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傳統冷兵器——象鉤,雖然只有小小一根,但卻能殺死戰象!

2020-12-05 夏蟲欲飲冰

這是一柄來自印度的罕見武器,名叫象鉤(bullhooks),原為印度的馴象人所有

這柄象鉤全長60釐米,矛頭長10釐米,材質為鐵,裝飾有黃銅,表面有精美的雕刻。手柄部是空心的,釐米有個小鈴鐺。

象鉤是印度馴象人操作大象的工具,雖然大象的體型巨大,皮膚看似很堅硬,但其實大象很怕象鉤,因為象鉤會給它們敏感的皮膚造成極大疼痛和傷害。

馴象人會用象鉤戳刺大象的耳根部,因為這裡很柔軟,有時馴象人也會戳刺或是鉤割大象的耳朵或是嘴巴,還有的會敲砸大象的腦袋。

戰象,在古代戰爭史上曾出現過的一種特種部隊,它在古代戰爭中發揮著現代部隊中坦克的作用。經過訓練的戰象,作戰時衝鋒陷陣,勇猛無敵,能破城門、毀營壘、拆武器、踏敵軍、陷敵陣,常給敵方造成極大的殺傷。

大約四千年前,印度河文明開始馴象,所以首先被馴化的品種是亞洲象,主要用於農業,人類首次驅使象上戰場是在公元前1100年左右的古印度,當時吠陀時代的印度有幾首聖歌對此加以記載。

在古代大象一直沒有達成完全家養化,人們必須在野外捕捉小象來馴養使用,象鉤是馴象人最主要的工具和「武器」,用來操控大象,使其聽話,當大象發狂,要攻擊己方時,象鉤也是用來處死大象的刑具

戰象在衝鋒時可達到30千米每小時(20英裡每小時)的速度,這種衝鋒很難被步兵方陣化解。戰象衝鋒的威力在於它們巨大的力量,它們衝垮敵人的陣型,踐踏敵方的士兵,揮舞長牙破壞廝殺,敵方沒有被衝垮的那部分軍隊,至少會被戰象的衝鋒驅趕到一邊,或者是其壓迫下後退。

戰象並不需要與敵人接觸就能引起恐慌,在它們的衝鋒面前敵人會因為恐懼而望風披靡。

相關焦點

  • 幾百發子彈也不能殺死一頭大象,亞洲戰象如何退出了歷史舞臺?
    雖然劇情都是虛構的,但雙方兵戎相見時有一種威力巨大的武器是真實存在的,那就是緬甸軍隊中的戰象。戰象力大勢沉,所向披靡,打的冷兵器時代的清朝大軍束手無策。眾所周知,這些戰象就是分布在亞洲地區的亞洲象,不僅僅是緬甸,包括印度、泰國和柬埔寨在內的多個國家都有大象的分布。因此,戰象也自然成了這幾個國家的戰爭武器。
  • 戰象:唯一一種直接影響古代戰爭史的生物
    在眾人耳熟能詳的《三國演義》裡,諸葛亮七擒孟獲的過程中就曾打敗過南蠻的戰象。就連《西方戰爭藝術》的作者瓊斯先生都認為戰象是無用的。所以,在中文網絡世界就有很多人就自然而然地對戰象產生一種「無用廢物」的印象。其實這種觀念是錯誤的。
  • 在沒有使用火藥之前,一頭訓練有素、紀律嚴明的戰象能力有多強!
    據小編所知在古代的戰場上,戰象的主要力量無疑是它們對敵人士氣的影響。大象,尤其是古代的大型印度象, 大多為亞歷山大帝國的後繼國所使用,體型龐大,令人生畏,而且吵吵嚷嚷。此外,它們不熟悉的氣味和聲音會使敵馬驚慌失措。戰象是一個通用單位。
  • 象兵阻擋成吉思汗取印度
    但令人疑惑的是蒙古的鐵騎唯獨沒有侵佔離自己較近的印度國。歷史上有很多學者對此提出了見解。 八剌率領的兩萬蒙古軍進入印度境內,沿途攻下了一些城市,但始終未找到扎蘭丁的蹤跡。當時耶律楚材婉言勸說成吉思汗放棄追擊,從印度撤出。但成吉思汗不但要繼續追擊,還想乘機攻下印度。這時傳來哲別部隊進軍高加索山,進兵阿羅思(俄羅斯)的好消息。
  • 最毒冷兵器:「拳鉤」臭名昭著,第3跟蠍子有關可擊碎水牛骨頭
    眾所周知,古代冷兵器大師們非常的喜歡設計出一些外形小巧精緻兵器,這些武器都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方便」,特別是今天要說的這3款;使用者只要套到手上,就可以發揮出比拳頭還要強大,比常規劍、槍、刀還要兇悍的威力;其中第一款酷似人手的形狀,是日本忍者的最愛,被廣泛裝備。
  • 亞洲象印象——十三分布國簡介
    比如,齋浦爾的象節在印度動物福利委員會等組織的努力下於2012年被禁止了。還比如,在動保組織的推動下,拉賈斯坦邦政府在2015年規定騎象遊覽活動只在上午進行,且用無鉤的竹棍代替象鉤,設施和日程活動要保證大象有充足的水和陰涼支持,定期接受政府指定獸醫和組織的檢查…下截圖來自關於齋蒲爾的紀錄片《Where Elephant Sleeps》
  • 聊聊古代冷兵器的秘密
    「鉤」的發明取自螳螂的捕食,是現在主流的看法傳說竇爾敦觀察螳螂捕食,其前肢既能擊殺獵物,還能利用倒刺控制獵物,被螳螂抓住的獵物是決不能逃出生天的。一旦獵物被粘住,它們便奔過去將獵物殺死,而後美美飽餐一頓。當年少林僧人或許是受此靈感,而發明此件兵器。
  • 象棋為何不是印度發明的?你先看「象」,再看「炮」,結論就出來了
    象棋為何不是印度發明的?你先看「象」,再看「炮」,結論就出來了 象棋是中國傳統棋類遊藝。兩人對弈,各執十六個棋子,按規則移動棋子,以將死對方的將(帥)為勝。
  • 盤點我國古代幾款成雙成對的冷兵器,單獨拿出一把威力全無
    冷兵器是我們國家一個重要的傳統文化,在歷史上關於各類冷兵器誕生的傳說數不勝數。比如軒轅劍是傳說中的十大名劍之首,是聖道之劍,據傳是黃帝為了對抗蚩尤而打造的武器,在對蚩尤的徵討中立下了赫赫戰功;還有方天畫戟、雌雄雙劍幹將莫邪的誕生等等都有著屬於自己的背景故事,哪怕在後續的發展中,冷兵器也有許許多多怪異的存在,但不可否認的是冷兵器的發展在我們的歷史上是達到了非常繁榮的地步。在槍械出現之前,冷兵器一直是在各大戰場中主要使用的武器,是人類文明發展的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物品。
  • 古代三種鉤狀冷兵器:第二種多用於水戰,成最可怕水上武器!
    古代冷兵器的樣子非常多,大多數都是像刀叉劍戟這樣的冷兵器,當然還有一種非常另類的冷兵器,那就是鉤狀的兵器了!這樣的武器不像傳統冷兵器那樣,這種武器的變化形式非常多,有時候會變成一個鞭子,有時候則是專門撕裂皮膚的利器。可以說在古代,對於這種武器的運用也是非常的廣泛。
  • 親,去印度打「象的」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刊
    馬是人類的傳統交通工具,不過你可能不知道,在巴基斯坦,駱駝可以當「車」用,而在印度,大象可以當「的士」用。  如果你到印度古城齋浦爾,可能會感覺自己宛如進入大象樂園:一隻只大象,上面坐著幾個人,整齊有序、穩步前行,就像一支龐大的大象運輸隊。如果說我們稱乘坐計程車為「打的」,那麼在印度,乘大象出行也就是打「象的」了。
  • 怪異冷兵器,「鯊魚刀」外形霸氣,中國這款被稱「冷兵器之王」
    今天我們就來介紹幾款打破常規,卻比常規武器恐怖得多的「怪異」冷兵器,堪稱冷兵器越怪,死得越快。1.鯊魚刀:刀如其名,形似鯊魚。我們所熟知的刀,是後面有一個刀柄,前面是一片利刃,而這把刀卻打破常規,是套在手上的。把刀套在手腕上握住中間的刀柄,就可以操縱這把刀。張開手的時候,「鯊魚」的嘴也隨之張開,握住刀柄的時候,鯊魚的嘴也隨之合上。
  • 傳統哲學思想,道教與佛教
    文獻中的和州就是今天的安徽省巢湖市和縣,這則故事雖然是太平廣記中所搜集的小說言者,難免有誇大杜撰的成分,但是動輒二百多頭的大象,這樣的數目也能說明當時野象之多。以上資料表明,在唐朝嶺南道地區,大象分布很廣泛,曾有人捕捉大象,爭食象鼻子,並且以燒烤為主,象鼻味道肥而脆。雖然唐朝嶺南道、江南道、山南道、淮南道都有野象生存,但唐代地方土貢中,出現象牙的只有嶺南道,這也說明嶺南道一帶為唐代野象生活區域最為集中地區。
  • 為何非洲象那麼兇猛,亞洲象卻很溫順?或許是因為人類?
    無論是亞洲象,還是非洲象,溫順都不是它們的形容詞。大象雖然是動物,但卻是一種情感複雜、智商極高的社交動物。它們和人類一樣也會有各種各種的情感和行為,比如:痛苦、悲傷、高興、沮喪、苦惱甚至是愛。同樣、類似的文章很多,還被引用在人教版小學六年級的語文課本上:《最後一頭戰象》。這些文章與故事解釋通了大象死亡與消失的數量遠遠高於大象屍骨被發現的數量,但科學家認為埋骨地是獵人販賣象牙時,為了掩蓋自己獵殺大象而編出的謊言。
  • 越南歷史上的大象:冷兵器時代的尖端武器,是天下太平的吉祥象徵
    其實在古代大象有多重用途,大象多的國家會有戰象,而且魁梧的大象成為古代皇權的象徵。越南這個東南亞國家自古就是大象產地,馴化大象成為當地人的一種手段,越南很早就開始利用大象,在軍事保衛上都裝備有大象,如象軍陣。封建王朝帝王也設置象衛來護衛帝王,凸顯皇帝的權威。
  • 為什麼非洲象不能像亞洲象一樣幫人類幹活呢?
    從亞洲象和非洲象本身的對比上來看,亞洲象身高2.1到3.6米,重3到5噸;非洲象高約3.5米,體重最高可達10噸。非洲象的要更加強壯,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陸生哺乳動物,所以馴化的難度也相較於亞洲象更困難,但這不是根源所在!
  • 在印度大象和牛有著重要的地位,大多數人因不了解而嘲笑!
    據考古發現,大象在古印度的歷史上佔 有重要的地位,它們不僅是權力和身份的象 徵,也是主要的交通工具。它們在哈拉巴印 章和吠陀時代的巖畫中都出現過,貴霜王朝 的銀幣上也鑄造上了大象,可見其非常受古 印度人的熱愛和崇拜。
  • 王者也會栽跟頭——盤點在野生環境中殺死過成年老虎獅子的動物
    孟加拉虎有獵殺亞洲象甚至成年亞洲象的確切記錄,上個世紀有「雙虎殺長牙公象」,本世紀有「老虎家族殺28歲病弱大象」,但反過來,卻沒有一例亞洲象殺死成年老虎的清晰記錄,只有一則一筆帶過的新聞,和一些載人役象腳踩老虎的圖片和視頻,或許是獵人開槍打傷老虎後被役象補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