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第五屆NextWorld峰會由七麥數據發起,聯合投資界、閃賣俠,以「跨越向新,連結增長」為主題,將圍繞當下行業最受關注的領域展開探討,分享最具行業價值的乾貨內容,探討2020年增長話題,賦能移動網際網路人捕獲流量增長點,把脈未來新趨勢。
會上,星辰教育創始人兼CEO肖逸群發表了《120天實現2400萬播放量,如何抓住視頻號紅利撬動增長》主題演講,以下為演講實錄。
我是肖逸群,我的私域名稱是肖逸群Alex,同時我也是一家300人公司的創始人。以前我是一個公眾號小編,每天想標題,現在轉型成了一個視頻號博主,接下來大家可以了解一個連續創業者背後的故事。
我現在做的事情是星辰教育,我們做成人語言和新職業培訓,在過去的五年期間,我們做了20多個項目,包括品牌IP、輕課、極光單詞、潘多拉英語、清新冥想、趣課多,名師包括黃執中、李陽、趙亮、阿寶姐等等。
為什麼要做自己的IP?
作為一個連續創業者,這其實是我第11次創業。在我看來,賺大錢的方式只有三種,拿牌照、造壟斷、扛風險。拿牌照跟大部分人沒有關係,造壟斷是網際網路公司崛起的重要因素,包括現在很多行業能夠造壟斷的已經被行業巨頭吃掉了。
作為一名普通創業者,能夠實現逆天改命的唯一機會就是去扛風險。過去幾年,我自己經歷過大大小小的風險,大的風險是在2019年時,我們公司曾經被微信官方點名,不允許再以當時的主營業務做增長。
在這次疫情當中,很多做線下的好友們也經歷過黑天鵝,本來覺得不可能出任何問題,業務一直在增長,但是碰到了疫情這樣的黑天鵝,很多線下創業者朋友們不是淨身出戶,就是背上很大的債務。
還有一些小風險,比如核心團隊出走,公司惡意競爭,這是創業者會碰到的小風險。疫情期間給了我很深的思考,因為經歷過起起伏伏,我應該怎麼管理好風險,去應對這個世界的不確定性。
我當時做了一個決定,從幕後走向臺前,開始做我的個人IP來應對這個世界的不確定性。因為作為一個公司的幕後操盤手,更多時間關注的是公司實物資產,其實個人品牌資產是一個最好抵禦風險的資產,從羅永浩老師就可見一斑。
從6月25日啟動至今,在180天的時間裡累計漲粉12萬、230萬變現。除了視頻號的資產以外,我還把視頻號流量導入到四個個人微信中,累計數萬精準好友。有了公司連結名師、資源方,為公司業務助力,也是我做視頻號沒有料到的意外收穫。
我的視頻號如何從0到1?
關於定位,核心只有一句話就是真實人設,服務於目標的選擇性展示。真實人設作為一個創始人或者作為一個KOL,要不不火,要不火了後人設不真實一定會崩塌。所以大家發布在網上的內容,一定要以真實為前提,這是做KOL的地基。二是服務於目標的選擇和展示,我最開始的目標是做職場博主,為公司業務嘗試做一些變現,去賣課。
但是一開始做得不是很順利,當時看到一些搞笑博主,覺得那個視頻真好,能不能做一些搞笑內容,後來被團隊拉住了,說你不能做跟目標不一致的內容。因為一個做搞笑段子的博主賣不出正式的課程,我的課程主要跟英語、職場學習、口才、表達等等相關,一定要做服務目標的選擇性展示。
關於名字,是以我的中文名+英文名命名,我最開始的目標是C端人群,主要目標是賣課,一開始提了一個口號——做教育行業的李佳琦。經過180多天的運營,現在我的視頻號後臺粉絲也基本上符合我最開始的設定,女性粉絲佔57%,我的精準用戶是18-50歲,大學生和泛職場人群佔比達85%,也達到了最開始的目標。
我的視頻號是怎麼做內容的?
首先分享一下我對於視頻號內容和平臺的拆解思考,最開始做內容的時候,不僅思考自己怎麼做內容,還思考在視頻號平臺如何生存、發展。會思考平臺想要什麼樣的內容,思考張小龍要把視頻號這個產品做成什麼樣,以及他有什麼KPI以及目標。如果我能幫他完成KPI,我成功的機率就更大一些,這都是我自己的設想。
如果我是視頻號產品經理,我覺得這兩個數字是最核心的指標,一個是用戶打開視頻號的次數,第二個是單個用戶的停留時間。對於微信而言,第二個數字更重要,因為微信的第一個數字已經非常大了,目前為止都沒有用開屏廣告去導流,如果微信下定決心推視頻號,肯定有很多手段。
視頻號是很克制的,像擠牙膏一樣,單個用戶視頻號的時長非常重要。我們經常說,視頻號是基於社交關係的傳播,最開始做視頻號我也比較追求轉朋友圈、微信群,自己點讚、發紅包或者私信讓別人點讚,這都是做視頻號冷啟動、給視頻號打上標籤的模式。用戶停留時長在中長期來說,一定是最為關鍵的。
我觀察過視頻號算法,一開始我打開視頻號後,點讚最多的會被我看到。現在我打開視頻號,有一個朋友點讚也會出現在第一排,可能是用戶觀看時間最長。
我認為一個牛逼的爆款視頻遠勝過一千個不好的視頻,特別是「用戶停留時長」是最好的指標。我把180天發布的194個視頻,按照播放量從高到低做了一個排序,排名前10的視頻帶來了90%的漲粉。有了這個認知後,打磨好短視頻的demo是核心,
一開始做口播是因為它的成本最低,後來我做了將近一個月,錄了20-30條視頻都沒有火,我就放棄了。但做口播也有很多優秀博主,他們內容足夠牛逼、鏡頭演繹和表達極具特點,可能很多主持人他表達很流暢,但是不具備特點也不能做口播。
這兩個條件我不太滿足,所以我開始做起了純Vlog,它畫面切換很快,大概一到兩秒做一次畫面切換,通過畫面切換去實現更長的用戶停留。
後面開始切換到第三種模式,我命名為口播Vlog,因為純Vlog,IP感很弱,很難建立用戶和用戶之間的深層次連結。現在我做一個視頻30個鏡頭,其中5-10個鏡頭,通過口播方式跟用戶產生連結和表達,提升IP感。這也是降低生產成本很重要的方式。最後一種劇情形式也是我持續到最近的,讓視頻號從4萬粉絲漲到12萬粉絲。
持續輸出、1號位如何做IP?
打造自己的IP需要自身的深度參與,我最開始培養團隊做demo的時候,第一個demo是我自己做的。有了團隊以後,所有內部的流程我有「三審」:審選題、審文案、審成片。
怎麼保持持續輸出?
我期間也無數次考慮過放棄,但是我做了兩件事:一,做一百天的日更flag,設置下屬既定績效。如果給我腳本兩天不出音頻,可以讓我發紅包,不斷給自己挖坑,讓自己保持輸出狀態。做爆款是目標,但是要有足夠的命中率和視頻發布頻次去做爆款。有了動力後,我們團隊內部就有了打磨視頻號的工業化生產流程,現在我視頻號團隊在18人左右,磨合得也比較順了。
我們做出的視頻號只是產品本身,但是把團隊打磨好、打造好,也是一個操盤手很重要的目標。
做視頻號跟抖音快手有什麼區別?
抖音、快手的優勢很明顯,就是爆發性很強,我最高點讚在快手是40-50萬點讚;視頻號的優勢,一方面是社交+算法的擴散機制。另一方面是可以做好私域流量的沉澱。B端非常適合做視頻號,因為基於社交做擴散和裂變,在抖音和快手的難度很大,視頻號可以很好地實現B端品牌打造。
從關係鏈和人脈價值維度來說,視頻號一次曝光相當於抖音快手十次曝光,特別對於精準流量覆蓋以及精準流量的沉澱,在視頻號有一個很好的優勢。
【本文經授權發布,不代表投資界立場。如有任何疑問題,請聯繫(editor@zero2ipo.com.cn)投資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