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超新星」已經實現,「人造黑洞」有可能實現嗎?

2020-11-17 鍾銘聊科學

天關客星

如果要論天文觀測的記錄,古代中國的天文觀測記錄大概是放眼古代中國記錄最全,最詳細的。在這詳盡的記錄當中,有一類天體被稱為:客星。這裡的「客」就是用的「客人」的字面意思,意思是這種天體極少出現。如今我們知道,這類天體實際上可能是彗星、行星或超新星。其中,超新星是極其少見的。

1054年,北宋時期就記載了一顆「天關客星」,它就是一顆超新星。根據記錄推斷,當時有23天的白天是可以直接看到它的,而在夜晚當中有22個月是可以看到它的,這顆天關客星超新星爆炸後,最終形成了蟹狀星雲,如今還能被我們觀測到。

由於超新星十分罕見,即便是查遍古代的天觀測記錄,我們也找不到太多相關的記錄。即便是到了近代都是如此,能夠在有生之年多觀測幾個超新星對於相關的天文觀測者而言無異於是恩賜。

正是因為超新星這樣的特點,就有科學家在想:是不是可以在實驗室裡創造出一顆超新星?

要知道超新星爆炸的亮度是可以媲美一個星系的,是極其劇烈的反應,要在地球上造出一顆超新星是無比艱難的。但是有一個科研小組最近對外宣布他們實現了人造超新星。那到底是咋回事呢?

超新星到底是什麼?

要了解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就得先搞清楚:什麼是超新星?超新星有什麼用?

簡而言之,對於超新星的研究有利於人類探索元素的起源。我們都知道,萬物都是粒子構成的。夸克會構成質子和中子等粒子,而質子和中子會構成原子核,原子核和電子會構成原子。原子分了很多種,我們稱之為元素,並且科學家搞出了一張「化學元素周期」。

可是問題就來了,這化學元素周期表上的元素到底是咋來的呢?

按照我們如今的理論,我們知道氫元素和絕大多數的氦元素都來自於宇宙誕生的早期,它們是元素周期表最靠前的兩個元素,也是宇宙中的大多數。那其他的元素是咋來的呢?

有四位科學家曾經試圖想要推翻宇宙大爆炸理論。他們想要證明宇宙一開始就有其他的元素。結果,在詳細地分析之後,他們發表了著名「B^2FH」理論,這裡的字母是四位科學家名字的首字母,其中有兩個科學家的首字母是「B」開頭,所以用「B^2」來表述。這個理論讓我們清楚了元素的起源。具體來說是這樣的,宇宙中有一類龐大的天體叫做:恆星

恆星內核會發生核聚變反應,由於宇宙中絕大多數的元素都是氫元素和氦元素,而且氫元素尤其多。於是,恆星內核一開始都會進行氫原子核的核聚變反應,生成氦原子核。

如果恆星的質量足夠大,那麼就可以進行下一步核聚變,也就是氦原子核的核聚變反應,生成碳元素和氧元素。我們會發現,隨著反應的推進,生成的元素的原子序數越來越大。

只要恆星的質量足夠大,這樣的情況可以一直持續到鐵元素,鐵原子核是最穩定的原子核,如果要讓鐵原子核進行反應需要巨大的能量。只有質量達到8倍太陽質量以上的恆星才有可能促發這個反應,這個時候就會發生劇烈的爆炸,這也就被我們稱為超新星爆炸

超新星爆炸堪稱宇宙奇觀,整個過程會向外釋放巨大的能量。而在這個過程中,還會生成很多原子序數比鐵元素大的元素原子核。因此,對於超新星的研究,可以很有效地幫我們了解「元素的起源」問題。要知道,人體當中有許多元素的原子序數都很大,搞清楚超新星爆炸,其實也可以搞清楚:我們人類到底從哪兒來?

不過,宇宙中如今大多數的恆星都屬於小質量恆星,能夠發生超新星爆炸的大質量恆星很少。因此,我們能夠觀測到並且可以加以研究的超新星爆炸比較少(也就是距離我們比較近的超新星)。

人造超新星

1980年,一位叫做帕克(Park)的研究生很幸運,她觀測到了一顆在銀河系的超新星。她所在的IMB探測器就捕捉到了超新星爆炸後傳播出來的粒子,這次觀測幫助科學家了解到了很多關於超新星的信息。

這一晃30年過去了,帕克已經成為了一位資深科學家,但是她在過去的30年內就沒有再遇到這樣的好事。

於是,她一直在試圖用人工的手段來探索超新星。科學家們原本就考慮過用多束高強度的雷射來模擬超新星爆炸的環境,但是一直苦於無法實現。

帕克領導的小組用192束的超強雷射聚焦在很小的空間內產生超高能量密度,以此模擬出了同等能量密度的超新星爆炸環境。其中使用到的192束的功率達到了500萬億瓦的功率,這樣的耗電量只需要一瞬間就可以消耗掉整個美國總功耗的千分之一。

這實驗是相當的費電,所以只進行了很短的時間。在短短的時間內,帕克領導的小組做了詳盡的觀測和記錄,並希望能夠從這次模擬實驗中獲取到超新星是如何產生高能粒子的原因?

也就是說,人類已經可以在實驗室當中模擬出超新星爆炸的環境。實際上,類似的操作在科學界還有很多,比如,歐洲核子研究組織就一直在嘗試利用大型強子對撞機(LHC)來模擬宇宙大爆炸早前的環境溫度,以此來了解宇宙早期的演化。

要知道,超新星爆炸只是大質量恆星演化到生命盡頭之前的「迴光返照」。

超新星爆炸之後,恆星的內核如果質量超過1.44倍太陽質量,小於3倍太陽質量,它就會變成中子星;

如果恆星的內核大於3倍太陽質量,它就會形成黑洞。中子星和黑洞是宇宙中最恐怖的兩種天體,它們十分緻密,如果普通的天體遭遇到它們都會被吃掉。

至今我們對它們還是知之甚少,因此在未來如何也能夠在實驗室裡模擬出中子星或者黑洞,很有可能會對現代物理學產生重大影響,甚至會引發物理學革命。不過,這兩種天體都太過恐怖,如果太小了,黑洞會因為霍金輻射而瞬間蒸發,如果太大了,地球可能會直接被吞噬掉。

相關焦點

  • 科學家實現了「人造超新星」,那「人造黑洞」什麼時候才能實現呢?
    在這詳盡的記錄當中,有一類天體被稱為:客星。這裡的「客」就是用的「客人」的字面意思,意思是這種天體極少出現。如今我們知道,這類天體實際上可能是彗星、行星或超新星。其中,超新星是極其少見的。即便是到了近代都是如此,能夠在有生之年多觀測幾個超新星對於相關的天文觀測者而言無異於是恩賜。 正是因為超新星這樣的特點,就有科學家在想:是不是可以在實驗室裡創造出一顆超新星? 要知道超新星爆炸的亮度是可以媲美一個星系的,是極其劇烈的反應,要在地球上造出一顆超新星是無比艱難的。但是有一個科研小組最近對外宣布他們實現了人造超新星。
  • 成都人造月亮真有可能實現嗎?
    有人問:成都即將成為第一個人造月亮照射的城市,人造月亮對氣候和環境到底有沒有影響?這就是成都話所說的「冒皮皮,打飛機」。因為稍有天文知識的人,都知道這個研究會提出的所謂人造月亮方案,完全就是違背基本科學理論的臆想,在這個宇宙中沒有任何實現的可能。
  • 人造黑洞揭示外星人真面目 人造黑洞能毀滅地(圖文)
    人造黑洞擁有極大的威力,如果發生爆炸,其產生的能量不人造黑洞揭示外星人真面目,人造黑洞威力巨大能毀滅地球!國外媒體稱,俄羅斯科學家曾經預言地球將會出現能量巨大的人造黑洞。人造黑洞擁有極大的威力,如果發生爆炸,其產生的能量不亞於上百顆甚至更多的原子彈同時爆炸。在片刻間造成至少10億人死亡,人造黑洞的威力足以毀滅地球。此外,人造黑洞將有助於揭示外星人的真面目。
  • 人造史瓦西黑洞
    人類已經極大地改變了地球的面貌。隨著科學的發展,人類必將極大地改變月球、火星和太陽系的面貌。進而,人類必將擁有製造天體、製造星系和控制宇宙演化的能力。雖然人類的天體物理學還不夠發達,但是人造天體在理論上已經沒有問題了。人類天體物理學已有的內容,本書不再重複。《人造天體》一書直接給出人工製造天體的理論公式、計算數據和技術構想。
  • 「人造太陽」真的可以實現嗎
    大家一定聽過「后羿射日」的故事,因為天上同時有10個太陽,大地烤焦了,莊稼熱死了,人也熱得簡直沒法活了,於是,帝堯請來后羿拿起弓箭射掉了9個太陽,從此,氣候恢復正常,人們也恢復了正常的生活。人類利用核能有兩個方式:核聚變和核裂變,原理都是質能方程描述的質量虧損釋放巨大的能量,原子彈就是核裂變,氫彈是核聚變。核聚變相對於核裂變還有幾個好處:原料充足(重氫、超重氫海水中就大量存在)、核輻射汙染小。但是核聚變為啥沒有一直利用起來呢?
  • 人造黑洞——可能是打開通往平行宇宙的入口
    黑洞是根據理論和觀察推測的一種密度巨大的天體,通常存在於宇宙各星系中。目前黑洞到底是什麼,我們都不得而知,可是科學家聲稱已經造出了黑洞,是不是有點不可思議?20世紀80年代,加拿大的威廉·昂魯教授提出:聲波在流體中的表現與光在黑洞中的表現非常相似,如果使流體的速度超過聲速,那麼就可以在該流體中建立一個聲音現象的「人造黑洞」。隨著大型強子對撞機的發明,物理學家認為這些加速器很可能產生類似黑洞的高密度物質,「人造黑洞」甚至可能威脅地球安全。
  • 人造黑洞誕生在中國為何嚇壞美日
    9.3閱兵剛過突然緊接著來說中國製造的世界首個人造黑洞似乎有點敏感,因為這幾天守在各大論壇看到已經是眾說紛紜,甚至出現了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首先小編想說雖然中國造出了世界上首個人造黑洞有了這種武器就可以看到敵人,敵人卻看不到中國武器,美日對中國人造黑洞的問世肯定會極度恐慌。這會讓美歐的先進武器頓時失去價值。如果中國把這種黑洞武器用到了第四代戰機上,那麼將比美國反射面積極小的F22更加先進。即便如此但是正如所說中國是個愛好和平的國家,不會像國外論壇上所說用於毀滅世界。我們今天很多關於人造黑洞的只是想讓更多的人對於人造黑洞有個更正確而全面的認識。
  • 人類第一個「人造黑洞」已經在中國誕生 威力將遠超核彈
    雜誌在介紹這種「人造黑洞」時建議,人們可以把這種「黑洞」裝進自己的大衣口袋裡。實驗室裡的「人工黑洞」,目的當然不是為了將一個吞噬一切的「惡魔」裝進口袋。據程強介紹,現在存在於東南大學毫米波國家實驗室的「人造黑洞」,實際上是一個模擬裝置,這種模擬裝置目前可以吸收微波頻段的電磁波,在未來,它還可以吸收光。這種稱為「人造黑洞」的裝置,體積小,目前功能可以吸收電磁波,電磁波一般用來做什麼用途呢?
  • 中國人造太陽實現重大突破!問題來了,中國有幾個人造太陽?
    我有一個~ 美麗的願望~ 長大以後能——前幾天,一則跟中國「人造太陽」有關的消息又刷爆了朋友圈,根據央視新聞報導,我國大型核聚變實驗裝置「東方超環」(EAST)取得重大突破,等離子體中心電子溫度首次實現 1 億攝氏度運行近 10 秒。
  • 飛行汽車、瞬間移動、人造人,這些曾經的科學幻想,能實現嗎?
    有些在二三十年前就有人幻想過的設計、產品如今已經在日常生活中得到應用,例如智慧型手機、行動支付、虛擬實境等等。除此之外,下面還要介紹三種十幾年前甚至是幾十年前就被提出來的科幻夢想,它們至今實現了嗎?首先要介紹的第一種科學幻想是會飛的汽車。筆者記得很清楚,上小學的時候讀一些兒童科幻讀物,偶爾能夠看到這種車的概念模型。
  • 「人造月亮」可以實現嗎?地球上再無黑夜嗎?
    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在古代,經濟與科學技術比較落後,人們缺乏對於月亮的探索。所以只能通過肉眼的方式來觀察月亮,同時也在幻想著月亮裡邊有著一座座宮殿。嫦娥奔月的故事就很好地詮釋著人們對於星空有著無限的遐想與寄託。在當時對於人類來說,人類能夠登月是無法想像的事情。
  • 「人造月亮」究竟可以實現嗎?未來的世界會沒有黑夜嗎?
    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可以創造嗎?」可以成功嗎?其實「人造月亮」本質上是屬於一顆人造衛星,在衛星表面上裝有發射太陽光的材料。這樣可以反射太陽光照射地球。如果只有一顆「人造月亮」的話,能夠持續照明會有些困難,所以科學家指出在2020年發射一顆「人造月亮」後,2022年將要再發射兩顆「人造月亮」。
  • 人造黑洞裡竟然發現了外星人?(圖文)
    人造黑洞竟發現外星人,揭秘黑洞毀天滅地的巨大能量。黑洞是宇宙中的神秘力量,它會吸引周圍所有的能量和粒子,也是原子彈和氫彈的製作原理。近日,俄羅斯科學家發現了人造黑洞的驚天秘密。在人造黑洞中竟然發現外星人存在的環境!黑洞巨大的吸引力對外星人無效嗎?外星人對黑洞毀天滅地的巨大能量有什麼抵抗力嗎?
  • 中國造世界首個「人造黑洞」 不吸任何實質東西
    黑洞圖片是大家都見過的,超級黑洞作為世界上年紀最大的黑洞,已經有了100多億年的歷史。
  • 海賊王:凱多是殺不死的生物,那他有沒有可能是「人造龍」?
    而凱多也是有著很多的秘密的,他是動物系幻獸種神龍果實的能力者,但是很多人覺得凱多很可能是人造龍,那麼事實的確如此嗎?凱多的數次出手凱多在四皇當中應該是最奇葩的一個人了,因為凱多一直都是在尋死的甚至連從空島上面跳下來這種事情都是做過的。而凱多在現在的四皇當中也是出手最少的一個人了,但是就凱多短暫的幾次出手也足以看出他實力的不凡了,絕對是十分強大的一個四皇。
  • 黑洞是如何形成的?原生黑洞和人造量子黑洞又是怎麼回事?
    黑洞最早誕生於廣義相對論的預言之中,而現在,這個預言的真實性已經通過一張照片得到了證實。如此看來,要成為一個黑洞,條件還是蠻苛刻的。一顆質量足夠的恆星在走完了它不足一億年的生命歷程之後,通過一次華麗的超新星爆發而最終坍縮成為一個擁有無限密度的黑洞。
  • 人造重力離現實有多遠?
    在安德的世界中,人類已經可以在太空中產生人造重力,安德在到達ISL(Inter Stellar Launch,內恆星空間站)之後,他們已經可以像在地球上一樣,正常地進行日常生活,而不用像「天宮」中的太空人一樣,漂浮在艙內。在小說中,傳奇指揮官馬澤·雷漢(Mazer Rackham)曾經告訴安德,重力的操控是從蟲族學來的某種重力增強技術。
  • 科幻裡的人造器官,已經成真了嗎?
    其實我們已經離實現越來越近了。人們為了醫學上能更好地治癒病人,已經在替代器官這條路上探究了上百年,從最早的器官移植,再到近十幾年來人造器官的逐漸完善,再到近年來通過幹細胞培養形成類器官。科幻,也許即將成真。
  • 未來超級技術:人造黑洞、端粒保護及可控核聚變
    在未來超級技術將有可能讓人類具備「神」一樣的能力。第一,人造「黑洞」技術。(粒子加速器)「人造黑洞」雖然尺寸「迷你」,但任何經過的電磁波或光,都不可能逃離它的引力,人工黑洞能幫助人類更好地吸收太陽能在未來人類或許能將「戴森球」技術和「人工黑洞」技術結合起來,全面收集太陽輻射的能量,人類將進入Ⅱ型文明,將能進行恆星際能量殖民。另外「人造黑洞」技術另一個發展前景是:使用「人造黑洞」進行時空穿越或進入另一個平行宇宙。
  • 未來超級技術:人造黑洞、端粒保護及可控核聚變
    在未來超級技術將有可能讓人類具備「神」一樣的能力。第一,人造「黑洞」技術。(粒子加速器)「人造黑洞」雖然尺寸「迷你」,但任何經過的電磁波或光,都不可能逃離它的引力,人工黑洞能幫助人類更好地吸收太陽能。另外「人造黑洞」技術另一個發展前景是:使用「人造黑洞」進行時空穿越或進入另一個平行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