕滅。在此次規劃中,一種叫「四川蘇鐵」的物種,分布地點只有福建,竟然沒有四川。
  • 攀枝花蘇鐵園,有「巴蜀三寶」之一,屬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
    攀枝花蘇鐵與四川省內的大熊貓、恐龍並列為「巴蜀三寶」。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種子植物,曾被地質學家譽為「植物活化石」,屬於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瀕危種。攀枝花蘇鐵是年年開花的神話常說:「千年鐵樹開了花。」是說一件事終於極不容易地成功了,就像鐵樹開花一樣。
  • 攀枝花的珍稀植物
    攀枝花境內珍稀植物有:攀枝花蘇鐵、椴樹、銀杏、梓樹、肉桂、德昌杉(米德杉)、杜仲、天麻、厚樸、楠木10種。其中攀枝花蘇鐵、杜仲為國家2級保護植物,曾經佔四川省該級保護植物31種的6.45%。德昌杉、天麻、梓樹、厚樸、楠木為國家3級保護植物,曾經佔四川省該級保護植物41種的12.20%。
  • 國家一級保護植物,瀕危種-海南蘇鐵
    產於中國海南島萬寧及海口等地,作園林觀賞植物。海南蘇鐵是國家一級保護植物,為特有種;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瀕危(EN)物種。主要價值科研蘇鐵類植物起源於3億多年前的晚石炭紀,是現存最古老的種子植物,是瀕臨滅絕的活化石,全球蘇鐵類植物僅存
  • 生態科普系列 || 四川極小種群野生植物—雲南梧桐
    四川生態保護紅線中的雲南梧桐分布點·攀枝花西區 (右圖來源 PPBC 餘志祥 攝)雲南梧桐(Firmiana major)的系統位置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雙子葉植物綱 Dicotyledoneae 原始花被亞綱 Archichlamydeae 錦葵目 Malvales 梧桐科 Sterculiaceae 梧桐屬 Firmiana◐極小種群識別雲南梧桐為落葉喬木
  • 對四川蘇鐵你了解多少?四川蘇鐵知識大全
    四川蘇鐵的拉丁學名是Cycas szechuanensis Cheng et L K Fu,又名草鐵、鳳尾鐵,屬於裸子植物門、蘇鐵綱、是蘇鐵目、屬蘇鐵科植物,命名者及年代是Cheng et L K Fu,1975。
  • 關於四川省攀枝花蘇鐵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2014年部門決算編制...
    三、收支決算總體情況  2014年財政撥款收入決算總額為1091.6萬元,其中:當年財政撥款收入1091.6萬元,事業收入**萬元,上年結轉收入963.9萬元,其他收入0.1萬元。收入決算總額較2013年增加296.3萬元,主要原因是2014年蘇保局為了迎接第六屆全國蘇鐵學術研討會在攀召開,對保護區科普區進行了便道維修及綠化工程共160萬元、保護區林權贖買120萬元,市級財政共撥入280萬元。  2014年蘇保局全部支出決算總額為1228.9萬元,其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905.6萬元,農林水支出1228.9萬元,年末結轉和結餘806.2萬元。
  • 「植物霸主」蘇鐵曾遍布全球 如今為何弱爆了
    蘇鐵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鐵樹,起源於古生代二疊紀,於中生代的三疊紀(距今2.25億年)開始繁盛,侏羅紀(距今1.9億年)進入最盛期,幾乎遍布整個地球,與恐龍在生物界裡佔盡優勢,地史上稱為「蘇鐵恐龍時代」。至白堊紀(距今1.36億年)時期,由於被子植物開始繁盛,蘇鐵才逐漸走向衰落。
  • 蘇鐵有哪些品種,最常見且珍貴的幾種蘇鐵品種介紹
    雲南蘇鐵雲南蘇鐵又稱為暹羅蘇鐵,產自雲南南部,在緬甸、越南和泰國也有分布。枝幹可以長到2米高,葉子長1米到1米5左右,是國家三級珍稀保護植物。海南蘇鐵海南蘇鐵是國家一級保護植物,是特有物種,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瀕危物種。分布在廣東、海南島及海口等地。羽葉長約1米,小葉疏鬆。
  • 多樣之美 | 「植物霸主」蘇鐵曾遍布全球 如今為何弱爆了
    蘇鐵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鐵樹,起源於古生代二疊紀,於中生代的三疊紀(距今2.25億年)開始繁盛,侏羅紀(距今1.9億年)進入最盛期,幾乎遍布整個地球,與恐龍在生物界裡佔盡優勢,地史上稱為「蘇鐵恐龍時代」。至白堊紀(距今1.36億年)時期,由於被子植物開始繁盛,蘇鐵才逐漸走向衰落。
  • 中國蘇鐵屬植物的遺傳多樣性和保護研究獲進展
    其中,近63%的種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色名錄列為瀕危物種,我國西南地區及中南半島是現代蘇鐵科植物兩大分布中心之一。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龔洵研究組一直致力於蘇鐵屬植物的系統發育和保護生物學的研究,並結合地質活動和氣候變遷探討其物種多樣性和遺傳多樣性的起源、演化,為其有效保護提供理論依據。
  • 莆田發現「四川蘇鐵」恐龍曾把它當飯吃
    據悉,這兩種植物都是國家一級保護植物,目前在世界上的數量已經很少。據悉,此次發現的四川蘇鐵有12棵,其中樹齡最大的已達上百年,發現的水松有13棵,樹齡最大的已超過600年。1.是「植物活化石」最大一棵在沙縣「這種植物曾是恐龍的主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