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巨型鯰魚泛濫之勢愈演愈烈,拯救歐洲人的重任還要靠中國

2020-11-29 釣魚人俱樂部

歐洲巨鯰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魚種之一,肆虐於歐洲各大水域之中。它們白天潛伏在水底草叢,洞穴,樹枝當中,喜歡夜晚出來覓食。歐洲巨鯰巨大無比的闊嘴,可以像吸塵器一樣將獵物吸入口中,囫圇吞下。

歐洲巨鯰是歐洲各大水域中食物鏈頂端的存在,它們幾乎什麼都吃。小到田螺、小魚、青蛙、老鼠、蛇等,大到水鴨,烏龜等。更有歐洲巨鯰吞噬一條狗的記錄,因此獲得了一個「殺手庫諾」的恐怖外號。

歐洲自然水域中1.3米至2米之間,體重在30-50公斤的鯰魚非常常見。由於歐洲人嫌棄歐洲巨鯰的土腥味太重還可能涉及重金屬汙染等問題,因此很少有人捕撈和使用歐洲巨鯰。只有一些釣魚愛好者會將歐洲巨鯰列為目標,痴迷於那種中魚後狂野的拉力,在魚竿和魚線於極限狀態下徵服這種河中巨怪的快感。

據記載,曾經發現的最大條的歐洲巨鯰於第聶伯河。體長達到了誇張的5米,體重更是達到驚人的300公斤。儘管這種巨型的鯰魚非常罕見,但是一兩米長的鯰魚卻非常常見。巨鯰繁殖力非常的強大,每次產卵可達恐怖的30萬枚。歐洲巨鯰會一直守護這些魚卵孵化出小魚,任何膽敢接近魚卵的入侵者都會遭受歐洲巨鯰毫不留情的攻擊。即便是人靠近,也會遭受巨鯰的攻擊。

經過3-10天的孵化,魚卵便可孵化出小魚。為了滿足生長的需要,小鯰魚會瘋狂的覓食。在水域中站穩腳跟的巨鯰慢慢的將水域中的本土魚種幾乎吃光了,就連田螺、青蛙也吃的極為罕見。歐洲巨鯰近乎吃垮了歐洲水域中的自然生態鏈,讓歐洲很多國家政府頭疼不已。

也曾有商人將這種歐洲巨鯰銷售到中國,但是由於歐洲巨鯰個頭太大肉質又不易保存,肉質很容易變黃的缺點在中國未能打開市場。因此毫無價值感的歐洲巨鯰,只能淪為釣魚人消遣的魚種了。

歐洲巨鯰肆虐的水域,食物都相當的匱乏。BBC紀錄片就曾爆出,由於歐洲巨鯰肆虐的水域飢餓的巨鯰學會了襲擊岸邊鴿子,以此來得以充飢。因此,釣獲歐洲巨鯰真的是一件很輕鬆的事情。

使用生肉或者動物的內臟那就再好不過,同時要記得匹配強悍的魚竿和釣組。單人挑戰巨鯰真的非常有挑戰性,最好有釣友協助,不然很有可能被鯰魚拉進水中。一條2米左右的巨鯰發起狂來,狂野的力道很容易將一個成年人放倒。洩力鳴響聲不斷,瘋狂的出線可以短時間內清杯。漁線輪強度不夠根本就無法收線,清杯後的漁輪都會熱的燙手。

也正是這種無與倫比的挑戰性,吸引了無數的釣魚人。釣魚人熱衷於與巨鯰周旋肉搏,在你來我往的拉鋸戰中獲得無盡的滿足感。2米長體重百十斤重的巨鯰中鉤後,可以足足遛一兩個小時。線組強度不夠或者魚竿不夠強悍,很容易被這些巨物給逃掉。

若是這些大傢伙在中國的自然水域中,就憑中國釣魚人現在的漁具配置一定會切線斷竿到懷疑人生了。可嘆的是,我們只能看著外國釣魚人的表演卻無法切身感受一下。可惜啦,這輩子是否有機會跟這些大傢伙一戰呢?

相關焦點

  • 歐洲泛濫的巨型鯰魚,身長可達5米,網友:在中國一米難到
    一旦被淹,物種就會非常噁心,比如歐洲的「六須巨鯰魚」。很多人喜歡奇怪的東西,大魚也一樣。甚至很多釣魚愛好者都喜歡攻擊這種大魚。如果是這樣,也許這條歐洲巨型鯰魚很適合你。巨型鯰魚在世界上留下了許多傳說。它們體型巨大,生性殘忍兇猛,但許多種類的巨型鯰魚已經瀕臨滅絕。例如,湄公河中的巨型鯰魚已經成為極其危險的物種。
  • 鯰魚真的能吃人嗎?體型龐大的歐洲巨鯰,刷新眾人三觀
    在西方國家一直有這樣的傳說,河流中隱藏能夠吃掉小孩的巨型鯰魚,這種鯰魚叫做六須鯰魚,又被稱為歐洲巨鯰,有些孩子在河流中遊泳的時候,
  • 一口可以吞食人類的巨型淡水魚——湄公河巨魾
    根據金氏世界紀錄,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魚種就是湄公河巨魾(pī),巨魾是一種灰熊般巨大的鯰魚,巨魾,俗名面瓜魚,在水族市面上稱為坦克鴨嘴魚,是一種體長最長可達2.7米之大的大型肉食淡水魚種。主要分布於印度恆河、印度河、湄公河等流域。也分布在中國雲南及歐洲。主要棲息於江河主河道,為底棲魚類。
  • 越南鯰魚(巴沙魚)在歐洲市場的遭遇
    越南鯰魚極具低價競爭優勢:2009年,越南鯰魚冷凍魚片國際市場平均價格為2.21美元/公斤,同年中國冷凍羅非魚國際市場平均價格為3.61美元/公斤,比越南高63%。2003-2009年,成功進入歐洲市場2003年,美國鮰魚協會在本土發起對越南鯰魚的反傾銷,施以191%的反傾銷稅,迫使越南鯰魚轉向其他市場。
  • 鯰魚吃人並非傳說,泰國境內出現巨型鯰魚,重達300公斤
    說起鯰魚,大家都會想到那種有兩條須的魚類,它們是人類餐桌上的常客,因為肉質鮮美,營養豐富,受到很多人的喜愛,尤其是它們的骨頭非常的少,不用擔心會被魚刺卡到,所以,一些學校的食堂也會經常購買鯰魚作為夥食。
  • 鯰魚的生長太瘋狂:最大的鯰魚已經長到一層樓那麼高
    對於吃貨們來說,鯰魚是一種十分美味的魚類。鯰魚和泥鰍一樣,身上都沒有鱗片。而且體表會有黏液。鯰魚的頭上有四條很長的鬍鬚,因而鯰魚也有個外號叫「鬍子魚」。鯰魚的身上刺很少,而且富含蛋白質和脂肪,十分適合大病初癒的人補充營養,它的美味可口,也讓不少人傾倒。然而,也有不少人認為鯰魚「不乾淨」,這是怎麼回事呢?
  • 吃垮歐洲水域生態鏈的歐洲巨鯰,釣起來有多瘋狂真的不敢想像
    歐洲巨型鯰魚,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魚之一。歐洲巨鯰主要生活在水庫,湖泊及河流的中下層。白天隱匿在草叢,石塊或深水洞穴中,晚上則出來覓食。歐洲巨鯰生性兇猛且食量巨大,體長可超過4米,最大體重接近400公斤。由於歐洲人不食用鯰魚,河流水庫等又沒有天敵的存在。因此歐洲巨鯰肆無忌憚的肆虐歐洲,瘋狂的繁衍後代。泛濫的歐洲巨鯰甚至將河裡的很多魚都捕殺的將近滅絕。
  • 入侵中國的淡水魚,重量最高達600斤,來到中國卻成為「盤中餐」
    ,湄公河巨型鯰魚是鷶科、鷶屬的一種魚類,是巨無齒鷶的俗稱。中國於1986年泰國引進並在南方試養。湄公河巨型鯰魚的生長速度一般較快,一般野生的巨型鯰魚在第五年就能夠達到200多斤左右的重量了。雖然說湄公河巨型鯰魚生性比較兇猛,但是因為這種魚可以食用而且體內的油也非常的有價值,所以巨型鯰魚還是受到了中國人的喜歡。
  • 歐洲人宣揚世界人種從非洲走出:目的是減輕歐洲人的罪惡感
    歐洲科學家曾經做過很多基因檢測,都是根據Y染色體來檢測的,但是我們知道Y染色體是由男性攜帶的,用男性基因來推斷人類遷徙路線的一個前提條件就是這個社會必須是父系社會,但是很遺憾,人類直到最近四五千年才相繼進入父系社會,之前都是母系社會,也就是說現在用Y染色體只能大概確定人類四五千年前開始的傳播路徑,而歐美科學家卻據此擴展到了四五萬年前,這明顯是時間錯亂。
  • 揭秘歐洲人吃猩猩肉內幕
    黑猩猩、大猩猩、羚羊、嚙齒類動物以及爬行動物的肢體和頭部在歐洲的黑市上越來越常見,從非洲販賣野生動物到歐洲的非法交易目前有愈演愈烈的趨勢,這些貨物最後都成了歐洲人餐桌上的美味。科學家擔心一些新的些病原體隨著野生動物肉或者走私販登陸歐洲只是時間問題。
  • 全球那些能嚇死人的巨型魚類
    這比去年在日本以109萬美元拍賣的一條巨型三文魚還要重一倍,市場價值高達200萬美元。這條金槍魚身上的可食用肉重達230公斤,切片之後批發價可達13200美元,零售價更達83000美元。初步計算,這些魚肉可做成1768個金槍魚罐頭,511盤日式生魚片刺身,2875個金槍魚三明治。
  • 見過長達2.7米的鯰魚嗎?鯰魚是最髒的魚嗎?
    鯰魚其實是一種生長速度很快的魚類,平時見到的鯰魚之所以不太大,主要是他們還沒有長大就被送上了人們的餐桌,在東南亞一帶有一種巨型鯰魚,這種鯰魚的壽命可達30年,而且由於它體型巨大,其實戰能力很強,從而生存能力極強。由於他生活在野外,可以自由的生長。而且由於其體型巨大,很少遇到天敵。
  • 猩猩肉擺上歐洲人餐桌
    原產於非洲西部及中部的黑猩猩數量近年不斷下降很多人食用野生動物不只是出於好奇,更為炫耀財富本報記者/方子言 歐洲人向來以「文明人」自居,對亞洲、非洲等地人民食用野生動物的習慣嗤之以鼻。但如今,野生動物肉在歐洲的黑市上越來越常見,從非洲販賣野生動物到歐洲的非法交易正呈現出愈演愈烈的趨勢。
  • 歐洲人過去是怎麼繪製中國地圖的?
    歐洲人過去是怎麼繪製中國地圖的?起初,二者並不知道對方的存在,後來,通過居住在歐亞大陸腹地的遊牧民族的口耳相傳和間接貿易中的商品交流,歐洲才得以獲得關於中國最初的認識,其中摻雜著很多神話與傳說。到15、16世紀,隨著大航海時代的到來和傳教士來華,歐洲對中國的認識逐漸清晰和深入。表現在地圖上,就是西方繪製的中國地圖越來越準確。
  • 中國人不去歐洲人湊,川普稱歐洲的旅行者很快就能進行美國旅行
    中國人不去,可以讓歐洲人來——川普計劃解除歐洲人進入美國的禁令Forbes記者Tamara之前發布了一個新聞稿:在接受旅遊行業媒體採訪的時候被問到目前中國遊客短時間前往美國旅遊的問題時,唐納·川普(Donald Trump)說,一些歐洲的旅行者很快就能進行美國旅行
  • 讓人羨慕的歐洲上等文明,不過是中國曾走過的一個階段,早被淘汰
    對歐洲歷史感興趣的讀者都知道,英、德、俄、奧等國的王室幾百年來經常會聯姻,近親結婚的現象時有發生。英國的維多利亞女王被稱為歐洲的老祖母,子孫遍及各個國家。但這並沒有阻止歐洲人自相殘殺,直至拱手讓出了世界霸權。
  • 巨型面瓜鯰魚
    暗夜殺手,巨型面瓜鯰魚,印度恆河裡面以水葬屍體為食物,體型巨大,樣子怪異。這種魚在國內除了雲南人比較了解外,其它地方的人都不了解。因為這種魚在國內只是在雲南瀾滄江,紅河水系,怒江一帶才有。這種魚被稱為瀾滄江裡面的怪魚,奇魚。
  • 諾亞方舟憑什麼該中國造?
    值得一提的是,在電影中,最後拯救地球的諾亞方舟被赫然貼上了「中國製造」的標籤。  筆者對瑪雅人的預言不敢苟同,但是傳說至少告訴人們,我們應該珍惜地球,珍惜生命。而預言與電影最近似乎正在成為現實生活的註腳。  在哥本哈根,拿出最大誠意與會、力促會議成果的中國,這兩天反而成了眾矢之的。歐洲人仍然在對中國高達40%至45%的減排目標指手劃腳。
  • 近代文明是歐洲人獨創嗎?
    這裡有一個問題:近代文明到底是歐洲人依靠自身努力取得的成果,還是歐洲人吸收其他文明的文化所取得的成果?更直白一點:近代文明到底是歐洲人自創的,還是全人類共同的發展成果?第二,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對歐洲的發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沒有這些發明歐洲的發展會遲緩很多。第三,重點:對比亞歐大陸與美洲大陸文明,結論一目了然。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
  • 盤點世界各地巨型淡水魚
    在巴西馬瑙斯,一名潛水員和一條成年的巨滑舌魚在一起這種南美巨型魚在巴西被稱作pirarucu,在秘魯叫paiche,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魚之一。有的可以長達3米、重達180公斤。湄公河巨大的鯰魚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魚類之一湄公河巨大的鯰魚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魚類之一。就拿漁船上的這條來說,它們可以長達3米、重達300公斤。但由於水壩的建造、過度的捕撈和棲息地的破壞,這個物種正瀕臨滅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