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路山水地圖》首次全幅展出 故宮與香港文化交流再寫新篇

2021-01-11 國際在線

「匠心獨運——鐘錶珍寶展」和「絲路山水地圖展」在香港科學館舉行開幕典禮

國際在線報導(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 年永剛):6日,「絲路山水地圖展」和「匠心獨運——鐘錶珍寶展」在香港科學館同時開幕。其中,北京故宮博物院館藏的《絲路山水地圖》是首次全幅展出,標誌著故宮同香港文化交流的進一步增強。

《絲路山水地圖》是一幅以青綠山水風格繪製的絹本手捲地圖,全長約30米,寬約0.6米,展現了明代絲綢之路的沿線面貌。故宮博物院副院長紀天斌介紹說,《絲路山水地圖》早年流落海外,它的回歸與香港還有不解之緣:「2017年11月30日,香港世茂集團許榮茂先生出資2000萬美元購得此圖,並將其捐獻給故宮博物院收藏。這幅地圖標註了從中國甘肅省的嘉裕關到天方國就是今天的沙烏地阿拉伯麥加遼闊區域內的211個地理坐標,展現了明代中國對絲綢之路沿線明確而清晰的認知。」

與《絲路山水地圖》同場展出的還有香港博物館、大學和特區政府部門合力徵集的中國和香港地圖,以供觀眾比對古今的製圖技術。紀天斌表示,《絲路山水地圖》在「一帶一路」倡議下有重大意義,再現了古代中西方貿易及文化交往的通道。他希望通過香港這個面向世界的窗口,向世界展示中國優秀的文化遺產:「此次《絲路山水地圖》來到香港展出,無疑是文化界的一件盛事。古代絲綢之路是中西方相互交往的通道,而香港這座中西交融的城市正是當代中國面向世界的重要窗口。故宮博物院希望通過所藏文物精品,向香港乃至世界人民展示中華文化遺產,弘揚中華優秀文化傳統。」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出席「匠心獨運——鐘錶珍寶展」和「絲路山水地圖展」開幕典禮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出席開幕典禮時表示,特區政府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康文署)與故宮的文化交流與合作不斷深入,雙方在中華文化遺產保護與展示方面一直在共同努力:「過去十年,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與故宮合作無間,在香港舉辦過許多大受歡迎的故宮文物展覽。去年年底雙方籤訂了第二份《文化交流與合作意向書》,新一輪的合作項目已經展開,我們會在文物保護技術、藏品管理、學術研究等領域繼續交流合作,為促進中國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展示一同貢獻我們的力量。」

同日開幕的「匠心獨運——鐘錶珍寶展」展出了120件故宮博物院收藏的精美機械鐘錶。除展出珍貴文物,展覽還利用多項新媒體科技、電腦動畫、實物模型、互動展品等,向觀眾介紹中國古代的計時器、機械鐘錶以至近代原子鐘的運作原理。

兩個展覽均由特區政府康文署與故宮博物院聯合主辦。絲路山水地圖展將展至明年2月,鐘錶展展至明年4月。

香港舉行《絲路山水地圖》和鐘錶珍寶展

香港舉行《絲路山水地圖》和鐘錶珍寶展

香港舉行《絲路山水地圖》和鐘錶珍寶展

香港舉行《絲路山水地圖》和鐘錶珍寶展

相關焦點

  •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館長吳志華:香港視角演繹故宮文化
    西眺大嶼,南望港島,上寬下窄,中西合璧……西九龍文化區緊鄰維港,故宮文化博物館2022年預計啟幕,將故宮文化繼往開來,承先啟後。 由北及南,穿越半個中國;從古至今,橫跨歷史長河;傳統中華文化與香港都市文明碰撞、交融、輝映。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館長吳志華說:「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與北京故宮博物院是緊密合作的夥伴關係,我們將來會攜手合作,一起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
  • 央視春晚上的國寶《絲路山水地圖 》高清大圖來了!
    在2018年央視春晚最為震撼場景之一的莫過於國寶——絲路山水地圖重新呈現在國人面前這是一件佚失已久的明代地圖。它規模宏偉,繪製精美足以和世界四大古地圖相媲美!這件國之瑰寶的經歷非常曲折請跟著小編往下看↓↓↓↓↓↓經歷:拂去蒙塵見真顏《絲路山水地圖》又名《蒙古山水地圖》,原藏於明朝內府,20世紀30年代流出國外,被日本著名收藏機構藤井有鄰館收藏。由於圖上題款被人裁去,原名不得而知。
  • 地圖湃 | 山水相逢:在中國古地圖裡「找不到北」
    傻傻分不清楚古代地圖以形象感和美感很強的示意圖居多,講究意境,與山水畫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沒有把實用性和藝術性明顯地區分開來。圖片來源:「江西省輿圖」(局部),清初絹本彩繪,藏於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上圖為臺北故宮館藏的「江西省輿圖」。
  • 《絲路山水地圖》數百年而色澤鮮豔,石青、石綠礦物顏料是何物?
    《絲路山水地圖》的繪畫藝術水平十分高超,這幅山水地圖頗受明代中葉吳門畫派影響。其繪畫手法是明代中期盛行一時的用大青綠畫法。青綠山水畫法從唐代開始發展,至宋代達到高峰,到明代雖然已經是末流餘波,卻仍然在宮廷繪畫中佔據主導地位。
  • 臺北故宮的宮廷家具,蘇博展廳的古代佳麗
    展覽展出了他在疫情期間的新作,畫家用梅花道人的筆法畫美人粽,用石濤的荷葉皴畫燒麥,用半千積墨法畫海參,以長披麻繪大蒜,拖泥帶水寫松茸……策展人胡建君說,畫家的畫作雖然細節足夠豐富,整體畫面則有著一氣呵成的瀟灑和精緻。
  • 一周觀展指南|紫禁城六百年展倒計時,臺北故宮聚焦梁楷蔡襄
    這些畫作都是首度公開展出,也是徐悲鴻一生收藏任伯年佳品的首次集結。據悉,此次展覽是酒務頭遺址出土文物首次大規模公開展出。>展覽共展出玉質禮器、紅陶祭器、人像雕塑等珍貴文物160餘件,集中展示了距今五、六千年左右的紅山文化遺址歷次重要發現和最新考古成果,其中田家溝和半拉山墓地出土文物為首次在遼寧省外展出。
  • 張大千六尺潑彩山水、書法合璧巨製現身香港蘇富比春拍
    香港蘇富比中國書畫春拍精品曝光隆重呈獻張大千六尺潑彩山水及書法合璧巨製《春山瑞雪、行書七絕》黃賓虹賀「五十萬卷樓」莫伯驥七十壽山水《青山晉壽圖》-皆首度面世-另推「梅潔樓」珍藏傅抱石四十年代雪景劇跡《雪擁藍關圖》蘇富比中國書畫部代理主管葉卓敏於今天媒體預展上接受訪問香港蘇富比將於4月2日舉行「中國書畫」春拍,推出近現代名家佳作280幅,總估價超過兩億港元。
  • 春節觀展之臺北|「鳥譜」、花香、古玉,臺北故宮年味濃
    農曆新年之際,臺北故宮博物院於華表廊道階梯,以院藏「鳥譜」為主題設置了春節應景的地貼,期待觀眾於年節期間走春遊臺北故宮時,能感受到鳥語花香的氣息。同時,新年之際,正在臺北故宮北部院區展出的「來禽圖—翎毛與花果的和諧奏鳴」、「亞洲探險記—十七世紀東西交流傳奇」等,臺中院區的「新媒體藝術展」都值得期待。
  • RNA表觀之絲路山水,一起去看看?
    是誰,豐富、擴展了RNA的「山水地圖」?這一次的主題封面飄散著濃鬱的中國風味,引領你踏入多元化的山水藍圖。以明代絹本設色畫《絲路山水地圖》為藍本,設計師巧妙地將科學元素融入其中RNA單鏈變身為蜿蜒交錯的「道路」,RNA結合蛋白化為湧動的「湖泊」,
  • 故宮鼓浪嶼外國文物館首次大規模換展 五大洲22國精品驚豔亮相
    東南網12月22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施辰靜 文/圖) 日前,在鼓浪嶼上「住」了三年的百餘件國寶順利回到了北京故宮博物院庫房進行「修養」,同時,故宮鼓浪嶼外國文物館也完成了開館以來的首次大規模換展,一批種類更豐富的文物在千呼萬喚中驚豔亮相。
  • 明代的世界地圖,被私人收藏家斥巨資從日本購回,亮相春晚成國寶
    明代佚名《絲路山水地圖》,又名《蒙古山水地圖》,有30餘米長,全圖以大青綠山水繪製了東起嘉峪關西至天方城(今沙特麥加)的遼闊地域範圍,共標有211個地理坐標,涉及歐、亞、非三大洲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包括中國、烏茲別克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黎巴嫩、突尼西亞、土耳其,堪稱「中世紀世界地圖」。
  • 故宮器座類藏品首次整體出宮展覽,包括金屬器座、牙座、玉座
    7月5日,「故宮博物院藏宮廷器座展」在位於北京王府井大街的嘉德藝術中心開幕,此次展覽由故宮博物院和嘉德藝術中心聯合主辦,也是故宮器座類館藏藏品首次整體出宮展覽。觀眾可以近距離感受宮廷器座文化與並感受故宮傳統文物修復技藝的傳承和發展。
  • 超越二度空間 四百多張海報香港文化博物館展出
    中新社香港十一月二十四日電 國際設計界盛事——《超越二度空間──二○○七香港國際海報三年展》,將由明日起至明年五月十九日在香港文化博物館舉行,四百多張海報既展示海報的獨特魅力,又讓觀眾一睹不同國家的藝術文化。
  • 鄧林憶述鄧小平:晚年時常查看香港地圖
    鄧林憶述鄧小平:晚年時常查看香港地圖 2014-08-21 18:35:52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 展覽由21日起至23日舉辦三天,展出400多幅精彩圖片及部分珍貴文物。中新社發 洪少葵 攝 中新社發 洪少葵 攝       8月21日,鄧小平女兒鄧林代表家屬致辭。
  • 中國絲博館館長趙豐談如何講述絲綢故事:絲綢是絲路原動力
    之後的2015年,中國絲綢博物館便推出年度特展和國際學術報告會——「絲路之綢:起源、傳播與交流」,並倡導成立了國際絲路之綢研究聯盟。國際絲路之綢研究聯盟成立趙豐說,對於國際絲路之綢研究聯盟成立的最初設想,是基於對絲綢紡織品的交流與研究。
  • 第八屆濟南國際攝影雙年展:2020絲路國家青少年國際攝影競賽獲獎...
    作為一個別具特色並具有一定國際影響力的攝影賽事,由北京國際攝影周組委會、絲路國家攝影組織國際聯盟、中國藝術攝影學會、中華世紀壇世界藝術館主辦的「絲路國家青少年國際攝影競賽」迄今已成功舉辦了三屆。這個競賽希望通過整合美育資源,加強攝影與科學的有機融合,強化各國青少年的相互了解、溝通與交流,通過影像記錄和傳播,為青少年的校外美育實踐創造機會,構築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偉大建設工程。
  • 《深圳·香港地圖集》助力大運會信息服務
    人民網深圳8月10日電 (胡謀 劉燕燕)深圳大運會組委會新聞辦9日在深圳舉行《深圳·香港地圖集》發布會。該地圖的出版,也為即將開幕的大運會提供了一個便捷的信息服務工具。據了解,《深圳·香港地圖集》是一本首次將「一國兩制」下深圳香港兩個地區作為一個製圖區域表示的普通地圖集,於2010年7月正式開始編制。
  • 122件土耳其精美文物首次來華展出
    原標題:122件土耳其精美文物首次來華展出   鑲寶石鏡   明代青瓷盤均為資料照片   公元前5600年的陶土紋飾罐,西臺帝國早期的鳥喙壺,羅馬時代阿卡狄奧斯大帝的頭像,奧斯曼帝國蘇丹戴過的戒形印章、穿過的長袍,鑲滿珠寶的宮廷石鏡……首次來華展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