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大一盤棋哦!中國象棋被印度申遺6次,理由是裡面有「象」……

2020-12-05 中國青年網

近日,一則匪夷所思的新聞引爆了中國象棋界——印度向聯合國申遺中國象棋!沒錯,你沒看錯,印度在申遺中國象棋,而且已經申請了6次,雖然次次都被駁回。

聯合國反對的理由很簡單:「漢字認識不?」

的確,中國象棋上面的兵種可都是用中國漢字註明的,印度為何敢公然覬覦?他們也有他們的歪理:中國象棋裡有象,而大象是起源於印度,所以中國象棋也是印度來的……

為把「中國象棋」據為己有

印度煞費苦心拋出兩「鐵證」

為了證明中國象棋是「舶來品」,印度拋出了兩條看似合理的「鐵證」。

其一是「波斯象棋起源於印度,中國絲綢之路將其帶回,然後發展成了中國象棋」。就目前的確定的歷史,六世紀的時候,印度人帶著恰圖蘭卡(印度象棋,已基本絕跡)傳播到波斯帝國,並且演化出了波斯象棋。再加上中國古代的絲綢之路的影響,所以印度人理所當然覺得,中國象棋是從西域的波斯象棋學習後改進的。

第二條就是就是說中國古代沒有大象,而象棋原始名稱叫做「象戲」,沒有大象,中國象棋就是無根之萍,站不住腳,所以它就是「舶來品」,只不過在中國發揚光大了而已。

象棋特級大師一一駁斥

王斌:印度的思維太搞笑

對於印度拋出的「鐵證」,紫牛新聞記者採訪了江蘇省著名的象棋特級大師王斌。作為2003年就晉升為特級大師的著名棋手,王斌近些年一直致力於在東南亞推廣中國象棋。

針對絲綢之路帶回「中國象棋」的說法,王斌覺得太想當然。

王斌告訴紫牛新聞記者,雖然他並非搞中國象棋歷史研究,但作為業內人士他對中國象棋的歷史還是有所了解的。王斌表示:「我知道戰國的時候,關於象棋的記載就有存在。」

果然,紫牛記者通過文獻搜索發現在《楚辭·招魂》中就記載過中國象棋的雛形:「菎蔽象棊,有六簙些。」

東漢文學家王逸注針對《楚辭》所寫的注本《楚辭章句》中也有:「言宴樂既畢,乃設六簙,以菎蔽作箸,象牙為棊,麗而且好也。」這裡的六簙戲就是中國象棋的雛形。

王斌告訴紫牛新聞記者:「目前的中國象棋基本定型於北宋,因為棋子中的『炮』基本在那個時候才有。不過肯定不是唐宋時期才誕生,沒有前期千餘年的積累,北宋不可能突然就誕生了規則成熟的中國象棋。」

至於印度提出的中國古代沒有大象,因此就不可能創造出象棋,其實更加站不住腳。因為在西晉的《帝王世紀》中有過記載,「舜死蒼梧下,群象常為之耕」,也就是說,夏商之前,中國早就有大象分布。

此外,王斌表示:「三國時期『曹衝稱象』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吧,那可是上過小學課文的。雖說曹衝到底稱沒稱還存在爭議,但《三國志》中可是明確記載了孫權向曹操贈送了大象的事。由此可見,中國古代是有大象的,以這個理由認為中國象棋是『舶來品』站不住腳。」

「三哥」一點也不傻

在下好大「一盤棋」

自打印度北部城市根瑙傑挖掘出了古印度象棋「恰圖蘭卡」的古蹟,印度人發現「恰圖蘭卡」的棋子和走法與西洋棋和中國象棋都有相似之處,因此他們就認為世界上的象棋都起源於印度。

如果印度拿「恰圖蘭卡」申請非遺應該問題大不,但他們為什麼知難而上,非要把中國象棋也變成其「私產」呢?

其實現在印度人自己下的主要也是西洋棋和中國象棋,「恰圖蘭卡」已經基本絕跡了。申請這樣一個幾乎消失的「恰圖蘭卡」成為「非遺」,對印度來說意義不大。

不過如果通過申遺,把中國象棋納為己有,那麼意義就不同了,一是中國象棋的人口眾多影響力巨大,還有就是搞定了中國象棋下一步才可能突破西洋棋進而到整個象棋棋類。一旦把世界各國的象棋都定義成印度象棋的後裔,將帶來難以估量的文化影響力。

王斌表示:「印度拿中國象棋做文章,其實是下了一盤很大的棋。他們也知道申遺中國象棋肯定通不過,畢竟棋子上面的漢字是無法繞開的。因此,印度申遺中國象棋更想向世界傳達的還是象棋印度起源論。即便申遺被拒絕了,印度也佔了先機,別人想申請象棋的相關非遺必然就繞不開印度了。就像下棋一樣,對手一步看似毫無意義或者甚至荒誕的招法, 往往背後卻藏著深遠的想法。」

*恰圖蘭卡介紹*:

起源於印度笈多時期(公元3世紀,中國三國時代)的一種四人或者雙人對弈的圖版遊戲,此遊戲被假定為西洋棋、日本將棋和泰國象棋的共同祖先,並與中國象棋和朝鮮將棋有關,但其與大部分象棋又有所不同。

恰圖蘭卡棋盤

恰圖蘭卡是由大象、戰車、騎士和步兵等四種棋子組成,它們反映了古印度軍隊的四種兵種。

王和西洋棋中王的走法相同,可以到達周圍八格。

士走法與中國象棋的士相同,移動為右上、右下、左上、左下這四格。

象與中國象棋的象類似,走田字形,但無「塞象眼」。

馬走法與西洋棋的馬相同,與中國象棋的馬相似,但無「蹩馬腿」,移動為L字形。

車走法與西洋棋、中國象棋的車相同,移動為十字方向,不限步數。

(來源:揚子晚報)

相關焦點

  • 中國象棋已被印度申遺6次 理由是裡面有「象」
    原標題:中國象棋已被印度申遺6次 理由是裡面有「象」……近日,一則匪夷所思的新聞引爆了中國象棋界——印度向聯合國申遺中國象棋!沒錯,你沒看錯,印度在申遺中國象棋,而且已經申請了6次,雖然次次都被駁回。聯合國反對的理由很簡單:「漢字認識不?」
  • 中國象棋已被印度申遺6次,理由竟是裡面有「象」
    象棋和圍棋是中國古代文化符號,在中國歷史上源遠流長,給人們帶來了眾多樂趣的同時,也閃現著中國古代人民的智慧。然而,近期印度卻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送申請,將中國象棋作為印度文化遺產進行申遺。而且,印度還不是第一次這樣做,他們僅僅將象棋申遺已經進行了6次之多。而為了證明象棋源自於印度,他們可謂是煞費苦心,匯總起來,印度拿出的所謂「鐵證」主要有兩條:一是波斯象棋源自印度。而中國古代有一條綿長的貿易通道——絲綢之路。
  • 中國象棋歷史悠久,印度卻六次申遺,理由竟是中國沒有大象
    近日一則印度六次申遺中國象棋被拒的消息火爆網絡,理由是中國沒有大象,大象起源於印度,認為象棋是「舶來品」。印度人發現古印度象棋「恰圖蘭卡」的棋子和走法,與西洋棋和中國象棋有相似之處,因此,他們認為世界上的象棋都是起源於印度。
  • 印度6次用象棋申遺被拒,反問:為何不過?專家:這是中國的
    象棋在中國是一個老少鹹宜的益智遊戲,是我國的文化瑰寶。在印有楚河漢界的棋盤裡,你只要知道「馬走日,象走田,小卒不回頭」等規則後,便能和棋友痛痛快快大戰幾回合。前不久,一個名叫方舟子的生物化學博士,在網上發表言論說象棋不是中國發明的,而是從印度傳入中國的,因為中國古代沒有大象。
  • 中國象棋被印度申遺6次,網友:有「象」是印度的?有「馬」呢?
    據官方報導,近日,一則「匪夷所思」的新聞引爆了中國象棋圈:中國象棋被印度申遺6次,且次次被聯合國拒絕。聯合國反對的理由很簡單:哥們,象棋上刻的是中國的漢字,你們認識嗎?據了解,印度之所以「堅持不懈」地申遺,是因為中國象棋32顆棋子裡,有兩個棋子是「象」。他們固執地認為:大象屬於印度專供,中國不會有大象!有熱心網友表示:如果按照他們的邏輯,那麼「馬走日」,豈不是日本也要申遺?難道,大象僅僅是在印度才出現嗎?當然不是!關於大象的記錄,中國商朝時候就已經出現。
  • 印度「相中」中國象棋,曾7次申遺被拒,國人:漢字看得懂?
    蓖蔽象棋即六博棋,六博棋共有十二枚棋子,黑白雙方各六枚,棋盤為正方形,倆人互相擲採行棋爭勝,六博棋即是現行象棋的萌芽。雛形時期:從三國時期開始一直到唐朝時期,都屬於中國象棋的雛形時期。三國時期,象棋的形制不斷地變化,並已和古印度有了傳播關係。
  • 印度申遺象棋?來看看象棋和大象起源
    近日,一則匪夷所思的新聞引爆了中國象棋界——印度向聯合國申遺中國象棋!這條新聞的真假存疑,暫時不做討論。我們今天主要來討論討論象棋起源印度的可能性。如果新聞確實,那麼印度申遺的理由是:中國象棋裡有象,而大象起源於印度,所以中國象棋也是印度來的。
  • 印度6次申遺中國象棋?中科院外籍院士:只有中國能創造這種文化
    近期國內媒體的一篇「印度申遺中國象棋6次被拒」的新聞登上熱搜,新聞中說道,因為象棋中有「象」這個字,但是中國沒有象,印度有,所以印度拿來申遺。此事一出,立馬引起網友們的吐槽評論。但是經過調查核實,該事件純屬無稽之談。
  • 古代中原沒有大象,印度卻有象兵,所以中國象棋起源於印度?
    這兩天網上又出來一堆印度象棋申遺和咱們中國搶文化遺產的消息。印度人聲稱「大象的發源地在印度,所以象棋應該是印度發明的」,而聯合國的工作人員忍不住吐槽:「大象發源地是印度沒錯,但是象棋上刻著的中國漢字,難道你認不出來嗎?」這其實就是一個段子,因為印度象棋和中國象棋不是一碼事兒。
  • 方舟子:中國古代並沒有大象,所以「中國象棋」的起源是印度
    但是,網絡上一直有人說:印度連續六次拿「中國象棋」去申遺,理由是中國沒有大象,簡直就是令人噴飯。正當大家覺得印度搞笑之餘,忽又有傳聞,國內學者方舟子,竟然也認為中國象棋起源於印度,這又是怎麼回事呢?為此,我專門搜索資料,發現網傳印度拿象棋申遺,其實是「無中生有」的事。而方舟子倒是有可能懷疑過象棋的起源。
  • 象棋中的象是印度的大象印度已經第六次申遺了 請不要再丟人了吧
    韓國把端午節看作是韓國文化遺產,這一事實使許多國內網民除了無恥地咒罵外,更感到不可思議,因為沒人能想像為什麼一個國家的皮膚這麼厚。眾所周知,印度歷史悠久,但最近有媒體報導稱,印度已經六次申請國際遺產,申請遺產的項目是我國的象棋!眾所周知,象棋在中國是一種棋盤遊戲。可以說,除了圍棋,幾乎找不到與象棋競爭的棋局。這全世界都知道,印度仍然在欺騙自己,並給出自己的理由,說象棋指的是印度大象!這樣的說法讓懂象棋的中國人感到噁心。
  • 象棋是印度人發明的?英國學者:因為中國沒有大象
    象棋作為中國歷史悠久、傳播廣泛的益智遊戲和文化瑰寶,以其獨特趣味的玩法和智慧設計深得國人之心,明清時街頭小巷處處有棋館開設。但就是這麼一個象徵中國文化的標誌,卻被英國的一位學者說成是剽竊印度。於是,就在這樣的詆毀狂潮中,出了一位英國的語言學者威廉.瓊斯,聲稱經過考證得出:中國象棋起源印度,不是中國人發明的(語言學家考證象棋起源,明擺著搶行呀)其理由就是:象棋叫象棋是因為有象,而中國沒有大象,印度有大象,所以象棋起源於印度。
  • 公知胡言引印度背鍋,卻被考古發掘啪啪打臉,象棋:中國的
    一個多月前,曾經有一個謠言,傳播很廣。那就是中國象棋居然被鄰居印度連續六次申遺。藉口也非常啼笑皆非,因為象棋中有一個象字,而象屬於印度特有的動物,因而引發了印度爭奪的心。這話說的,貌似有點道理,可細細思量卻難以服眾,有無理取鬧之疑。
  • 如何看待方舟子言論:象棋起源於印度而非中國?
    一般人都知道象棋分西洋棋和中國象棋,有些人還知道日本有一種將棋很像象棋。其實世界上很多國家、地區都有類似象棋的遊戲,其鼻祖是印度象棋,叫「四隊棋」(音譯「恰圖蘭卡」),指戰車、象兵、騎兵、步兵四支軍隊。印度象棋在大約公元6世紀時傳入波斯,在8~9世紀時波斯象棋經阿拉伯傳入歐洲,在15世紀末定型成為今天的西洋棋。這有大量的歷史文獻和出土文物為證。
  • 論一棋一子的蘊意,象棋來源及意義
    大家好!歡迎來到今天的狐仙說歷史,那麼就來看看今天的歷史小故事吧!象棋起源於中國,但起源的年代仍有爭議。對於象棋起源流傳最廣的說法是象棋始創於韓信。劉邦統一天下後,被呂后誘捕入獄。韓信打算在獄中寫一本兵書傳給後人。象棋想必大家都玩過或者見過,這是個廣受群眾喜愛的棋類運動,通俗易懂卻又暗藏玄機,也是給象棋帶來了許多的愛好者,可以說是文化的一種結晶,也體現出了中國的文化,但有些人確實認為象棋是起源於印度的,並非是中國文化。
  • 方舟子:象棋不是中國發明的,是印度,因中國沒大象,河南人笑了
    打假專家方舟子說了一個論點:中國象棋源於印度。理由就是中國古代不存在「象」,所以象棋當然不可能是中國發明的了。對此許多網友都很不厚道地笑了:方舟子,這次你怕是弄錯了!那麼按照這個套路,如果象棋是從印度引進的,它應該叫做「身毒棋」,或者按照印度語的「象」來給它取名,反正不可能是叫「象棋」。第二,中國古代是有大象的,而且數量不少。歷史記載當中許多地方曾經有很多大象,甚至我們中國有個省的名稱,就是以大象命名的,這個省就是河南省。河南省簡稱:豫。
  • 方舟子:中國在古代沒有大象,所以「象棋」是起源於印度的
    引言象棋在我國歷來都是十分受歡迎的,戰國時期就曾有很多書籍記載了它。但一開始的象棋和現在的象棋是截然不同的,分別由棋、箸、局三種器具組成。它有兩方下棋,每一方六子,分別為:梟、盧、雉、犢和兩枚塞構成。由於早期的象棋棋子都是用象牙雕刻而成,所以叫象棋。「箸」相當於骰子,行棋之前都要投箸,而局就是方形的棋盤。後來在秦漢時期投箸這一環節逐漸被取消了。在北宋,象棋已經發展成接近我們現在的棋了,有32枚棋子,分黑紅棋,各有一個將或帥,兩個車、馬、炮、象(相)、士(仕),五個兵(卒)。
  • 方舟子:象棋不是中國發明,是印度,因為中國沒大象;中國人笑了
    今天故事裡的主人公很有名,他叫方舟子,一次,他公開發表言論稱「象棋起源於印度,而不是中國。」然後給出的理由是——「中國古代沒有大象」,相信但凡學過歷史的朋友看到他的這句話都會無語,一個堂堂博士、科普作家,為何毫不負責地說出這樣的話?那麼象棋究竟是不是中國的?
  • 方舟子稱,中國沒有大象,象棋是印度發明的,河南人笑了
    象棋,又通「象碁(qí)」,是中國傳統的棋類遊戲,中國象棋也被人們視為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並且在1956 年還成為國家體育項目。其遊戲用具簡單,頗費腦力,但趣味性又極高,至今還有不少的忠實愛好者,尤其是中老年人居多,他們對此項活動更是愛不釋手。
  • 印度人:中國人太單純了,從來都沒有大象,卻說象棋是他們的
    眾所周知,我國與印度有著幾分相似,我們都屬於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同時,印度的人口基數也與我國相近,並且可能在不遠的將來超過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大人口大國,因此,也就有很多國家都拿我們兩個國家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