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房縣發現一對距今200萬年遠古大象門齒化石

2020-12-06 搜狐網

  新華網武漢5月30日電 5月27日,湖北房縣發掘出一對距今200萬年的遠古大象門齒化石。

  據《十堰晚報》報導,5月20日,房縣城關鎮花寶村磚廠的工人在取土時,從黃土裡挖出石頭形的白色物體,磚廠老闆發現這種石頭形的白色物體非同尋常,及時報告縣公安局和文物部門。

經文物部門確認,此化石距地表2.6米,兩根門齒並排,是一對距今200萬年的遠古大象門齒化石。經復原後,這對化石殘存1.9米。據專家測算,這對象牙的長度應在3.2米左右。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武仙竹認為,古象牙化石在房縣屬首次發掘,更進一步反映了在第三紀時,房縣氣候溼潤、溫暖,適合大象生存。這一發現為研究「『房縣盆地』、『青峰大斷裂帶』延續到第四紀以後」提供了更有力的依據,證明第三紀以後「青峰大斷裂帶仍有地質活動」。因為在象牙門齒化石發掘處,就有明顯的地震特徵。這次發掘還提供了一個例證:大象牙齒脫落後,大象自己埋藏保護,這是大象特有的行為,說明遠古大象與現在的大象生態行為相似。但兩根門齒並排埋藏實屬罕見。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張勇)

相關焦點

  • 沙特發現距今12萬年前的人類腳印,同時發現233塊動物化石
    沙特遺產委員會當地時間16日下午向外界宣布,考古學家在沙特北部塔布克地區發現距今12萬年前的人類和動物足跡,這也是迄今為止在阿拉伯半島上發現的最古老人類活動痕跡。沙特遺產委員會負責人在當天的記者會上透露,考古團隊經過長達超過十年的研究,共發現屬於7個早期人類、107頭駱駝、43隻大象和其他一些動物的足跡,同時發現233塊動物化石,表示這一發現有助於了解早期人類在阿拉伯半島和沙漠地區遷徙和定居的歷史
  • 秘魯發現距今約一萬年前的古大象化石
    秘魯發現距今約一萬年前的古大象化石4) "← →"翻頁 近日,在秘魯中部康塞普西翁省Chambara地區,展示發現的三頭約一萬年前古代大象的化石
  • 黑龍江出土猛獁象骨骼化石 初判距今4萬至1萬年
    日前,黑龍江省林甸縣四合水庫工地施工人員在作業時,挖出一個巨牙化石,後經專家鑑定為猛獁象牙化石,初步判定距今已有4萬-1萬年。   當天,林甸縣四合鄉的王金昌在四合水庫上指揮推土機幹活時,發現地上冒出一截白色的東西。他認為應該是某種動物的化石,便立即向縣文物管理所匯報了情況。
  • 龍骨坡「巫山人」 ,揭秘200萬年前人類生活
    位於重慶市巫山縣廟宇鎮龍坪村龍骨坡,發掘於1986年,是中國早期人類化石遺址。龍骨坡遺址佔地約1300平方米[1],經過先後三次的現場發掘,在遺址發現了古人類門齒和帶犬齒的頜骨化石,以及數十件與人類化石同一層次的巨猴、劍齒虎、雙角犀等化石。
  • 考古學家在沙特發現距今12萬年前的人類腳印 還有駱駝、大象等足跡...
    考古學家在沙特發現距今12萬年前的人類腳印 還有駱駝、大象等足跡分布周圍時間:2020-09-18 12:08   來源:央視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考古學家在沙特發現距今12萬年前的人類腳印 還有駱駝、大象等足跡分布周圍 沙特遺產委員會當地時間16日下午向外界宣布,考古學家在沙特北部塔布克地區發現距今
  • 科學家發現距今1.74億年世界最古老的花朵化石
    由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所領銜的一個國際研究團隊,新近在南京東郊發現了200多塊遠古化石花的標本。研究表明,這些花朵生活的年代距今至少有1.74億年,是迄今為止人類發現的最古老的花朵化石,它們的發現將被子植物的起源時間前推大約5000萬年。科研人員將之命名為「南京花」。相關研究成果18日發表在生命科學領域知名刊物《電子生命》上。
  • 科學家發現距今143萬年前,帶DNA的史前人類「糞便化石」
    提到糞便,大家一定是捏著鼻子都嫌臭,但你知道有些遠古時代的糞化石,其擁有的價值是什麼嗎?什麼是糞便化石關於史前的生物糞便化石,據科學家說,可以在其糞便化石內,了解到遠古滅絕動物的大量信息。其實在地球上從有生命開始,任何事物都不停的在歲月中變遷。
  • 重慶發現我國最早古人類化石 國人祖先源於三峽
    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 黃萬波/供圖  晨報訊(記者王大鵬)我國科學家在重慶市巫山縣龍骨坡發現的一顆牙齒化石經過年代測定,距今204萬年,這是我國發現的最早的古人類化石,由此將我國人類起源的時間往前推進了100萬年!
  • 行走慶陽:生活在熱帶乾旱草原的大象竟然在黃土高原上被挖掘出
    一具大象的骨架,穿越了時空的隧道,訴說遠古的故事。黃河古象,是滅絕最早的一種動物,人們都說,有象生活的地方,就一定有人類,就如同現在一樣,如今的大象依然是世界上最大的陸棲哺乳動物。它們與人類和睦相處,在共同的進化中,各自走向了不同的宿命。合水,位於甘肅東部,是一塊古老而神奇的土地。
  • 科學家發現遠古人類化石,距今已19萬年,生活在青藏高原!
    大約在20萬年之前,地球進入了非常寒冷的階段,除了炎熱的非洲外,其他地區的人類祖先差不多也都滅絕了。在非洲還有少數倖存下來的智人,他們走出了非洲,開始擴散到了世界各地,正是由於這個舉動,人類才能夠生生世世的繁衍下來,成為了地球上的智慧生物。
  • 200萬年頭骨化石出土,系人類祖先
    近日,考古人員在南非發現的一個200萬年前的頭骨,這一發現為人類起源與進化提供了更多的信息!,因為之前發現的大多數古人類化石都是非常零散的,比如一些牙齒化石等,而這次的發現卻是一整個頭蓋骨,非常罕見,同時也非常非常幸運,因為200萬年的時間,足以破壞大多數化石的整體原貌,而考古也會帶來一定程度的破壞!
  • 廣東三水發現古近紀鳥類化石 距今最早6500萬年
    廣東三水發現古近紀鳥類化石 距今最早6500萬年 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生王敏近日表示,宋洪輝去年在三水發現的一塊鳥類化石為三水首次在古近紀地層發現的鳥類化石。  應邀宴飲卻發現化石  據記者了解到,去年2月11日晚,46歲的廣州市民宋洪輝應邀到南海黃岐宴飲,但作為一名化石愛好者,他決定與兒子先到三水採集化石。
  • 我國發現遠古鴨嘴獸龍
    IT之家2月17日消息 根據央視新聞的報導,近日,我國湖北地區首次發現了2個遠古「鴨嘴獸」龍化石,他們是與現生鴨嘴獸具有相似捕食方式的海生爬行動物化石,距今2億4千多萬年。[我國發現遠古「鴨嘴獸」龍!距今約2億4千8百萬年]近日,我國湖北地區首次發現了2個與現生鴨嘴獸具有相似捕食方式的海生爬行動物化石。
  • 陝西漢中天坑群調查發現劍齒象化石
    近日,中外專家在對陝西漢中天坑群進行的一次科學考察中,在漢中的巖溶地下水調查中發現劍齒象化石。此次發現的劍齒象化石是繼20世紀80年代在漢中盆地初次發現劍齒象化石之後,再次發現此類化石,也是首次在漢中天坑群溶洞中發現劍齒象化石。
  • 距今19萬年前的古人類化石就出土於此,地質年代屬舊石器時代範圍
    1956年以來先後發現人類的上頜骨和牙齒及共存的古脊椎動物等化石。經鑑定,人的上頜骨和牙齒比之北京猿人具有顯著的進步性質,但也存在著原始特徵。其時代為晚更新世早期或稍晚,距今約10餘萬年,故定名為「長陽人」。洞穴處於高山丘陵盆地,四周山巒起伏,怪石嵯峨,三五村舍,疏林掩蔭,半隱於山坳之中,別具情趣 。
  • 美國發現巨蛙化石 魔鬼蛙竟能吞食恐龍
    美國佛羅裡達大學和巴拿馬史密森熱帶研究所等機構的科學家利用計算機數學模型推測,這種遠古巨蛇身至少長13米,體重能達到 1.135噸。目前,綠水蚺(Green anaconda)是世界上最重的蛇類,但體重也不過250公斤。該巨蛇化石出土的地點還挖掘出了巨龜和遠古鱷魚的骨骼化石,研究人員推測,它們可能是這 種巨蛇的獵物。研究人員指出,蛇是一種冷血動物,其體形大小受外界溫度影響很大。
  • 南極出現軟殼蛋化石,距今已有6800萬年,它和恐龍有什麼聯繫?
    南極出現軟殼蛋化石,距今已有6800萬年,它和恐龍有什麼聯繫?地球上有很多人類不敢踏足的地帶,例如百慕達三角洲、崑崙山等等。曾經有科研人員對南極考察時,發現一顆奇怪的化石,經過檢測,它距今已經有了6800萬年的歷史,究竟是什麼呢?南極出現軟殼蛋化石,距今已有6800萬年,它和恐龍有什麼聯繫?這顆化石的形態科學家發現的這顆化石,類似於球狀物體,至於到底是什麼,都沒有得到合理的答案。
  • 5種狂暴遠古動物,第3種距今兩百萬年,能捕大象
    駭鳥,駭鳥是一種不會飛行的遠古鳥類,它是生活在6200萬-200萬年前的狂暴掠食者,不僅用飛快的奔跑速度,還有著強壯的肌肉以及利爪,甚至可以用鉤狀的喙給獵物致命一擊,有觀點猜測駭鳥的祖先有可能是霸王龍,因此駭鳥繼承了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