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莆田新縣發現的四川蘇鐵樹群
這棵水松六百多歲了
N本報記者 蔡學偉 實習生 黃楚楚
本報訊 被地質專家譽為「植物活化石」的四川蘇鐵和被稱為世界孑(音jié)遺植物、中國特有樹種的水松,近日被莆田林業部門在涵江新縣鎮、梧塘鎮和仙遊的遊洋鎮等地發現。據悉,這兩種植物都是國家一級保護植物,目前在世界上的數量已經很少。
據悉,此次發現的四川蘇鐵有12棵,其中樹齡最大的已達上百年,發現的水松有13棵,樹齡最大的已超過600年。
1.是「植物活化石」最大一棵在沙縣
「這種植物曾是恐龍的主食。」莆田市林業局野生動植物保護站的一位專家告訴記者,此次發現的四川蘇鐵主要出現在莆田涵江新縣鎮的山區內,莆田林業部門的技術人員經過近半個月的認真找尋,共發現了12棵四川蘇鐵,其中最大的一棵蘇鐵周邊又生出了許多分枝,形成了一個面積數十平方米的蘇鐵樹群,估計其中樹齡最大的蘇鐵樹已超過百年。
至於四川蘇鐵樹為何會在莆田出現,該專家解釋說,四川蘇鐵是蘇鐵科的一種,為世界上最古老的種子植物,曾與恐龍同時「稱霸」地球,被地質學家譽為「植物活化石」。該物種對於氣候和環境的要求不高,主要分布在山區一帶。四川蘇鐵在我省的分布有3個重點地區,南部以永泰縣為重點,閩東以羅源、連江縣為重點,北部較集中於沙溪幹流兩側山地,以永安市貢川鎮為中心,這個區域古樹最多。
據「百度百科」介紹,目前全國最大的四川蘇鐵則位於福建省沙縣淘金山風景區內,整個蘇鐵呈群狀叢生,共有19叢,256個頭,最大的一叢有36個頭。整個群體樹幹盤虯、枝葉茂盛、氣勢磅礴。
四川蘇鐵在莆田則是首次正式發現,除了這裡的氣候條件適合其生長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新縣部分山區人跡比較罕至,原始生態保存良好。
2.發現13株水松最老600歲
此次調查還發現了另一種古老樹種——水松。據悉,莆田林業部門的技術專家,在莆田涵江的梧塘鎮以及仙遊縣的遊洋鎮、西苑鄉等三個鄉鎮的山區,發現了13株水松,其中樹齡最大的一棵水松已超過600歲。專家告訴記者,這株600多歲的水松高約40米,直徑在五六十釐米,樹幹呈白色,除樹冠頂部有些枯萎的跡象外,樹幹部分及其它枝葉生長情況良好。
水松是世界孑遺植物。目前,在我省寧德市屏南縣的嶺下鄉上樓村附近的一片高山溼地之中,有世界唯一成林成片的水松72株,莆田此次發現的水松數量雖有13株,但主要分散在人跡罕至的山林之中,而且並未成片。
3.尋訪6個稀有樹種,只發現2個
莆田市林業局野生動植物保護站的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此前,莆田的不少地方都有村民報告,發現包括蘇鐵和水松在內的稀有樹種。為了證實這些樹種在莆田的確存在,並了解它們的分布和生長情況,從上個月中旬開始,莆田林業部門派出技術專家,開展了野生極小種群物種調查工作,對四川蘇鐵、水松、閩粵蘇鐵、觀光木、長序榆、喜樹等6個稀有樹種進行調查。
經過半個多月的調查後,6個樹種中僅四川蘇鐵和水松的蹤跡被發現。發現這些樹種的附近村莊已選派了專門的護林巡視員,對山林進行巡護。另外,今後林業部門每個月也將組織人員對這些稀有樹種進行查看,並開展系列保護工作。
普及一下
●四川蘇鐵是蘇鐵科的一種,為世界上最古老的種子植物,又名鳳尾蕉、避火蕉、鳳尾松、鐵樹等。存於四川峨眉山、樂山、雅安、福建南平、貴州等處。
●水松是世界孑遺植物,中國特有樹種。水松屬在第三紀冰川期不僅種類多而且廣布於北半球,到第四紀冰期以後,歐洲、北美、東亞及中國東北等地均已滅絕,僅殘留水松一種,分布於中國南部和東南部局部地區。
現存植株多系零散生長。水松對研究杉科植物的系統發育、古植物學及第四紀冰期氣候等都有較重要的科學價值。木材材質輕軟,耐水溼,可為建築等用材。根的木質部輕鬆,比重0.12,浮力大,可做救生圈及軟木用具等。
珍稀植物圖片由莆田市林業局野生動植物保護站提供,特別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