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樣之美 | 「植物霸主」蘇鐵曾遍布全球 如今為何弱爆了
蘇鐵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鐵樹,起源於古生代二疊紀,於中生代的三疊紀(距今2.25億年)開始繁盛,侏羅紀(距今1.9億年)進入最盛期,幾乎遍布整個地球,與恐龍在生物界裡佔盡優勢,地史上稱為「蘇鐵恐龍時代」。至白堊紀(距今1.36億年)時期,由於被子植物開始繁盛,蘇鐵才逐漸走向衰落。
-
常見的蘇鐵,竟是世上最孤單的植物?如今全球僅一棵
蘇鐵是一種常見的綠化植物,在如今許多城市的住宅小區中都可以看到。由於它們鮮有開花,而且葉子上分布著整齊排列的刺,因此不管是動物還是人類,都不怎麼敢靠近,平日裡也對其習以為常甚至是視而不見。但在非洲南部的森林裡,有一種蘇鐵與眾不同,它至今已經有2.8億年的歷史了,它就是伍德蘇鐵。
-
世界最孤單的樹,如今全球只剩唯一一株,曾是恐龍最愛的食物
像是今天筆者要說的這個,年代並不比銀杏短,它還曾是億萬年前植食恐龍最喜歡的食物之一。而如今,這種樹的珍貴程度遠超銀杏,全球只剩下了一棵,號稱「世界上最孤獨的樹」。 這種傳奇的古樹叫伍德蘇鐵,雖說它是恐龍的心頭好,但其存在歷史甚至比恐龍還要早。最開始,考古學家並沒有發現這種植物,而是在恐龍化石裡檢測除了伍德蘇鐵的成分。
-
蘇鐵等珍稀植物的「人生觀」:人類不要自取滅亡
如今一年過後,我國科學家取得了哪些基礎性研究成果?這是許多人所關注的。記者就此採訪了我國首次由政府主導的植物回歸自然項目負責人、國家蘇鐵種植資源保護中心研究員李楠博士。 人類是「改造自然」的先鋒嗎? 記者:回歸原生地的「德保蘇鐵」生長情況如何?
-
現存最古老的種子植物,是瀕臨滅絕的活化石,全球蘇鐵類植物之一
四川蘇鐵(Cycas szechuanensis Cheng et L. K. Fu)是蘇鐵科、蘇鐵屬植物。樹幹圓柱形,直或彎曲,高2-5米。在中國南方熱帶及亞熱帶南部樹齡10年以上的樹木幾乎每年開花結實,而長江流域及北方各地栽培的蘇鐵常終生不開花,或偶爾開花結實。主要價值科研蘇鐵類植物起源於3億多年前的晚石炭紀,是現存最古老的種子植物,是瀕臨滅絕的活化石,全球蘇鐵類植物僅存3科11屬不足300種、亞種或變種。
-
莆田發現「四川蘇鐵」恐龍曾把它當飯吃
據悉,這兩種植物都是國家一級保護植物,目前在世界上的數量已經很少。據悉,此次發現的四川蘇鐵有12棵,其中樹齡最大的已達上百年,發現的水松有13棵,樹齡最大的已超過600年。1.是「植物活化石」最大一棵在沙縣「這種植物曾是恐龍的主食。」
-
植物世界的統治者,從恐龍時代活到現在,如今全球僅剩一顆
如果問起世界上最孤獨的植物是什麼,生物學家查理德-福迪會回答是伍德蘇鐵,這顆不起眼的植物從恐龍時代也就是2.8億年前一直存活至今,是世界上年齡最大的植株。如果說身形龐大的恐龍是那個時代地球的霸主的話,那麼相應地伍德蘇鐵也屬於植物界的統治者了,在許多以恐龍時代為背景的畫作中,人們都能看到伍德蘇鐵的身影。圖片上傳處理中...
-
國家一級保護植物,瀕危種-海南蘇鐵
產於中國海南島萬寧及海口等地,作園林觀賞植物。海南蘇鐵是國家一級保護植物,為特有種;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瀕危(EN)物種。主要價值科研蘇鐵類植物起源於3億多年前的晚石炭紀,是現存最古老的種子植物,是瀕臨滅絕的活化石,全球蘇鐵類植物僅存
-
在蘇鐵屬植物研究取得進展
灰幹蘇鐵的植株(A)、大孢子葉(B)、小孢子葉(C)、羽葉(D)和種子(E) 蘇鐵屬(Cycas)植物是現存最原始的種子植物,其起源可追溯到晚二疊紀鑑於蘇鐵植物研究的科學價值及其保護的迫切性,蘇鐵屬植物一直是植物學和保護生物學的研究熱點之一。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的蘇鐵專家組一直致力於蘇鐵植物的保護(http://cycadconservation.org);在我國蘇鐵屬所有種類都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植物。
-
狼曾遍布全中國,為何到了如今,卻幾乎見不到了?
狼曾遍布全中國,為何到了如今,卻很少見到了?狼這種動物起源甚早,最早可以追溯到200多萬年前,而且在當時可是世界上最頂級的獵食者之一,與它齊名的還有劍齒虎和泰坦鳥。經過幾百年的演變,劍齒虎已經絕跡,泰坦鳥也銷聲匿跡,只有狼不僅沒有滅絕,而且依舊處於生物鏈的頂端,可見狼這種生物生存能力極其強悍,令人嘆為觀止。
-
世界上罕見的古老珍稀植物-多歧蘇鐵
Yang, 1994)是蘇鐵科,蘇鐵屬常綠木本植物,樹幹粗壯,圓柱形,樹幹高可達40釐米,褐灰色,,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裸子植物。多歧蘇鐵,是世界上罕見的古老珍稀植物,它大約出現在2.8億年前的古生代, 至1.8億年前中生代侏羅紀進入繁盛時期。
-
植物殺手豚草入侵全球,曾蔓延中國19省市,為何如今很少見了?
作者:文/虞子期豚草原產北美洲,是一種獨特的植物,但是豚草的生長能力非常的強,所以只要有一粒種子,基本上就能生長下來,並且快速蔓延。根據科學記錄數據來看,豚草已經是入侵全球,所以要是看到這種原產北美的植物也是見怪不怪的了。
-
植物殺手豚草入侵全球,曾蔓延中國19省市,為何如今很少見了?
根據科學記錄數據來看,豚草已經是入侵全球,所以要是看到這種原產北美的植物也是見怪不怪的了。當然這種植物在我國也明顯有分布,並且分布的範圍也非常的廣泛,所以豚草也是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之中。並且豚草還是列入的第一批入侵物種,所以是最早被說明出來的入侵物種,當然豚草也不是屬於什麼保護性的植物,可以隨便處理,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這種植物的情況。
-
昆明植物所在蘇鐵屬植物研究中取得進展
蘇鐵屬(Cycas)植物是現存最原始的種子植物,其起源可追溯到晚二疊紀,中生代晚三疊紀至早白堊紀最為繁盛,晚白堊紀時逐漸衰退。鑑於蘇鐵植物研究的科學價值及其保護的迫切性,蘇鐵屬植物一直是植物學和保護生物學的研究熱點之一。
-
科學網—揭示蘇鐵類植物生理特徵
本報訊(記者賀根生)廣西大學研究員曹坤芳與中科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等單位的研究人員合作,發現現存蘇鐵類植物的葉片「設計
-
植物國寶德保蘇鐵首次亮相湖南 百名公眾見證首秀
活動中,省植物園植物引種與信息管理研究所所長牟村等青年專家帶領100多名家長孩子參觀珍稀植物園,讓公眾一睹銀杉、珙桐等國寶級植物的真容,特別是園裡最新引進的國家一級保護植物,中國特有的國寶級植物——德保蘇鐵,是在湖南首次公開展示,這批遊客有幸成為首秀見證人。
-
中國蘇鐵屬植物的遺傳多樣性和保護研究獲進展
,現存蘇鐵類植物僅蘇鐵科(Cycadaceae)和澤米鐵科(Zamiaceae)2科10屬約348種。近日,該研究組博士鄭穎基於近二十年來蘇鐵類植物的系統分類和遺傳多樣性研究進展,綜述了中國蘇鐵屬植物的分布格局(如圖)、遺傳多樣性、遺傳結構和保護現狀;在物種水平上,中國蘇鐵屬植物具有較高的遺傳多樣性,居群間遺傳分化顯著;中國西南地區的大部分蘇鐵物種在第四紀冰期經歷了居群收縮事件,而沿海分布的物種卻發生了居群擴張;人類活動和生境破碎化是導致蘇鐵瀕危的主要因素。
-
比恐龍更古遠的 國家一級保護珍稀植物——臺灣蘇鐵
臺灣蘇鐵是我國國家一級保護珍稀植物,這種植物起源早於恐龍時代。關於臺灣蘇鐵的文字記載,也可追溯到唐朝。由於數量極少,生長緩慢,繁殖能力又弱,加之原始森林的破壞、生態環境的改變和過量的採伐,野生臺灣蘇鐵已經處於瀕臨滅絕的境地。臺灣蘇鐵通常生長在向陽的溝谷懸巖峭壁或溪河兩岸疏林中,喜充足的陽光和溼潤、肥沃的土壤,能耐短期乾旱。
-
英皇家植物園策劃仨月 世界最古老盆栽蘇鐵「搬家」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給植物換盆通常來說不是什麼難事兒,你只需幾張報紙、一把小鏟子和一袋化肥就足夠了。可當對象變成了世界上最古老的盆栽植物時,這項任務可就不那麼簡單了。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在長達3個月的精心策劃之後,9名園藝師和一臺起重機7月29日剛剛對英國倫敦皇家植物園的一株蘇鐵完成了移栽。
-
臺東蘇鐵自然保護區
蘇鐵自然保護區 蘇鐵科(Cycadaceae)植物一般稱為鐵樹,屬於裸子植物門中的古老植物,據推測系起源於中生代早期,距今約一億四千多年之時代,曾一度成為陸域生態系最茂盛的植物群落惟地球經長時間的環境演變及物種演替之大變動結果,使大多數蘇鐵科植物相繼滅絕,而現在殘存的蘇鐵屬(Cycas)植物約17種,因此有蘇鐵原始群落生長之地區,實有加以保育之必要。 臺東蘇鐵為常綠棕櫚狀喬木;樹幹圓柱形;葉叢生於莖頂;雌雄異株,雄毬花呈圓錐形,三角尖頭;雌毬花呈卵形,大孢子葉有細長紅色裂片;種實橢圓形或長圓形,熟時紅褐色;樹幹上密集螺旋狀排列之葉痕有耐火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