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武漢5月30日電 5月27日,湖北房縣發掘出一對距今200萬年的遠古大象門齒化石。
據《十堰晚報》報導,5月20日,房縣城關鎮花寶村磚廠的工人在取土時,從黃土裡挖出石頭形的白色物體,磚廠老闆發現這種石頭形的白色物體非同尋常,及時報告縣公安局和文物部門。
經文物部門確認,此化石距地表2.6米,兩根門齒並排,是一對距今200萬年的遠古大象門齒化石。經復原後,這對化石殘存1.9米。據專家測算,這對象牙的長度應在3.2米左右。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武仙竹認為,古象牙化石在房縣屬首次發掘,更進一步反映了在第三紀時,房縣氣候溼潤、溫暖,適合大象生存。這一發現為研究「『房縣盆地』、『青峰大斷裂帶』延續到第四紀以後」提供了更有力的依據,證明第三紀以後「青峰大斷裂帶仍有地質活動」。因為在象牙門齒化石發掘處,就有明顯的地震特徵。這次發掘還提供了一個例證:大象牙齒脫落後,大象自己埋藏保護,這是大象特有的行為,說明遠古大象與現在的大象生態行為相似。但兩根門齒並排埋藏實屬罕見。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張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