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月亮」?你是不是在搞笑?

2021-01-18 知識分子


撰文 | 張及晨(世界聯合學院)

          任小東(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星空工作委員會)

責編 | 程   莉

 

 ● ● ●


近日,四川成都天府系統科學研究會稱:該研究會參與構想的「人造月亮」有望在2022年初步實現——2020年首顆「人造月亮」將完成從發射、入軌、展開到照明的整體系統演示驗證並發射,如果成功,將在2022年繼續發射3顆「人造月亮」。

 

「人造月亮」的構想論證以及設計實施,是尖端航天科技,但筆者認為,用於為人類造福的科學研究與科技創新和進步,應該在尊重自然,了解自然,順應自然規律的前提下全面分析、充分論證後開展工作。

 

「人造月亮」所產生的人為照明,是否會成為光汙染從而對所涉及區域甚至周邊區域的生態系統產生影響?中國綠髮會星空工作委員會長期倡導科學控制和治理光汙染,在暗夜保護方面開展工作,一直關注夜間環境、關注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生態系統安全,為此,本文從生物多樣性保護與暗夜保護的角度針對「人造月亮」項目闡述一些觀點,同時也歡迎社會各界發表見解,參與討論。

 

自古以來,人類仰望星空發現並積累了許多重要的科學文化知識。但現在城鄉的夜間照明導致夜空亮若白晝,光汙染迅速蔓延,人眼無法看到需暗夜才能看到的夜空景象。

 

這個「人造月亮」的亮度宣稱可以達到「8倍月光亮度」 ,而月球為視直徑為0.5度的面光源,人造衛星近似為點光源,會更亮更刺眼。如此強的人造光源,必定會形成強烈的光汙染。這種大氣層外的強光源,在經過大氣層的散射後,將會讓星空黯淡失色,與月明星稀同理。

 

如今,因為光汙染,許多天文臺已經受到幹擾甚至不再能使用,人類數千年來仰望、觀測的星空資源及其文化正在消失。「人造月亮」無疑會加劇光汙染的蔓延。

 

 

幾十億年來,地球上的所有生命都依賴於日夜交替的規律變化,這一特性存在於所有動植物的基因序列中。然而,人為照明使得夜晚被照亮,日益嚴重的光汙染嚴重幹擾了夜間環境和生態系統。

 

眾所周知,很多野生動物依賴於每天光明與黑暗循環的節奏,來支配自身的生命行為,例如繁殖、進食、睡眠以及躲避捕食者,甚至遷徙。2006年出版的《夜晚人工照明的生態學後果》(Ecological Consequences of Artificial Night Lighting),美國植物學家Winslow Briggs撰寫的有關植物反應的章節中指出,對昆蟲、烏龜、鳥類、爬行動物等其他野生物種的研究顯示,不僅僅在市中心,農村地區的光汙染同樣可以改變它們的生活習性、覓食地以及生育周期。

 

「當我們人為地把光引入自然環境時,有可能毀壞棲息地,就如同用推土機推平一處景觀一樣。」


——前美國國家公園管理局Chad Moore

 

夜間遷徙或捕食的鳥類通過月光或者星光來導航。人工光源會導致它們偏離航線,向著危險的城市夜空飛行。每年有幾百萬的鳥類死於碰撞高樓或高塔,而這些建築都有非必要的照明。候鳥依賴於四季合理更替的時空信息,而人工光源會導致它們遷徙過早或者過晚,錯過了築巢、捕食和其它活動的最佳環境條件。

 

許多昆蟲都有趨光性,然而人工光源會成為致命的引導。昆蟲數量的下降對以它們為食以及靠它們傳粉的物種都有負面影響。有些捕獵者,比如以昆蟲為食的動物,以及人類,將這種引導作為自己的優勢加以利用,將食物鏈引向不可測的發展方向。

 

 

「包括人類在內的許多物種都需要在黑暗環境下休養生息。」


——美國醫學協會公共衛生委員會

 

光汙染同樣對人類健康產生影響。人類進化的過程中已經習慣了白天和黑夜的更替,而人造光的增加意味著我們不再經歷完全黑暗的環境。研究表明,人造光會對人類的健康造成許多負面影響,增加肥胖症、抑鬱、睡眠紊亂、糖尿病等疾病的機率。

 

黑暗對於這顆星球上的多種生態系統極其重要。人造月亮如果真的按照計劃升空工作,到時候夜晚的光亮程度可能是恆定狀態,即夜晚不再是夜晚,造成的後果恐怕是地球上的生物包括人類無法承受的。

 

 

就算拋開光汙染不講,根據目前公開的信息,筆者作為一個天文愛好者,對該項目的可行性也深表懷疑。

 

該項目採用的是衛星反射太陽光的原理。目前在軌道上的銥星衛星就因為天線形狀類似平面鏡,被業餘天文愛好者們所喜愛觀測。銥星的最大亮度星等可以達到-8等,比全天最亮的恆星天狼星(-1等)亮一千倍,約為滿月亮度(-12.7等)的百分之一,在傍晚或清晨的夜空中會十分明亮。「人造月亮」號稱的亮度要比銥星亮600倍,我們不妨簡單估算一下。


►銥星衛星天線十分類似平面鏡,故可以反光。圖片來源:Smithsonian Air & Space Museum

 

銥星的軌道高度為780km,「人造月亮」的高度為500km(以下)。如果把銥星放到500km高度的軌道上,亮度隨距離平方反比增加,星等取對數(註:星等每差一等亮度差2.512倍),故這時的銥星的星等約-9等,這距離宣傳中的「人造月亮」的-15等亮度還差251倍。於是我們只好把反射鏡的尺寸增加,銥星的尺寸為1米量級,我們不妨設銥星的天線面積約0.5平方米,那麼這個人造月亮需要百平米級反射鏡才能達到其宣稱的反光亮度,這在技術上是充滿挑戰的。

 

即使反光亮度達到了,照明效率也會是個問題。500km高度軌道的衛星,不到兩個小時就會繞地球公轉一圈。人造衛星在夜空中是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快速移動,如果像銥星一樣鏡面反射的話,同一個地點每天晚上只能有幾秒鐘的時間能被最亮的反射光直射,剩餘的時間衛星是不可見的。同時,每次反射光也只能掃過十分狹窄的地區,而且相差中心區域一公裡,地面看到的亮度就會差數十倍。此外,由於人造衛星不能自身發光,反射太陽光的必要前提是能被太陽光照射到,深夜由於人造衛星會進入地球的陰影,也就無從反光了,所以,人造衛星反光的現象,大多發生在日落後或日出前的定一段時間段內。「人造月亮」畢竟也是衛星,要符合物理規律。


最後建議有關部門做好科學調研和公眾聽證,讓好的科學為全人類造福。 

 

感謝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星空工作委員會戴建峰老師對此文提出的修改意見。


 相關媒體報導:

https://mp.weixin.qq.com/s/-7rvyww1NR1JJn40Rsy7RA


製版編輯 | 皮皮魚


更多精彩文章:


成都計劃發射人造月亮代替路燈;AI有望預測戰爭 | 科學FM


夜空為什麼是黑色的?| 天問專欄




▼▼▼點擊「閱讀原文」,直達知識分子書店。

相關焦點

  • No25:月亮、超級月亮與人造月亮
    月亮、超級月亮、人造月亮: 9301 IGZ』GMOI 9495-930:(母語為漢語):咱們的地球有了第二個月亮 !《W世界通用語》:011-9300-67-9302 !(解碼說意):;其讀音,一、你可以用你本民族對阿拉伯數字的讀音去讀,這呌「同音異讀」讀音不同,雖是「南腔北調」可語意相同; 二、依附羅馬字母讀音:讀為 IMZ-GMOI 192-9301 超級月亮 !
  • 人造月亮是好是壞?成都專家原定2020發射的人造月亮,為何沒動靜
    從此,這個大氣磅礴的人造月亮計劃就被擱置了,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人們只能在科幻作品裡面看到它的身影。直到2018年,位於四川成都的天府系統科學研究會,也開始構想「人造月亮」的項目。按照研究會的說法,這顆人造月亮將在2020年發射,完成入軌 展開 照明到調控的整體驗證工作後,一直持續到2022年。
  • 小說 | 人造月亮
    而且,一旦當選,那麼就可能為人造月亮的實現奠定基礎。就這樣,一位科學家從政了。由於他本身就是R黨,經過黨內的三輪投票,他獲得競選人資格,儘管險勝。黨內的其他精英政治家都輸給了他,原因在於他們都太老了,比他還老,老得令人擔心。國內的大醫藥公司,全力向他投入資金。因為一旦人造月亮成功,那麼失眠的人數將大量上升,用於失眠的藥物將大賣。
  • 「人造月亮」可行嗎
    中國將首次為月球送上4個「姐妹」——「人造月亮」。在現代生活中,由於科技的不斷發展,一些不可再生能源不斷被消耗,日漸枯竭,為了節約能源,中國才有了發射「人造月亮」這個計劃。其實,「人造月亮」的構想最早源於一位法國藝術家的想法:「在地球上空掛一圈鏡子做成的項鍊,讓它們一年四季把陽光反射到巴黎的大街小巷。」這個想法曾被歐洲航天局譏為「痴人說夢」和「荒唐至極」。
  • 中國「人造月亮」或成現實
    月亮是可以說是人類最熟悉的地外天體,它的直徑為3476公裡,目前正在遠離地球38萬公裡外的深空軌道上運行。月亮是地球夜晚的重要光源,從古至今為不少迷失的人指明了方向。不過,月亮散發的光亮受天氣影響非常大,在一些烏雲密布的夜晚,我們甚至看不到月亮。隨著科學技術越來越發達,人類開始設想向太空發射「人造月亮」,為人類提供照明。
  • 成都的大事件,即將要發射「人造月亮」並且比月亮還要亮
    我們在出行的時候,可以去幫我們心中的壓力你緩解我們的心情,更可以看到不同的文化習俗。而我們在旅遊的時候,都會選擇一些知名的旅遊勝地,或者是國家。在我國也有很多出名的旅遊城市,成都就是一個非常受人們喜愛的旅遊城市。但是最近成都傳出來一個消息,這個消息說的是成都馬上就要幹一件大事件了,成都將要發射一座「人造月亮」, 顧名思義,這個月亮就是用來照亮用的。
  • 世界首顆人造月亮在中國即將升空,每年電費可省12個億
    不過近期,中國成都航天員表示,計劃在2020年發射一顆巨型人造月球升空,其作用就是為夜晚提供光源,這樣就可以節省大量的電力,又可以起到很好的環保作用。真的有人造月亮?不要懷疑,這並不是造開玩笑。說是人造月亮,其實只是藉助了太陽的一顆衛星,並不生產陽光,只是陽光的搬運工。衛星的帆板表面塗滿了可反射太陽光線的圖層,運行後可以反射陽光,能照亮10-80公裡的區域,其實就會是通過折射將太陽光反射到地球上來。
  • 神話有女媧補天,今有人造月亮。看西瓜視頻講解中國科技有多牛
    同時,月亮也為地球的夜晚帶來了一絲光明,但亮度嘛,是很昏暗的。近日,四川成都天府系統科學研究會稱:該研究會參與構想的「人造月亮」有望在2020初步實現——2020首顆「人造月亮」將完成從發射、入軌、展開到照明的整體系統演示驗證並發射,如果成功,將在2020年繼續發射3顆「人造月亮」。對此,我們是否有一個疑問,「人造月亮」到底是是什麼呢?它有什麼用處呢?
  • 中國「人造月亮」即將升起
    月亮是我們肉眼可見的天體,自古以來,人類從未停止過對他的想像,像家喻戶曉的「嫦娥奔月」,不難發現,從古代開始,中國人就已經開始幻想登上月球了。    這一願望雖然在古代沒有實現,但是隨著1969年人類首次登上月球,在2019年,我國也成功從月球背面登陸,如今更厲害了,繼登上月球後,中國又提出了「人造月亮」的想法。
  • 貴州「人造月亮」走紅,修建5年仍未完工,還被網友吐槽外形醜陋
    這座巨大的建築其意義大家一定想像不到,在貴州盤州的月亮山上有一處特別明顯的黑色建築,遠遠的望去就像一顆巨大的樹木一樣引人注目,當地的小夥伴應該知道這裡要修建的是什麼了,沒錯這裡是一顆人造的月亮!是不是很不可思議,但其實這個黑色的建築物就是用來建造人工月亮的,是不是覺得很不可思議?
  • 「人造太陽」誕生,那「人造月亮」也不能這麼少,大中國
    前一段時間中心溫度達到1億度的「人造太陽」誕生於中國,已經讓我們國人自豪不已。塵埃落定之後,中國的科學家竟然又準備打造一個「人造月亮」。在前段時間四川成都舉行的一次創新創業展會當中,相關研發者就公布了他們正在進行的一個全新的創新項目,他們計劃要發射全世界第一顆「人造月亮
  • 成都上空將升起首顆「人造月亮」?看看美俄為何都慘敗
    據《北京科技報》11月7日報導,最大光照強度可達月光8倍,成都某些地區將被24小時照亮,「人造月亮」構想像是在搞笑!其實此前美俄都嘗試過,但都以慘敗告終。 兩年後的成都,當你從玉林路盡頭的小酒館走出,抬頭眺望,可能會發現天空中出現了兩個月亮。 近日,不少人被一條爆炸性的科學新聞刷屏。
  • 人造月亮真的可行嗎?本該在2020發射「月亮」,為何沒下文了?
    不出意外的話,我們每天晚上都能看到月亮身影,2018年的時候提出了「人造月球」計劃,預計在2020年向太空發射第1顆人造月亮,人造月亮能夠為人類提出源源不斷亮光,原本在2020年發射的人造月亮,為什麼在今年沒有任何消息呢?
  • 成都這件大事你要知道:「人造月亮」將升空!可達月光8倍亮度!
    其實,有時候你停下來才能夠發現,這世界不僅僅是被緊張的生活和忙碌的工作包圍著,還有一些美麗的風景和獨特的風土人情等待你的發現。有些人就很會享受,為了調節身心,就會外出旅遊。而他們的旅遊目的地一般都是一些著名的旅遊景點,而成都就是這樣一個非常受遊客歡迎的旅遊城市。可以說成都不僅美食有名,各色景點也非常的有名。但是最近成都卻有一件大事要發生,這個你一定要知道!
  • 成都人造月亮真有可能實現嗎?
    有人問:成都即將成為第一個人造月亮照射的城市,人造月亮對氣候和環境到底有沒有影響?這就是成都話所說的「冒皮皮,打飛機」。首先,人造月亮不可能在500公裡軌道上固定照亮成都地區不管你採取什麼辦法,衛星絕不可能固定在地球上方500公裡的軌道上,在這個軌道上的任何物體,都必須以7.62公裡/秒的速度運行,才不會掉到地球上來。
  • 外媒:中國「人造月亮」或改變這一切
    參考消息網10月23日報導外媒稱,中國計劃到2020年發射「人造月亮」,以取代城市路燈照明,節約電費。據德國之聲電臺網站10月21日報導,中國媒體報導稱,成都正在研發「照明衛星」,比月亮亮8倍。首個「人造月亮」將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升空,如果成功,2022年將再發射三個。
  • 人造月亮:它的亮度是月亮的8倍,晚上不用開燈也能讀書看報
    人造月亮前幾年火過一段時間,顧名思義,就是人工製造的月亮,據說它的亮度是月球的8倍,人造月亮是形象的比喻,人類還沒有能力去造體形如月亮那麼龐大的天體,這裡所說的人造月亮其實就是造一面大鏡子發射到太空中,將太陽光反射到地球上給人們照明。
  • 人造月亮將代替路燈?屆時3顆「月亮」升空,每年省下12億電費
    人造月亮將代替路燈?屆時3顆「月亮」升空,每年省下12億電費月亮,自古以來人們就給它寄予了希望與憧憬,比如,以月寄思,中秋節、嫦娥奔月等諸多的傳統文化故事,紛紛描繪了月亮的美好。於是,科學家們就把「人造月亮」提上了日程,並且計劃要造這顆這樣的「月亮」,而我國有可能會發射第一顆「人造月亮」。據悉,這顆月亮將是一個攜帶大型空間反射鏡的「人造空間照明」衛星,它的光照強度,在最大的時候或許將是月光的8倍。
  • 比月亮還亮8倍!原定於2020年發射的人造月亮,怎麼沒聲了?
    自從世界各國在航天領域發展開始,就有人提出了「人造月亮」的一個構想,人造月亮顧名思義就是由人工製造出來的「月亮」,其實是利用向地球高空發射一些反射裝置(包括衛星),從太空反射陽光到地面。
  • 比月亮還亮8倍!原定於2020年發射的人造月亮,怎麼沒聲了?
    自從世界各國在航天領域發展開始,就有人提出了「人造月亮」的一個構想,人造月亮顧名思義就是由人工製造出來的「月亮」,其實是利用向地球高空發射一些反射裝置(包括衛星),從太空反射陽光到地面。在2018年的時候,成都的一個實驗基地就提出了製造人造月亮的計劃,並計劃於2020年發射「人造月亮」,亮度是月亮8倍,但如今2020年已經過去四分之三,為什麼卻一點消息都沒有呢?這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