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是改造世界的工具。人類已經極大地改變了地球的面貌。隨著科學的發展,人類必將極大地改變月球、火星和太陽系的面貌。進而,人類必將擁有製造天體、製造星系和控制宇宙演化的能力。雖然人類的天體物理學還不夠發達,但是人造天體在理論上已經沒有問題了。人類天體物理學已有的內容,本書不再重複。《人造天體》一書直接給出人工製造天體的理論公式、計算數據和技術構想。
綜上所述,曾大江認為人工製造單層球形空心球殼可以得到人造史瓦西黑洞,人工製造多層球形空心球殼也可以得到人造史瓦西黑洞,在一個史瓦西黑洞外人工製造一層或多層球形空心球殼就可以人工增加史瓦西黑洞的質量。多層空心球殼之間可以有若干圓柱連接,質量殼也可以不是球殼,而是其他形狀。反過來,曾大江認為自然形成的史瓦西黑洞可以具有豐富的內部結構,而未必是實心的緻密結構。
曾大江認為在人類現有科學理論框架內,比較容易製造的人造黑洞就是用1.6133×1031kg(8.1132倍太陽質量)氫原子(由一個質子和一個電子構成)製造一個半徑23.960km的史瓦西黑洞,即用質子和電子製造中子,用質子和中子合成Pb原子核,用Pb原子核和電子製造若干個半球形的球殼,讓這些半球形的球殼對接為一個多層空心球殼,利用其自身的引力實現引力坍縮,形成史瓦西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