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空間技術世界第六(圖)

2020-12-03 中國科學院


印度自行研製的INSAT—2E衛星。


    □《環球時報》駐印度特派記者 錢峰

    歷經30多年不懈努力,印度空間技術總體水平發展迅猛,已是當之無愧的世界第六空間技術大國。在發展中國家裡,迄今能在該領域與中國媲美的也只有印度。據媒體披露,印度目前每年空間技術研究經費至少為3.5億至4億美元,佔印度所有科研機構總經費的17%。

    火箭衛星種類齊全

    印度1975年研製成功第一顆人造衛星。1980年7月,其自行研製的SLV—3運載火箭成功將一顆「羅西尼」試驗衛星送入400公裡高的軌道,從而使印度成為世界上第七個能獨立發射衛星的國家。1994年,印度用PSLV—2D運載火箭,把一顆地球遙感衛星送入極地軌道,成為繼美、俄、中、法、日之後第六個擁有將衛星送入極地軌道能力的國家。20多年來,印度共發射地球觀測、地球同步通訊、太陽物理試驗、廣播電視、遙感衛星以及軍用偵察系列近20顆衛星。

    目前,印度擁有4種類型國產運載火箭:「衛星運載火箭3(SLV—3)」、「加大推力運載火箭(ASLV)」、「極地軌道運載火箭(PSLV)」和「地球同步軌道運載火箭(GSLV)」。如今,印度建成了薩拉巴伊航天中心和斯裡哈裡科塔航天發射中心兩個太空飛行器發射場,掌握了製造和發射運載火箭、人造衛星、地面控制與回收等技術,已具備一套完整的空間技術開發和應用體系。值得一提的是,2001年4月,印度成功解決了低溫發動機冷卻系統、閥門和點燃系統的難題,用自行研製的備有低溫火箭發動機的GSLV火箭將1.5噸重的衛星送入了地球同步軌道。該火箭的個頭和質量可與美國「德爾塔」型火箭媲美。據媒體透露,印度已批准研製一種更為先進的GSLV火箭,它能將4噸重的衛星送入地球同步軌道。

    俄羅斯火箭助印度登月

    印度總統卡拉姆博士去年曾對外宣稱,印度正在籌備登月計劃,已有超過500名印度科學家在共同努力。當時媒體披露,印度快則5年,慢則10年,將向月球發射無人探測宇宙飛船。日前更新的報導稱,印俄兩國正就一項聯合登月計劃進行研究,考慮在未來幾年內藉助俄羅斯火箭送印度太空人登月。據悉,該計劃包括數次載人與無人飛行在內的登月發射,將分三階段進行,首先力爭2005年前實現向月球發射探測裝置,然後發射登月機器人,對月球進行多項科學研究,最終幫助印度太空人登月。目前,俄方已表示願意提供多種可供選擇的發射火箭,這無疑將使印度登月計劃有望提前實現。

    印度設計新型太空梭

    此外,為實現低成本發射衛星,印度還在進行太空梭的研究。去年7月,印度科學家提出了新型太空梭概念,命名為「艾瓦塔」。據悉,設計中的「艾瓦塔」能達到10公裡的巡航高度,然後,低溫火箭發動機將「艾瓦塔」推入太空。完成任務後,「艾瓦塔」離開軌道,重新進入大氣層,利用自身動力著陸。一架「艾瓦塔」能反覆完成100次飛行任務,可將100噸的有效載荷送上太空。它的主要特點是起飛時不裝載液氧。火箭飛行需要的21噸液氧將在開始的1個小時大氣層巡航過程中製造出來。在大氣層中飛行時,「艾瓦塔」會先吸進空氣,然後把氧氣分離出來並將氧氣液化儲存。

    隨著空間資源爭奪戰的日趨激烈,印度在積極發展民用空間技術的同時,也在秘密研製航天武器。不久前,印度國防部長高級科學顧問阿特裡透露,印度已在該領域取得重大進展,將在5年內擁有用於太空作戰的雷射武器,這無疑將給印度空間大國的天平上又增添一枚重量級砝碼。

相關焦點

  • 印度打衛星 又一個「技術民族主義」(圖)
    反衛星技術40多年前就出現了,到目前為止,不止一個國家進行過反衛星技術驗證性質的實驗,而從太空中摘掉自己用不著的衛星和破壞別人正在用的衛星應用的是完全相同的技術。然而,薩拉斯瓦特主席的表態卻讓印度由此成為了首個公開表示要研製太空武器的國家。其他太空軍事強國都是把自己的類似技術用比較溫和的稱呼包裝一下,比如說「反導系統」。
  • 印度獲準進天宮空間站而美國被拒絕,其被拒的原因是什麼?
    天宮空間站建設進程上來,目前有多個國家申請加入該項目,值得一提的是先前天宮空間站在獲準印度進入後卻果斷拒絕了美國,NASA叫屈自己被不公平對待,不料遭俄羅斯怒懟:被拒絕完全是合情合理,對此有人好奇印度被獲批進天宮空間站而美國被拒絕,其被拒的原因是什麼
  • 【世界銀行GDP排名:印度超法國成全球第六 中國第二】世界銀行7月...
    【世界銀行GDP排名:印度超法國成全球第六 中國第二】世界銀行7月初更新的2017年各國國內生產總值(GDP)排名顯示,印度超越法國,成為全球第六大經濟體。
  • 世界主要大國綜合國力比拼 中國國力排名第六位
    中廣網北京1月5日消息 中國社科院今日上午發布的國際形勢黃皮書 《2006年:全球政治與安全報告》中認為,中國的綜合國力在世界主要大國中排名      黃皮書就公眾關注的重大全球政治問題,聯合國改革,世界與地區政治,世界政黨動向等問題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和介紹。黃皮書中公布了世界主要大國綜合國力實測結果。
  • [時事熱點]中國綜合國力排名世界第六
    昨日,中國社科院對外公布2006年《世界經濟黃皮書》和《國際形勢黃皮書》。黃皮書實測結果表明,中國在各大國中綜合國力排名第六。專家預測分析稱,2006年全球經濟增長速度將略有放緩,預計在4%到4.3%之間。
  • 印度的10大世界之最
    預計在2028年,印度的人口將達到14.5億,屆時將超越中國躍居世界第一。與中國努力控制人口增長不同,對於許多印度人而言,成為人口最多的國家將是一項偉大的成就,那將標誌著在與中國的競爭取得了一項長足的進步。
  • 中國石油產量全球第六,也算是石油開採大國了,那印度、美國呢?
    2019年,中國開採的石油原油總量約為1.91億噸,換算成日產量約為390萬桶,全球排第六名。到了今年1月份,中國的石油日開採量略微提升至392.3萬桶,在全球仍是排第六名。全球有200多個國家,中國的石油開採量穩居全球第六,這應該是一個很不錯的成績。
  • 象棋中的象是印度的大象印度已經第六次申遺了 請不要再丟人了吧
    中國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著許多值得世界各國關注的文化和歷史遺產。即使不惜一切代價竊取中國古人的智慧,最著名的事情就是韓國把中國的端午節帶到國際遺產申報上,這讓很多網友感到不可思議,因為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屈原的存在,那就是我國古代的端午節。據說,在秦朝以前的戰國時期,中國已經開始過端午節了。當時韓國不知道在哪裡?
  • 「第六度空間」的戰鬥:電磁頻譜戰
    原標題:「第六度空間」的戰鬥:電磁頻譜戰   11月27日—28日,以「創新·融合·超越」為主題,由中國電子信息行業聯合會、中國電子學會、國防科技大學聯合主辦的2017全國頂尖電子戰學術交流大會在安徽合肥國防科技大學電子對抗學院舉辦,中國工程院院士呂躍廣在作「電磁頻譜戰與電子戰
  • 中國發射新型光學遙感衛星,印度網友:印度的技術才是最先進的
    tyjghjghhh:中國人擅長在收購好萊塢後製作cgi,但不明白為什麼印度的太空技術是世界上最先進的。T Hunter:@ Tyjghjghhh印度的技術?請出去看看這個世界,先學習如何建造廁所技術,然後再談。Thanya Tai:@ Tyjghjghhh,我懷疑印度有羞恥這個詞嗎?印度人並不羞於宣稱他們是世界上最好的。
  • 印度"象"能否變成印度"虎"?
    中國日報網站消息:進入21世紀以來,中國與印度經濟的全面快速增長,為世界所關注,並同被譽為亞洲乃至世界經濟的發動機。但是,長期以來在一般中國人眼裡,印度依然是貧窮落後的國家,經濟發展也還是遠遠不如中國。
  • NASA世界版夜景圖,結果印度的光比東方和美國都要亮?這麼發達?
    所以美國的NASA還放出了一張世界版的夜景圖,而我們也可以從這張圖上面看到一個現象,一般燈光明亮或者比較密集的地區,那個地方一般都是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就像中國還有美國等一些歐美國家。不僅可以從這張圖上看出各國的發達程度,還能看出各國的工業化發展水平如何,非常特別的是,我們還可以看到各國的人口分布和經濟分布情況,像我國光亮分布密集的地方一般都分布在東部沿海地區。
  • 印度研究出在月球上制磚技術
    印度研究出在月球上制磚技術印度科學研究所和印度空間研究組織開發出了一種在月球上製造磚塊狀結構的可持續工藝,這可能是在空間探索方面邁出的重要一步。這種技術使用月球土壤,並利用細菌和瓜爾豆將土壤固化為承重結構。印度科學研究所機械工程系助理教授阿羅克·庫瑪說:&34;上個世紀,太空探索已經成倍增長。隨著地球資源的迅速減少,科學家們加強了他們在月球和其他星球上居住的努力。將0.9斤材料送往外太空的成本約為1萬美元。
  • 中國的一箭多星技術為何是世界第一的?只因無限的發展空間
    因此,哪怕到了今天,一箭多星技術是一項非常高技術含量的技術。目前,只有美國、中國、俄羅斯、印度、日本和歐盟掌握了一箭多星技術。,火箭其實就是飛出地球的飛彈,因此,外界一直看不起印度的火箭是非常有道理。中國的技術的特色是在送上去的過程中和送上去之後,它都有非常大的修正的空間,不會造成一次失敗,這就給這種技術提供了非常大的操作空間。現在的中國的衛星在飛上太空繞軌運行之後,有時,也會出現一些小失誤導致無法進入預定軌道。這種時候,預定的修正機制就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每一次數據的修正都要花費上無數的心血,這種時候,科學家總是要沒日沒夜地工作的。
  • 鐵路第六次提速 首趟列車昨從成都始發(圖)
    四川新聞網--成都晚報訊 :  鐵道部昨稱將實行靈活售票方式 全國首趟提速列車昨晚10時36分從成都始發  鐵路第六次大面積提速調圖18日零時起正式實施。鐵道部新聞發言人王勇平16日表示,18日開行的時速為200公裡及以上動車組的票價比其他列車貴一些,與動車組本身的技術含量高、投入成本大、時速快、服務優質等有關,鐵道部將根據市場規律,考慮今後票價的下浮問題。
  • 印度擬研發太空武器 以摧毀地球低軌道衛星(圖)
    研發反衛星武器系統  印度國防研究暨發展組織主席薩拉斯瓦特在參加印度第97屆國防科學會議時表示:「印度正在研發攔截技術,它可用於摧毀敵人的衛星。」  據印度媒體稱,薩拉斯瓦特目前還兼任國防部科學顧問。不過,他補充稱,印度國防部科學家尚沒有任何試驗計劃,但已經著手整合組裝技術,以備國家需要。
  • 2020年世界科技發展回顧·空間技術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本報駐美國記者 劉海英 在航天領域,美國依舊扮演著全球航天領導者的角色,有序推動空間研究和深空探索任務的開展。在重大研究成果方面,美國科學家繪出了迄今解析度最高的太陽圖像,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細節幫助科學家研究太陽磁場;發布了首份月球地質綜合圖——「月球統一地質圖」,以1∶500萬的比例顯示了月球的地質情況;創建了首張火星大氣電流分布全景圖,開啟了火星大氣研究的新時代。 伴隨更多先進儀器和技術的應用,人類的目光所及越來越遠。
  • 2020(第六屆)城鎮空間文化與科學論壇會議召開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段丹潔 通訊員陳月瑩)11月28日,上海交通大學主辦,上海交通大學城鎮空間文化與科學研究中心承辦的第六屆城鎮空間文化與科學論壇在線上舉行。「分析文學世界建構的敘事方式,不僅可以深層次地揭示文學作品的敘事結構和藝術技巧,而且有助於讀者依據相應的文本線索和敘事要素重構真實的世界——詩意棲居的世界。」他說。  上海交通大學設計學院教授陸邵明從人居環境科學的角度,梳理了自公元前10世紀至今,空間敘事設計思維在東西方的發展和變遷,及其對東西方棲居空間、儀式空間建構的影響。
  • 印度空間志向的內在哲學,成本不降到極限,絕不甘休
    但是,從能力的角度來看,印度最大的不足是缺乏可跟蹤空間物體的遠程雷達和雷射測距系統-這種基礎設施「即使不存在,也受到極大限制」。這些系統對於保護天基資產至關重要,因為它們使太空機構能夠檢測到可能與先進且昂貴的軌道設備相撞的不活動衛星和空間碎片。這些系統也是國家追蹤反衛星武器的基礎,因此對於國防能力和其他太空大國的監視至關重要。
  • 印度的量子野心
    就在上個月,印度理工學院(IIT)校友會與莫斯科羅蒙諾索夫國立大學和俄羅斯軟體公司籤署了一項協議,將在印度建造世界上最大、速度最快的混合量子計算機。印度量子計算的發展仰賴美國的同時,也在開展多方合作。8月26日,IIT校友會宣布將與俄羅斯合作建造世界上最大、最快的混合量子計算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