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科學館舉辦展覽 展示機械人500年奇妙歷程

2020-11-14 光明網

香港科學館將於11月13日開始舉辦「機械人的五百年」展覽。該展覽展出逾百組獨特的機械人藏品,呈現500年來機械人的發展歷程。早在16世紀,人類已從人體構造中得到啟發,發明可自動運作的機械裝置。隨著科技發展,簡單的機械裝置逐漸演化成類人型機械人,既能夠靈活模仿人類的動作和表情,並懂得學習、反應、表演甚至思考。展覽由香港康文署主辦和香港科學館籌劃,由倫敦科學博物館提供展品。 中新社記者 張煒 攝

香港科學館將於11月13日開始舉辦「機械人的五百年」展覽。該展覽展出逾百組獨特的機械人藏品,呈現500年來機械人的發展歷程。圖為1927年德國科幻電影《大都會》中的機械人複製品「瑪麗亞」,其外型成為此後科幻電影中機械人形象的模板。 中新社記者 張煒 攝

香港科學館將於11月13日開始舉辦「機械人的五百年」展覽。該展覽展出逾百組獨特的機械人藏品,呈現500年來機械人的發展歷程。圖為一款機械人嬰兒吸引觀眾。 中新社記者 張煒 攝

香港科學館將於11月13日開始舉辦「機械人的五百年」展覽。該展覽展出逾百組獨特的機械人藏品,呈現500年來機械人的發展歷程。圖為數十年前風靡世界的各式機械人在現代人眼中成了「笨傢伙」。 中新社記者 張煒 攝

香港科學館將於11月13日開始舉辦「機械人的五百年」展覽。該展覽展出逾百組獨特的機械人藏品,呈現500年來機械人的發展歷程。圖為2008年美國仿生機械人尼斯,尼斯可以模擬喜怒哀樂等人類表情。 中新社記者 張煒 攝

香港科學館將於11月13日開始舉辦「機械人的五百年」展覽。該展覽展出逾百組獨特的機械人藏品,呈現500年來機械人的發展歷程。圖為好萊塢科幻電影《未來戰士》中的T-800機械人。 中新社記者 張煒 攝( 文章來源:中新網)

相關焦點

  • 打卡香港科學館,一齊探秘冰球背後的奇妙力學!
    打卡香港科學館一齊探秘冰球背後的奇妙力學!熱愛冰球的小夥伴,大多會愛上冰球的速度與激情,還有射門時那一瞬間的帥氣揮桿,但究竟,在冰球華麗而流暢的動作背後,隱藏著何種奇妙的力學原理呢?HKAIH邀您親至香港科學館,開啟冰球探秘之旅!
  • 探秘新加坡科學館
    或許你覺得參觀一次兩次的科學館對孩子的影響十分有限,可是或許就是這一次科學館之旅,在你的孩子心中埋下一顆對科學求知慾的種子,激發他的探索欲望……今天我們就來看一看位於新加坡裕廊的新加坡科學館有哪些好玩的吧早在1969年,新加坡政府在新加坡科學理事會的倡議下,決定把國家博物館轉變為藝術和歷史博物館,並建立一個新的機構專門從事科技教育。
  • 香港舉行「2020邵逸夫獎展覽」向公眾介紹獲獎科學家及其貢獻
    中新社香港9月22日電據香港特區政府新聞處22日消息,香港科學館和香港太空館23日起舉行「2020邵逸夫獎展覽」,介紹本年度邵逸夫獎得主情況及其貢獻,並會簡要闡述有關學術領域的基礎科學知識「邵逸夫獎」為國際性獎項,於2002年11月成立,每年設有三個獎項,分別為「天文學獎」、「生命科學與醫學獎」和「數學科學獎」。獲獎者須仍活躍於有關的學術領域、在學術和科學研究及應用上有傑出貢獻、在近期獲得突破性的成果或在其他領域有卓越成就。2020年度邵逸夫天文學獎獲獎者為美國科學家羅傑·布蘭福德(Roger D Blandford)。
  • 香港舉行「2020邵逸夫獎展覽」 向公眾介紹獲獎科學家及其貢獻
    中新社香港9月22日電據香港特區政府新聞處22日消息,香港科學館和香港太空館23日起舉行「2020邵逸夫獎展覽」,介紹本年度邵逸夫獎得主情況及其貢獻,並會簡要闡述有關學術領域的基礎科學知識,旨在讓公眾放眼國際,了解世界各地頂尖科學家在科研路上默默耕耘的成果。
  • 2019年香港各商場復活節主題展覽
    每年復活節,香港各商場都會精心布置復活節裝飾,今天為大家整理了2019年香港各大商場的的影相位及主題布置。現在一起感受一下復活節的氣氛吧!(2019香港復活節展覽不斷更新中!)是次展覽香港首次展出逾30件蛋藝作品,包括2015年「義大利米蘭世博展」及2014年「國家優秀設計師及文化藝術創意作品獎」等得獎系列。如:「誕生的紀念」,代表每個生命從卵而生,記念初生的那一刻;結合傳統掐絲工藝,景泰藍上色技巧,可用作花器,筆筒的「掐絲花蛋」;加入現代工業拉鏈元素的「蛋儲」等。
  • 最值得帶孩子學習知識的地方—新加坡科學館
    新加坡科學館大廈由胡國釗先生設計。在科學館理事會為科學館大廈而舉辦的設計大賽中,他的設計方案脫穎而出。最終他被任命為佔地六公頃、位於裕廊的大廈建築設計師。建築費用總計一千兩百萬新元。新加坡科學館由主館、別館、萬象館和戶外花園組成。共有650多個展覽分布在不同的展廳內。
  • 香港太空館舉辦展覽回顧人類登月50年輝煌史 (1/5)
    香港太空館舉辦展覽回顧人類登月50年輝煌史 (1/5) "← →"翻頁
  • 香港天文館將舉辦宇宙主題虛擬實境展覽
    中新社香港11月3日電 (記者 史冰筠)香港天文館將於11月6日至16日聯合法國駐香港及澳門總領事館舉辦《宇宙Univers/e》為題虛擬實境VR展覽,以影片、遊戲形式展現法式數碼文化。  本次活動以第四屆法國數碼創新十一月為契機,因應今年國際太空探索的重要進展,活動以宇宙航天為主題,向公眾展示宇航任務進展和普及相關知識。
  • 祿豐恐龍化石9月運香港 萬元徵暱稱卡通形象(圖)
    中新社發 袁雲 攝     6月22日上午,雲南省向香港特別行政區贈送的恐龍化石在雲南楚雄世界恐龍谷首次亮相。該龍體長七點八米,高二點二米,屬中生代早侏羅紀,距今一億八千萬年,完整率達百分之七十,是一具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巨型祿豐龍,將於今年十月在香港科學館與香港市民見面。
  • 科學的玩法多到超乎想像——那些年打卡過的科技館
    澳門科學館的繽紛色彩和豐富互動、香港太空館的虛擬實境、香港科學館的電磁走廊、新加坡科學館的視錯覺廣場以及墨爾本博物館巴掌大的活體蟑螂……每一家科技館都有其獨特的精彩!  澳門科學館  親手操控「月球車」  澳門科學館擁有14個展廳,其中12個長期展廳主題包括太空科學、兒童樂園、兒童科學、航海科學、機械人、聲學、物理力學、遺傳學、環保、運動健康、運動競技和電學及電磁學廳。其餘兩個為適時更換的專題展覽廳。
  • 【展館】福建海洋漁業科學館
    科學館就坐落於福建省廈門市湖裡區東渡海山路7號福建省水產研究所所內,佔地面積約1000平方米。 「海洋漁業科學館的宗旨在於倡導尊重知識與人才,激勵創新與協作,讓公眾在愉快的參觀體驗中,感受海洋與漁業的魅力,普及海洋生物知識,傳播了海洋環保的力量」。省水產研究所的負責人表示,科學館歡迎廣大青少年、群眾來參觀。
  • 《絲路山水地圖》首次全幅展出 故宮與香港文化交流再寫新篇
    「匠心獨運——鐘錶珍寶展」和「絲路山水地圖展」在香港科學館舉行開幕典禮國際在線報導(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 年永剛):6日,「絲路山水地圖展」和「匠心獨運——鐘錶珍寶展」在香港科學館同時開幕。故宮博物院副院長紀天斌介紹說,《絲路山水地圖》早年流落海外,它的回歸與香港還有不解之緣:「2017年11月30日,香港世茂集團許榮茂先生出資2000萬美元購得此圖,並將其捐獻給故宮博物院收藏。這幅地圖標註了從中國甘肅省的嘉裕關到天方國就是今天的沙烏地阿拉伯麥加遼闊區域內的211個地理坐標,展現了明代中國對絲綢之路沿線明確而清晰的認知。」
  • 香港研學第三站——遨遊科學世界
    康福學子赴港研學的第三站為香港科學館,旨在激發學生對科學的興趣,點燃學生對科學的熱愛。同時建立起科學對世界的巨大的推動以及世界對科學的直接影響。位於尖沙咀科學館道的香港科學館,樓高三層,外形極具科幻感,共分4層,18個展區,約有500件展品,題材廣泛,濃濃的學術氛圍吸引了大量的參觀者,去探索和領略科學之美。
  • 「香港玩具傳奇」展覽開幕 記錄香港玩具歷史軌跡
    原標題:「香港玩具傳奇」展覽開幕 記錄香港玩具歷史軌跡   中新社香港3月1日電 (記者 楊喆)「香港玩具傳奇」展覽1日晚在香港歷史博物館舉行開幕典禮,展覽將通過跨越多個年代的玩具,追溯香港近百年有關玩具的歷史軌跡。
  • 香港三名初中生自編程序制太空機械人奪大獎(圖)
    香港三名初中生自編程序制太空機械人奪大獎(圖) 2014-11-01 14:13:45李穎宜 攝   中新網11月1日電 據香港文匯報報導,太空,對於人類來說是十分神秘的地方,3名初中男生以「太空與我」的概念出發,利用已有的裝嵌機械人模型技術,加上自學編寫電腦程式,成功製造出「太空建造機械人」,結合想像力模擬人類登陸火星以至其他危機四伏星體後進一步建造房屋的情況。
  • 展覽| 在上海感受香港:2020香港微型藝術展開幕
    此次展覽共展出40件講述「香港故事」的微型藝術品,涵蓋「文化傳承」、「地標建築」、「懷舊街市」及「港式風味」四類,其中有四件作品為首次展出——中國冰室、長洲搶包山、長洲飄色和車仔檔。展覽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駐上海經濟貿易辦事處(駐滬辦)主辦,作品由香港快樂微型藝術會提供。
  • ...項目——中國科技館常設展覽首次走出國門,編織科普紐帶助力...
    2018年8月4日上午,中國科學技術館與馬來西亞檳城圓頂科學館合作的「太空探索」展廳在檳城圓頂科學館隆重開幕,中國科技館設計製作的6件航天主題展品面向馬來西亞公眾正式開放。他希望藉助這次展出,吸引更多檳城及馬來西亞各地人民近距離體驗中國航空航天領域的先進成果,幫助他們豐富知識,拓展視野,通過科普展覽的形式,讓更多馬來西亞青少年奮發向上、立志成才,為馬來西亞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貢獻智慧,為中馬兩國人民世代友好貢獻力量,成為推進中馬兩國民相親、心相通的友好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