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透視:Nature Communications - 人工智慧輔助原子模擬理解固態氫奇異熔化行為

2021-02-25 今日新材料

氫氣在非常高的壓力下可以被壓縮成固相或液相,這些固相通常具有奇異的結果和物性。由於氫分子很輕,所以「量子效應」在其中應該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但是,「量子效應」在熔點附近(約1000K時)是否重要?這需要我們建立一個能夠打開和關閉「量子效應」的模型來研究其影響。我根據量子力學,其能量最低的狀態是(角動量為零的轉子,其量子態具有球對稱性(Y_00球諧函數))指向所有方向。然而,即使在經典物理學中,H2分子如果旋轉,平均而言也可以是球形,因此這種奇異的熔化行為也可能是經典的。

要弄清楚為什麼H2液體更稠密,有必要使用更大規模的原子體系,但是模擬如此的規模通常超出了第一性原理方法的計算能力。為了解決這一難題,我們引入了機器學習方法,通過學習大量的小體系的第一性原理的計算結果,構造出了高精度的原子間相互作用勢函數。
近日,西安交通大學金屬強度國家重點實驗室強度室團隊在高壓相變領域取得重要進展,該工作藉助於基於物理模型的機器學習方法,揭示了固態氫的高壓反常熔化曲線的物理起源。該方法為科學研究中降低「專家知識」的依賴性提供了新的視角。上述方法表明四極矩相互作用是導致固態氫分子奇異熔化行為的主要原因。有趣的是,雖然這個結果並不會令化學家感到驚訝,但是科研團隊的方法讓機器扮演了科學研究的「主角」,降低了人的作用。為了使液體「比緊密堆積更稠密」,氫分子必須彼此靠近,這是先前人們對該問題的理解。機器學習給了我們一個巨大的驚喜:雖然氫分子彼此靠近,但是氫原子卻沒有。Understanding high pressure molecular hydrogen with a hierarchical machine-learned potential,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0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0-18788-9


相關焦點

  • 西安交大《Nature》子刊:固態氫的奇異熔化行為
    西安交通大學金屬強度國家重點實驗室丁向東教授課題組在高壓相變領域取得重要進展,該工作藉助於基於物理模型的機器學習方法,揭示了固態氫的高壓反常熔化曲線的物理起源。該方法為科學研究中降低「專家知識」的依賴性提供了新的視角。
  • 2021首期Nature封面:牛津大學ML算法實現10萬高壓非晶矽原子的模擬
    為了對一般無序結構材料有更深的理解,人們廣泛研究了非晶矽在高壓條件下的富相行為。然而在和原子打交道的層面上,人們一直需要藉助量子力學來理解材料的結構和鍵合,這僅限於尺度很小的模型系統,如果用機器學習算法從量子力學數據中「學習」會是怎麼樣?
  • 2021首期自然封面:ML算法實現10萬高壓非晶矽原子的模擬
    機器之心報導機器之心編輯部自生物領域之後,材料領域也被人工智慧攻陷了。依靠算法推斷能力和強大的算力,很多人都認為 AI 在材料設計、材料篩選和材料性能預測等領域擁有很大潛力。為了對一般無序結構材料有更深的理解,人們廣泛研究了非晶矽在高壓條件下的富相行為。
  • 新年首篇Nature封面——機器學習揭示緻密非晶態矽的複雜性
    專門研究計算機怎樣模擬或實現人類的學習行為,以獲取新的知識或技能,重新組織已有的知識結構使之不斷改善自身的性能。它是人工智慧的核心,是使計算機具有智能的根本途徑,其應用遍及人工智慧的各個領域,它主要使用歸納、綜合而不是演繹。矽(Si)是一種密度會隨著熔化而增加的小類元素。
  • 為什麼物質加熱後會熔化?熔化速達每秒30米!
    如果對一種固態物質進行足夠的加熱,熱能會導致該物質材料的分子開始分裂,形成液體。從有序的固體到無序液體相轉變的最熟悉例子之一是冰變成水。 雖然熔/融化是物質的一個基本過程,但由於缺乏足夠時間解析度的研究能力,科學家們還沒有完全能夠在微觀層面上理解它是如何發生的。然而,近十年來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器(XFELs)的出現,使得研究熔化機理以及其他超快原子尺度動力學成為可能。
  • 2020熔化焊接與熱切割作業考試題庫及模擬考試答案(新訓、覆審)
    題庫來源:安全生產模擬考試一點通小程序本專題為熔化焊接與熱切割作業教材考試題庫(2020修訂版)專題,全部內容總結為熔化焊接與熱切割作業考試題考點,是學員必須掌握的熔化焊接與熱切割作業知識要點,請學員熟記和模擬考試測評。
  • 為什麼物質加熱後會熔化了!而且熔化速度是每秒30米
    如果對一種固態物質雖然熔/融化是物質的一個基本過程,但由於缺乏足夠時間解析度的研究能力,科學家們還沒有完全能夠在微觀層面上理解它是如何發生的然而,近十年來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器(XFELs)的出現,使得研究熔化機理以及其他超快原子尺度動力學成為可能。
  • 發nature communications了不起嗎
    剛才某上海地區的粉絲突然發信「責問」我為什麼沒有發他們課題組成果的宣傳稿,我表示「一臉懵逼」,想起來原來是前些天他也是這樣「隨意」委託過我,說課題組剛剛發了一篇nature
  • 王者榮耀透視輔助是什麼 王者榮耀透視使用後果
    王者榮耀透視輔助是什麼?王者榮耀使用透視輔助有什麼後果?最近一段時間王者榮耀關於透視輔助的新聞層出不窮,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說說什麼是透視輔助的作用以及使用之後的後果。王者榮耀透視外掛有什麼效果?
  • 聚變堆材料中氫、氦及嬗變原子微觀行為模擬研究取得進展
  • 無需熔化的固態金屬3D列印沉積技術MELD
    2020年10月,南極熊獲悉,世界上出現了一種新的金屬3D列印技術:無需熔化的固態金屬3D列印沉積技術源自美國海軍的金屬3D列印技術MELD,屬於固態過程的金屬3D列印,列印過程中材料未達到熔化溫度即可進行列印。
  • 《Nature Commun》玻璃提高電池安全性?揭示其低溫明輪效應!
    玻璃被認為是用於固態電池的最有前途的固態電解質之一。本文通過建立了一個非晶態結構的計算模型,並證明最近中子測量中報導的短程有序。玻璃被認為是用於固態電池的最有前途的固態電解質之一。然而,由於它們的非晶結構,對其離子電導的機制仍然知之甚少。近日,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DonaldJ.
  • 《Nature》子刊:破除爭議!原子尺度揭示金屬硬化起源
    本文沒有從幾十年來一直追求的位錯理論的潛在機制中推導出硬化,而是在超級計算的極限下進行了原子模擬,這些模擬足夠大,足以在統計學上代表宏觀晶體塑性,完全解決了在原子運動的最基本水平上揭示金屬硬化的起源。證明了普遍的金屬階段(彎曲)硬化是單軸應變下晶體旋轉的結果。與文獻中的觀點相矛盾,本文觀察到在金屬硬化的所有階段,位錯行為的基本機制是相同的。
  • 我國固體熔化與過熱研究進入國際視野
    「引發固體熔化的控制因素長久以來一直無法確定,最新的模擬計算成功將不同的觀點統一起來。」由於這兩種觀點均具有合理性,熔化研究學者也分別採納了不同的觀點,但卻沒有人注意到它們之間可能存在的內在聯繫。    金朝暉博士等在研究晶體極限過熱熔化的過程中,敏銳觀察到由兩種方法預測的晶體極限過熱溫度非常相近。為了弄清晶體過熱熔化過程的控制因素這一基本問題,他們選擇了計算機模擬技術(分子動力學模擬)。他們在研究中發現,理想晶體在高於平衡熔點20%的溫度(按照絕對溫標)開始熔化。
  • 人工智慧幫助理解巨行星內部發生的難以置信氫金屬相
    人工智慧幫助我們理解在巨型行星內發現的令人難以置信的物質狀態。來自劍橋大學、IBM研究院和EPFL的研究人員使用機器學習技術和量子力學相結合的方法來理解這種特殊的相態是如何形成的。採用的人工智慧(AI)算法表明,從分子到原子氫的變化是漸進和平滑的。來自劍橋卡文迪什實驗室的主要作者鄭冰清博士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金屬氫的存在早在一個世紀前就已經形成了理論,但我們還不知道這一過程是如何發生的,因為在實驗室環境下再現巨型行星內部的極端壓力條件很困難,而且預測大型氫系統的行為也非常複雜。」向金屬相的平穩過渡是非常重要的。
  • 《絕地求生》免費透視輔助下載 吃雞電腦版輔助怎麼用
    而我們今天介紹的這款軟體雖然輔助的功能並不算很多,但是也正因為它的功能簡單所以不容易被禁哦。接下來我們就看看絕地求生免費透視... 現在是絕地求生官方在嚴打外掛的時期,不知道大家現在還有沒有在使用遊戲輔助呢。
  • 讓水在100攝氏度保持固態,MIT的科學家做到了
    但是現在,來自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團隊發現了一個完全意想不到的變化:在一個由碳納米管構成,尺寸僅相當於數個水分子大小的狹小的空間之內,水在通常能讓其沸騰的高溫下仍然能夠保持固態。該發現表明,即使是非常普通的材料,當被束縛於納米尺度(即十億分之一米)的結構中時,它們的行為將發生急劇的變化。
  • 谷歌DeepMind披露玻璃熔化、凝固AI模型,或應用於製造、醫藥行業
    2020年4月7日消息,近日,《自然物理學》刊登谷歌旗下DeepMind一篇論文,DeepMind研究了一款AI人工智慧系統,可以預測玻璃分子在液態和固態之間的運動變化過程。DeepMind表示,這些技術和經過訓練的模型已經可以在開源軟體中提供,用以預測玻璃的其他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