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考古發現,大象在古印度的歷史上佔 有重要的地位,它們不僅是權力和身份的象 徵,也是主要的交通工具。它們在哈拉巴印 章和吠陀時代的巖畫中都出現過,貴霜王朝 的銀幣上也鑄造上了大象,可見其非常受古 印度人的熱愛和崇拜。
古印度人使用大象的歷史比使用馬的歷的歷史要長得多,雅利安人到印度之後,印度人 才開始了馬的使用。古印度的主要陸路運輸 工具有牛車和大象。牛車可在較為平坦的道 路上行駛,叢林、山地等地牛車無法通行, 這時,大象就派上了用場,成為主要的交通工具。不僅這樣,大象的體積龐大、力大無窮,也是古印度人重要的戰爭工具。
大象在經濟交流中也佔有重要的地位,古印度人用它來運輸輜重。公元前3世紀亞歷山大徵服印度受阻,撤退時就用大象將輜重經波蘭山口和俾路支斯坦運回波斯。
此外,大象還是饋贈鄰國的重要禮物。敘利亞在塞硫古王朝時期,與孔雀王朝保持著良好關係,曾接受過印度所贈送的大象。
亞歷山大徵服波斯後,繼續東徵,公元前327年初,他又發動了對印度的進攻。當時印度西北部小國林立,獨立但未統一,常年相互徵戰,這為亞歷山大提供了良好的進攻機會。亞歷山大利用以夷治夷的手段,軟硬兼施,順利徵服了不少地方。直到攻打希達斯皮斯河(真納河)東的一個叫波拉伐斯的國家時,才遇到了真正的對手。 波拉伐斯王國的國土雖然不大,但也算 得上是一個強國。國王波拉斯能徵善戰,擁 有30萬步兵、4萬騎兵、300輛戰車和一個 特殊的「軍隊」—200頭戰象。憑藉強大 的兵力和勇猛的戰象,波拉斯雖然最終沒能 抵禦得了亞歷山大的進攻,但也讓他損失慘重。徵服波拉伐斯王國後,亞歷山大因敬佩 波拉斯的徵戰勇氣,將王國繼續教給他管理, 並賜子了他更多的土地。
印度人還有一個奇怪的風俗,就是將用牛糞鋪地、抹身視為潔淨之事。中國古籍中有關這一風俗的記載甚多。如:唐玄奘《大唐 西域記》中說,印度「地塗牛糞為淨」。《嶺 外代答》記載:「西天南尼譁羅國…屋壁坐 席,塗以牛糞。家置壇,崇三尺,三級而上, 每晨以牛糞塗,梵香獻花供養。」《西洋番國 志》記錄,印度西海岸的柯枝國,「人以黃牛糞燒白灰,遍塗身體上下」。
印度人為什麼將骯髒牛糞視為潔淨之物,並將其塗於地上、臉上呢?
較為普遍的一種解釋是,這種做法與印度的宗教信仰有關。印度最古老的宗教是產生於約公元前1000年的婆羅門教。這宗教崇拜的是自然神,牛神毗溼奴是主要的神祇之一,有「世界從梵天生,而梵天又從吡溼奴臍中生」的說法。相傳,毗溼奴不僅有保護能力,而且能創造和降魔,有「救世主」「世界之主」等稱號。
公元12世紀,印度教內形成了一個以毗溼奴為最高天神的支 派,這樣,人格化的毗溼奴一直受到人的尊 重。印度教的教義認為,牛的兩隻角是蘇格 魯和凱拉斯聖山,牛臉、牛頸和牛背上則分 別住著三大神,牛屎是聖河,牛奶是聖海, 牛眼是日月神,牛尾是蛇王神,牛毛是印度 教的33億個神。按照這一說法,用牛糞鋪 地、抹身、搽臉等,相當於是在用聖河的水 洗臉,當然是潔淨之事。
喜歡請點關注,點關注必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