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月亮」可以實現嗎?地球上再無黑夜嗎?

2020-11-23 網易新聞

人們夜晚抬頭仰望就可以看到一顆皎潔明亮的月亮,月亮十分地溫柔。尤其在中秋佳節,更是那麼的圓潤明亮。在古代有關月亮的詩詞也是不勝枚舉,比如李白的《靜夜思》: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在古代,經濟與科學技術比較落後,人們缺乏對於月亮的探索。所以只能通過肉眼的方式來觀察月亮,同時也在幻想著月亮裡邊有著一座座宮殿。嫦娥奔月的故事就很好地詮釋著人們對於星空有著無限的遐想與寄託。在當時對於人類來說,人類能夠登月是無法想像的事情。

隨著時代不斷的進步與科學技術的成熟,人們研究發現月亮其實是一顆地球的衛星。它基本上是和地球同時誕生的。兩者之間相互影響,相互作用。例如地球上的潮汐運動都是因月球的引力作用而產生的。在1969年,美國太空人尼爾·奧爾登·阿姆斯特朗首次登陸月球,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人登上了月球,實現了人類登月的夢想,從此人類對於月球的了解更是越發深入。

「人造月亮」可以創造嗎?

眾所周知,月球是距離地球最近,月亮能夠在黑暗的夜晚發出明亮的光,月亮越圓,發出的光就會更亮。正是月亮這一體徵,方便了人們夜晚的活動與出行。但是在高緯度地區,月光照射不到,就會出現極夜現象。所以人們就提出大膽假設,可以在太空中建設一個「人造月亮」,可以改變黑暗的現象。如果建設成功的話,人們之前依靠電力產生的光源將會被取代,這樣就會節省一大筆夜晚照明的費用,同時也節省了很多地球資源。

「人造月亮」的歷程

其實最早提出「人造月亮」的想法是一位浪漫的法國藝術家,他設想在地球上空掛一圈由鏡子做成的項鍊,可以永久把太陽光反射到巴黎。

而實際作出行動實施的是俄羅斯國家,科學家們以「旗幟」為代號,用特製的鏡子從太空反射到陽光照射地面。據新聞報導,實驗共進行3次。比較成功的一次實驗叫旗幟2號:太空人們在飛船上安裝反射裝置,當陽光照射到鏡面時,發射到地面就會形成一個直徑4000米的光斑,只是由於當時的雲層較厚,只在雲層中看到一束短暫的閃光。

隨後又開展了旗幟2.5號的實驗,這次是飛船攜帶一面反射鏡進入太空,太空反射的光斑亮度可達月亮的10倍。只是最後這個裝置沒有完全打開,即使太空人們耗費進行維護也是無果。

最終由於整個實驗依靠當時的技術還無法很好地執行,所以就慢慢地結束了「人造月亮」的探究。

我國「人造月亮」可以成功嗎?

我國對於「人造月球」的設想很是積極,隨著我國航天事業的不斷發展,我國嫦娥4號月球車成功發射,這是人類歷史上首次探測器登陸月球背面的創舉。

除此之外,我國四川成都科學院宣布在2020年將要創造「人造月亮」的項目。 如果成功了,這將是人類歷史上創造「人造月亮」的首例。

其實「人造月亮」本質上是屬於一顆人造衛星,在衛星表面上裝有發射太陽光的材料。這樣可以反射太陽光照射地球。如果只有一顆「人造月亮」的話,能夠持續照明會有些困難,所以科學家指出在2020年發射一顆「人造月亮」後,2022年將要再發射兩顆「人造月亮」。

「人造月亮」它可以人為調節,想要照射哪裡都可以照射哪裡,想要多久照射就可以多久照射,完全可以滿足夜晚照明的需求。到那時候,我們的夜晚不僅存在自然月亮,還會存在很多「人造月亮」。3顆月亮交替運行可以實現一個地區24小時不間斷反射太陽光。那時候3顆「人造月亮」的光照強度為滿月的8倍。

總結

目前很多人對「人造月亮」計劃持有懷疑態度,一方面是研究設計和可行性不強,另外是目的不明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地球生物作息,「人造月亮」這種方式會人為地改變地球的光照,從而影響地球的生物作息。以及光的汙染也會影響天文上的觀測。

既然地球的規律是白天黑夜交替運行,如果人類創造「人造月亮」的話,未來會導致很多未知的風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相關焦點

  • 「人造月亮」究竟可以實現嗎?未來的世界會沒有黑夜嗎?
    」可以創造嗎?」可以成功嗎?其實「人造月亮」本質上是屬於一顆人造衛星,在衛星表面上裝有發射太陽光的材料。這樣可以反射太陽光照射地球。如果只有一顆「人造月亮」的話,能夠持續照明會有些困難,所以科學家指出在2020年發射一顆「人造月亮」後,2022年將要再發射兩顆「人造月亮」。
  • 「人造月亮」可行嗎
    通過反射鏡來製造「人造月亮」「人造太陽」的這個設想大家都有。但是,誰能走在前面、早日實現空間能源利用,還需要腳踏實地地進行科研攻關和商業應用模式的探索。2018年10月在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期間,成都主會場舉辦了「創響中國」專場活動。在這次活動中,展出了中國「人造月亮」項目。這意味著這一項目在技術上已經十分成熟,可以付諸實踐了。
  • 人造月亮是好是壞?成都專家原定2020發射的人造月亮,為何沒動靜
    一個月亮究竟夠不夠用,中國並不是第一個提出這個疑慮的國家,其實對於「人造月亮」的構想,最早來自於法國一位藝術家!他有這樣一個想法,在地球上空 掛一圈用鏡子做成的項鍊,讓它們一年四季都能將陽光反射到巴黎的大街小巷,這聽起來頗有些浪漫主義的設想,倒也沒那麼難以實現,至少俄羅斯就嘗試了一番。
  • 小說 | 人造月亮
    交納會費最高的,會議結束以後,會頒發一個「人造月球」。實際上就是一面鏡子。在院長的設計中,人造月球將是一面巨大的特製鏡面,用來折射陽光,點亮黑夜。院長也在動用他的強大人際資源,說服了一家電影公司,投拍了一部關於人造月亮的電影。在電影中,地球成了一個不夜城,在宇宙中璀璨絢麗。這部電影,當然也引起了其他一些人士的反對。
  • 網傳的中國版3顆「人造月亮」,比月亮還亮8倍,中國極晝會來嗎
    雖說徹底擺脫黑夜的束縛,這在很多年前看來簡直是痴人說夢,但是隨著未來人造月亮的出現,這個夢或許也能成為實現,我們不妨暢想一下,如果黑色不再是夜晚的主體色,假設夜晚擁有黃昏的亮度,街道不用路燈就可照明,倘若天空出現兩輪月亮,屆時會是怎樣一幅景象?
  • 人造月亮真的可行嗎?本該在2020發射「月亮」,為何沒下文了?
    不出意外的話,我們每天晚上都能看到月亮身影,2018年的時候提出了「人造月球」計劃,預計在2020年向太空發射第1顆人造月亮,人造月亮能夠為人類提出源源不斷亮光,原本在2020年發射的人造月亮,為什麼在今年沒有任何消息呢?
  • 中國「人造月亮」即將升起
    「人造月亮」的初衷其實很簡單,就是為了解決照明問題,作為一種攜帶大型空間反射鏡的照明衛星,它將會收集太陽中發射出來的光,然後再反射到地球上面,和月球的原理一樣,並不是自己發光,而是發揮著一個能量傳遞器的作用,雖然前期投入大
  • 人造月亮將代替路燈?屆時3顆「月亮」升空,每年省下12億電費
    是的,月亮給夜空披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尤其是每當晴朗的夜空,明亮的月亮冉冉升起的時候,人們總是希望它能照亮黑夜。那麼,基於這個道理,一些科學家就做了一個大膽的設想:既然月球能反射光亮為地球照明,那我們豈不是也可以通過衛星反射太陽的光照到地球上嗎?
  • 成都人造月亮真有可能實現嗎?
    因為稍有天文知識的人,都知道這個研究會提出的所謂人造月亮方案,完全就是違背基本科學理論的臆想,在這個宇宙中沒有任何實現的可能。我們先來看該研究會的方案是什麼,根據《科技日報》的報導,這個人造月亮由位於地球軌道500公裡處的三面鏡子組成,「3面巨大的反射鏡將等分360度的軌道平面」(原文),可將太陽光反射到地球上;3顆月亮交替運行,可以每天24小時固定照亮成都地區3600至6400平方公裡的地表面積,亮度達到月亮的8倍,每年節約12億元的電費。
  • 3顆人造月亮即將升空,代替路燈照明,每年節省電費12億
    眾所周知,地球是一個不透明不發光的球體,且時時刻刻都處於自轉中,所以太陽光在一個時間內只照射得到地球的一半,因此,在地球上,總是有一半處於白天一半處於黑夜。每當夜幕降臨,「值班」一整天的太陽公公就會下山,月亮和星星就會接著出來「交班」。
  • 2022年「人造月亮」升空,對人類有什麼影響?
    我們都知道,俄羅斯大部分地區都處於地球的高緯度,很多地方都會出現漫長的極夜現象,天寒地凍每天都是黑夜,這樣的環境另俄羅斯有了人造月球的想法。既然月光可以滿足照明的條件,為什麼不自己造一顆月球呢?隨後俄羅斯實施了代號為「旗幟」的人造月亮計劃,試圖用特製的鏡子在太空把陽光反射到地面,1993年,俄羅斯在「和平號」空間站上進行了人造月亮實驗,一艘名為「進步15」的飛行器與空間站脫離,開始快速的自轉,利用旋轉力展開了一個直徑二十米的平面薄膜鏡面,打算讓反射的陽光從大西洋橫穿歐洲的大片區域,最終實驗以失敗告終。
  • 獨領風騷,中國"人造月亮"光明喜人。面對自然規律,是利是弊?
    據查百度資料得知,最早提出"人造月亮"想法的是赫爾曼、奧伯特。他的提出的構想是,在地球上空掛一圈的鏡子,通過反射陽光,讓巴黎的大街小巷再無黑夜的煩惱。戰鬥民族俄羅斯。俄羅斯不但是個重工業大國,而且還是個核力量和航空航天科技非常先進的國家。關於"人造月亮",俄羅斯早在1993年就制定了自己的造月計劃。該計劃稱為「旗幟計劃」。
  • 「人造月亮」或提上日程,照明利器還是汙染之源?
    31日,航天專家龐之浩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對我國來說,發射「人造月亮」並無太大必要性,但掌握相關技術具有一定意義。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星空工作委員會主任任小東則認為,「人造月亮」或將帶來嚴重光汙染,項目上馬需慎重。
  • 人造月亮是何方神聖?一口氣弄懂其原理
    什麼是「人造月亮」?我們知道,月球是地球唯一的一顆天然衛星,它日夜不停繞著地球旋轉,一到晚上便可以「發出光亮」,照亮黑夜。其實月亮本身並不能發光,它之所以會發光,是因為受到太陽光照射的緣故。當陽光照射到月球時,會有7%的光被反射,而人的瞳孔在夜晚時比在白天張開的較明顯,對光比較敏感,所以就可以看到明亮的月光了。
  • 人造月亮是何方神聖?一口氣弄懂其原理
    早在幾年前,中國四川成都天府系統科學研究會就宣布,中國製造的三個「人造月亮」即將於2022年正式升空——照亮人類的黑夜。消息一出,震驚全球,外國媒體甚至發表表示質疑:中國真的能做到嗎?什麼是「人造月亮」?
  • 2020年成都將發射人造月亮,它對生物有影響嗎?
    一位法國的浪漫主義詩人曾說如果在地球的每一個角落都掛滿了鏡子那麼地球即使在夜晚也能接受到陽光,於是黑夜變不再感到黑暗與孤獨。這種充滿藝術性的想法,即將成為現實,它就是人造月亮。
  • 比月球亮8倍,一年可省幾十億電費,「人造月亮」項目為何停了?
    人造月亮有兩種途徑可以實現,一種是創造出一個人造發光源,然後將其高掛在太空中,另一種是在太空中利用反射裝置來反射太陽光,然後將反射光照射在地面上。第一種方法的難度係數遠比第二種高,因為如果想要讓人造發光源儘可能籠罩更多地方,它的尺寸就要儘可能大,這種龐然大物運上太空是個大問題。
  • 夜晚將被取締,科學家嫌棄月亮數量太少,「人造月亮」誕生了
    審核-小文眾所周知,地球是一個不透明不發光的球體,且時時刻刻都處於自轉中。而正是因為此,太陽光在一個時間內只照射得到地球的一半,因此,在地球上,總是有一半處於白天一半處於黑夜。每當夜幕降臨,「值班」一整天的太陽公公就會下山,月亮和星星就會接著出來「交班」。而黑夜之所以是黑夜,就是因為月亮和星星本身能夠提供到地面的光十分微弱,所以,在晚上人們在夜間的活動一般都是依靠外力。
  • 「人造月亮」?你是不是在搞笑?
    」有望在2022年初步實現——2020年首顆「人造月亮」將完成從發射、入軌、展開到照明的整體系統演示驗證並發射,如果成功,將在2022年繼續發射3顆「人造月亮」。「人造月亮」無疑會加劇光汙染的蔓延。  幾十億年來,地球上的所有生命都依賴於日夜交替的規律變化,這一特性存在於所有動植物的基因序列中。然而,人為照明使得夜晚被照亮,日益嚴重的光汙染嚴重幹擾了夜間環境和生態系統。
  • 中國要用人造月亮來代替路燈了?科幻小說嗎?
    說的是成都一家名為「天府系統科學研究會」的機構表示,他們在參與一個「人造月亮」的構想,並且近幾年可能就要實現了——該研究會參與的「人造月亮」構想有望在2022年初步實現。人造月亮的光線強度和精度都可以控制,並且亮度可以達到月光的8倍,emmmm....這就很酷炫了。畢竟,如果50平方公裡的地方晚上照明不靠路燈,而靠這個「種」出來的「月亮」,那一年的電費都可以省下12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