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節省12億電費!人造月亮是何方神聖?一口氣弄懂其原理

2020-09-25 八戒科學

幾千年來,人們對月亮都有著美好的期許,在古人眼中月亮是神秘的,美好的——「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如今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探索月空已經板上釘釘,並且在人類登上月球之後便萌生了一個更大的野心——「人造月亮」。


早在幾年前,中國四川成都天府系統科學研究會就宣布,中國製造的三個「人造月亮」即將於2022年正式升空——照亮人類的黑夜。

消息一出,震驚全球,外國媒體甚至發表表示質疑:中國真的能做到嗎?

什麼是「人造月亮」?

我們知道,月球是地球唯一的一顆天然衛星,它日夜不停繞著地球旋轉,一到晚上便可以「發出光亮」,照亮黑夜。其實月亮本身並不能發光,它之所以會發光,是因為受到太陽光照射的緣故。當陽光照射到月球時,會有7%的光被反射,而人的瞳孔在夜晚時比在白天張開的較明顯,對光比較敏感,所以就可以看到明亮的月光了。

科學家在月球的啟示下突發奇想,便想到能不能製造一個跟月亮一樣的機器,反射更多的陽光,達到照明的效果。

據媒體報導,我國研發的「人造月亮」由位於地球軌道500公裡處的三面巨大的「鏡子」組成,它們等分360度的軌道平面。3顆月亮交替運行,可以做到「指哪打哪」,涵蓋成都地區3600至6400平方公裡的地表面積,每年節約12億元的電費。(補充:人造月亮將發射在成都上空)

不僅如此,專家表示「人造月亮」一旦升空,其亮度將達到「月球」亮度的八倍。

當然「人造月亮」也不僅僅是為了省錢這麼簡單,因為它還能在緊急時刻發揮重要作用,天府新區系統科學研究會主任武春風特別提到,在地震等自然災害導致的停電區域,也可以用「人造月亮」空間照明實現舒緩恐慌、有光救援、便捷安置等,加快救援進程。

「人造月亮」的歷史

其實人造月亮的構想最早源於一位法國藝術家:「在地球上空掛一圈鏡子做成的項鍊,讓它們一年四季把陽光反射到巴黎的大街小巷。」藝術家真都是啥都敢想啊!!

雖然在當時這個想法有點荒謬,但是科學家們可不這麼認為,他們也都不是什么正常人,於是美國和俄羅斯就爭先恐後的要把「人造月亮」送上天。

對於俄羅斯沒得說,我們知道俄羅斯靠近北極境內,所以有很多地區每年都會有很長時間的極夜(沒白天,全是黑天),這些人就非常「渴望光明」。一來,這可以解決他們高緯度地區的照明問題。二來,還可以用來照亮發生地震或洪水等自然災害的地區,兩全其美怎麼能不幹呢?

極夜美景

極夜美景

這美國可就不一樣了,他們純屬就是為了爭第一。當時美國就一句話:將在1990年發射上天。因為他們已經做了一個重450噸,直徑300米裝有12面反光鏡的衛星,所以就很自信。可是說起來簡單,最後還沒「上天」就停工了!

還是俄羅斯比較厲害,說幹就幹!

早在1993年,俄羅斯就發射了第一顆用於發射太陽光的人造衛星——旗幟2號。

旗幟2號陽光反射鏡裝在一個鏡包中,由8瓣厚度僅有5微米的超薄鍍膜鋁片組成,鏡瓣之間由32根線連接。鏡包一旦打開,反光鏡就能依靠自身產生的離心力舒展開來,成為一輪人造月亮。這個人造月亮直徑為20米,地面光斑直徑4000米。

展開後的旗幟2號

據說當它運行到西歐上空時,恰好是後半夜,它還給那裡的人帶來了黑夜中的第一縷陽光,由於當時的雲層太厚,人們未能詳細觀察到這一現象,不過後來很多人都說看到了。

1999年,俄羅斯又發射了一個旗幟2.5「人造月亮」,但是由於反射鏡纏上了天線最終未能打開。一天後返回地球被燒成灰燼!

旗幟2.5工作示意圖

自此之後,各國便放棄了對人造月亮的研究,直到中國宣布將把三顆「月亮」送上太空才再次引起世界關注!


中國能否在未來完成這一壯舉,我們拭目以待!如果成功這將代表中國航空航天技術上的重大突破,其影響力有可能媲美當年的首顆人造衛星升空,畢竟這次運行的可是三顆「人造月亮」。

這裡是!

本文由八戒科學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相關焦點

  • 每年節省12億電費!人造月亮是何方神聖?一口氣弄懂其原理
    據媒體報導,我國研發的「人造月亮」由位於地球軌道500公裡處的三面巨大的「鏡子」組成,它們等分360度的軌道平面。3顆月亮交替運行,可以做到「指哪打哪」,涵蓋成都地區3600至6400平方公裡的地表面積,每年節約12億元的電費。
  • 全球首款人造月亮要在中國升起?節約12億電費,網友:喜憂參半!
    人造月亮要升空了?原來是不久之前,在四川成都巨變了一次創新的創業展會,展會上,一個吸引了所有人目光的項目引起了人們的興趣。是的,那就是會在2022年發射全球首款人造月亮升入太空中。這個世界首顆「人造月亮」會在2020年完成,當然也會在這之後完成發射、入軌以及展開照明等等工作,然後通過不斷的測試演練進行驗證其科學性。這個消息一出就炸開了鍋,人造月亮上空的技術也太先進了,西媒紛紛感嘆這項技術太超前了。事實上,這款名為「人造月亮」的球體的製作材料是什麼呢?
  • 人造月亮將代替路燈?屆時3顆「月亮」升空,每年省下12億電費
    人造月亮將代替路燈?屆時3顆「月亮」升空,每年省下12億電費月亮,自古以來人們就給它寄予了希望與憧憬,比如,以月寄思,中秋節、嫦娥奔月等諸多的傳統文化故事,紛紛描繪了月亮的美好。這樣不但可以代替月亮——每個月只有半個月的時候能給地球照明,還可以緩解能源消耗問題,從而解決大街上的路燈所消耗的大量電費
  • 世界首顆人造月亮在中國即將升空,每年電費可省12個億
    不過近期,中國成都航天員表示,計劃在2020年發射一顆巨型人造月球升空,其作用就是為夜晚提供光源,這樣就可以節省大量的電力,又可以起到很好的環保作用。真的有人造月亮?不要懷疑,這並不是造開玩笑。,不過人造月亮的好處就是可以控制調整不同的角度,照亮我們想要照明的地方,並且可以調節亮度。
  • 3顆人造月亮即將升空,代替路燈照明,每年節省電費12億
    ,其光照強度最大將是月光的8倍。那就是中國可能會發射一顆「人造月亮」衛星,所謂人造月亮其實和人的太陽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就是將人工的月亮能源轉變為我們日常生活中所需要的能源,而根據計劃我國的人造月亮將在2020年前後投入到太空之中。
  • 成都將發射「人造月亮」,亮度可達月光的8倍,一年節省12億電費
    相信大家都知道,月球本身是不會發光的,之所以看起來那麼明亮,是因為它反射了太陽的光線,根據這個原理,很久以前法國的一位藝術家就提出了一種構想,「在地球上空掛一圈鏡子做成的項鍊,讓它們一年四季把陽光反射到巴黎的大街小巷」。誰也沒想到,這個荒誕不經的想法,現在居然快要實現了!
  • 全球首顆「人造月亮」,即將在四川升空,每年能省12億電費
    全球首顆「人造月亮」,即將在四川升空,每年能省12億電費 2020-11-21 11
  • 我國將首發「人造月球」,其用途是什麼?科學家:每年節省12億
    這個技術就是我們最新研發的人造月球,雖然叫做人造月球,但實際上還是一顆衛星。,不過這顆衛星和別的衛星有很大區別,它是作為人造光源來使用的。未來這個衛星,就可以代替月亮向我們的城市投送光芒,可以大大減少夜晚城市路燈的耗電,對能源是一個不少的節省。
  • 首顆「人造月亮」將在中國升起,比月球亮8倍,一年可省12億電費
    「人造月亮」是一種由特殊材料和技術製成的新型衛星,其實和月球一樣,「人造月亮」本身並不會發光,而是利用在太空中折射的太陽光照亮大地
  • 首顆「人造月亮」將升起,全程由中國操作,一年可省12億電費
    從2018年10月開始,一則「人造月亮」的消息開始在網上廣為流傳,具體內容可能會出乎你的想像,這個所謂人造月亮的航天工程,是在距離地面500公裡內的低軌道上,發射三顆類似於巨型反射鏡的「人造月亮」,通過太陽光射到鏡面反射的陽光,為地面提供照明。
  • 比月球亮8倍,一年可省幾十億電費,「人造月亮」項目為何停了?
    人造月亮有兩種途徑可以實現,一種是創造出一個人造發光源,然後將其高掛在太空中,另一種是在太空中利用反射裝置來反射太陽光,然後將反射光照射在地面上。第一種方法的難度係數遠比第二種高,因為如果想要讓人造發光源儘可能籠罩更多地方,它的尺寸就要儘可能大,這種龐然大物運上太空是個大問題。
  • 中國將打造「人造月亮」,亮度要比月亮高7倍,測試地點就在成都
    並且已經有不少的國家,成功的發射了衛星,在對於月球的探索上,我國還是處於領先的地位的,在未來,我國更是希望打造一個「人造月亮」,當然了,第一次聽大家可能難以相信,其實我國所造的人工月亮也只是能夠像真正的月亮發光而已。
  • 中國「人造月亮」即將升起
    月亮是我們肉眼可見的天體,自古以來,人類從未停止過對他的想像,像家喻戶曉的「嫦娥奔月」,不難發現,從古代開始,中國人就已經開始幻想登上月球了。    這一願望雖然在古代沒有實現,但是隨著1969年人類首次登上月球,在2019年,我國也成功從月球背面登陸,如今更厲害了,繼登上月球後,中國又提出了「人造月亮」的想法。
  • 中國要造3顆人造月亮,亮度是滿月8倍,每年可節省12億元
    ,電力主要是水力發電和核電,這勢必會消耗大量的資源,於是就產生了人造月亮計劃。人造月亮就是在太空當中放上一面反射鏡,用來反射太陽光進入地球,補充缺少的月光,這種光源不僅能夠照明城市,還可以用來協助夜間救援,俄羅斯最早就展開了這種計劃,在1999年2月,俄羅斯進步M——40貨運飛船就攜帶了一面反射鏡進入了太空,代號為旗幟2·5。
  • 人造月亮是好是壞?成都專家原定2020發射的人造月亮,為何沒動靜
    另外3顆人造月亮,將在我國三大衛星發射基地選其一展開發射工作,屆時 被部署在500公裡以內的低地球軌道上,24小時交替運行,而這顆人造月亮的光照強度最大將是現在月光的8倍。那我們就要問了,俄羅斯需要一顆人造月亮,是受到自身環境影響,那處在中低緯度的中國,又是為了什麼呢?
  • 原定2020年發射的人造月亮,怎麼沒下文了?
    」項目,並且打算在2020年發射第一顆人造月亮,2022年再發射三顆人造月亮,它們將被部署在500公裡以內的低地球軌道上,24小時交替運行。,就是為了節省電費,根據專家的計算,若干顆8倍於月球亮度的「人造月亮」們每年將節省數十億電費。
  • 中國造3顆人造月亮,比滿月亮8倍,2022年完成部署
    古往今來,月亮一直都是備受矚目的。古時,月亮是天下客,是眾多著名詩人成名的輔助,也是眾多背井離鄉的人思鄉的媒介。到了現在月亮就成了人們心目中一個美好的幻想,人人都渴望登月,把登月當成是一個夙願。但是月亮總是那樣高高在上,遙不可及。
  • 「人造月亮」可行嗎
    只要將3顆「人造月亮」按照相等距離發射到地球的近地軌道上,就能讓其在運轉的過程中保持足夠的光線照射,從而達到一座城市永無黑夜的效果。「人造月亮」由位於地球軌道500千米處的3面鏡子組成,它們以7.62千米每秒的速度飛馳在地球軌道,每天可以24小時固定照明成都地區3500~6400平方千米的地表面積,亮度將達到月亮的8倍,每年可節約12億元的電費。
  • 網傳的中國版3顆「人造月亮」,比月亮還亮8倍,中國極晝會來嗎
    ,如果成功的話,這意味著它將為成都的一年節省12億的電費, 實際上人造月亮這一設想並非中國獨創,它可以有效的為地球反射更多的太陽光,更大程度地照亮地面,不同的是人造月亮處於靜止的狀態,根據此前的消息來看,第一顆人造月亮將在2020年擇機發射升空,此後,第二顆和第三顆人造月亮將相繼發射升空,直到2022年前,將會部署好三顆人造月亮,並開始嘗試為城市照明,成功之後,人類預計一年內至少會節省12億的電費,顯然這是一個相當龐大的數字,不過也有不少人對此質疑,這是否會造成光汙染?
  • 中國「人造月亮」或成現實
    月亮是可以說是人類最熟悉的地外天體,它的直徑為3476公裡,目前正在遠離地球38萬公裡外的深空軌道上運行。月亮是地球夜晚的重要光源,從古至今為不少迷失的人指明了方向。不過,月亮散發的光亮受天氣影響非常大,在一些烏雲密布的夜晚,我們甚至看不到月亮。隨著科學技術越來越發達,人類開始設想向太空發射「人造月亮」,為人類提供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