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TurningPoint
大腦皮層,又稱為大腦皮質,或簡稱為皮質或皮層,是大腦的一個解剖結構。大腦皮層是端腦的一部分,屬於腦和整個神經系統演化史上最為晚出現、功能上最為高級的一部分。
大腦皮質是腦的最重要部分,是高級神經活動的物質基礎。人類在長期進化過程中,大腦皮質的不同部位,逐漸形成接受某種刺激,完成某些反射活動的較集中區域,稱大腦皮質功能區,又稱為功能中樞。
第Ⅰ軀體運動區:位於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葉的前部,管理對側肢體的骨骼肌運動。身體各部代表區為倒置人形,但頭部是正的。身體各部在運動中樞代表區範圍的大小,與運動的靈巧、精細程度有關。若軀體運動區某一局部損傷,相應部位的骨骼肌運動將會發生障礙。
第Ⅰ軀體感覺區:位於中央後回和中央旁小葉的後部,接受接受對側半身淺、深感覺的纖維。身體各部在此區的投影與軀體運動區相似。身體感覺敏感的部位在投射區面積大。若軀體感覺區某一部位受損,將引起對側半身相應部位的感覺障礙。
視區:位於枕葉內側面距狀溝兩側的皮質,一側視區接受雙眼同側半視網膜的衝動。因此,一側視區損傷,可引起雙眼視野同向性偏盲。
聽區:位於顳橫回。每側聽區都接受來自兩耳的衝動。因此,一側聽區受損,不致引起全聾。
書寫中樞 是語言中樞的一部分,位於額中回的後部(8區)。此中樞損傷,會產生失寫症。
運動性語言中樞,又叫說話中樞,是語言中樞的一部分。位於額下回後部(44、45區),緊靠中央前回下部,額下回後三分之一處,又稱布若卡氏區(Broca's Area)。此處受損,病人與發音有關的肌肉雖未癱瘓,卻喪失了說話的能力,臨床上稱運動性失語症。
布洛卡失語症的主要症狀:
· 使一個人無法講話
· 可以了解語言內容
· 無法用字詞
· 說話緩慢並且不連貫
以下例子為布洛卡失語症者嘗試解釋他去醫院看牙醫的狀況:
是...阿...星期一...阿...父親和Peter H(他的姓名)...,
及父親....阿...醫院...及阿...星期三...星期三九點...以及,喔...星期二...十點,阿,醫生...兩個...醫生...及阿...牙齒...對的。
視覺性語言中樞,又稱為閱讀中樞,是語言中樞的一部分。
此中樞位於頂下小葉的角回(39區),靠近視覺中樞。此中樞受損後,會產生失讀症。
失讀症患者所見的文章經常呈現為文字模糊或重疊。
聽覺性語言中樞是語言中樞的一部分,位於顳上回後部(22區)。此中樞的功能是調整自己的語言和聽取、理解別人的語言。
此中樞受損後,會產生感覺性失語症。
感覺性失語症(receptive aphasia)的症狀是:聽覺正常且病人看似有講話能力,而且文法大致正確,但不能理解聽到的話的意思;對於自己講的話也同樣不能理解。
此失語症患者講的話看起來如下:
I called my mother on the television and did not understand the door.
It was too breakfast, but they came from far to near. My mother is not too old for me to be young.
我對著電視喊我母親但是門並不能理解。
它真是過於早餐,但是由遠到近。我的母親不夠老以至於我足夠年輕。
溫馨提示:本平臺已開通文章搜索功能,可關注後發送關鍵詞體驗。
歡迎您在下方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