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小雅》有云:「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這個場景很是讓人嚮往。
大家都知道,在浙江清涼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裡,生活著一群梅花鹿,鹿爸爸章叔巖和同事們也幾十年如一日守護著這群精靈,這片土地。
今天,小時新聞記者從鹿爸爸章叔巖處獲得了一段珍貴的視頻,是他在巡護山林間偶然拍得的「呦呦鹿鳴」。
章叔巖是這樣形容的:不是親自體驗,不會知道鹿鳴呦呦是從這樣一個憨厚的鼻子與嘴巴之間迸發從來的,渾厚中帶著細綿,侷促而悠長……
這段視頻是章叔巖在距離梅花鹿50米左右拍下的,聽完之後,忍不住有一種「古人誠不欺我」的感慨。
憨憨鹿鳴叫時,發出幼稚的鳴叫聲,開口清脆短促,尾音細細綿長,如嗷嗷叫的幼童聲,取「口」+「幼」,是「行」與「聲」結合的形聲字,「呦呦」二字,古人造字真的是很惟妙形象。
林深處見鹿,秋深時鹿鳴。
其實,最近這段時間,並不是梅花鹿顏值最高的時候。
每年的10、11月份是梅花鹿的繁殖期。這段時間,雨天公鹿會在泥水裡打滾,有時候還會把尿液撒在潮溼的泥巴裡,再打個滾,這樣身體就會裹上夾帶著濃濃荷爾蒙氣味的泥巴。
時不時發出鳴叫,則是用來告誡競爭對手,以示存在,如果仔細觀察,你會發現梅花鹿發出的聲音也是不同的,有時細綿有時渾厚有力。
因為顏值大量折扣,導致有些人一度覺得臨安生活著除了梅花鹿之外的黑鹿。
章叔巖說,「其實就是秋季以後梅花鹿毛色轉灰,再加發情期用尿液撒在泥裡打滾,身體滾滿泥巴,才變得灰黑灰黑的模樣。」
不僅看起來髒髒的,如果有機會靠近一些,章叔巖說還能聞見梅花鹿身上的騷臭味。相對來說,母鹿在這個季節,斑點會更加明顯一些。
作為野生華南梅花鹿重要的棲息地,浙江清涼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千頃塘自然保護站半生態繁殖的華南梅花鹿經過兩次放歸,目前還有70多頭。
章叔巖不僅僅守護著梅花鹿們,對於保護區的一草一木,都很在意。
他一直呼籲大家儘可能不要靠近保護區,去幹擾裡面的生物。
衝突是相互的,章叔巖說,要是被人類幹擾,那麼保護區裡的動物也許會受驚「亂竄」,如果不小心走到附近農戶家的田間地頭,會破壞莊稼。
他也願意在巡護的日常間,把好看的圖片視頻分享給大家,春天的花海,夏天的昆蟲,秋天的風,冬天的雪:「最近這段時間天氣漸冷,保護區內林間落葉紛紛,林鳥也更多了,加上一些遷徙過冬的鳥類會在保護區歇一歇腳,運氣好的話還能偶遇大雁呢。」
來源: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黃偉芬/文 章叔巖/攝
值班編輯:倪王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