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夜殺手,巨型面瓜鯰魚,印度恆河裡面以水葬屍體為食物,體型巨大,樣子怪異。
這種魚在國內除了雲南人比較了解外,其它地方的人都不了解。
因為這種魚在國內只是在雲南瀾滄江,紅河水系,怒江一帶才有。
這種魚被稱為瀾滄江裡面的怪魚,奇魚。
屬於兇猛肉食性魚類。
雖然兇猛,卻是以前他們待客的魚中上品。
據說此類魚肉細膩,味甘甜,吃下一口,回味無窮。
不是因為它喜歡吃麵瓜,而是因為它的肉煮熟了端出來像南瓜,所以大家都叫它面瓜魚,這個形容非常的貼切生動。
這種魚的頭部非常寬大,嘴巴也非常大,牙齒非常的尖銳,魚的腹部面比較平整平,背上有刺。
整個造型看起來,像鯰魚,但又和鯰魚有區別,很多人還將它稱之為坦克鴨嘴魚。
說實話,遠遠一看,坦克鴨嘴魚這個稱號還真的比較形象。
其實這類魚雖然屬於兇猛的肉食性魚類,但是一般人們不去主動招惹它,它是不會攻擊人的。
有些網上說該魚會吃人,筆者認為沒有足夠的科學證據表明它會吃人,應該是謠傳而已。
而且因為體型大,所以不愛動,一般是趴在激流的深水之中。
因為這類魚喜歡在激流之中,又不愛動,所以單用手杆垂釣難度比較大,一般用蚯蚓進行垂釣,而且是選擇漲水,河水變渾濁的時候進行垂釣,這個時候,上魚的概率比較大。
喜歡夜晚出沒捕捉食物,所以也有人稱它為夜間殺手。
上面我們說了在國內主要分布在雲南的瀾滄江,怒江等水域。
在國外,就分布在與瀾滄江同一水系的寮國,緬甸,泰國,柬埔寨等國家。
還有一個值得一提的是,據報導,印度恆河裡面也居住著這樣的巨型鯰魚。
印度恆河,大家都知道,全世界文明,印度一些人喜歡在恆河裡面沐浴,刷牙,還喜歡喝一喝恆河裡面的水。
但是恆河裡面的水,大家都知道,汙染真的挺嚴重的,根本達不到飲用,洗浴的標準。
但是人家是信徒,這是它們的聖河,所以大家只能表示理解,這就是信仰的力量,咱無可厚非。
還是說說裡面的面瓜魚吧。
據報導,這裡的面瓜魚長的格外好,為什麼?
因為印度恆河旁邊有燒屍坑,很多沒完全燒盡的屍體就往河裡面投,還有一些野生小動物的屍體也是往河裡面拋投。
所以這樣以來,面瓜魚有大量的食物供給來源。
你想,在這樣的環境下,想不把身體長不好都不行。
所以這也是國內面瓜魚身長和體重超不過國外面瓜魚的原因所在。
但是面瓜魚在國內,特別是雲南一帶地區,是非常受到當地人和遊客喜愛的。
答案是肯定不會。
不同水質生長的魚,味道相差甚遠。
更何況是吃腐肉長大的印度恆河面瓜魚。
我是一個純粹的釣魚人,分享釣魚人自己的故事,介紹野外釣魚經驗技巧,為釣魚人呼籲自身的權益,寫得不對的地方,歡迎大家批評指正,共同交流學習進步,感謝您的閱讀和轉發!
聲明: 「本文部分圖片來源於「IC photo」或「圖蟲創意」或者今日頭條平臺熱點圖庫提供的「版權圖片」,任何網站、報刊、電視臺、公司、組織、個人未經IC photo或圖蟲創意或今日頭條平臺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