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研學第三站——遨遊科學世界

2021-02-25 康福國際粵西校區

康福學子赴港研學的第三站為香港科學館,旨在激發學生對科學的興趣,點燃學生對科學的熱愛。同時建立起科學對世界的巨大的推動以及世界對科學的直接影響。

位於尖沙咀科學館道的香港科學館,樓高三層,外形極具科幻感,共分4層,18個展區,約有500件展品,題材廣泛,濃濃的學術氛圍吸引了大量的參觀者,去探索和領略科學之美。

吃過午飯,短暫的小憩後,康福學子便開啟了科學館之旅。此行的導賞擁有多年自然科學教育經歷,在科學館從事公益性講解工作。在她的帶領下,我們先參觀了地下展廳,該展廳涵蓋了人體世界、生命世界、基因拼裝等領域。在導賞專業而生動的講解中,學生興趣昂揚,不時提出各種各樣問題,與導賞交流、探討、學習。

在了解了相關的信息之後,同學們也迫不及待地觸摸及操作展品,體驗其中的樂趣及奧妙。

在此次參觀學習中,我們還非常幸運地觀看了由珍古德協會舉辦的專題展覽——珍古德的叢林啟迪。珍古德是一位著名的人道主義及環境保護主義者,在1960年第一次踏入貢貝森林的時候,世人都不太了解黑猩猩,更不認識他們與人類之間的特殊親屬關係。當時全情投入研究黑猩猩的習性和生活,結果她發現黑猩猩能夠製造和使用工具,這成為了二十世紀學術界最高的成就之一。時至今日,她在貢貝的研究依然影響著我們對黑猩猩的理解,也重新定義了人類、動物、和共享的地球之間的關係。

最令人大開眼界的展品當屬一架懸於天花板的國泰航空退役的「DC-3型客機」和目前世界同類型展品中最大的高22米的能量穿梭機(以滾球展現勢能-動能轉化的機器)。面對這富有神奇魅力的科學巨作,同學們都讚嘆不已。

在自由活動時間,老師和同學們一起遨遊於這充滿科技魔力的展館,把樓上樓下的展品進行了細緻觀察,深入體驗,沉醉其中。

 

 

同學們對三樓各類的數字遊戲愛不釋手,這類遊戲充分體現了寓教於樂,樂中求知。大家在開動腦筋的同時,也培養了耐心,學會靜心思考體悟。

 

返回營地的路上,同學們還在興致勃勃的交流種種奇思妙想。正如艾默生所言:人類總是愛異想天開,而這恰恰就是明天科學的種子。

相關焦點

  • 科學引領,問道深藍 ——香港路小學開啟海洋研學之旅
    海洋科學  大海蘊藏著巨大的奧秘。  3月17日,香港路小學部分學生在周旭校長的帶領下開啟了海洋研學之旅,上了一堂意義非凡的海洋研學實踐課。   一、深度探究,問道海洋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是此次研學旅行的第一站。
  • 國家海洋博物館開展主題研學活動
    &nbsp&nbsp&nbsp&nbsp天津北方網訊:國家海洋博物館海洋天文廳將於本月底前與公眾見面,18日,在國際博物館日到來之際,國家海洋博物館接待了第一批研學團隊。
  • 阿勒泰青河縣今年冬季打造隕石探秘、星際追蹤「研學旅行」品牌
    為豐富青河縣冬季旅遊產品,依靠獨特的自然資源和歷史文化資源優勢,宣傳推介青河縣特色旅遊產品,激活青少年對課外文化生活的熱愛,今年冬季將打造「研學旅行」旅遊品牌,並且組織30多名中小學生開始首次以「隕石探秘、星際追蹤」為主題的「研學旅行」。
  • 北京航空航天主題研學營
    設立「中國航天日」,就是要銘記歷史、傳承精神,激發全民尤其是青少年崇尚科學、探索未知、敢於創新的熱情,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強大力量。 晚上:科學實驗室 研學主題:動手學科學,啟發營員智慧。
  • 「小小旅行家」赴三亞開展「海洋主題」研學
    近日,由海昌海洋公園傾力打造的「海昌小小旅行家」之三亞站活動順利收官,經過為期一個月的線上招募與選拔,最終來自海南省的10名「小小旅行家」勝出,於8月22日在三亞海昌夢幻海洋不夜城體驗了一場別具精彩的「海洋主題」研學活動。
  • 國內首家深空主題科普研學基地 「九號宇宙」 亮相西安曲江
    8月2日上午9點國內首家深空主題科普研學基地「九號宇宙」亮相西安曲江新區,盛大開館,為西安再添硬科技展示新地標。「九號宇宙」是由陝西中科大西科普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與西安中科創星科學傳播發展有限公司聯合打造的深空主題研學基地。是全國首個深空主題科普研學基地,也是國內首家沉浸式互動教育體驗館。 場館集沉浸遊覽、娛樂互動、科學實踐教育為一體,使學生在參觀、體驗、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宇宙星際的深邃、太空世界的神奇、中國航天的自豪。
  • "逐夢深藍"山東•青島海洋科學香港青年實習計劃在青島藍谷圓滿...
    8月29日,「逐夢深藍」山東·青島海洋科學香港青年實習計劃活動圓滿完成,結業典禮在位於青島藍谷的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以下簡稱「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舉行。香港特區政府民政事務局、山東省、青島市臺港澳辦、香港海洋公園公司、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等單位領導、實習導師代表及16名來自香港各大高校學生近50人參加結業典禮。
  • 青島海洋科普軍事主題研學
    中國海洋大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國家首批985工程、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青島極地海洋世界是一個以海洋動物展示、極地動物展示、海洋極地動物表演、海洋科技館、漁人碼頭等為主題的綜合性海洋主題公園,據說的這裡大白鯨會跳華爾茲,海豚會唱歌,海獅在做遊戲,這些精彩瞬間你都有機會看到
  • "天問一號"去探索火星,研學旅遊帶孩子們認識整個世界
    兩千多年前屈原一首《天問》抒發了古人對宇宙萬物的好奇和追問兩千多年後的今天「天問一號」的成功發射為這份「問卷」標註了來自當代中國的科學註解為此,我們可以圍繞生物的習性、表現的形式、遊客的年齡開發旅遊產品,為不同年齡的遊客設定探尋自然探尋世界的體驗。兒童和青少年時期,是學習和疑問陪伴的時期,既充滿了對世界的疑問,又有著良好的行為學習能力。孩子,是父母的未來,也是世界的未來,青少年的成長,是世界發展的核心動力。
  • 「華羅庚金杯研學旅行」——知行合一 傾力打造「行走的數學課堂」
    「華杯賽」迄今已走過了33個年頭,全國有包括香港、澳門、臺灣在內的100多個城市和地區,4000多萬少年兒童參加過該活動,從「華杯賽」中湧現出了一大批少年英才,其佼佼者已在國民經濟建設主戰場嶄露頭角。經過近一年的醞釀與探索,「華杯賽」組委會決定堅決響應教育部等11部門《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的號召,更好地傳承華老遺志,充分發揮自身特色與優勢,聯合國內領先的專業研學國企機構北京青年國際研學旅行有限公司和廈門市旅遊發展委員會,主動將「華杯賽」轉型升級為研學旅行,開啟「行走中的數學課堂」,共同打造「為千百萬人的數學」。
  • 科技研學開發要點、啟示;案例解讀:阿姆斯特丹微生物博物館
    一系列科學基地成了旅遊目的地新寵。科技研學旅遊目的地主要是通過VR、AR、3D/4D等高科技手段的展示與體驗來實現科技教育的目的。一般科技研學旅遊目的地主要包括展館類、科研類和科技園區類。①例如體感技術(motion sensing):參觀者可以站在大型銀幕前面,當銀幕上方的相機偵測完參觀者的身體後,會分析身上各部位潛在的細菌,參觀者可以凌空操控並點選銀幕上呈現之部位,了解更細部的細菌資訊。
  • 在南極冰川世界遨遊的中國科考者
    在南極冰川世界遨遊的中國科考者 2019-03-17 15:52: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房家梁   中新社蘭州3月17日電 題:在南極冰川世界遨遊的中國科考者
  • 宇宙飛行 完美同行丨《完美世界》手遊聯合中國航天打造研學之旅
    2020年11月24日,由《完美世界》手遊打造的「宇宙飛行 完美同行」研學之旅暨玩家見面會圓滿結束。本次活動誠邀遊戲玩家代表前往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基地進行參觀,共同見證「嫦娥五號」進入預定軌道,並近距離體驗載人航空太空艙,切身感受中國航天的探索精神。
  • 南外高級中學承辦第一期「科學閱讀,生命基因」研學活動
    中國教育在線訊  為了讓南山學生連接世界最前沿的科學,南山區教科院啟動了「遠航計劃」,由南外高級中學承辦第一期研學活動——科學閱讀,生命基因。  零下80度的冰箱,裡面存儲著超過2000萬管的血液、組織、體液、種子、微生物等多種生物資源樣本,存儲量已經比肩英國、荷蘭、德國等國家樣本庫和挪威世界末日種子庫,這裡是被稱為「溼庫」(生物資源樣本庫)。科研人員就是通過這些「一手資料」,破譯無數個生命未解之謎。
  • 當好奇心遇上特種設備,科學+少年科學院走進浙江省特科院
    ,有兩大創新工程:智慧特檢和機器人應用,旗下有省級重點實驗室、質檢成果轉化基地等,孵化了不少科技成果,它也是浙江省的研學基地和國家級的普法基地。能有一個這樣的機會走進這兒參加研學活動,難怪招募名額半小時就爆滿。上午8點半,兩輛大巴準時從杭州出發,奔向海寧,擁抱特種科學的海洋。
  • 守護藍色星球 學子海底世界研學行
    ,感受奇妙的海洋世界。遨遊在海洋的世界裡,同學們驚異於海洋生物的瑰麗與神奇,好奇地觀察著各種各樣的海洋動物,並在觀賞的同時在研學手冊上寫寫畫畫,將海洋生物按照形態、習性、地理分布情況等信息記錄下來,手中的海洋百科拼圖越來越完整。
  • 一生難忘的研學經歷——「我是未來外交官」法語研學活動總結
    歷時五天的研學旅行已經結束了,此次旅行讓我學到了很多在學校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還沒出行,我已感覺這次研學之旅會成為我一生中難忘的經歷。在研學旅行的第一站,我們參觀了人民日報總社和其旗下的環球時報。人民日報的工作人員帶我們走進人民日報社歷史陳列館。在這裡我們了解到人民日報系媒體影響力,以及人民日報歷史沿革。
  • 世界地球日 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解密可燃冰」科普研學課雲端開講
    半島記者 王麗平  為做好以「珍愛地球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為主題的世界地球日科普宣傳活動,落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需要,4月19日,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組織了一場特別的「解密可燃冰」科普研學課程網絡直播活動,邀請了自然資源部首席科學傳播專家、中國地質調查局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吳能友研究員主講《可燃冰--未來新能源
  • 張掖地質公園精品研學旅遊線路如約而至【線路三】「探秘地球•...
    張掖地質公園是一座集科學研究、科普教育、旅遊觀光、歷史文化展示、民族風情體驗、地質遺蹟保護於一體的大型地質公園,具有重要的科考科研價值和極高的旅遊開發價值。張掖地質公園整合串聯神奇的地貌景觀、珍稀的自然遺存、燦爛的文化瑰寶、多樣的生物生態和完善的服務設施,面向中小學生、大眾遊客,專業社團、戶外運動愛好者、企業家,高校地球科學專業師生、科研機構研究人員3大群體,量身定製「行走絲路·品讀丹霞」科普研學線路、「激情戶外·品賞丹霞」徒步拓展線路、「探秘地球·品鑑丹霞」科考研究線路3條精品研學旅遊線路。
  • 「博雅極客」人工智慧與機器人2021冬季研學營召集令
    我們身處於一個很難預測未來技術力量與文明程度的世界,作為親歷者,每個人的認知都在經受前所未有的挑戰。走向世界的分叉路口,每個人都有兩個選擇:我相信,勇敢者會做出正確的選擇——一往無前,擁抱未來,在科技的浩渺星海中開疆拓土,成為引領科技的先鋒。少年如風,明哲煌煌。這個冬天,博雅極客研學營給擁有科技創新夢的你一張通往未來的門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