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荒漠第一村,在孤零零的幾千年後,因修路被意外發現

2021-01-09 小莫莫帶你看世界

儘管我們現在的網絡和旅遊業是很緊密的,但出去旅遊總能讓我們看到一些不熟悉的地方。加之近幾年網絡的迅速發展,更多神奇的地方展現在我們眼前。大家都知道,我國地域遼闊,境內隱藏著眾多的神秘之地。

今日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是我國新疆地區的一個村落。據報導,如果不是因為修路,人們也不會發現這個孤島。西北地區本來就是地廣人稀的地方,所以在這裡總會藏有一些人跡罕至,鮮為人知的地方。

距新疆民豐縣約150公裡,有一處叫「牙通古孜」的地方。這兒住著50多戶人家,其中維吾爾族佔了很大比例,漢族大約只有10戶人。由於這裡正好在塔克拉瑪幹沙漠腹地,周圍環境較為惡劣,由此很長一段時間沒有外來者進入,村裡人也沒有外出,與世隔絕了幾千年。

直到上世紀80年代,由於塔裡木沙漠公路的修建,這裡才被發現,而此時,人們才知道現在的牙通古孜是什麼朝代。不知大家有沒有感覺到這裡就像課本裡學到的《桃花源記》一樣,桃花源裡的居民也是長期與世隔絕,外人進入後才知道當時處於什麼年代。

在流沙中,塔裡木公路是世界上最長的公路,當修建到塔克拉瑪幹沙漠腹地時,發現了牙通古孜。就在很早以前,村子裡居民的祖先就已經逃往這個地區以躲避戰爭。儘管說是在沙漠的腹地,但是因為這裡正好有一條小溪,環境非常好,從此便一直定居下來。

夏天七、八月份,從崑崙山上會有融化的雪水匯合成小溪流過牙通古孜,給這裡的人民帶來生活用水和灌溉用水。而且到了旱季,村裡的居民便只能用儲藏在池塘裡的水。村裡還開設了幾家小飯店,是村裡最熱鬧的幾個地方之一。

我們的荒漠第一村,孤立無援幾千年,因修路被意外發現。

自發現以來,牙通古孜一直享有著我國沙漠第一村的稱號,一方面因為沙漠腹地環境較為惡劣,另一方面由於離縣城較遠,村民很少外出。亦正因如此,牙通古孜依然保持著原生態的面貌。不知大家是否對牙通古孜感興趣?

相關焦點

  • 12年,懸崖上鑿通出村「最後一公裡」
    當時有人給村裡的小夥說媒,一到村口,媒人和姑娘就反悔了,「進村都費勁,誰還敢嫁進來。」李華明無奈地說道,「即使嫁進來,姑娘也呆不下去,偷偷跑走的就有6個。」修路難 中途還曾被迫停工大山阻隔著巖頭村與外界的生活,很多老人上了歲數後再也沒有出過村。李華明認為,這一切都是因為路不通造成的。
  • 工人修路竟挖出千年真龍 揭秘真龍現身靈異事件
    工人修路竟挖出千年真龍  【震驚了!工人修路竟挖出千年真龍】據說某個村民在修路時,竟挖出千年真龍。在中國歷史上,各個朝代各個時期都曾經有這樣或那樣的有關龍的傳說!特別是1934年遼寧營口墜龍事件,更是被用來證實真的有龍存在!
  • 邯鄲臨漳縣孫陶鎮沙河岸村村貌煥然一新
    「以前我們村街道上,垃圾、灰塵亂飛,道路坑坑窪窪、要是下雨天更沒法走。因為路不好走,以往下雨天老百姓出趟門都愁得慌!晚上串門發愁,看到現在晚上燈火通明的街道心裡敞亮多了」。這都得感謝!我們鎮黨委書記張俊紅!
  • 黨員帶頭 讓草果村產業「開花結果」
    曾經溪口鎮草果村因地理位置偏遠、基礎設施薄弱、產業發展滯後、群眾認可度不高等因素,一度成為開展扶貧工作的重難點。現在,草果村在黨支部、駐村工作隊帶領下,踐行黨員初心,積極落實脫貧攻堅各項要求、政策,順利實現貧困村轉型「前進村」。
  • 美國加州的千年「隧道樹」,因修路中間被鑿空,130年後倒下
    美國加州的千年"隧道樹",因修路中間被鑿空,130年後倒下 大家都知道,在現代的社會當中,修建一個完整的公共道路網絡是一個國家非常需要重視的事情之一,所以不管是在一些鄉村地區還是在城市裡面,都會有著大量的公路進行連接,但是我們也知道,在修建道路的時候,往往都會遇到許許多多的阻礙物
  • 爽,這件做了幾千年的大事,在我們村終於要消失了!
    一件延續幾千年的大事情,在我們這個村裡,很可能就要終結了。這就是種田。別笑……民以食為天,吃為人生第一大事!在寫這篇文章之前,我才把秋收的穀子曬到地坪裡,陰雨了二十多天,剛出太陽,過兩天,又要下雨,搶時間啊!
  • 天發現距地球幾千光年的蝴蝶星雲!也許幾千年後它就會消失
    在距離我們地球幾千光年之外,有一隻「太空蝴蝶」,周身呈現明亮的藍色,此外還有紫色和紅色的雲,這是我們以前從未見過的如此清晰和詳細的一隻「蝴蝶」。距離地球幾千光年的蝴蝶星雲這個蝴蝶星雲因形狀與蝴蝶相似而得名,實際上它是一個行星狀星雲,一個圍繞著一顆尚未爆炸的古老恆星形成的巨大氣體雲。位於智利的歐洲空間天文臺ESO最近拍攝到了這顆星際物體的生動圖像。這個星雲被稱為NGC2899,其中NGC代表一個總的目錄,其中列出了星雲和其他類似的天體。
  • 「我的扶貧故事」是駐村工作成就了我丨興義市南盤江鎮南龍村駐村...
    剛到村裡面的時候,對於村情實際一無所知,我被安排到四組擔任網格員。村主任看我找不著門路,便帶著我挨家挨戶的走,向我介紹每一家的基本情況,隨著時間的積累,我了解得越來越多,去到每一家的次數也開始變多,回想其實這並不是什麼難事。
  • 這一年,牡丹區省派第一書記都幹了啥?
    ,省派掛職區委副書記賈國斌帶領22名省派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員,先後到安興鎮、胡集鎮等7個省派第一書記村觀摩學習。會後,賈國斌對觀摩情況及第一書記工作進行了點評,並對2021年全區省派第一書記工作進行安排部署。   據了解,自2019年4月,牡丹區省派第一書記到位後,累計走訪黨員1757名,走訪群眾4727戶,發放調查問卷6102份,召開座談會424次,制定幫包規劃71個,外出學習考察156次,召開黨員大會305次,召開村民代表會議或村民會議236次,組織開展主題黨日等黨員活動295次。
  • 除了雪豹,我們還關注黃河源的馬麝——因麝香而漸漸消失的物種
    「我們的冬季草場裡草食動物較多,平時我們也在保護他們,但夏天搬到夏季草場後,外來修路人和挖蟲草人的偷獵較頻繁,這個也不好管。」來自同德縣瑪隆生態文化研究協會負責人索南達傑介紹了他們最近幾年內發現區域內馬麝種群數量下降極快,因此他們在五個村內開展了馬麝調查和保護的工作,共記錄了13隻公的、18隻母的、4隻幼崽。過去的幾年該協會在三個村的地區清理了224個套子。索南達傑還帶領村裡的年輕人正在拍攝《尋找馬麝的足跡》紀錄片。
  • 用責任與擔當書寫無悔青春——記興和縣賽烏素鎮三股水村駐村第一...
    「自從薛書記來到我們村,為我們扶貧工作注入了年輕的活力,這小夥有想法、有幹勁……」三股水村村幹部們一提到駐村第一書記薛書元都這樣誇獎。  1990年出生的薛書元,一名毫無農村工作經歷的興和縣公安局工作人員,組織的一紙調令,讓他成了賽烏素鎮三股水村的駐村工作隊長兼第一書記。
  • 猶他神秘金屬巨石消失後瞬移到羅馬尼亞?還面向聖山,刻滿花紋
    這幾天在社交媒體上風光無限的美國猶他州神秘金屬「巨石」,因讓人聯想起科幻電影《2001:太空漫遊》的神秘黑石而引發全球狂歡,無數人為之瘋狂,很多人甚至千方百計找到了它,駕著直升機開著車去探險,以至造成通往荒漠的道路堵塞,排起了長隊。
  • 「我的扶貧故事」張政:駐村經歷是我人生的一筆財富
    我叫張政,山東人,是國投集團盤江公司的員工,也是平塘縣平舟鎮興民村的駐村第一書記,不同的兩個角色,讓我感到身上的責任重大。2018年7月,我像千千萬萬的扶貧幹部一樣,背起裝滿夢想的行囊,伴著激昂的鬥志,來到平塘縣興民村擔任第一書記。
  • 重慶有個「天坑村」,垂直落差1100米,7年修了8公裡天路
    談到重慶,腦海中浮現出這樣一幅圖景:洪崖洞燈火璀璨,長江索道下江水滔滔,紅彤彤的火鍋熱鬧非凡……這是很多人對這個城市的基本印象,事實上,「重慶」不僅代表了這個城市,而且還指的是它所轄的區、縣、鄉等等,在這個燈火燦爛的城市之外,還有群山峻岭、峽谷溪流,還有一座座隱藏在山腳下的村莊,等待我們去發現
  • 山東連續多年選派省直單位黨員幹部駐村,替群眾紓憂解難 第一書記...
    ,山東連續從省直單位選派4輪、3342名黨員幹部,帶動全省各級選派5萬多名黨員幹部,到扶貧工作重點村、黨組織軟弱渙散村、鄉村振興示範創建村擔任第一書記。清明思忖:都說新官上任三把火,看來,這第一把火,得先燒水了。  清明頻頻跑縣裡,爭取來30萬元,乃省撥專項資金,想改造管網。一盤算,主管道5公裡,次管道15公裡,全村上千戶、4000多口,這點胡椒麵撒不勻。他同班子商量,還是打口井划算。  仨月後,井打好了,500米深。經檢測,井水符合飲用標準,煮粥香、泡茶甜。水壓足足的,太陽能派上用場了,不再有人出村借水了。
  • 柳林一農民自掏腰包修出村路(圖)
    「印子局村早該修路了。」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曾任吳村村黨支部書記的村民劉三年告訴記者,印子局村地廣人稀,人均耕地有七八畝,並且地下蘊藏鐵粉、石膏等礦藏。如果有條好路,無論招商引資開採礦藏,還是發展農業,都能讓村民過上好日子。而不至於像現在這樣,人均收入排在全縣末尾,還有20多個村民打著光棍。  2010年,柳林縣與中陽縣開始實施村村通公路工程。但村村通公路工程,只修到行政村。
  • .| 真情灑滿黃土地 ——記吳起縣廟溝鎮三合掌村第一書記藺文淵
    脫貧攻堅 | 真情灑滿黃土地 ——記吳起縣廟溝鎮三合掌村第一書記藺文淵 2020-05-09 20: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千村萬戶看小康|鄒城上磨石嶺村:石徑古井石板路,築起山村致富
    村中有傳統民居70餘座,300年以上的老柿樹30餘株,背靠魯西南第一高峰鳳凰山,旅遊資源豐富。然而,因村中交通不便、環境惡劣而鮮有人至。張莊鎮副鎮長崔健至今記得他第一次來村裡的情景:「我是帶著鐮刀一邊斬草一邊往前走。」無路可走,帶給上磨石嶺村的還有遲遲發展不起來的經濟。
  • 罕見「荒漠貓」被發現,帶著貓仔在閒逛,如此規模實屬罕見
    這不又有一個罕見的物種出現在我們的視野,這是一種非常稀少的動物,那就是一種生活在荒漠中的貓咪,我們又稱它為荒漠貓,而且這次是荒漠貓全家出行,一隻母荒漠貓還有四隻小貓在一起散步,發現的地點在祁連山國家公園附近,一家五口荒漠貓的發現,說明我們對於環境的保護有了非常大的進步。
  • 90後第一書記·故事|馮芙蓉:五年駐村是生命中最美的花
    他強調,到2020年現行標準下的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是黨中央向全國人民作出的鄭重承諾,必須如期實現。這是一場硬仗,越到最後越要緊繃這根弦,不能停頓、不能大意、不能放鬆。駐村第一書記是精準扶貧的重要支點。從2018年起,澎湃新聞連續三年推出「90後第一書記」專題,聚焦這一年輕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