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雅
[小序]
大部分是西周后期及東周初期貴族宴會的樂歌,小部分是批評當時朝政過夫或者是抒發怨憤的民間歌譜。雅 即雅樂 為用於郊廟朝會的正樂。《小雅》凡九什八十篇,其中六篇 芏詩」有目無辭。
鹿 鳴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吹笙鼓簧,承筐是將。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呦呦鹿鳴,食野之蒿。我有嘉賓,德音孔昭。視民不愧,君子是則是效我有旨酒,嘉賓式燕以敖。
呦呦鹿鳴,食野之芩 我有嘉賓,鼓瑟鼓琴。 鼓瑟鼓琴,和樂且湛.我有旨酒,以燕樂嘉賓之心。
【譯文】
野鹿呦呦鳴 夾食郊野蘋。我有嘉賓聚,彈瑟又吹笙。吹笙又彈簧,筐工將禮贈。嘉賓顧念裁 大道教我行。野虎呦呦叫 夾食郊野蒿。 我有嘉賓聚,人人品德高。教民不奸巧,君丁禰自豪 裁有上等酒邀集多逍遙。野鹿呦呦吟, 來食郊野芩。 我有嘉賓聚,彈瑟又彈琴。彈瑟又彈琴,求樂不思尋。 我有上等酒,大快賓客心。
呦呦:鹿鳴聲。蘋: 草名,白蒿馬 三國吳隘璣說: 芊, 葉青白色,莖似箸而輕脆,始生香,可生食,又可蒸食將: 遙獻。周行:大道。恍(音挑):輕佻,奸巧。燕:通宴。敖:遂遊。芩(音琴):茜類植物。 陸璣云: 「芸加釵股,葉如竹,蔓生澤中下地鹹處,為草嘉賓,牛馬亦喜食之。湛:過磨淫樂。
【品文】
《鹿鳴》 是謳歌禮敬賢士的詩篇。 設宴聚會,宴請天下賢士,可以為樂,可以為德,體現了古代敬慕賢士的人才觀。 曹操在 《短歌行》中曾經引用「呦呦鹿鳴,食野之蘋。 我有嘉賓,鼓瑟吹笙」的詩句,以表達渴望得到賢才的心願。後代科舉考試後,州縣長官舉辦「鹿鳴宴」,以宴請考官、學政以及中式的諸生,也是對人才的尊重和慶賀。
作者:天 步 子
校稿:遊金地 何良慶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文章,歡迎關注帳號並在下方評論您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