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兩岸攀枝花蘇鐵保育研討會在攀枝花市召開

2021-01-08 中國臺灣網
海峽兩岸攀枝花蘇鐵保育研討會在攀枝花市召開

2014年07月29日 11:28:57  來源:


海峽兩岸攀枝花蘇鐵保育研討會在攀枝花市召開。圖片來源:攀枝花市臺辦


兩岸專家學者考察攀枝花蘇鐵。圖片來源:攀枝花市臺辦

  中國臺灣網1月27日攀枝花消息 日前,海峽兩岸攀枝花蘇鐵保育研討會在四川省攀枝花市召開。兩岸專家、學者就蘇鐵保護區的生態學研究、蘇鐵種群的保育策略、保護區的信息化建設等課題進行了交流研討。

  攀枝花市委副書記張剡在會上致歡迎詞,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李群林主持會議,副市長鄭學炳在會上介紹了攀枝花市生態建設情況。

  會上,來自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中國科學院仙湖植物園、臺灣師範大學、臺灣中山大學以及攀枝花國家級蘇鐵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的專家和學者進行了交流研討。會後,兩岸專家學者深入攀枝花國家級蘇鐵自然保護區、攀枝花公園蘇鐵園對攀枝花蘇鐵野生保護及人工種植等進行了考察。

  據了解,攀枝花蘇鐵自然保護區擁有北半球面積最大、世界分布緯度最北、海拔最高、株數最多、分布最集中的野生蘇鐵種群。1983年,攀枝花市設立了全國首個蘇鐵自然保護區,1996年,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10年,攀枝市野生蘇鐵資源由1995年的23萬株增加到了30萬株。臺灣臺東蘇鐵保留區和攀枝花市蘇鐵自然保護區同為世界上最重要的蘇鐵研究天然基地之一。(中國臺灣網、攀枝花市臺辦聯合報導)

[責任編輯:石宏]

聯繫我們

投稿郵箱:twwtougao@163.com

聯繫電話:010-83998731

相關焦點

  • 第六屆全國蘇鐵學術會議暨中國野生植物保護協會
    10月28日至31日,第六屆全國蘇鐵學術會議暨中國野生植物保護協會蘇鐵保育委員會成立大會在四川攀枝花召開。來自海峽兩岸的90多位從事蘇鐵研究與保育的代表參加了此次會議。國際自然保護聯盟蘇鐵專業委員會委員Dennis Stevenson應邀出席了此次會議。  本次會議由中國植物學會、中國野生植物保護協會主辦,四川省攀枝花市人民政府、四川省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中國植物學會蘇鐵分會承辦。
  • ...公司石灰石礦退出四川攀枝花蘇鐵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整改情況的公示
    攀枝花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攀枝花市林業局關於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第十九項、第六十五項)攀鋼集團礦業有限公司石灰石礦退出四川攀枝花蘇鐵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整改情況的公示 www.panzhihua.gov.cn     發布時間:2019-11-07     來源:攀枝花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
  • 林草科普|「攀枝花蘇鐵」很神奇 年年含苞開新花
    在蘇鐵家族中,「攀枝花蘇鐵」又是世界公認的珍稀品種。常言道「蘇鐵開花馬生角」「鐵樹開花,百年難遇」,可「攀枝花蘇鐵」歲歲含苞,年年開花。每年3—6月,蘇鐵林成千上萬個黃色的花蕾爭奇鬥豔,雌雄異株,為世間一奇。
  • 第11屆海峽兩岸細胞生物學學術研討會成功召開
    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辦,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承辦的「2015年中國科協海峽兩岸青年科學家學術活動月——第十一屆海峽兩岸細胞生物學學術研討會」於2015年9月11-14日在山西太原成功召開。兩岸學者共聚一堂,互相學習,對於兩岸的學術交流起到了很好地促進作用。 本屆研討會首先由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名譽理事長、同濟大學校長裴鋼院士,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理事長、清華大學教授陳曄光和臺灣細胞及分子生物學學會理事長、臺灣衛生研究院院長龔行健分别致辭。
  • 四川攀枝花:礦山退出保護區為瀕危植物蘇鐵「讓路」
    新華社成都12月26日電(蘇安靜、胡旭)12月26日,位於四川省攀枝花市西區的攀鋼石灰石礦宣告全面退出四川攀枝花蘇鐵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曾經裸露的礦石採場及排土場已重披「綠裝」。為此,國企攀鋼捨棄了40年礦山開採權,且每年增加生產成本超過1億元。
  • 四川攀枝花蘇鐵保護區發現26種國家珍稀瀕危物種
    四川攀枝花蘇鐵保護區發現26種國家珍稀瀕危物種時間: 2012-12-09責任編輯: 白水旅遊_中國網 中國網12月9日訊 記者從四川有關部門獲悉,近日,由四川省攀枝花蘇鐵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邀請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聯合開展的蘇鐵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珍稀瀕危物種調查工作圓滿結束。
  • 攀枝花蘇鐵園,有「巴蜀三寶」之一,屬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
    攀枝花蘇鐵與四川省內的大熊貓、恐龍並列為「巴蜀三寶」。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種子植物,曾被地質學家譽為「植物活化石」,屬於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瀕危種。攀枝花蘇鐵是年年開花的神話常說:「千年鐵樹開了花。」是說一件事終於極不容易地成功了,就像鐵樹開花一樣。
  • 第八屆海峽兩岸統計與概率研討會徵文通知
    第八屆海峽兩岸統計與概率研討會徵文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統計學會;重點城市統計學會;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統計學會;各專業統計學會、分會:   為加強海峽兩岸的學術交流,由中國統計學會、中國概率統計學會、中國現場統計研究會
  • 海峽兩岸寬能隙半導體研討會在東莞召開
    有著「光電產業博鰲論壇」美譽的海峽兩岸寬能隙半導體研討會,9月5日東莞市企石鎮召開。在召開的研討會上,成為廣東首批「光電產業技術創新專業鎮」之一的企石鎮定下了目標,即:把光電產業打造成為區域名片,到2016年銷售額超200億元。  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冷曉明,工信部電子信息司副司長丁文武參加了研討會。
  • 為「活化石」攀枝花蘇鐵讓路 礦山放棄開採損失過億,值!
    礦山生態修復區域的航拍圖復綠前光禿禿的山  最近,位於四川省攀枝花市的攀鋼石灰石礦區從由曾經的採礦工人到如今礦區的綠色「管家」,陳澤軼等人的「角色」發生了巨大轉變,這些變化源於對攀枝花蘇鐵的保護,源於對綠水青山的守護。  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珍稀瀕危植物攀枝花蘇鐵「讓路」,礦業公司捨棄了30年的礦山開採,攀枝花西區、蘇鐵保護區和攀鋼礦業公司共開展生態修復,投入資金近1億元,復綠面積超過2500畝,相當於200多個標準足球場。曾經裸露的礦山,如今披上了綠裝。
  • 【會議】第十二屆海峽兩岸細胞生物學學術研討會順利拉開帷幕
    海峽兩岸細胞生物學研討會是由中國科學院已故姚錱院士與臺灣衛生研究院創院院長吳成文院士於1996年組織發起的雙邊學術會議,會議目的是為了交流兩岸細胞生物學研究的最新成果,進一步促進海峽兩岸生物學科技與教育的合作與發展,採用每兩年在大陸和臺灣輪流召開的方式,迄今為止已舉行了11屆。每屆的演講人由雙方各推舉20人左右組成,均為本領域內作出優秀成績的一線科研人員。
  • 四川攀枝花蘇鐵掛上RFID電子身份證
    24日,工作人員在攀枝花蘇鐵上安裝RFID(射頻識別),實現對蘇鐵精細到株的管理,開啟了攀枝花植物保護的大數據時代。  為詳細掌握每株攀枝花蘇鐵的信息,攀枝花蘇鐵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聯合北京新智感公司定製研發了「攀枝花蘇鐵智能終端採集系統」,給攀枝花蘇鐵植株掛上象徵「身份證」和「檔案夾」的電子標籤,在電子標籤晶片和系統內錄入該攀枝花蘇鐵植株身份的唯一電子編碼和相關信息,從而形成攀枝花蘇鐵植株檔案。
  • 兩岸學者研討臺灣海峽漁業資源共同養護管理事宜
    新華社福州9月20日電(記者來建強)「臺灣海峽漁業資源共同養護與管理研討會」20日在福州召開,這是2009海峽(福州)漁業周的重要活動之一。來自兩岸相關高校和研究機構的眾多專家學者,圍繞臺灣海峽漁業資源養護、漁事管理等多個議題展開交流與討論。    這是近年來兩岸學界第四次舉辦有關臺灣海峽漁業資源共同養護與管理的研討會。
  • 兩岸專家研討臺灣海峽通道暨金馬通橋工程技術應用
    臺灣海峽通道暨金馬通橋專題研討會在福州召開,兩岸40餘名專家學者就臺灣海峽工程技術和應用等議題分享研究成果和進展。(來源:福建省臺港澳辦)中國臺灣網10月14日福州訊 13日,臺灣海峽通道暨金馬通橋專題研討會在福州召開,兩岸40餘名專家學者就臺灣海峽工程技術和應用等議題分享研究成果和進展,發表意見和建議。本次研討會由福建省文化經濟交流中心、福建省交通運輸學會、閩臺交流協會、福建省工程諮詢協會主辦。
  • 水生所研究員參加第三屆海峽兩岸魚類生理與養殖學術研討會
    10月19日至23日,第三屆海峽兩岸魚類生理與養殖學術研討會在臺灣海洋大學舉行。32名大陸學者及33名臺灣學者進行了65個大會學術報告,圍繞魚類生殖發育與調控、魚類生理、遺傳育種、病毒與疾病防治、營養與飼料研製和開發及魚類養殖等研究進行了廣泛研討。
  • 關於四川省攀枝花蘇鐵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2014年部門決算編制...
    收入決算總額較2013年增加296.3萬元,主要原因是2014年蘇保局為了迎接第六屆全國蘇鐵學術研討會在攀召開,對保護區科普區進行了便道維修及綠化工程共160萬元、保護區林權贖買120萬元,市級財政共撥入280萬元。  2014年蘇保局全部支出決算總額為1228.9萬元,其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905.6萬元,農林水支出1228.9萬元,年末結轉和結餘806.2萬元。
  • 蘇鐵將有「養身基地」國家級 保育中心落戶深圳
    蘇鐵將有「養身基地」國家級 保育中心落戶深圳   2002年12月14日12:12  南方網-南方都市報   本報訊 (記者李強通訊員吳江天
  • 蘇鐵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入選首批"四川省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
    四川新聞網攀枝花7月26日訊(高澤勇)日前,四川省教育廳在門戶網站上發布了「關於2018年度四川省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營地)遴選結果的公示」,四川攀技花蘇鐵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入選。市教育體育局積極聯合林業、旅遊、發改、水務等部門,組織有意願的單位進行申報,推薦了四川攀技花蘇鐵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等兩家單位參與遴選。截至目前為止,攀枝花市共有研學實踐教育基地8個,其中國家級基地1個(攀枝花中國三線建設博物館)、新入選省級基地1個。
  • 2018年黑臉琵鷺與自然保育研討會舉行
    來自海峽兩岸黑臉琵鷺保護及自然生態保育界70多位專家代表參加了研討會。海峽兩岸交流基金會前理事長江丙坤、臺灣區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理事長陳如舜、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副秘書長郭立新出席研討會並致辭。本次研討會由臺灣區野生動物保護協會主辦。
  • 海峽兩岸魚類生理與養殖學術研討會在三亞舉行 多位院士出席
    海峽兩岸魚類生理與養殖學術研討會在三亞舉行,多位院士出席  200餘專家學者獻策現代水產種業發展  海南日報訊(記者傅人意)1月5日-8日,第九屆海峽兩岸魚類生理與養殖學術研討會在三亞舉行。  會議邀請了中國科學院院士朱作言、中國工程院院士林浩然、中國科學院院士桂建芳、中國工程院院士包振民、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少軍,以及來自海峽兩岸的50多家科研院所的專家學者共計200多人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