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成真!為多活幾十年,英國富豪將自己肉體改造成「機械人」

2021-01-09 騰訊網

去年12月初,英國一位和史蒂芬·霍金一樣罹患漸凍症的富豪科學家彼得·斯科特-摩根(Peter Scott-Morgan)在社交網站上發文表示,在經過一系列的「改造」後,他將迎來最後的「收官手術」,這個手術完成之後,他將不僅打破醫學為他界定的「三年存活期」,還將「升級」成為一個完全的「半肉體-半機器」賽博格人類。

這在全世界尚屬首例,彼得的人體改造之路自是引發了各界關注,而這決定彼得是否能成功活下去的「最後的手術」也成為牽動眾人心的焦點。而就在沉寂近半個月後的新年伊始,彼得終於露面,並興奮地表示彼得1.0已成為過去,現在的他以彼得2.0的身份享受生命,這是值得慶祝的事情。

中間為改造完成的彼得·斯科特-摩根

彼得的成功「活下來」是醫學、機器人科學、工程學等諸多領域共同合力的結果,這不單單是漸凍症醫治領域的重大突破,更是讓人們看到人類與壽命對抗的無限可能。自古以來,對抗死亡就是全人類,尤其是全球富豪們所苦苦以求的人生終極目標。20世紀以來,生命科學更是在各領域科學家,尤其是生物科學領域研究的助力下,擠入加速賽道,讓調控衰老、幹預壽命從科幻小說中的一章情節變為如今科學界不爭的事實。

2013年12月,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遺傳學家大衛·辛克萊爾研究團隊首次發現β-煙醯胺單核苷酸(即NMN,深受國內高淨值消費群追捧的衰老抑制成果瑞維拓的關鍵成分)具有顯著減緩組織細胞衰老進程的效果,一舉點燃生物學術界對以β-煙醯胺單核苷酸為主軸的「衰老和壽命幹預」研究。在隨後麻省理工學院、華盛頓大學、日本慶應大學等國際頂尖學術機構的科學家們研究中,這種在生物體內負責衰老修復及細胞能量代謝的關鍵輔酶,被進一步證實在抑制衰老方面有顯著效果,並證明該物質可使與人類相近的哺乳動物整體生命周期延長逾1/3。

去年年初,美國華盛頓大學和日本慶應大學聯合小組公開表示,長期口服β-煙醯胺單核苷酸人體臨床試驗中期結果積極,並確認了口服與瑞維拓相近劑量的安全性;6月,該研究團隊在《細胞代謝》期刊上發表研究結果表示,通過注射方式使老年實驗鼠體內β-煙醯胺單核苷酸表達增加,剩餘存活期延長整整2.3倍。

知名未來學家恩·皮爾森(Ian Pearson)博士曾預言,2050年,全球的富豪們或許將優先通過身體改造實現「半機器」式永生。無獨有偶,史蒂芬·霍金也曾在他的遺作《十問:霍金沉思錄》中講到,未來,這個世界的富豪們將擁有超人的智商、強健的體魄和趨向於無窮盡的生命力。彼得·斯科特-摩根通過將自己打造成「半肉體-半機器」的方式成功求生,成了人類對抗生命,進階未來的第一步。不過也正如恩·皮爾森和史蒂芬·霍金提及的那樣,不論是β-煙醯胺單核苷酸還是彼得·斯科特-摩根的改造之路,掌握巨額財富和前沿資源的富豪都曾經或將成為人類長壽賽道上的首批受益者。

彼得·斯科特-摩根曾披露,為了解決進食和如廁問題,他接受了一個名為「三重造口術」的高難度手術,而這項手術如今在歐美的私家醫院都沒有條件實施,更遑論估量其花費了;而就在瑞維拓上市之前,儘管擁有著13萬/年的高昂服用成本,β-煙醯胺單核苷酸也已成為小部分對長壽聞風而動的富豪們的囊中之物。據境外媒體透露,前華人首富李氏早在三年前就已透過私人渠道獲取β-煙醯胺單核苷酸前體(即瑞維拓的上一代產品),並在長期服用後直言「精神更加抖擻」了,隨即更是投資2500萬美元於該核心生物科企。

2018年,美國Herbalmax公司聯合加州理工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等頂尖學府科學家利用先進的酶催化生物合成技術,將β-煙醯胺單核苷酸的服用成本大幅度降低90%以上(京東、天貓商城售價3000元左右),以Reinvigorator(中文名:瑞維拓)的品牌名實現量產和市場化,成為首款成熟型β-煙醯胺單核苷酸產品。兩年來,瑞維拓通過技術和產品的不斷迭代保持在這一技術領域的領先地位,今年9月發布的第3代瑞維拓更是再度實現了全方位升級,在合成技術、配方優化、吸收效率、基礎含量等各方面達到全新高度。

就在瑞維拓在富豪圈廣泛使用的同時,學術界對β-煙醯胺單核苷酸的研究仍在突破。2018年12月,日本慶應大學研究小組在《Nature》子刊發表論文表示,通過β-煙醯胺單核苷酸成功將機能衰退的老化幹細胞逆轉為高活性幹細胞;去年6月,俄克拉何馬大學研究小組在《Redox Biology》上發表研究成果顯示β-煙醯胺單核苷酸有望改善皮質神經元衰亡引發的老年痴呆……

隨著學術界的不斷推進和瑞維拓等β-煙醯胺單核苷酸產品產生的熱效應迅速擴散,β-煙醯胺單核苷酸也逐漸成為資本界巨頭投資的熱門。去年8月,全球最大供應鏈服務商巨頭McLane與瑞維拓的品牌擁有方Herbalmax公司達成戰略合作協議。

在第十二屆健康中國年度論壇上,現場權威專家、學者一致認為科技正在改變人類的生存極限。彼得·斯科特-摩根充滿未來感的求生方式在如今大部分人眼中仍屬極端,不過這是人類在探索壽命極限路途中釋放的積極信號,就像β-煙醯胺單核苷酸這樣的生物科技問世一般,人類的壽命極限是沒有極限,隨著科技的不斷精進和成熟,人類活得更加健康、更加長久又有什麼難呢?

相關焦點

  • 「漸凍症」科學家將自己改造成半機械人
    近日,一位身患絕症的英國機器人科學家,他的肉體已經因為肌肉萎縮症失去了功能。但是他利用他的專業,表示自己已經完成了人生的轉換,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生化人——彼得2.0。2014年,通過一場「冰桶挑戰」大家對肌萎縮側索硬化,也就是俗稱的「漸凍人」開始有所了解。「漸凍人」的病因至今不明,部分與遺傳及基因缺陷有關,部分由環境因素導致,如重金屬中毒等。
  • 英國科學家患漸凍症,為了延長壽命,將自己改造成半機器人
    可能很多人幻想過,自己變成萬能的機器人,那該有多好啊! 而現在科技的進步把人類的種種幻想慢慢的變成現實。醫生預測他還有兩年可活。彼得得知消息後,並沒有自暴自棄,他決定將自己改造成半機器人來對抗命運。為了達到自己變成機器人的目標,他接受了一系列讓人難以置信的複雜手術。
  • 英國科學家將自己改造成為半機器人
    一位身患絕症的科學家正在執行一項任務,他將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對抗肌肉萎縮疾病的半機械人。62歲的彼得·斯科特-摩根博士想用高科技外骨骼和讀心術的電腦來改善他日益惡化的身體狀況。這位住在英國德文郡託基的機器人專家已經「重新檢查」了他的胃,以避免吃飯和上廁所時需要看護,他甚至還把自己的喉頭換成了數碼喉頭。
  • 英國科學家將自己改造成為半機器人
    2017年,彼得被診斷出患有運動神經元疾病(MND)——史蒂芬·霍金教授也曾患有這種疾病——他拒絕接受自己的命運,開始了成為一個完全成熟的半機械人的徵程。這位住在英國德文郡託基的機器人專家已經「重新檢查」了他的胃,以避免吃飯和上廁所時需要看護,他甚至還把自己的喉頭換成了數碼喉頭。
  • 富人將改造基因成「超級人類」 可摧毀其他人
    《星期日泰晤士報》14日透露了著作內容,霍金在書中爆出驚人預言稱,富人不久可以選擇編輯他們自己和孩子的DNA,讓自己和孩子變成擁有更強記憶力,抗病力,智力和更長壽命的「超人」。霍金擔心,一旦出現基因改造而成的「超人」,「沒得到改造的人類」可能無法競爭,逐漸絕跡,或者變得「不重要」,人類會展開「自我設計」的競爭。
  • 英國科學家全身肌肉萎縮後,揚言已把自己改造成世界第一個生化人
    在許多人眼裡,生化人只是一種虛構出來的產物,然而,最近一名來自英國的科學家聲稱,他已經把自己改造成了世界上第一個生化人。 據英國《鏡報》11月13日報導,來自英國德文郡的61歲著名科學家彼得·史考特·摩根在身患嚴重的肌肉萎縮症後,拒絕接受躺在病床上慢慢死去的命運,通過現代科技的手段,他對自己的身體做了一系列的改造,最終把自己轉變成了一個一半是人類,一半是機器的「生化人」。
  • 若干年後,人類或會進化成這2種生命形態!你會傾向於哪種呢?
    文/仗劍走天涯若干年後,人類或會進化成這2種生命形態!你會傾向於哪種呢?隨著人類科技不斷的發展,人類對於自身的改造也不僅僅只是停留在肉體上的,像一些科幻電影中的半機械人,也是存在的,甚至如果人類可以達到半機械人的程度,人類的生命力會更加的旺盛,而不僅僅只是局限在單純的生老病死,甚至可以通過半機械人的形式,來吸收其他的能量,實現所謂的永生不死。
  • 香港科學館舉辦展覽 展示機械人500年奇妙歷程
    圖為1927年德國科幻電影《大都會》中的機械人複製品「瑪麗亞」,其外型成為此後科幻電影中機械人形象的模板。中新社記者 張煒 攝香港科學館將於11月13日開始舉辦「機械人的五百年」展覽。該展覽展出逾百組獨特的機械人藏品,呈現500年來機械人的發展歷程。圖為一款機械人嬰兒吸引觀眾。
  • 美國富豪曾將自己冷凍,計劃50年後復活,如今53年過去他怎樣了?
    美國富豪曾將自己冷凍,計劃50年後復活,如今53年過去他怎樣了?大家也都知道,作為大自然中的一分子,人都會生老病死,只是出於對「死亡」的恐懼,從古代開始,就有很多人開始尋找「長生不老」的方法,即便現在科學如此發達,依舊有部分人在尋求「長生不死」,而說起這些人,我們卻更好奇,美國富豪將自己冷凍,計劃50年後復活,如今53年過去,他怎樣了?
  • 不是科幻!科學家患漸凍症,為了續命把自己變成機器人
    很多科幻小說和未來主義者都預測過這樣一種狀態:在未來,人工智慧會超越人類智能,並以我們無法想像的速度發展下去;而如果我們還沒有被消滅的話,將會和機器融為一體。這聽起來似乎離我們還很遙遠,但實際上,它正在變成現實!
  • 10部未卜先知科幻電影 預言成真了!
    對於大部分人來說,他們所知道的黑科技內容都來自科幻電影,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一些「未卜先知」的科幻電影,片中出現的科技,在現在已經成真
  • 植入晶片、冷凍復活……這些年超人類主義從科幻變成現實了麼?
    花了好幾百萬年,才從南方古猿進化成現代人的我們,如果繼續進化下去,要多久才能變成智商更高、體能更強大的物種?單個人類個體只有幾十年的生命,等不及自然進化裡的漫長歲月。手握著越來越厲害的技術,有些人已經開始按照自己所設想「未來人類」,開始改造自己了。
  • 美國富豪-196°C冰凍自己50年!計劃2017年復活造福子孫,現狀曝光(圖)
    ·貝德福德(James Hiram Bedford)的富豪,就選擇這個方法,試圖延續自己的生命,成為世界上第一位冷凍人。貝德福德冰凍自己50年,計劃2017年復活。整個過程持續了3天,一切就緒之後,貝德福德的肉體被放進了臨時低溫罐,轉移到亞利桑那州冷凍護理設施中心,就這樣,他成為全球第一例冷凍人,被放置在零下196攝氏度的液氮中,開始長眠。
  • 富豪們的永生方式有多狠?
    ,輸完血之後,富豪活蹦亂跳。,以達到肉體不衰老的功效。這位老爺子在1967年1月12日去世之後,根據遺囑將自己的遺體先捐獻給生命延續社團(Life Extension Society LES)用來冷藏以供研究。
  • 美國首富將自己冷凍50年,本該在2017年復活,如今怎樣了?
    他希望收集到足夠多的技術,然後讓人大膽的嘗試他的手術。  一個想要嘗試活得久一點,另一個則嘗試技術突破,於是兩人一拍即合,開始了第一例冷凍人手術。  時間來到了1967年1月19日,貝德福身體終於走到了盡頭,而他也終於接受了第一例冷凍人手術。
  • 當年將自己冰凍50年的美國富豪,計劃在2017年解凍,如今怎樣了?
    當年將自己冰凍50年的美國富豪,計劃在2017年解凍,如今怎樣了?眾所周知,人的壽命是有限的,不管這個人活著的時候取得了多高的成就,到了年齡後,他就會自然「死去」。不過有些人確實例外,他們並不想和其他人一樣平淡的死去,於是開始追求「長生」,就比如咱們今天要說的這位美國富豪,為了能夠的「更久」,就利用科學技術獎自己「冰凍」起來!這個人就是美國著名的富豪詹姆斯·貝德福,世界第一位接受「人體冰凍技術」的人!1965年,貝德福查出了自己患有肺癌,由於醫療條件有限,肺癌無法被救治。
  • 人類基因的改造技術已經成真,「超級人類」或許因此誕生!
    歡迎大家來到百家號科幻宇宙,今天小編和大家分享的是人類基因的改造技術已經成真,「超級人類」或許因此誕生。但是在2012年的時候,有醫學機構正式研發了,能夠修改人體基因的技術,但是對技術的使用限制是非常的嚴格,畢竟這是直接涉及到理論問題,這一技術只用於對白血病等非常刁鑽的醫學治療當中。
  • 喪心病狂的科學家,竟然將活蜻蜓改造成了無人機!
    原標題:喪心病狂的科學家,竟然將活蜻蜓改造成了無人機! 目前看來,讓人類變身成蟻人似乎是不可能。。 (貌似我們更擅長讓螞蟻變成人類這麼大個。。) 自己變身不了,很多科學家就對自然界中這些小動物出手了,希望可以通過科技手段「改造」各種小動物。。 下面這個技術,確實很牛逼,但託尼不知道該怎麼評論好。。 國外一個叫做 Draper 的生物醫學科技公司對我們熟悉的蜻蜓出手了。
  • 馬斯克:人類已經是半機械人
    28日,馬斯克在接受《紐約時報》採訪時表示,從某種意義上說人類已經是半機械人了。即使人們的肉體死去,他們的電子鬼魂留了下來。」這句話的意思其實是說,我們在使用電子設備的過程中,會自動/手動存儲自己的信息,即使逝去,也會存在痕跡。
  • 「螞蟻花唄」廣告,用花唄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下一代還有未來嗎
    我先跟大家說說我今年看到的最噁心的一則廣告就是「螞蟻花唄」,那簡直就是突破了道德底線,一個大學畢業生還沒有開始工作,就用花唄環遊世界,或在家做飯太累,用「花唄」招待客人吃飯都是為了孝順父母,還美其名曰「活成我自己想要的樣子」,這幾個韭菜忍不住還感謝「花唄」,讓自己過上了夢想成真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