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出現軟殼蛋化石,距今已有6800萬年,它和恐龍有什麼聯繫?

2021-01-18 利通的日常

南極出現軟殼蛋化石,距今已有6800萬年,它和恐龍有什麼聯繫?

地球上有很多人類不敢踏足的地帶,例如百慕達三角洲、崑崙山等等。這些地方總會發生一些離奇的案件,讓人內心感到恐怖,就拿百慕達三角來說,在此行駛的船隻或者飛機,都會因各種原因而掉落,連遺骸都找不到,頻繁的發生這些事件,讓人心中怎麼不害怕呢?就算有膽大的探險者前來,也未必敢涉險於此。

除了這些地方外,南北極也屬於極端地區,它們是讓人既好奇又嚮往的地方,由於溫度常年低下,很少有人居住在此。近幾年全球氣溫變暖問題,導致無數的冰川和凍土消融,南北極環境變得更加惡劣,它們已經不再是一片淨土。曾經有科研人員對南極考察時,發現一顆奇怪的化石,經過檢測,它距今已經有了6800萬年的歷史,究竟是什麼呢?南極出現軟殼蛋化石,距今已有6800萬年,它和恐龍有什麼聯繫?

這顆化石的形態

科學家發現的這顆化石,類似於球狀物體,至於到底是什麼,都沒有得到合理的答案。據說它的體積比雞蛋大了整整10倍,長度達到18釐米,像是一個巨型生物生的蛋,不像是雞鴨下的蛋,所以大家將這一化石與恐龍聯繫在一起,恐龍在6500萬年前走向滅絕,它因一場天災失去了生命。

這顆化石源自於6800萬年前,或多或少與恐龍有些關係,後來科學家通過細緻的考量,發現它是一個軟殼蛋。因地球經常發生板塊運動,使它融入南極的凍土層中,保存的極其完整,那麼它的原型究竟是誰呢?

這顆化石的原型是什麼?

起初科學家認為與恐龍有關,但恐龍的蛋大多是硬殼的,它是一種軟殼蛋,很顯然跟恐龍沒有關係了,隨後便猜測這極有可能是海洋生物下的蛋。因時隔過長,科學家無法分辨這一生物到底是什麼,有可能與鯊魚有著莫大的聯繫。這顆軟殼蛋化石的發現,從側面反映出地球無時無刻都在運動著,受到許多限制,無法確認它的母親究竟是誰。

科學家仍在努力尋找著,這個軟殼蛋化石顛覆人類以往的認知,往往通過化石便能還原一個動物的原型,在人類之前存在過許許多多的遠古生物,人類的能力有限,無法知曉這些遠古生物包含著哪些,唯有從這些化石中入手,很多生物雖然消失了,卻留下不小的痕跡。這個軟殼蛋的發現,給了科學家很大的鼓舞,至於它真正的主人是誰,尚未明確。

南極凍土層中存在遠古生物

除了找到這顆化石,科學家們還發現南極的凍土層中,存在大量遠古生物的遺骸,並檢測到不少的微生物、病毒等等,這似乎都在給人類敲響警鐘,南極很有可能成為人類的禁區,這一切歸根究底都與全球變暖有關,引發全球變暖的原因有很多,頻繁的排放二氧化碳造成溫室效應,亂砍濫伐導致森林數量減少等等,這些都是問題日加嚴峻,南北極的面貌發生天翻地覆的改變,如今出現的種種問題,讓人類情何以堪。

地球目前面臨的問題

地球早已千瘡百孔,發現這麼多病毒並不是一件好事,據科學家稱,通過相應的科學技術竟然可以復活這些病毒,也就是說它沒有直接死去,埋藏於凍土層中,處於一種休眠期,待休眠期過後又會復活,如果它具備很高的傳染性,那人類就倒黴了。

科學家每次發現動物的化石,都感到萬分驚喜,同時又要感到擔憂,有很多隱藏的危險在等著人類。目前人類該做的是重視對環境的保護,環境靠大家,地球早已經不似從前,人類加重了它的負擔,南北極也失去以往的面貌。為了人類更好的生存下去,大家該重視對地球的保護。你們對此有何感想的?可以留言互動。

相關焦點

  • 科學家在南極發現神秘蛋,距今6800萬年,它「母親」到底是誰?
    這不,科學家們在南極考察的時候,就曾意外發現了一個距離現今6800萬年前的一顆化石,它究竟是什麼呢?背後又隱藏什麼秘密呢?我們一起往下看看吧!在2011年的時候,智利科學家在南極發現了一塊化石,這塊化石就像一顆洩了氣的足球,關於這塊化石究竟是什麼,科學家們就此著手展開了研究。
  • 這枚6800萬年前的巨蛋,揭開了答案
    從時間上來看,這枚軟殼蛋的主人誕生的時間距今大約有6800萬年,從地球上的歷史演化來看,當時的地球正處於白堊紀末期,距離第五次物種大滅絕的發生還有300萬年左右的時間,所以,一開始很多科學家也都懷疑,這枚軟殼蛋或許是一顆恐龍蛋。
  • 這枚6800萬年前的巨蛋,揭開了答案
    根據《法新社》6月18日的報導,日前經過研究,科學家們終於揭開了一個發現與10年前的奇怪化石之謎。這個化石最早是在南極被發現,它看起來就好像是一個巨大的被壓扁了的橄欖球,多年來科學家們一直百思不得其解,終於通過高科技手段,確認了它的身份,原來它是一枚巨大的軟殼蛋,來自於恐龍時期。
  • 6800萬年前的神秘巨卵,它並非屬於恐龍,考古學家已著手研究
    困擾科學家多年的奇怪化石在2011年,科學家們在南極考察的時候,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看起來好像是一個被壓扁了的橄欖球一般的巨大化石,當時科學家們將它放在了智利的國家博物館中,雖然一直都想要搞清楚它是什麼,卻一直沒有頭緒。
  • 最新分析顯示,在南極發現的神秘化石是6800萬年前的一顆巨大卵
    關於2011年在南極發現、在智利博物館展示的足球大小的神秘化石,最新分析結果於17日公布,表明了這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大的軟殼蛋。據說約6800萬年前生下的這個雞蛋,是生活在海裡的蛇和蜥蜴的夥伴,可能是已經滅絕的爬蟲類的一種。圍繞化石的原形,推測交錯了近十年。
  • 早期的恐龍和史前的海怪居然生的是「軟蛋」
    科學家新的研究發現,早期恐龍下的蛋是軟殼的,而巨型海洋爬行動物滄龍也是如此,產下的蛋都是體積巨大的軟殼蛋。我們都知道,鳥類和鱷魚產的蛋殼堅硬且高度鈣化,而大多數蜥蜴、蛇和海龜產的蛋則柔軟且堅韌的。最早出現的是軟殼蛋,但古生物學家一直在努力,想弄清楚軟殼到硬殼的進化過程。
  • 千萬年前的恐龍蛋和早餐的鹹鴨蛋有什麼不同?
    (圖片來源:IC photo)放了這麼久的蛋自然是不能吃也不能孵化了,但它們卻有更重大的意義——科學家能通過對這些化石的研究,了解許多演化的問題,讓我們知道最早的蛋是什麼樣貌、有什麼特徵等等。通過這些對「蛋」的研究,許多原來關於「蛋」的觀點被一一顛覆。 最早的恐龍蛋是硬殼蛋,還是軟殼蛋?
  • 千萬年前的恐龍蛋和早餐的鹹鴨蛋有什麼不同
    (圖片來源:IC photo)放了這麼久的蛋自然是不能吃也不能孵化了,但它們卻有更重大的意義——科學家能通過對這些化石的研究,了解許多演化的問題,讓我們知道最早的蛋是什麼樣貌、有什麼特徵等等。通過這些對「蛋」的研究,許多原來關於「蛋」的觀點被一一顛覆。
  • 千萬年前的恐龍蛋和早餐的鹹鴨蛋有什麼不同?
    (圖片來源:IC photo)放了這麼久的蛋自然是不能吃也不能孵化了,但它們卻有更重大的意義——科學家能通過對這些化石的研究,了解許多演化的問題,讓我們知道最早的蛋是什麼樣貌、有什麼特徵等等。通過這些對「蛋」的研究,許多原來關於「蛋」的觀點被一一顛覆。
  • 軟殼的恐龍蛋化石,科學家認為,它來自白堊紀的海洋霸主滄龍
    在最近發表於《自然》科學期刊上的一項新研究中,科學家認為一顆代號為A. bradyi,具有6800萬年歷史的足球大小的蛋——有史以來最大的軟殼蛋(類似於蛇蛋或壁虎蛋),也是有史以來發現的第二大恐龍蛋——可能來自於生存在白堊紀的南極洲的海洋霸主,滄龍。
  • 紐西蘭發現巨型鸚鵡化石,身高可達1米,距今至多1900萬年
    弗林德斯大學副教授特雷弗·沃西說,紐西蘭以恐鳥、巨鵝和巨鷹等巨型鳥類而聞名,「但截至目前,沒有人發現過滅絕的巨型鸚鵡」。研究人員在紐西蘭南島中奧塔戈的聖巴森斯附近發現「意外赫拉克勒斯」鸚鵡化石。化石距今至多1900萬年。
  • 巴西專家在南極發現新小龍蝦化石,距今約 7500 萬年
    南極發現新屬小龍蝦大陸央視新聞客戶端報導,據巴西古生物學博物館專家介紹,目前在世界各地考古中發現的淡水小龍蝦化石共分67屬,新發現的小龍蝦屬內沒有現存物種,而在南極大陸此前只發現了三個屬的小龍蝦化石,此次發現為南極大陸歷史上又增加了一個新屬小龍蝦。
  • 科學家發現一個6800萬年前的軟殼蛋!或是海怪物種!
    據消息稱,一項新的研究發現,一個6800萬年前的蛋被科學家證實,這是有記錄以來最大的軟殼蛋,也是有史以來發現的第二大蛋,和足球一般大小,科學傑初步猜測它可能屬於一種生活在現在南極洲恐龍時代的爬行動物海怪——摩薩龍。
  • 含胚胎的爬行動物軟殼蛋化石
    本報北京6月25日電 我國科學家在遼西中生代熱河生物群中發現了含胚胎的爬行動物軟殼蛋化石,它們分為離龍類蛋化石和翼龍類蛋化石。發現含胚胎的爬行動物軟殼蛋化石,在世界上尚屬首次。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季強研究員今天宣布了這一成果。
  • 《福建首現恐龍足跡 距今8000萬年》追蹤:龍巖繼續發現50餘枚恐龍...
    ▲足跡化石發現地邊上的巖石 □《福建首現恐龍足跡 距今8000萬年》追蹤 當地政府已實施應急保護,並呼籲廣大市民不要前往圍觀 臺海網1月15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李大榮 文/圖) 福建首次發現恐龍足跡,在龍巖上杭共發現240餘枚,距今8000萬年,系我國目前發現的保存最好、面積最大、多樣性最高的晚白堊世恐龍足跡群。
  • 贛州發現恐龍新品種 泥潭通天龍距今7200萬年
    當無邊無際的黑暗洶湧而至時,它最終停止了掙扎,以一個悽美的姿勢「睡」去。7200萬年後的今天,在挖掘機的轟鳴聲中,大鳥悠然「醒」來。這一次,它雖失去了曾經引以為傲的紅冠鮮羽,但卻多了一個銘刻歷史的名字——泥潭通天龍。   而它那些石化的遺骸,也在無聲地訴說著史前江西的神秘故事。
  • 化石卵的發現和南極洲的發現,顯示恐龍和海洋爬行動物產卵軟殼
    一項新的研究顯示,新發現的化石卵顯示,早期恐龍和海洋爬行動物產卵軟殼,就像海龜、蛇和蜥蜴的卵,而不是今天鳥類卵的硬殼。根據周三發表在雜誌上的一項研究,隨著時間的推移,恐龍很可能會生硬殼蛋。自然。但是,某些類型恐龍化石記錄中缺少卵子的原因可能是因為它們是軟殼的。根據研究人員的說法,恐龍早期歷史上沒有明確的硬殼恐龍蛋。
  • 我國古生物學家發現距今約7000萬年前的竊蛋龍孵卵化石
    我國古生物學家發現距今約7000萬年前的竊蛋龍孵卵化石 新華網 | 2021-01-04 09:05:20 我國古生物學家通過研究江西贛州出土的一組恐龍化石後發現,這是世界上罕有的同時保存有成體、胚胎和蛋窩的竊蛋龍孵卵化石。該組化石是在距今約7000萬年前的地層中發現。
  • 西媒:阿根廷發現最古老茄科植物化石 距今5200萬年
    參考消息網1月8日報導 西媒稱,在阿根廷出土的最古老的墨西哥酸漿化石距今已有約5200萬年的歷史,專家們由此重新思考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的茄科植物的演進史。據埃菲社1月5日報導,除了墨西哥酸漿,人們常吃的番茄、土豆和辣椒都屬於茄科。
  • 正在孵蛋的恐龍化石!贛州有重大發現
    」,贛州是江西省內出土恐龍化石和恐龍蛋化石最多的地區,而最近我國古生物學家通過研究江西贛州出土的一組恐龍化石後,發現了世界上罕有的竊蛋龍化石,距今約7000萬年,同時保存有成體、胚胎和蛋窩。 贛州市博物館研究員張嗣介:」這個龍是在蛋上面,它是在孵蛋,反過來就看得到下面的蛋,它那個蛋分布是呈放射形狀,至少是三層以上,三層蛋大概有二十多個,這也是非常難得的,還可以看的到它裡面的蛋殼和胚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