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亮相湖南的植物國寶——德保蘇鐵。
來自全省各地的百餘名學生、家長參加活動。
紅網時刻5月20日訊(通訊員 彭煒 記者 姚冶)今天是湖南科技活動周的第二天,湖南省森林植物園舉辦「走近植物國寶——中國特有珍稀瀕危植物」公益講解活動。
活動中,省植物園植物引種與信息管理研究所所長牟村等青年專家帶領100多名家長孩子參觀珍稀植物園,讓公眾一睹銀杉、珙桐等國寶級植物的真容,特別是園裡最新引進的國家一級保護植物,中國特有的國寶級植物——德保蘇鐵,是在湖南首次公開展示,這批遊客有幸成為首秀見證人。
德保蘇鐵與大家熟悉的恐龍淵源頗深,在恐龍稱霸的年代,蘇鐵類植物的葉子是恐龍「碗裡的菜」,然而經過地質與氣候的變化,恐龍早已絕跡,大部分蘇鐵類植物也與恐龍一樣,不復存在或變成化石,但仍有一部分蘇鐵經過漫長歲月的洗禮留存於世,德保蘇鐵就是其中之一。
蘇鐵植物被譽為「植物界的大熊貓」,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學價值,通過對蘇鐵的研究,可以進一步了解地球的變遷,物種的變化。與其他蘇鐵相比,德保蘇鐵身上保留了更多的蘇鐵最原始的特徵,比如它分枝、分叉,這一特徵到如今大概有三億多年的歷史,也就是說德保蘇鐵等蘇鐵類植物在大自然這個競技場上,成功將恐龍踢出局,完美「逆襲」。
然而,沒有被大自然KO的德保蘇鐵卻因為人為因素出現逐年銳減的趨勢,德保蘇鐵為雌雄異株植物,只有雌性才能結籽,而現存的德保蘇鐵出現了「男多女少」的現象,雄性佔絕大多數。研究表明,如果一個地區的蘇鐵絕滅了1種,也就意味著與該地區蘇鐵物種息息相關的其他10個以上的生物物種即將消失,種種現狀提醒著,保護德保蘇鐵迫在眉睫。
省植物園相關負責人表示,希望通過德保蘇鐵在湖南的「首秀」,讓更多的人了解它,保護它。省植物園內的珍稀瀕危植物不只有德保蘇鐵,珍稀植物園內還引種了銀杉、珙桐、水松等9種國家一級保護植物,2018湖南科技活動周期間,省植物園的青年專家們將一一解封這些植物界國寶的故事。
活動連結:
走近植物國寶——中國特有珍稀瀕危植物科普講座進校園
活動時間:2018年5月21日-25日
活動地點:省植物園周邊5所中小學
參與方式:班主任老師或家委會家長來電預約報名,免費參與。
植物園科普中心:85656747
走近植物國寶——中國特有珍稀瀕危植物科普展覽;
活動時間:2018年5月-7月
活動地點:省植物園楓香大道科普長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