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核究竟有多老?科學家重估地球內核年齡

2021-01-18 東方網

&nbsp&nbsp&nbsp&nbsp新華社北京8月28日新媒體專電 美媒稱,通過在實驗室中模擬類似於地球核心的環境,研究人員改進了對地球固態內核年齡的估計,認為其形成年代在10億到13億年前之間。

&nbsp&nbsp&nbsp&nbsp據美國每日科學網站8月21日報導,這一研究結果將地核置於其13億至45億年估計年齡譜的較小端,但又比最近一項僅5.65億年的估計大一些。

&nbsp&nbsp&nbsp&nbsp此外,這些實驗和相關理論有助於確定地核的導熱量,以及為「地球發電機」提供動力的能源來源。地球發電機是維持地球磁場的機制,地球磁場能保持指南針的指向,並有助於保護生命免受有害宇宙射線的侵害。

&nbsp&nbsp&nbsp&nbsp這項研究由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校區傑克遜地質學院的林俊孚教授牽頭。他說:「人們對地球發電機的來源以及磁場的強度感到好奇和興奮,因為它們都是決定行星宜居性的因素。」

&nbsp&nbsp&nbsp&nbsp研究結果8月13日刊登在美國《物理評論快報》周刊上。

&nbsp&nbsp&nbsp&nbsp報導介紹,地球的核心主要由鐵構成,內核是固態的,而外核是液態的。鐵通過傳導來傳遞熱量的有效性——即熱導率——是確定地核其他許多屬性的關鍵,包括內核是何時形成的。

&nbsp&nbsp&nbsp&nbsp多年來,對地核年齡和熱導率的估計從非常古老和相對較低,到非常年輕和相對較高,各不相同。但是,那些對地核年齡更年輕的估計也產生了一種悖論,即在形成內核之前的數十億年裡,地核必須達到無法實現的高溫才能維持地球發電機運轉。

&nbsp&nbsp&nbsp&nbsp報導稱,這項新研究找到一種將地核溫度保持在現實參數範圍內的解決方案,從而化解了這一悖論。找到這種解決辦法依靠的是在類似地核的環境下直接測量鐵的熱導性。在這種環境下,壓力大於100萬個大氣壓,溫度與太陽表面差不多。

&nbsp&nbsp&nbsp&nbsp新測得的熱導率低於地核較年輕估值的30%至50%,這表明地球發電機是由兩種不同的能量來源和機制維持的:熱對流和成分對流。起初,地球發電機僅靠熱對流維持;現在,兩個機制的作用同樣重要。

&nbsp&nbsp&nbsp&nbsp林說:「一旦確切知道從外核到下地幔的熱流量,就可以真正了解地球是何時冷卻到內核開始結晶的程度。」

&nbsp&nbsp&nbsp&nbsp修正後的內核年代可能與地球磁場強度激增相關,磁場強度激增被當時形成的巖石中磁性物質的排列記錄下來。

&nbsp&nbsp&nbsp&nbsp報導稱,這些證據表明,內核的形成是產生當今強大磁場的重要因素。

相關焦點

  • 地球的實際年齡變小了?科學家發現:地核只有10億歲
    雖然地球是一個整體,但是地球卻由多個部分組成,在地球的最內部,是地球的關鍵所在——地核。在過去的研究中,科學家們認為,地球內核的誕生年齡,應該是和地球年齡差不多的,不過這個理論,在最近被改寫了。地核遠比想像中年輕!
  • 地核究竟有多老?科學家重估地球內核年齡
    今年早些時候,福布斯曾對凱爾特人進行估值,顯示這支NBA老牌勁旅價值31億美元,在全球最有價值運動隊中排名並列第20。除了傳統體育,帕洛塔的商業版圖還涉足電競領域。
  • 地球年齡被改寫!內核年齡僅為10億歲,遠比46億歲年輕多了
    據報導,近期,一個國際科學家小組,通過一項實驗,發現地球內核的年齡要遠比人們想像中的年輕許多,這項發現意味著,地球內核的年齡或許僅為10億年,從而地球的真實年齡或許也要遠比46億年要年輕許多。我們都知道,人類是無法參與地球從無到有,經歷整個地球的起源演化,所以,科學家們想要了解地球,想要計算出地球的年齡,就需要通過地質科考去判斷。
  • 地球年齡被改寫?內核年齡僅為10億歲,遠比46億年輕得多
    對於地球,我們確實了解的非常多,但同時我們有很多也不夠了解,有很多問題依舊困惑著我們。內核年齡僅為10億歲,遠比46億年輕得多。或許很多人都想問,地球到底多大了呢?其實這要從地球的起源開始說起了,根據科學家的研究顯示,大約在46億年前,地球就已經孕育而生了,因此年齡應該從那個時候開始算起。正是因為人類無法參與整個地球生長發展的過程,因此我們只能推斷和判斷。
  • 科學家們重新估算地核年齡 稱比此前認為的要年輕得多
    科學家們在研究地核的年齡時發現,它很可能比此前估計的年齡要年輕得多。通過在極端條件下對鐵進行實驗,使科學家們能夠更好地掌握塑造地核內外的力量。根據這些數據,研究小組認為核心的年齡約為10億年。在美國物理學會的《物理評論快報》上發表的一篇新論文中,研究人員解釋說,經過多年的實驗,他們再現了地核的條件,他們相信地核比以前認為的要年輕不少。他們表示,地核的年齡可能在10億至13億年之間。地核主要由鐵構成。這些鐵在地球深處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地核分為兩個區域:內核和外核。科學家們認為,我們星球的大部分地磁都是由外核造成的,外核是流動的。
  • 地核內核第三大構成元素是什麼?日本科學家找到答案
    中國日報網1月10日電除了鐵、鎳元素之外,還有一種神秘元素是構成地核內核的「主力軍」。對於這一「缺失元素」的真實身份,科學家數十年來一直百思不得其解,但日前日本科學家宣布他們揭開了「缺失元素」的神秘面紗。
  • 地核是何時形成的?10-13億年前,熔融的內核冷卻成了固態
    我們知道,那就是地球的地殼。不過,在整個地球結構中,地殼只佔了很小的一部分。半徑6378公裡的地球,地殼最厚處也只有大約33公裡,地殼以下有約2865公裡的厚度都被地幔佔據,最內側則是地球的核心——地核。
  • 地球固態內核僅十幾億歲 有助科學家進一步了解地球磁場
    來源:科技日報科技日報北京8月30日電 (記者劉霞)四川大學地球物理研究室與北京高壓科學研究中心及美國科學家攜手,重新對地球固態內核的年齡進行估計,測算出其年齡介於10億到13億年之間。最新研究發表於《物理評論快報》雜誌。
  • 地球固態內核僅十幾億歲 有助科學家進一步了解地球磁場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科技日報北京8月30日電 (記者劉霞)四川大學地球物理研究室與北京高壓科學研究中心及美國科學家攜手,重新對地球固態內核的年齡進行估計,測算出其年齡介於10億到13億年之間。最新研究發表於《物理評論快報》雜誌。
  • 地球真實年齡是多少?地核僅出現10億年,為何地球卻46億歲?
    科學界內地球的年齡已經超過46億年,馬上要進入中年階段,然而最近一段時間,國際小組進行一個實驗,發現地球的年齡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衰老,它的內核年齡可能僅僅只有10億年的時間,這刷新了大家對地球的認識,難道地球的年齡將要被徹底改寫了嗎?它的真實年齡又是多大呢?
  • 地核的年齡很可能比此前估計的要年輕得多 約為10億年
    地核的年齡很可能比此前估計的要年輕得多 約為10億年(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cnBeta:科學家們在研究地核的年齡時發現,它很可能比此前估計的年齡要年輕得多。通過在極端條件下對鐵進行實驗,使科學家們能夠更好地掌握塑造地核內外的力量。根據這些數據,研究小組認為核心的年齡約為10億年。在美國物理學會的《物理評論快報》上發表的一篇新論文中,研究人員解釋說,經過多年的實驗,他們再現了地核的條件,他們相信地核比以前認為的要年輕不少。他們表示,地核的年齡可能在10億至13億年之間。地核主要由鐵構成。
  • 《物理評論快報》雜誌:地球固態內核年齡介於10億到13億年之間
    《物理評論快報》雜誌:地球固態內核年齡介於10億到13億年之間(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科技日報(劉霞):四川大學地球物理研究室與北京高壓科學研究中心及美國科學家攜手,重新對地球固態內核的年齡進行估計,測算出其年齡介於
  • 地球固態內核僅十幾億歲
    地球固態內核僅十幾億歲有助科學家進一步了解地球磁場科技日報北京8月30日電 (記者劉霞)四川大學地球物理研究室與北京高壓科學研究中心及美國科學家攜手,重新對地球固態內核的年齡進行估計,測算出其年齡介於10億到13億年之間。
  • 地球固態內核僅十幾億歲
    四川大學地球物理研究室與北京高壓科學研究中心及美國科學家攜手,重新對地球固態內核的年齡進行估計,測算出其年齡介於10億到13億年之間。最新研究發表於《物理評論快報》雜誌。團隊歷時兩年,通過將雷射加熱的鐵樣品在兩個金剛石砧之間擠壓從而創造出類似於地球核心的環境,研究人員表示,這一年齡位於此前13億至45億年估計年齡譜的較小端;但又比最近一項僅5.65億歲的估計大一些。更重要的是,最新研究有助於科學家確定地核的熱流量,以及為「地球發電機」提供動力的能量來源。
  • 地球發電機——地核,還年輕著呢!四川大學科學家:我們差點放棄
    10億歲聽起來可能並不年輕,但對於地核而言,似乎還年輕著…… 據澳大利亞第九新聞頻道8月26日報導,美國德克薩斯州大學的研究人員在實驗室內重建了模擬地球核心的環境,以估計地球固態內核年齡。最終,通過兩年時間,他們得出了結果——地核的年齡預估在10億到13億年之間——位於此前認為的光譜最低端。這一研究已於本月早些時候發表在美國物理學會的同行評審期刊《物理評論期刊》上。 更重要的是,這一實驗讓研究人員對地核如何傳導熱量以及驅動地球發電機的能源有了更清晰的了解。研究人員說,地球發電機是維持地球磁場的機制。
  • 地球發電機——地核,還年輕著呢!四川大學科學家:我們差點放棄
    10億歲聽起來可能並不年輕,但對於地核而言,似乎還年輕著……據澳大利亞第九新聞頻道8月26日報導,美國德克薩斯州大學的研究人員在實驗室內重建了模擬地球核心的環境,以估計地球固態內核年齡。最終,通過兩年時間,他們得出了結果——地核的年齡預估在10億到13億年之間——位於此前認為的光譜最低端。這一研究已於本月早些時候發表在美國物理學會的同行評審期刊《物理評論期刊》上。
  • 日本科學家研究認為地球內核含有大量矽 約佔總質量5%
    科學家們試圖找出這種隱藏在地球最核心的元素已經有幾十年時間了,他們相信這種元素構成了地核的相當大一部分比例,僅次於鐵和鎳。現在,通過利用設備重現地核區域的高溫高壓環境,實驗顯示在地核中除了鐵和鎳之外,最有可能存在的第三種元素應該是矽。這一發現將幫助科學家們更好地理解我們地球的產生過程。
  • 為什麼地球有45億歲了,地核卻只有10億年的歷史呢?
    ,對地核的劃分也有內核和外核的差別。以前,一般認為這個鐵球和地球的年齡差不多。但是最近科學家進行了一個新的實驗發現實際上地球的堅固核心大概只有10-13億年的歷史,差不多和地球磁場增強發生在同一時間。年輕的地核通過在實驗室中重建核心形成的極端條件,科學家測算了鐵的導電率,再由此計算出地核的冷卻溫度,研究發現冷卻的地核大概能夠吸收10太瓦的能量,而從地球散發到太空的熱量是46太瓦。通過計算了能量的損失率,科學家就可以進一步算出從一團融鐵要花多長的時間才能形成目前地球核心的大小。
  • 科學家揭示地球固體內核形成時間
    原標題:科學家揭示地球固體內核形成時間   (記者彭科峰)近日,記者從中科院地質地球所獲悉,中外科學家採用實驗和數值模擬相結合的方法,揭示地核的熱導率值有相當大的變化,預示了地球內核形成的時間範圍為少於5億年到接近20億年。相關成果發表於《自然》。
  • 為什麼地球有45億歲了,地核卻只有10億年的歷史呢?
    地球的內核就是我們地球最內部最核心的物質,對地核的劃分也有內核和外核的差別。一般認為地球的外核是能夠緩慢流動的液態,內核就是堅硬的核心。因此,我們可以將現在地球的構造想像成一層蛋糕,有著固態的外殼、又熱又粘的地幔、液態的外核和固態的內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