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象"能否變成印度"虎"?

2020-11-27 華夏經緯

    中國日報網站消息:進入21世紀以來,中國與印度經濟的全面快速增長,為世界所關注,並同被譽為亞洲乃至世界經濟的發動機。但是,長期以來在一般中國人眼裡,印度依然是貧窮落後的國家,經濟發展也還是遠遠不如中國。先入之見往往並不代表事物的真相:印度的信息技術目前正以30%的高增長率向前發展,其軟體出口已達世界軟體的20%強;印度的外匯儲備又創新高,達到1400億美元……近來,國際輿論熱評印度發展,認為過去龐大卻遲緩的印度「象」正在蛻變為雄心勃勃且行動敏捷的印度「虎」。那麼,印度的經濟究竟如何?印度能崛起成為世界級大國嗎?

    「軟環境」提供發展潛力

    當人們進行中印經濟發展的比較研究時,往往產生一個共識,中國和印度的崛起,走的是兩條各自不同的路。不少國際輿論認為,中國的經濟發展勢頭強勁,且中國目前政治和社會穩定,發展模式靠製造業驅動,大規模基礎設施投資,外資的大量湧入等等,故印度經濟的發展是無法與中國相比的,中國經濟的領先地位將會繼續保持下去,印度人要趕上中國人是不可能的。況且,目前中國和印度的經濟差距也太大。

    不過,我們若冷靜立體地審視分析研究印度經濟發展的內外因素與環境後,我們也可以看到印度經濟發展的潛力是巨大的。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印度的政治體制,為印度經濟發展提供了相對長期穩定的政治社會環境,而印度人民民主與法律意識的形成,法律制度的齊全,減少了不必要的人為因素的幹擾和破壞。

    其次,印度私營企業勢力大大強於中國,而且具有不少成熟的能參與國際競爭的世界級公司和財團。在世界著名的經濟雜誌《福布斯》和《遠東經濟評論》的評比中,中國大陸公司榜上無名,而印度有10多家公司榜上有名。

    再次,印度的金融系統比較健全,而且管理體制國際化程度高。另外,印度銀行的壞帳遠比中國銀行低,印度的股票市場也比中國成熟得多。

    第四,印度的軟體明顯優於中國,甚至連美國微軟公司總裁比爾·蓋茨也認為,21世紀世界軟體超級大國將是印度。美國《財富》雜誌所列世界500家大公司中,有300多家使用的軟體都是印度軟體公司提供的。

    第五,印度的國際化人才多。眾所周知,一國經濟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該國科技人才與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國際化人才的狀況。印度不但高校數量多,而且世界知名的學校也不少,其學生普遍的質量也比較高,尤其是理工科學校,其優秀的畢業生可以與美國的麻省理工學院和法國綜合技術大學的畢業生相比。

    第六,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已成為印度社會的良好風氣。在現今的印度社會裡,知識分子不但受到人們的尊重,而且他們的工資和各方面的福利待遇也是最高的。

    總而言之,所有這些有利於印度經濟發展的「軟環境」,是印度人民經過了獨立50多年來在全體國民的奮鬥實踐中得來的。印度的經濟經過改革還是得到了較快的增長,並且還將持續地增長下去。所以,也有國際輿論認為,通過更有組織和更自主的發展,印度可能更有發展後勁。

    老問題仍是「絆腳石」

    印度在崛起的道路上邁進,也存在著諸多的矛盾與問題。這些矛盾與問題一旦爆發,或者由於政府處理不當,都將成為印度崛起道路上的重重障礙。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印度是個宗教國家,宗教教派間的矛盾與衝突,始終是印度經濟發展進程中最大的攔路虎。

    其次,印度有三億多窮人,而且目前貧富差距非但沒有縮小,反而有拉大的跡象。再加上失業人口遠遠多於中國,如果不能解決窮人的生活與居住問題,由貧富不均引起的社會矛盾將始終是印度經濟發展的最大隱患。

    再次,印度的國有企業效率低下,經濟效益不佳。目前關於國企改革在執政黨內部產生分歧,這對國企改革又帶來了重重的困難。印度國有企業在經濟領域佔有約50%左右的比重,如果國企改革搞不好,印度的經濟發展也會受阻。

    第四,印度人口眾多,由於宗教和封建陋習影響,計劃生育沒有取得良好成效,如今印度的人口已超過10億。自上世紀90年代改革開放以來,忽視了對農業的改革和糧食生產,農業問題又一次凸顯出來,若再不注重農業生產,印度將面臨「第二次糧荒」。

    第五,印度的基礎設施老化,設備陳舊,且又缺電少水,已經遠遠不能滿足今天印度經濟發展的需要。

    第六,沉重的財政赤字已成為印度經濟發展的絆腳石。目前,中央與邦政府的財政赤字仍在不斷擴大,難以看到有下降跡象。2003—2004年度財政赤字總額已超過國內生產總值的60%。財政赤字預算主要用於各級政府的日常開支、公務員薪金和舊債的還本付息,很少用於生產性投資項目。如果印度仍不能有效地克服財政赤字的攀升,那麼它將會嚴重影響印度經濟持續快速的發展。

    總之,印度要成為一個真正的「有聲有色的」世界大國,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還需要印度人民更充分地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做更大的努力和奉獻。(來源:解放日報/上海國際問題研究所 吳永年)

相關焦點

  • 象兵阻擋成吉思汗取印度
    但令人疑惑的是蒙古的鐵騎唯獨沒有侵佔離自己較近的印度國。歷史上有很多學者對此提出了見解。 八剌率領的兩萬蒙古軍進入印度境內,沿途攻下了一些城市,但始終未找到扎蘭丁的蹤跡。當時耶律楚材婉言勸說成吉思汗放棄追擊,從印度撤出。但成吉思汗不但要繼續追擊,還想乘機攻下印度。這時傳來哲別部隊進軍高加索山,進兵阿羅思(俄羅斯)的好消息。
  • 古代中原沒有大象,印度卻有象兵,所以中國象棋起源於印度?
    這兩天網上又出來一堆印度象棋申遺和咱們中國搶文化遺產的消息。印度人聲稱「大象的發源地在印度,所以象棋應該是印度發明的」,而聯合國的工作人員忍不住吐槽:「大象發源地是印度沒錯,但是象棋上刻著的中國漢字,難道你認不出來嗎?」這其實就是一個段子,因為印度象棋和中國象棋不是一碼事兒。
  • 「南亞虎」印度在印度洋的戰略是什麼?
    印度洋雖然印度國內還存在基礎設施落後、貧富差距大、國內市場沒有統一等問題,但是不可否認,印度是一個有雄心的正在快速成長中的大國,很多人都把印度看成是幾十年前的中國。印度和中國一樣也是一個歷史十分悠久的國家,在印度的內心也有一顆雄心,那就是成為「印度洋霸主」。印度獨佔印度半島,印度半島向南深入北印度洋,東臨孟加拉灣,西臨阿拉伯海,海岸線長度超過7000千米。
  • 親,去印度打「象的」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刊
    馬是人類的傳統交通工具,不過你可能不知道,在巴基斯坦,駱駝可以當「車」用,而在印度,大象可以當「的士」用。  如果你到印度古城齋浦爾,可能會感覺自己宛如進入大象樂園:一隻只大象,上面坐著幾個人,整齊有序、穩步前行,就像一支龐大的大象運輸隊。如果說我們稱乘坐計程車為「打的」,那麼在印度,乘大象出行也就是打「象的」了。
  • 中國象棋已被印度申遺6次,理由竟是裡面有「象」
    然而,近期印度卻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送申請,將中國象棋作為印度文化遺產進行申遺。而且,印度還不是第一次這樣做,他們僅僅將象棋申遺已經進行了6次之多。而為了證明象棋源自於印度,他們可謂是煞費苦心,匯總起來,印度拿出的所謂「鐵證」主要有兩條:一是波斯象棋源自印度。
  • 中國象棋已被印度申遺6次 理由是裡面有「象」
    原標題:中國象棋已被印度申遺6次 理由是裡面有「象」……近日,一則匪夷所思的新聞引爆了中國象棋界——印度向聯合國申遺中國象棋!沒錯,你沒看錯,印度在申遺中國象棋,而且已經申請了6次,雖然次次都被駁回。聯合國反對的理由很簡單:「漢字認識不?」
  • 中國象棋被印度申遺6次,網友:有「象」是印度的?有「馬」呢?
    據了解,印度之所以「堅持不懈」地申遺,是因為中國象棋32顆棋子裡,有兩個棋子是「象」。他們固執地認為:大象屬於印度專供,中國不會有大象!有熱心網友表示:如果按照他們的邏輯,那麼「馬走日」,豈不是日本也要申遺?難道,大象僅僅是在印度才出現嗎?當然不是!關於大象的記錄,中國商朝時候就已經出現。
  • 印度象頭神與三星堆象頭冠,存在什麼樣的不為人知的聯繫?
    這次是個石雕像,也是象頭神伽內什。象頭上的左牙,明顯是磕掉了。在大多數印度寺廟的大門上方以及多數印度人家的門頭上, 都有象頭神的形象。」可以說,象頭神在印度諸神中極為流行和有名。象頭神還是智慧和成功之神, 是知識和文學的保護神。古印度最著名的史詩《摩訶婆羅多》的成書,就和象頭神有莫大的關係。
  • 虎蝦在中國成爆款!印度發力虎蝦養殖,孟加拉國卻剛好相反……全球蝦產品格局要生變?
    虎蝦走俏亞洲市場,印度決心擴大養殖,改善蝦產品出口品類單一的局面。而孟加拉國操作卻剛好相反……全球蝦產品供應格局能否有新突破?文/ 海鮮指南(seafood-guide)陳磊虎蝦走俏亞洲市場,印度決心擴大養殖,改善蝦產品出口品類單一的局面 印度海洋產品出口發展局(MPEDA)從
  • CK香水誘捕的印度食人虎被擊斃
    據《紐約郵報》報導,印度那隻名為T1的食人猛虎11月2日晚在馬哈拉施特拉邦被擊斃。在長達近一個月的大規模搜捕中,搜捕隊花費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參與搜捕的有射擊名手、200名護林員,動用了狗、無人機,甚至還有匪夷所思的東西——CK香水。
  • 印度電影「巴霍巴利王2」和美劇「美國眾神」裡的象頭神
    印度電影巴霍巴利王和美劇《美國眾神》裡,都提到了象頭神。只不過雙方表現的角度大相逕庭罷了。美國眾神裡的象頭神,看上去就是一副邪惡的樣子。象頭神犍尼薩為印度教中的智慧之神、破除障礙之神。他是溼婆神和雪山神女帕爾瓦蒂的精神之子,是印度最具人氣之神。
  • 又一物種危機出現,研究發現,寮國地區的印度支那虎或已毀滅
    而最近美國的一則科學報告指出,寮國地區所擁有的野生「印度支那虎」似乎已經絕跡了,因為在近來的研究調查中,科研人員都沒能發現野生印度支那虎的身影。其實本來印度支那虎的主要棲息地還是挺廣的,中南半島、越南、寮國等東南亞地區都是它們常出沒的地方。要知道,在我國的西南部也有印度支那虎存在,只是據調查數據顯示,在2007年後就再也沒有發現該生物的蹤跡了。
  • 印度色魔公象殺害12隻母象 遭15人專案組追捕
    警告:通緝犯與此象長相類似> 印度貝利亞爾保護區中國日報網消息:據英國《每日郵報》4月28日報導,印度一隻兇猛的色魔公象因發情期求愛不成涉嫌殺害12隻母象,現正面臨野生動物專家的追捕。犯罪嫌疑象:阿爾法(Alpha);年齡:25歲;作案地點:印度西南部喀拉拉邦叢林;作案時間:過去3年。喀拉拉邦野生動物保護區負責人斯裡瓦斯塔瓦稱,去年2月至6月期間,在貝利亞爾野生動物保護區發現了8具母象的屍體,「驗屍報告和其它證據顯示,這些母象都是被同一隻長牙象殺死。今年3月12日與21日又發現兩具母象的屍體,受害象身上的傷痕都指向了同一個兇手」。
  • 《帝國時代2:決定版》印度騎象射手優缺點詳解
    印度騎象射手是《帝國時代2:決定版》中的單位之一,印度騎象射手作為特色兵種,其特色在於傲人的血量和盾,下邊就給大家帶來「bow_car」分享的印度騎象射手優缺點詳解,大家可以來看一看。印度騎象射手優缺點詳解印度 騎象射手別名:象射每當有人問起XX兵種有什麼用的時候,我總想反問一句:那象射有什麼用?象射這個兵種在我心目中地位就是這麼低。
  • 懷孕母象吃「菠蘿炸彈」被「炸死」,印度高層:嚴查!
    印度喀拉拉邦一頭懷孕母象因誤食「水果炸彈」而喪失進食能力,忍飢挨餓數周后痛苦死去。近日,這起惡性殘害動物醜聞震驚印度全國,引起了印度中央政府方面的關注。據《印度快報》4日報導,上月23日,喀拉拉邦一頭落單的大象引起了無聲谷國家公園方面的關注:工作人員發現,這頭年齡約15歲的母象身體虛弱且情緒不穩定。當救援人員試圖靠近提供協助時,母象就會發起攻擊,救援行動多次未果。
  • 印度一男童長相奇特,被認為「象頭神轉世」,當地人見了紛紛跪拜
    眾所周知,印度是一個貧窮、落後的國家,在這裡有很多我們不能接受的習俗和生活習慣。印度這個國家人口眾多,生產力比較落後,屬於發展中國家,並且至今還保留著一些比較封建的習俗文化。這些雖然在我們眼裡都不能接受,但是在他們眼裡卻是很平常的事情。若是大家前去印度旅遊的話,就能夠切身地感受到了,無論是城市還是農村,他們的「封建」思想已經根深蒂固了。
  • 印度傳統冷兵器——象鉤,雖然只有小小一根,但卻能殺死戰象!
    這是一柄來自印度的罕見武器,名叫象鉤(bullhooks),原為印度的馴象人所有這柄象鉤全長60釐米,矛頭長10釐米,材質為鐵,裝飾有黃銅,表面有精美的雕刻。手柄部是空心的,釐米有個小鈴鐺。象鉤是印度馴象人操作大象的工具,雖然大象的體型巨大,皮膚看似很堅硬,但其實大象很怕象鉤,因為象鉤會給它們敏感的皮膚造成極大疼痛和傷害。馴象人會用象鉤戳刺大象的耳根部,因為這裡很柔軟,有時馴象人也會戳刺或是鉤割大象的耳朵或是嘴巴,還有的會敲砸大象的腦袋。戰象,在古代戰爭史上曾出現過的一種特種部隊,它在古代戰爭中發揮著現代部隊中坦克的作用。
  • 「硬」中國比拼「軟」印度
    布希的來訪,給了世界再一次審視這個龐然大「象」的機會。人們似乎沒有理由不重新審視這隻「象」。以紡織業為例,2005年印度對歐盟服裝出口增長31%,美國市場份額的增幅也超過10%。並且,在1月25日開幕的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印度無處不在」(India Everywhere)的宣傳風暴也凸顯著印度渴望雄起的急切之情。  布希看到了這一切。
  • 中國象棋被印度申遺6次,理由是裡面有「象」……
    他們也有他們的歪理:中國象棋裡有象,而大象是起源於印度,所以中國象棋也是印度來的……為把「中國象棋」據為己有印度煞費苦心拋出兩「鐵證」為了證明中國象棋是「舶來品」,印度拋出了兩條看似合理的「鐵證」。第二條就是就是說中國古代沒有大象,而象棋原始名稱叫做「象戲」,沒有大象,中國象棋就是無根之萍,站不住腳,所以它就是「舶來品」,只不過在中國發揚光大了而已。
  • 【印度神話】了解印度三大主神
    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公元前2500年至1500年之間創造了印度河文明。在國人的刻板印象裡,印度是帶著紅帽的阿三、誤以為在泰國的泰姬陵以及對於印度人來說近於神聖的恆河、滿大街跑的牛。而實際上,印度還有寶萊塢、前沿IT技術等我們較少了解的領域,而更多的是它豐富燦爛的神話傳說,想想這是唐僧取經的目的之地便可大致估算。還有很多近乎迷幻的民俗風情,眼花繚亂的宗教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