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話:蟬為什麼會叫鳴鳴嘎?

2021-01-08 騰訊網

共同戰疫

2020年

人活一生,蟬鳴半夏。

蟬鳴是入夏的標誌,它的叫聲總是給人以自由自在、無憂無慮的美好感覺。

共同戰疫

2020年

一個朋友讓我解讀一下蟬,也就是大連人為什叫它鳴鳴嘎?

鳴鳴嘎並非外來語,我查俄語讀音是「赤嘎達」;日語讀音是「赤蜺(ní)」,朝鮮語讀音是「咪蜺」。

蟬在古代也有叫蜺,即寒蟬,一種體形較小的蟬。

日語和朝鮮語或許是借用了「蜺」的讀音。

共同戰疫

2020年

其實,大連地區鳴鳴嘎的稱謂法也不統一,「大連足球活字典」朱元寶老師(旅順人)和金州朋友汪正權告訴我,除了大連市內四區,旅順和金州也叫鳴鳴嘎。

而在普蘭店、瓦房店、莊河這三個遠離中心市區的地區都不叫鳴鳴嘎。

原普蘭店市文聯主席、《軟肋帳單》作者郭城驛老師說:「普蘭店叫『尖利鳴』『尖拉鳴』或『尖勒鳴』,讀音不準,老人現在還這麼說。當地人沒有捲舌音,『知』讀『機』,『鳴』也按照膠遼官話讀音四聲『命』。」

窗課創始人、《半夜雞不叫》作者孟令騫說:「復州叫尖了。」

我還查到瓦房店也有叫尖了鳴(命)、揭了鳴(命)。

《莊河記憶》主編周美華說:「莊河讀音比較快,叫尖了鳴(命)。」

共同戰疫

2020年

我們從這些簡單調查可以發現,鳴鳴嘎應該是1899年大連開埠建市後形成的新名字。

普蘭店、瓦房店、莊河仍使用登州府傳過來的知了之俗名,只不過使用了近似音的白字。

共同戰疫

2020年

追溯起來,知了的俗名最早始於山東。

揚雄《方言》(景江安傅氏雙鑑樓藏宋刊本《方言》)卷十一就記載了「知了」:

蟬,楚謂之蜩(tiáo),

宋衛之間謂之螗(táng)蜩,

陳鄭之間謂之蜋(láng)蜩,

秦晉之間謂之蟬,

海岱(山東渤海地區至泰山地區)之間謂之(蟲奇jì),

其大者謂之蟧(liáo後世傳為知了的「了」)

或謂之蝒(mián)馬,

其小者謂之麥蚻(zhá)。

整體觀之,各地都是以蟬鳴之音命名。

「(蟲奇)」這個字在《康熙字典》第1086頁可以查到,後世傳為蛭(zhì)

共同戰疫

2020年

而在此之前的《淮南子》中已經記載「知了」的「了」,原文是:蟬無口而鳴,三十日而死。蟬、螟、胡蟬、蛁蟟diāo liáo、茅蟬凡五種。

「蟟」就是「了」的本源。

到了宋代,出現了「知了」的本源「蟭蟟」。

沈括 在《夢溪筆談·雜誌一》寫道:蟭蟟之小而緑色者,北人謂之螓,即《詩》所謂『螓首蛾眉』者也,取其頂深且方也。

今北京稱為「蚻(zhá)蟟」,俗作「知了」。

中原一帶稱為「(蟲奇)蟟」,俗作「嘰鳥」,或加「馬」或「胡」字表示大,稱「馬 蟟」,類似馬蜂、胡蜂,今通稱為「胡蟬」。

古代,漢語沒有zh的聲母,原來使用j做聲母。

至今,大連地區的老人稱知了還叫「機了」。

共同戰疫

2020年

再考鳴鳴嘎為什麼叫鳴鳴嘎。

這一名稱在營口、丹東、鞍山皆無,而煙臺叫馬猴或馬嘎猴,威海叫知了猴、龍口叫截柳,也沒有咪咪嘎之說。

它源自山西晉中地區的「沒娘娃」(mei niang wa)和河北承德地區的鳴鳴(命命)娃。

共同戰疫

2020年

讀音是有傳承關係的:

方言「沒娘」是「鳴蜋」和「螟蜋」的轉音」,

方言「鳴鳴是「沒娘」轉音為「鳴鳴」或「命命」。

「沒娘」和「鳴鳴(命命)」都俚語白字,原字是螟與蜋,均為古代蟬的一種(見《淮南子》《方言》)。

後世,民間俚語變音了,只知讀音,不知原字。

類似這樣的白字現象,全國各地都有存在。

共同戰疫

2020年

大連解放後,移民中河北籍約佔10%,多為商賈,居住地在今北京街和大同街(福興裡)一帶,例如崔青林主持修建修建了福興裡大樓,辦了福興裡戲院;再如劉恕庵開辦了大仁堂。

鳴鳴(命命)嘎之名應該是在山東小孩和河北小孩一起玩的時候融合而成的,取「鳴鳴(命命)娃」之名,「娃」轉音為「嘎」,或融合了馬嘎猴的「嘎」。

當時,這裡叫小崗子,是大連中國人最時尚的地方,鳴鳴嘎的新名字自然影響到旅順和金州。

因為大連、金州、旅順這三個地區在特殊時期叫關東州,而普蘭店、瓦房店、莊河大都不在關東州轄域範圍,所以沒有影響到它們。

由於這個新名字沒有固定的詞源,還有人根據鳴鳴嘎的近似音叫咪咪嘎。

而我更喜歡鳴鳴嘎這個名字。

它是最能體現中華文化和地域文化相融合的一個名字,很有場境感,其鳴叫聲疊音鳴鳴,遇到驚擾,叫聲嘎止。

人生有時何嘗不是這樣呢?

謹以此文紀念我的父親

祝福戰疫中的朋友們!

相關焦點

  • 大連:捕食幼蟬猴 過敏人群慎重
    最近一段時間,我市不少樹木繁盛的地方,都有人一手拿著手電,一手拿著礦泉水瓶,到處在尋找知了的幼蟲:幼蟬猴。  記者查詢資料獲悉,幼蟬猴,也叫「爬猴」,為蟬的幼蟲,多生活在熱帶、亞熱帶和溫帶地區,寒帶較少見。蟬的若蟲期叫蟬猴、知了猴或蟬龜。蟬猴性寒、味香,具有解熱定驚等功能。蟬猴營養豐富,味道可口,成為時髦的美味佳餚。
  • 各位蟬寶寶們,你們叫的這麼大聲,不怕我抓你們嘛
    依然還記得羅大佑唱的那首歌「池塘邊的榕樹上,知了在聲聲叫著夏天」,小時候和小夥伴們做個網兜去抓知了,而且還去樹邊摳知了,玩的不亦樂乎。說到這裡,小編就覺得奇怪了,「各位蟬寶寶們,你們叫的這麼大聲,我都聽出來你們在什麼位置了,難道不害怕我抓你們嘛?」我覺得有意思的是,小時候跟著小夥伴們在樹下摳知了,一摳一個準,不知道為啥?
  • 「鹿角解、蟬始鳴、半夏生」,是什麼意思?詩人是如何說夏至的?
    古人歸納,夏至有三候:初候鹿角解,二候蜩始鳴,三候半夏生。《逸周書·時訓解》中也說:「夏至之日鹿角解,又五日蜩始鳴,又五日半夏生。」那麼,何為「鹿角解、蜩始鳴、半夏生」呢?等夏至之後,細心的朋友會發現,蟬鳴開始多了。夏季經常聽到蟬鳴,但是蟬並非整個夏季都有,只有在夏至以後,才會逐漸多起來,這說明,夏至後,草木漸漸變得陰溼,適合蟬的生存,自然就開始活動了,這便是「蜩始鳴」,蜩[tiáo],便是蟬,所以「蜩始鳴」也稱為「蟬始鳴」。
  • 夏至話蟬:所有的等待,不僅是剎那綻放,永遠充滿期待而生生不息
    夏至,蟬始鳴,半夏生,萬物繁茂時。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閒敲棋子落燈花。·趙師秀《約客》2020年6月21日,今年的夏至如期而至。伴隨著忽然而至的陣雨,夾雜稍顯猛烈的狂風,讓前幾天的酷熱下降了不少,一陣清涼撲面而來。忽而,烏雲散去,豔陽高照。夏天的天,真的像小孩子的臉,說變就變。
  • 為什麼一到夏天樹上的蟬就叫個不停?終於懂了
    炎炎夏日,總能聽到樹梢上「知了在聲聲叫著夏天」,雖然有些討厭,但也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可是,你真的了解這些小動物嗎?知了,古代稱為蜩,學名叫蟬,是六足亞門-昆蟲綱-有翅亞綱-半翅目等翅亞目中(現為頸喙亞目)蟬總科中的動物的總稱,目前發現的有2000多種。
  • 繪本故事:蟬的日記
    推薦理由 看完這本書,我覺得蟬真是神奇,生命歷程太豐富了。 對蟬更加好奇,又查了些蟬的資料。 為什麼蟬沒有爸爸媽媽?
  • 故鄉裡的蟬聲
    樹多,夏季蟬也多。從麥黃到中秋,蟬聲不斷。故鄉裡的蟬聲,至今令人難忘。麥黃時節。傍晚,夕陽餘輝灑滿大地,空氣中傳來輕微的「吱——吱」聲,聲音單調、尖細,穿透力很強,這是蟪蛄的叫聲。家鄉稱蟪蛄為「哨氣兒」。蟪蛄是故鄉常見的幾種蟬中體型最小的一種,土灰色,身體比大號的蒼蠅大不了多少。哨氣兒趴在村頭的樹幹上,發出叫聲。叫聲在村中飄蕩,讓老人感到驚訝,讓小孩感到快樂。
  • 童年的樂趣(六)——捕蟬
    高興時就抓一隻蟬玩玩,看著它的幼蟲在地下來回走、擺布一下它夾人生疼的腳,看著褪皮後的白嫩的蟬衣,摸一下柔軟舒適細膩的感覺真好,一會兒就周身變黑,用細線拴起來它會盡力飛起來,人也隨它跑起來。抓著一隻帶鏡子的叫蟬,我們叫它公子,抓著沒有鏡子的母蟬,我們叫它啞巴。總是撫摸它的須、緊一下它的翅膀、彈一下它的硬殼、聽它的不厭其煩的叫聲。
  • 盛莊聽蟬音,蟬聲,串聯著我的喜怒哀樂
    蟬,可謂老朋友了。蟬聲,串聯著我的喜怒哀樂。從孩提時,或許更早一點。蟬聲,自然地裝滿了我的耳朵。我媽說我幼時,只要聽得夏至鳥叫,就不哭了,聽聽聽聽還會笑......或許我是在蟬聲中長大,與蟬聲有著緣分。我特想常聽到蟬聲,因蟬聲很美,如詩如歌。聽到蟬聲,有如置身其中,心曠神怡。但不知何因,歷史上文人們,大都說蟬聲若噪。
  • 【別名辭海】之《蟬的別名》
    亦謂蟬鳴叫。《詩·豳風·七月》:「四季秀葽,五月鳴蜩。」毛傳:「蜩,螗也。」孔穎達 疏:「《方言》曰:楚謂蟬為蜩,宋衛謂之螗,陳鄭謂之蜋蜩,秦晉謂之蟬。是蜩、蟬一物方俗異名耳。」唐 薛濤《西巖》:「細雨聲中停去馬,夕陽影裡亂鳴蜩。」宋 範成大《初歸石湖》:「當時手種斜橋柳,無限鳴蜩翠掃空。」宋 蘇軾《次韻劉貢父獨直省中》:「明窗畏日曉先暾,高柳鳴蜩午更喧。」
  • 公雞會打鳴,而母雞不會,這是為什麼?
    公雞打鳴是一件在我們看來最正常不過的事情了,但是你有沒有想過,同樣是雞,為什麼母雞不打鳴呢?公雞又為什麼要打鳴呢?難道只是為了當個「鬧鐘」?答案顯然並不是如此的簡單。下面,我們就來探討一下公雞打鳴的目的。首先,我們來看一下為什麼公雞會鳴叫,而母雞不會?
  • 大連味英語火了 老外說大連話今日爆笑上線(圖)
    鐵蛋(左)與笑笑中西合璧  「海力網教你說大連話」每一期你學習了嗎?笑噴了嗎?沒學夠?不急,新一期今日火熱上線。這一期將出現洋面孔:一位叫「鐵蛋」的美國人。想知道老外說大連話是什麼「笑果」?馬上到海力網(www.hilizi.com)去欣賞吧!
  • 蟬噪林逾靜,我們看一下古代「蟬」的文化寓意
    蟬,就是我們俗稱的「知了」,炎炎夏日,不停地鳴叫,影響了人們的睡眠,讓人特別心煩。可蟬在古代實際上有著特殊的含義,與現代人感知到心煩的鳴叫大相逕庭,請你們跟隨著我一起來看看蟬的古代意義吧。
  • 蟬:為了這個夏天,我在黑暗裡等待了17年,你卻嫌棄我吵?
    知了為什麼蟬要知了知了的叫個不停那是因為蟬在尋找配偶,或許是因為蟬比較懶,不願意在樹林裡面飛著一棵一棵樹尋找另一半,索性就待在原地通過腹部的風鳴片發出叫聲來吸引異性。會叫的是雄蟬,雌蟬因為樂器構造不齊全,不會發聲,也叫做啞巴蟬。雄蟬之所以會叫是因為在腹部安裝了一個發聲器,腹部的鼓膜受到振動而發出聲音。蓋板和鼓膜之間是空的,能起共鳴的作用,然後鳴肌每秒還能伸縮約1萬次,所以其鳴聲特別響亮。蟬之所在整個夏天不知疲倦的叫個不停,那是因為這個夏天是它唯一的機會。
  • 叫黃蟬,又叫黃鶯,還叫男人花;名字一個比一個怪
    它們就是軟枝黃蟬。為夾竹桃科黃蟬屬植物,原產巴西。至於為什麼叫黃鶯,暫不可考。圖9.就它跟蟬有關?、花朵、莖幹都軟萌萌的,這就是它得名軟枝黃蟬的緣由。其實軟枝黃蟬跟蟲子(蟬)、鳥兒(鶯)、男人都沒半毛錢關係。
  • 【首屆「畲族杯」全國散文大獎賽徵文】浙江 盛欣夫‖盛莊聽蟬
    蟬聲,自然地裝滿了我的耳朵。我媽說我幼時,只要聽得夏至鳥叫,就不哭了,聽聽聽聽還會笑......或許我是在蟬聲中長大,與蟬聲有著緣分。我特想常聽到蟬聲,因蟬聲很美,如詩如歌。聽到蟬聲,有如置身其中,心曠神怡。但不知何因,歷史上文人們,大都說蟬聲若噪。如唐人趙嘏的「噪蟬聲亂日初曛,弦管樓中永不聞。」許渾有:「噪柳鳴槐晚未休,不知何事愛悲秋。朱門大有長吟處,剛傍愁人又送愁。」
  • 夏至蟬始鳴:圖片記錄「金蟬脫殼」全過程
    古人歸納「夏至三物候」是鹿角解、蟬始鳴、半夏生。雄性的知了在此時因感陰氣之生便鼓翼而鳴;專家表示,總體來看,蟬鳴在夏至節氣開始出現,或提前幾天或延後幾天,都是比較正常的現象。圖片記錄蟬從幼蟲脫去外殼,羽化成蟲的的過程。
  • 蟬的前世今生
    而《禮記》中記載:「夏至到,鹿角解,蟬始鳴,半夏生,木槿榮。」古人誠不欺我,剛過夏至幾天,樹上就響起了蚱蟬的鳴叫聲。蚱蟬在樹上,高聲鳴叫著,像是對人們宣告著,我來了。確實,夏天,蟬是昆蟲界的主角,而蚱蟬是主角中的主角。開始是一隻蟬鳴,幾天後,是十幾隻、幾十隻蟬鳴。一場大雨過後,村裡的樹上都有蟬的叫聲。老槐新柳,樹樹有蟬;水湄山巔,處處蟬鳴;茅店瓦房,都擋不住蚱蟬的叫聲。
  • 它叫蟬花卻不是花
    夏天到了,小孩子喜歡到樹林子裡撿蟬蛻、抓幼蟬炸著吃。蟬蛻是一種藥材,還有一種和蟬相關的藥材叫蟬花。很多人不知道,蟬花也是蟲草的一種。蟬花是一種外形具有「動物」和「植物」形態特徵的奇妙生物,根是蟬的幼蟲體,花是從單個或是2-3個蟬幼蟲頭部生長出來的,約一寸多長,從頂端分枝開花,花粉為乳黃色,稱為「蟬花孢子粉」,簡單地說就是「種子」,具有繁殖的功能。其形成過程是蟬的幼蟲在蟬羽化前被蟲草菌感染、寄生,當氣候環境適宜時,吸收蟲體的營養轉化成菌絲體,最終蟲體被菌絲體完全佔據而只剩下一個軀殼。
  • 蟬戀夏日情
    這一階段,讓我們最容易感受到的物候就是「蟬始鳴」了。 炎炎夏日,行走在鋼筋水泥和柏油馬路之間,加之多半居住在高層建築中,即便是身邊有陣陣蟬聲,人們也可能充耳不聞。那種荷香柳動新蟬鳴的意境或許只能到郊野去體驗了。尤其對有過鄉村生活經歷的人來說,那蟬聲卻常常會激發起他們昔日的鄉土記憶。 蟬這種現今看起來很普通的昆蟲,實際上在中華民族的文化發展史上扮演著重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