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代科學研究認為,大約46億年之前,地球作為太陽系行星的一員,從太陽的星雲中誕生,之後的地球經過了生長的恐怖時期(冥古宙時期),最終在大約41億年前,開始逐漸穩定下來,地球上也出現了生命。
雖然地球是一個整體,但是地球卻由多個部分組成,在地球的最內部,是地球的關鍵所在——地核。在過去的研究中,科學家們認為,地球內核的誕生年齡,應該是和地球年齡差不多的,不過這個理論,在最近被改寫了。
地核遠比想像中年輕!
在近期的美國物理學會的《物理評論快報》上,國際科學家團隊發表了一篇最新的研究論文,在論文中,科學家們表示,通過多年的實驗研究,發現地球內核的真實年齡,要遠比此前猜想中的年輕許多。
地核並不是在40多億年誕生,而是在地球進入穩定期後,才一點點形成。根據現有的模擬實驗數據分析,地球內核的真實年齡,應該是在10億年-13億年之間。
科學家是如何得出數據的?
早在2015年,科學家就已經對地球內核的年齡產生質疑了。當時英國的科學家通過研究,發現地球的內核是一個固體的鐵內核,這個鐵內核的大小和冥王星差不多,同時,根據模擬數據的演算,發現地球內核的形成時間,大約在15-10億年之前。
因為通過大量的實驗,科學家們發現大約10-15億年之前,地球的磁場開始明顯加強,地球也從此進入到生機勃勃的新時代,而且從15億年前開始,地球內核的直徑就在不斷增加。
從這個結論出發,這次確定地球內核時間的國際科學家團隊,也是將研究的重點放在了內核中的鐵元素之上。
通過雷射將鐵加熱到極限溫度後,科學家們對它進行了反覆的測試,想要看看它究竟何時會重新凝固,最終實驗表明,地球的內核作為地球的發電機,是一直在10-13億年之前才形成的,否則按照地球磁場釋放能量的速度,地球的磁場早就已經消失不見了。
因為地球內核和地球磁場是有著密切聯繫的,很多理論實驗也都表明,當地球內核出現後,地球的磁場才開始變強,才開始真正意義上擔負起保護地球的任務。
而且通過研究發現,在過去的10億年左右時間裡,地球的磁場才開始不斷釋放能量,而且地球內部的能量還夠維持地球正常穩定運轉10億年左右的時間。
科學家表示,這項新的研究成果,或許會顛覆過去地球的理論,同時,也將帶來新的問題,比方說地球的真實年齡究竟多少?地球內核究竟是如何形成的?為何地核形成時間要比地球誕生時間晚很多?
日後若這些問題都能夠全部解開,人類對於地球也將有一個更加深入的了解,讓我們一起拭目以待吧!
資料來源
《參考消息》8月31日文章《並非46億年?其實地球比大多數人認為的要年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