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效率高達9.4%的染料敏化太陽電池問世
為加強前瞻性技術攻關,突破重大關鍵核心技術,提升江蘇的自主創新能力,省科技廳面向全社會公開招標的產學研聯合創新資金項目,實施兩年來進展順利。其中,基於新原理新結構的新一代太陽能光伏技術獲得重大突破。
-
染料敏化太陽電池光利用的研究
目前對染料敏化太陽電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TiO2薄膜材料,電解液的開發,染料分子的設計。如何提高光的利用率,從而提高DSSC的光電轉換效率一直是這一領域的研究熱點。,對於進一步提高染料敏化電池的光電轉換效率具有積極的作用。
-
美利用硅藻開發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
美國研究人員9日表示,他們找到了利用硅藻類生命結構開發最新太陽能電池技術的途徑。相比目前的矽基太陽能電池,利用新技術製作的太陽能發電系統更為簡單。此外,受其堅硬矽外殼的吸引,人們正在不斷地將其作為開發納米結構的新途徑。 美國俄勒岡州立大學化學工程教授格雷格·羅爾熱表示,現存的大多數太陽能電池技術都基於矽材料,它們的能力已幾乎被開發到了極限,因此其他太陽能技術將有更好的發展機會。 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技術就是其中一種,它使用環保材料並可在較低的光照條件下正常工作。
-
%的轉換效率 田中貴金屬工業獨家供應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之釕染料
(總公司:千代田區丸之內、執行總裁:岡本英彌)發表,由進行田中貴金屬集團製造事業的田中貴金屬工業株式會社(總公司:千代田區丸之內、執行總裁:岡本英彌)開始獨家供應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中具備全球最高等級大於11.4 % 轉換效率之釕錯合物染料「CYC-B11」 (※1)。本產品為吸光材料的釕錯合物染料,使用於備受矚目的新一代太陽能電池──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上。
-
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轉換效率驟增突破15%大關
索比光伏網訊: 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EPFL)教授麥可·格蘭澤爾(Michael Gratzel)的研究小組、英國牛津大學(Universityof Oxford)和日本桐蔭橫濱大學的研究小組,分別獨立開發出了轉換效率超過15%的固體型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DSSC)。
-
技術解析: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
點文章標題下方「高科技與產業化」或搜索公眾號:hitechcas跟蹤高科技產業發展動向技術趨勢 太陽電池是有效利用太陽能的一種重要途徑,根據材料的種類和狀態的不同,太陽電池可分為:單晶矽太陽電池、多晶矽太陽電池、非晶矽太陽電池、化合物半導體太陽電池、薄膜型太陽電池、有機太陽電池和染料敏化太陽電池(DSSC)。
-
在全世界的DSSC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
然而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的轉換效率也是所有太陽能電池技術中最低者,但其潛力仍吸引全世界的研究單位與業者投入研發。代爾夫特,荷蘭(Delft, Holland )荷蘭研究學者Annemarie Huijser,在她就讀荷蘭代爾夫特科技大學(TU Delft)博士班期間,已經成功地大大改進一種太陽能電池的製程,該太陽能電池類似於Grätzel cells【注1】。
-
光纖也能變身太陽能電池 日科學家開發出新染料敏化電池
來自日本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纖維狀無TCO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fiber-type TCO-less dye sensitized solar cell)」;這種太陽能電池是將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層,環繞著一根長3.5釐米(cm)、直徑9毫米(mm)玻璃纖維所組成。
-
卟啉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效率達到11%
Highly Efficient Mesoscopic 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 Based on Donor–Acceptor-Substituted Porphyrins)研究員使用特製的卟啉衍生物染料製作的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DSSC)實現了11%的光電轉化效率。
-
PVP對染料敏化太陽電池特性的影響
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為成膜劑,採用刮塗的方法製備染料敏化太陽電池光陽極中的TiO2薄膜。將一定量的PVP溶解到無水乙醇中與0.5gP25以及其他有機小分子物質混合,攪拌均勻後研磨製成TiO2膠體,將其均勻塗覆在導電玻璃上(膜厚度約為14μm),經過450℃燃結後浸附燃料,製成TiO2光陽極。
-
英國CSS公司將開發新型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
OFweek太陽能光伏網訊:英國彩色合成科技公司(ColourSynthesisSolutions,CSS)是一家在近年內崛起的化學解決方案供應商,他們得到英國科技政策委員會(TechnologyStrategyBoard,TSB)在未來三年中共60萬英鎊的資助,用於研發新型太陽能電池
-
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DSSCs)未來應用前景廣闊
目前研究和應用最廣泛的太陽能電池主要是矽系太陽能電池,但矽系電池原料成本高、生產工藝複雜、效率提高潛力有限,其光電轉換效率的理論極限值為30%,因此其民用化受到技術性限制,急需開發低成本的太陽能電池。 上個世紀90年代初,染料敏化納米晶太陽能電池DSSCs(Namo-Crystallion 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初露崢嶸,其光電轉換效率達7.1%—7.9%,開創了太陽能電池研究和發展的全新領域。隨後Gatzel和同伴開發出了光電能量轉換效率達10%—11%的DSSCs。
-
中科院:碘化鋁一次電池和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研製成功
最近,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納米物理與器件實驗室的孟慶波研究員、李泓副研究員與復旦大學傅正文教授合作,將碘化鋁電解質應用於一次電池和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取得了良好效果。他們發現,鋁碘接觸可以形成一種新型的原電池—鋁碘電池。採用他們研究的單碘離子固體電解質證明,這種鋁碘電池的工作原理基於碘離子傳導。
-
科學家開發低成本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
據《每日科學》網站11月11日報導,瑞士洛桑理工大學的科學家凱文·西沃拉領導的研究小組正致力於利用豐富而廉價的氧化鐵(鐵鏽)和水研發一種新型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
-
最新研究成果: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效率達11%
導讀: 來自瑞士洛桑聯邦高等工業學院,臺灣的國立交通大學和國立中興大學的研究員們使用特製的卟啉衍生物染料製作的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DSSC)實現了11%的光電轉化效率。研究員使用特製的卟啉衍生物染料製作的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DSSC)實現了11%的光電轉化效率。
-
【能源】用一種藍染料實現多種色彩半透明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
近日,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EPFL)Michael Grätzel教授和曹禕明博士聯合浙江大學王鵬教授的研究團隊提出了用一種藍染料結合離子液體電解質,實現高效穩定的綠色半透明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在該工作中,研究者基於此前浙江大學王鵬教授團隊精心開發的藍色染料R6(J. Am. Chem.
-
「裝在哪裡都能發電」 ——圓柱型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上)
松下刷新了保持15年的記錄 把太陽能電池做成圓柱形,以提高太陽能電池設置自由度,這是研發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的九州工業大學研究生院生命體工學研究科教授早瀨修二提出來的。普及需要成本更低且轉換效率高的太陽能電池。 我研究的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的特點是,能用塗布工藝製造,可以降低製造成本。材料成本也很有可能降低,而且有望實現高轉換效率。 ——您的研發小組研究圓柱型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形狀上很有特點。 早瀨:我的研發小組有兩個研究方針。
-
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技術 於3C的應用
尤其以太陽能電池發展與應用最被矚目。為扶植我國太陽光電產業成為下一波的明星產業,工研院於2006年成立太陽光電科技中心,募集優秀頂尖之研發團隊,並結合產學研團隊與國際合作,開發各種嶄新且自主的太陽光電技術。
-
中科院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技術成功轉讓—新聞—科學網
據悉,上海矽酸鹽所將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關鍵材料及器件技術整體轉讓給深圳光和精密自動化有限公司,共同推進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的規模化生產和產業化應用,轉讓費共計人民幣1億元。 1991年,瑞士科學家格蘭澤爾教授將納米技術引入太陽能電池的製備工藝,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由此發明。
-
臺塑將開發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
索比光伏網訊:臺塑將開發新型太陽能電池—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高雄仁武廠興建實驗工廠已接手工研院技術移轉後的研發,臺塑規劃未來應用面將不走大型發電廠模式,改以居家、3C等創新應用領域,打造藍海市場,產品明年可上市。臺塑表示,關鍵技術在於染料研發,目前產生的化學反應尚未達到經濟規模的轉換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