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鐵有哪些品種,最常見且珍貴的幾種蘇鐵品種介紹

2020-12-03 發財農業網

蘇鐵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鐵樹。蘇鐵最為出名的就是開花了,相信鐵樹開花大家都了解一點。蘇鐵是一種優良的觀賞樹種,常應用於園林,街道兩旁,草坪等地,也有做大型盆栽放置庭院或者室內。關於蘇鐵有哪些品種,下面由發財樹之家來介紹一下蘇鐵的常見品種。

蘇鐵的常見品種介紹

巴西蘇鐵

巴西鐵樹又叫龍血樹,在原產地可以長到6米高,葉子長半米到一米之間,寬約10公分左右。盆栽的巴西鐵樹高50~100釐米,葉子呈鮮綠色。

雲南蘇鐵

雲南蘇鐵又稱為暹羅蘇鐵,產自雲南南部,在緬甸、越南和泰國也有分布。枝幹可以長到2米高,葉子長1米到1米5左右,是國家三級珍稀保護植物。

海南蘇鐵

海南蘇鐵是國家一級保護植物,是特有物種,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瀕危物種。分布在廣東、海南島及海口等地。羽葉長約1米,小葉疏鬆。

叉葉蘇鐵

叉葉蘇鐵主要分布在廣西和越南,在我國許多地區都有栽培。叉葉蘇鐵的樹幹呈圓柱形,高20~60釐米,直徑4~5釐米,基部粗10~12釐米,顏色為暗赤色。

四川蘇鐵

四川蘇鐵和雲南蘇鐵相近似,四川蘇鐵的葉子比較厚實。分布在四川西部峨眉山、樂山、雅安等地。經常作為庭院觀賞樹種。

華南蘇鐵

華南蘇鐵又稱作龍尾蘇鐵,分布在我國華南附近。樹幹是圓柱形,高4~8米,羽葉長1~2米。原產自印度尼西亞、越南、緬甸及印度等地。

臺灣蘇鐵

臺灣蘇鐵也事廣東蘇鐵,是國家一級保護植物。臺灣蘇鐵目前數量極少,它生長緩慢,繁殖力又弱。已處於瀕臨滅絕的狀態。

蓖齒蘇鐵

蓖齒蘇鐵的幹莖高度達3米左右,為圓柱形。大羽葉的長度為1.2-1.5米左右,上面生有小裂葉,長度為15-20釐米左右,寬約為0.6-0.8釐米。經常作為庭圓觀賞用。

更多植物養殖知識及介紹請關注發財樹之家!

相關焦點

  • 蘇鐵有哪些品種? 各有什麼特點?
    蘇鐵有哪些品種? 各有什麼特點?時間:2017-04-21 13:19   來源:花百科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蘇鐵有哪些品種? 各有什麼特點? 叉葉蘇鐵 又可叫做龍口蘇鐵。多分布於越南及其附近。
  • 蘇鐵的品種和培育方法你知道嗎?
    今天田野小管家為大家分享的是關於蘇鐵有哪些品種,怎樣培育種植的文章,一起來看看吧。蘇鐵為園林應用的主要觀賞樹種之一,分布較廣,那麼,蘇鐵有哪些主要品種呢?下面就來看一看幾種常見的蘇鐵品種吧蘇鐵屬在生物分類學上是蘇鐵目中蘇鐵科的唯一屬,是一種裸子植物。蘇鐵,又稱為鐵樹、鳳尾鐵、鳳尾蕉。
  • 鐵樹的種類有哪些,鐵樹的常見品種介紹及圖片欣賞,第四種最美
    鐵樹是生活中比較常見的植物,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而且鐵樹品種是比較多的,在戶外幾乎隨處可見,不過很多人可能還不知道鐵樹的種類有哪些,所以也不會辨認鐵樹品種,其實鐵樹比較常見的有五六個品種,養殖在家裡是非常不錯選擇,下面就隨小編一起去了解下鐵樹品種圖片大全吧。
  • 蘇鐵的介紹與栽培方法
    大家好,歡迎收看我的百家號紫雨落淚啊,今天小編要給大家的介紹的是蘇鐵的介紹與栽培方法。蘇鐵花卉簡介:蘇鐵,別名鐵樹、鳳尾鐵、鳳尾蕉、鳳尾松、避火蕉、金代等,為蘇鐵科,蘇鐵屬常綠棕櫚狀木本植物。生長地:原產我國南部,為世界上生存最古老的植物之一。在福建、臺灣、廣東、江西等省均有,日本、印尼及菲律賓亦有分布。養花有益:葉、根、花及種子可以入藥,具有收斂止血、解毒止痛、降低高血壓等功效;蘇鐵的株形美麗,葉片柔韌,具有很好的觀賞價值。花容葉貌:植株有的可以高達20米。
  • 常見的蘇鐵,竟是世上最孤單的植物?如今全球僅一棵
    蘇鐵是一種常見的綠化植物,在如今許多城市的住宅小區中都可以看到。由於它們鮮有開花,而且葉子上分布著整齊排列的刺,因此不管是動物還是人類,都不怎麼敢靠近,平日裡也對其習以為常甚至是視而不見。但在非洲南部的森林裡,有一種蘇鐵與眾不同,它至今已經有2.8億年的歷史了,它就是伍德蘇鐵。
  • 蘇鐵傳奇(下)
    在蘇鐵傳奇(上)中,我們知道蘇鐵類植物曾經的輝煌已然不在,但我們仍然能從生活中的許多角落見到它們的身影。雖然它們中的某些個體之間形態差異很大,但正是由於這些微妙的差異變化,我們才能從它們身上感受到植物演化的種種奇妙。在繼續聊蘇鐵品種之前,我們往往會有這樣一個疑問:我們為什麼會稱它們為蘇鐵類植物?
  • 蘇鐵小灰蝶的防治
    中國園林網5月6日消息:近年來,隨著園林城市、生態城市和農村城市化的建設和發展,蘇鐵已成為綠化美化環境不可缺少的品種之一。隨著蘇鐵在本市的栽培量逐年增加,蘇鐵上的主要害蟲蘇鐵小灰蝶的發生程度也逐年加重,個別花圃曾經出現當年新葉全被吃光的現象。
  • 臺東蘇鐵自然保護區
    蘇鐵自然保護區  蘇鐵科(Cycadaceae)植物一般稱為鐵樹,屬於裸子植物門中的古老植物,據推測系起源於中生代早期,距今約一億四千多年之時代,曾一度成為陸域生態系最茂盛的植物群落惟地球經長時間的環境演變及物種演替之大變動結果,使大多數蘇鐵科植物相繼滅絕,而現在殘存的蘇鐵屬(Cycas)植物約17種,因此有蘇鐵原始群落生長之地區,實有加以保育之必要。    臺東蘇鐵為常綠棕櫚狀喬木;樹幹圓柱形;葉叢生於莖頂;雌雄異株,雄毬花呈圓錐形,三角尖頭;雌毬花呈卵形,大孢子葉有細長紅色裂片;種實橢圓形或長圓形,熟時紅褐色;樹幹上密集螺旋狀排列之葉痕有耐火性。
  • 林草科普|「攀枝花蘇鐵」很神奇 年年含苞開新花
    圖片來源:網絡蘇鐵,又名鐵樹,是與恐龍同時代的一種珍稀植物,有「植物活化石」的美譽。在蘇鐵家族中,「攀枝花蘇鐵」又是世界公認的珍稀品種。常言道「蘇鐵開花馬生角」「鐵樹開花,百年難遇」,可「攀枝花蘇鐵」歲歲含苞,年年開花。每年3—6月,蘇鐵林成千上萬個黃色的花蕾爭奇鬥豔,雌雄異株,為世間一奇。
  • 篦齒蘇鐵(蘇鐵科 蘇鐵屬)
    篦齒蘇鐵: 蘇鐵科,蘇鐵屬別名:龍尾蘇鐵、刺葉蘇鐵、華南蘇鐵
  • 常見的鸚鵡品種有哪些?
    鸚鵡是一種常見的寵物鳥類,因為會學人說話,所以很受人歡迎,但是鸚鵡有很多品種,不少人分不清楚。那麼,常見的鸚鵡品種有哪些?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對四川蘇鐵你了解多少?四川蘇鐵知識大全
    四川蘇鐵,樹幹圓柱形,直或彎曲,高2-5米。羽狀葉長1-3米,集生於樹幹頂部;羽狀裂片條形或披針狀條形,微彎曲,厚革質,長18-34釐米,寬1.2-1.4釐米,邊緣微捲曲,上部漸窄,先端漸尖,基部不等寬,兩側不對稱,上側較窄,幾靠中脈,下側較寬、下延生長,兩面中脈隆起,上面深綠色,有光澤,下面綠色。
  • 國家一級保護植物,瀕危種-海南蘇鐵
    大孢子葉幼時被褐色絨毛,後漸脫落幾無毛,頂生裂片矩圓形,扁平,上部變堅硬,邊緣在中下部全緣;大孢子葉的下部柄狀,橫切面四方狀圓形,在其中部兩側著生2枚胚珠;胚珠卵圓形,無毛。種子幼時壓千後呈紅褐色,寬倒卵圓形,稍扁,表面有不規則的皺紋。產於中國海南島萬寧及海口等地,作園林觀賞植物。
  • 英皇家植物園策劃仨月 世界最古老盆栽蘇鐵「搬家」
    可當對象變成了世界上最古老的盆栽植物時,這項任務可就不那麼簡單了。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在長達3個月的精心策劃之後,9名園藝師和一臺起重機7月29日剛剛對英國倫敦皇家植物園的一株蘇鐵完成了移栽。園藝師正在將蘇鐵移入新的花盆
  • 【國光微講堂】蘇鐵曲紋紫灰蝶的防治技術
    是一種嚴重為害蘇鐵的寡食性害蟲,其幼蟲食性單一,尚未發現危害蘇鐵以外的其他植物。    幼蟲主要為害新抽出的嫩葉,群集在葉上啃食葉肉,蛀食葉軸乃至葉柄,或咬斷小葉,不為害已經硬化的老葉。    老熟幼蟲基本不取食,在枯枝落葉處或吐絲形成絲墊將尾部倒掛在蘇鐵羽葉上化蛹。
  • 「植物霸主」蘇鐵曾遍布全球 如今為何弱爆了
    蘇鐵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鐵樹,起源於古生代二疊紀,於中生代的三疊紀(距今2.25億年)開始繁盛,侏羅紀(距今1.9億年)進入最盛期,幾乎遍布整個地球,與恐龍在生物界裡佔盡優勢,地史上稱為「蘇鐵恐龍時代」。至白堊紀(距今1.36億年)時期,由於被子植物開始繁盛,蘇鐵才逐漸走向衰落。
  • 蘇鐵等珍稀植物的「人生觀」:人類不要自取滅亡
    如今一年過後,我國科學家取得了哪些基礎性研究成果?這是許多人所關注的。記者就此採訪了我國首次由政府主導的植物回歸自然項目負責人、國家蘇鐵種植資源保護中心研究員李楠博士。  人類是「改造自然」的先鋒嗎?  記者:回歸原生地的「德保蘇鐵」生長情況如何?
  • 石山蘇鐵 我等你長大
    中國有個成語叫鐵樹開花,比喻事情非常罕見,故年幼時就有種一棵鐵樹等其開花的願望。
  • 羽葉如鳳尾古樸風雅的蘇鐵,蘇鐵這麼養護,針葉蔥翠碧綠如新
    說起大型植物,我們就不得不提蘇鐵了,也就是平常人們說的鐵樹,蘇鐵四季常青,是較好的觀賞植物,也是較為常見的大型植株。它可以美化庭院、居室,枝葉翠綠纖細,飄逸灑脫,是人們比較偏愛的花卉。那它怎麼養護呢?今天我們就介紹一下這個四季蔥翠,碧綠常青的蘇鐵。蘇鐵也叫鐵樹、避火蕉、鳳尾蕉、鳳尾松、鳳尾草, 是蘇鐵科、蘇鐵屬、常綠棕櫚狀木本植物,它屬於裸子植物,也是一種生命力極強的植株類型。
  • 雲南「蘇鐵村」:「消失」20年的多歧蘇鐵布滿傣家房前屋後
    這個有57戶傣族世居的村子,因家家戶戶門前屋後種滿珍稀植物——多歧蘇鐵,被稱為「蘇鐵村」。  多歧蘇鐵是古老珍稀植物,大約出現在2.8億年前,至1.8億年前中生代侏羅紀進入繁盛時期。被喻為植物界的「大熊貓」,恐龍時代的「活化石」,近年來曾神秘「消失」了20年,被列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  與多歧蘇鐵存在時間相比,歷史不算悠久的石洞村可是「外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