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牛為聖的印度為何是牛肉出口大國?本地瘤牛才被尊聖牛

2020-12-03 騰訊網

  提到牛肉出口國,很多人都會想起澳大利亞、美國、巴西和紐西蘭。但實際上,近年來印度也躋身於世界牛肉出口大國。美國農業部發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印度牛肉出口達到180.6萬噸。

  然而眾所周知,在印度這個有80%的人口信仰印度教的國家,牛被認為是極為神聖的。在印度神話中,牛是克裡希納神最喜愛的動物;而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的溼婆也以公牛南迪作為其坐騎,至今大多數溼婆廟外都會有公牛南迪的塑像。實際上,早在公元前1500年前的吠陀時代,牛在當時的經典中就成了神聖事物、甚至是宇宙的象徵;而到公元前後,牛本身逐漸開始受到崇拜。美國人類學家馬文·哈裡斯則認為,牛在印度的神聖性源自牛的「功用」:自古以來,公牛是印度農耕社會的主要勞動力;母牛則能夠為人們提供牛奶、黃油等營養食品;牛尿被當做藥物治療疾病;牛糞在經過處理後可以成為肥料和燃料。正是牛在印度人生活中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它才獲得了神性和人們的崇拜。

  除了牛的神聖地位,印度教「不殺生」的信條使得大多數印度教徒特別是高種性的印度教徒成為「素食主義者」,所以缺少內部「動力」的印度躋身世界牛肉出口大國表面上看十分令人費解。

  但這個問題的答案並不複雜。事實上,只有印度本地的瘤牛(Zebu )才被尊為聖牛。瘤牛的顏色更淺,通常為白色,因頸項處有一巨大的公牛峰而得名。在印度教徒看來,瘤牛,無論是公牛、母牛還是小牛犢都是神聖的,但其中又以母牛最為神聖。相比於瘤牛,水牛在印度教體系中並不神聖。世界印度教協會(VHP)的發言人維諾德·班薩爾就曾對媒體表達過「水牛肉不是牛肉」的觀點。因此,印度多數邦都立法限制或禁止屠宰瘤牛(違者最多可能被判處5年的徒刑),在印度出口的牛肉中,絕大多數是水牛肉,其比例達到80%以上。

瘤牛

  此外,印度所擁有的水牛數量之大也是它成為世界牛肉出口大國的重要原因。印度媒體稱,該國的水牛數量佔世界水牛總數的53%。水牛飼養的「大繁榮」主要得益於印度對牛奶的巨大需求和政府對乳業的大力推動。實際上,印度水牛養殖主要是為了生產牛奶,不過在產奶量大幅下降之後,母水牛就會和經濟價值較低的公水牛一樣,被送進屠宰場,成為印度牛肉出口的原材料。價格相對低廉的印度水牛肉在非洲、中東和東南亞等發展中國家市場中頗受歡迎。

  雖然瘤牛有著神聖的地位,但在今天的印度,信仰也受到了經濟利益和消費趨勢的衝擊。印度善待動物組織CEO普爾瓦·喬希普拉說,由於邦政府的管制,印度有3600個合法的屠宰場,但非法的屠宰場超過3萬個,其中很多會以屠宰和出售瘤牛肉謀利。如今,母瘤牛還可能因年老無法產奶或農民遭遇歉收、旱災而被送進屠宰場以換取購買牛犢和維持生計的資金。此外,許多年輕高種姓印度人開始對牛肉產生興趣,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印度國內的牛肉需求。

  這些現象使牛成為一個政治議題。早在印度人民黨上臺之前,該黨就譴責國大黨以鼓勵牛肉貿易作為政治手段討好國內的穆斯林選民。印人黨上臺後,與其有著千絲萬縷聯繫的印度教民族主義組織成員組成了護牛組織。他們展開的「打擊」走私、私自屠殺和食用瘤牛的行動愈演愈烈,多次造成了與穆斯林和達利特(賤民)的嚴重衝突,也破壞了印人黨在今年的旁遮普邦和北方邦地方選舉中拉攏達利特的選民的策略。為此,印度總理莫迪不得不在近日出面斥責這些護牛組織,並撇清該黨與這些組織的關係。然而,因牛而產生的政治緊張依舊在印度瀰漫著。

(參考消息)

相關焦點

  • 張彥:尊牛為聖的印度為何是牛肉出口大國
    提到牛肉出口國,很多人都會想起澳大利亞、美國、巴西和紐西蘭。但實際上,近年來印度也躋身於世界牛肉出口大國。美國農業部發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印度牛肉出口達到180.6萬噸。 然而眾所周知,在印度這個有80%的人口信仰印度教的國家,牛被認為是極為神聖的。
  • 印度那麼尊崇牛,為何還是牛肉出口大國?今天終於知道答案了
    印度同學告訴我們,印度還是牛肉出口大國,每年國內一半左右的牛肉都要出口到世界各地,印度牛肉物美廉價味道好,在東南亞國家特別受歡迎。 印度牛肉出口世界各地,印度作為牛肉出口大國,牛肉哪來的?可以肯定地告訴你,都是印度國內養牛戶養的。
  • 印度是牛肉出口大國,他們的牛肉是宰殺「神牛」來的嗎?
    印度一直以來就是牛肉出口的大國,從2014年到2019年印度的牛肉養殖供給一直是世界第一,連巴西都望塵莫及,如下圖:但是,同樣印度也是世界上對牛最崇拜的國家。那麼牛肉出口世界第一不是跟最崇拜牛互相矛盾了嗎?
  • 印度是牛的天堂?不,只是神牛的天堂!
    印度每年出口300萬噸牛肉,是一個名幅其實的牛肉出口大國。然而在我們的印象中,牛在印度人眼中是神聖的,是溼婆神的坐騎,印度人命可沒牛值錢。我們的印象與印度的現實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誤差呢?
  • 印度是牛肉出口大國,嚇我一跳,牛肉哪來的?宰殺神牛?
    印度是牛肉出口大國,嚇我一跳,牛肉哪來的?宰殺神牛?作為將牛信奉為神物的國家,印度居然成為了牛肉出口的大國,居於世界前幾位,可以同巴西,阿根廷這些傳統的牛肉出口大國一爭高下。不得不使我大吃一驚。其實,仔細分析一下,也不足為奇。
  • 在印度牛被視為聖物不可以吃牛肉,最後牛都是怎麼處理的?
    在印度的法律中,瘤牛是受法律保護的、是不能被宰殺的、被食用的,而印度其它種類的牛卻不受法律的保護,甚至可以被宰殺甚至被食用。其實在印度的傳統中,只有印度土生土長的瘤牛才具有神聖性,也只有它才受到法律的保護。瘤牛一般為白色,肩頸初有高聳的肉峰。瘤牛被印度教徒稱為「婆羅門牛」,所以瘤牛是不能殺的、更不能被食用的。
  • 印度把牛看做最神聖的動物,為什麼它每年還會出口400萬噸牛肉?
    但是這個輝煌的文明卻在歷史中逐漸的失去了傳承,就連古印度的印章文字都無法完全解讀,佛教更是在這裡沒落了,大部分的印度人都去信仰印度教,而在印度教當中,牛是一種十分神聖的動物,因此印度人是不吃牛肉的。在印度教當中,主神溼婆的坐騎就是牛,因此它是神明的化身,所以印度人非常崇拜牛,在以前擁有一頭牛就代表這個人是權利的象徵。
  • 陷入「種姓制度」怪圈的印度牛,要麼成神,要麼被殺
    「2017年~2020年各國牛肉出口排名,印度每年出口牛肉150萬噸左右,僅次於巴西和美國,高居全球第三位。」但第二條也許就出乎很多人意外了,印度把牛神化大家都清楚,但為什麼印度的牛肉出口數量卻這麼大,這看起來很矛盾。 下來阿mo來幫你們解開這個疑問。 一、何為神牛 印度人尊崇的神牛其實是有特指的,是瘤牛的一個亞種,也叫吉爾牛(Gir cow)。
  • 為什麼古代青銅器上的的牛,不像現代中國的牛,有點像印度瘤牛?
    瘤牛形象屬於古滇文化器物中比較重要的裝飾,學者對此多有論著;我不懂生物學,就直接引相關論文了:關於瘤牛的起源問題,諸多學者均有描述,但由於瘤牛與黃牛在解剖學的骨骼結構上並無差異,因此,從地下化石找到的牛亞科化石中,瘤牛與黃牛原始祖先的化石較難區分。在我國豐富的牛科化石中,至今未見瘤牛的祖先——原始瘤牛的化石,因此尚難定論。
  • 印度牛的地位「高牛一等」,不可傷害更不能吃,那3億頭牛怎麼辦
    在印度,牛是一種地位崇高的動物,被印度人民看作"聖物",一般是不允許人們去吃牛肉的。但是我們在一些電影或者雜誌上經常看見印度"牛滿為患",大街、集市甚至是高速公路上到處都是,牛的數量如此之多,又不可以讓人們食用,那最後這些牛又都怎麼處理呢?
  • 神奇的印度:人嗨牛也嗨,神牛成為了負擔,水牛則被開除「牛籍」
    但是那個時代早就過去了,現在除了極特殊地區還在用耕牛,大部分農業產區早已實現機械化和現代化,牛除了滿足口腹之慾外也不再有特殊的用途了。印度是一個神奇的國度,他們尊重牛,不吃牛,還將母牛叫做媽媽,可是印度卻是牛肉和活牛出口的超級大國,這真的很奇怪啊!
  • 印度把牛當做神明,那牛去世了會怎樣處理?不敢相信
    在印度也並不是所有的牛都被視為聖物,只有印度本地的瘤牛才被尊為聖牛,只要是瘤牛無論公母都是神聖不可侵犯的,其中母的瘤牛最為尊貴,那麼瘤牛過世之後會怎麼處理呢?
  • 印度,到底讓不讓吃牛肉?
    粗略來說,印度的牛可以分為三等:一等是瘤牛,二等是除瘤牛外的黃牛,三等是水牛。有觀點認為那些騎著瘤牛的神打敗惡魔的神話,其實源自趕著瘤牛的雅利安人徵服北印度的歷史,而這些雅利安人正是高種姓理論上的祖先。
  • 印度,到底讓不讓吃牛肉?-虎嗅網
    粗略來說,印度的牛可以分為三等:一等是瘤牛,二等是除瘤牛外的黃牛,三等是水牛。有觀點認為那些騎著瘤牛的神打敗惡魔的神話,其實源自趕著瘤牛的雅利安人徵服北印度的歷史,而這些雅利安人正是高種姓理論上的祖先。
  • 巴西瘤牛大觀 最高價50萬美金一頭(圖)
    參賽牛的主人比牛還緊張    巴西幅員遼闊,氣候宜人,自然條件得天獨厚,為養殖業創造了及其優越的條件擁有1.7億人口的巴西,牛的存欄數卻得到1.82億頭,是全球最大的可供貿易的牛群。不僅如此,在1.82億頭牛中,90%為品質優良的瘤牛,為巴西的畜牧業出口和貿易提供了良好的條件。2003年巴西已經取代澳大利亞,成為世界第一牛肉出口大國。    為了促進巴西良種牛的培育和促進巴西畜牧業的發展,每年五月,巴西都在位於東南部地區的烏貝拉巴市舉行瘤牛博覽會,持續時間達10天左右。
  • 印度,到底讓不讓吃牛肉-上遊新聞 匯聚向上的力量
    牛肉出口的隱形冠軍和刻板印象不同,印度其實有很多吃牛肉的人。穆斯林雖然只佔印度人口15%,但絕對數量也2億人之巨。在他們的飲食習慣中,牛肉是重要的組成部分,任何人都不可能隨意剝奪這2億人吃牛肉的權利。另一批牛肉食客,則是廣大「列表種姓」(賤民)。他們中還有不少人以製革、屠宰、處理牛骨為業。
  • 你知道大名鼎鼎的「雪花牛肉」來自哪種牛嗎?哪種牛產的奶最多嗎?
    因其黑白斑塊相間的毛色特徵,在中國長期被稱為黑白花牛,後於1992年更名為中國荷斯坦牛。荷斯坦牛的培育歷史十分悠久,早在15世紀就以產奶量高而聞名遐邇。但這個品種的選育過程並非一帆風順。前期由於過分強調產奶量而忽視了體質及乳脂質量等性狀,導致了乳脂率低、抗病力弱等缺點。後經育種家們的長期糾偏,才克服了以往的缺陷。而一些與乳脂含量、抗病能力相關的基因,也隨著科技的發展,不斷被鑑定出來。
  • 街拍印度恆河聖城瓦拉納西:街上到處能看到牛,公共廁所沒有圍牆
    走在瓦拉納西的大街上,一定會碰到傳說中的印度神牛。而且作為聖城來說,這裡大街上的牛似乎還比其他城市要多一些。在這裡旅行,經常會與神牛擦肩而過,並且遲早會踩到牛糞。印度交通擁擠且混亂,無論是汽車司機還是摩託車司機都沒有禮讓行人的觀念,但是他們卻一定會禮讓神牛。
  • 牛鈴悠悠:中國古代社會的牛
    > 作者簡介:   牛,中國傳統六畜之一,「吃的是草,擠出來的是奶」「俯首甘為孺子牛」等名言體現了其默默為人類奉獻的史實和精神。中國是農業大國和古國,農業文化源遠流長,黃牛在旱作、水牛在稻作農業生產中的作用突出;中國擁有廣闊的草原牧場,遊牧文化歷史悠久,黃牛和犛牛在牧區及極端環境條件下發揮著重要和獨特的作用。
  • 印度瘤牛——牛品種簡介
    瘤牛,哺乳綱牛科(Bovidae)牛屬。草食性反芻家畜。因在鬐甲部有一肌肉組織隆起似瘤而得名,古稱犦牛,亦稱犎牛。有乳用、肉用及役用等類型。為熱帶地區的特有牛種[1]。瘤牛原產於印度,100多年前由印度傳入巴西,100多年來,巴西科研部門經過對該牛種進行了不斷的基因改良,使瘤牛的產肉、產奶量以及抗病進一步提高,一頭大的瘤牛最重可達1300多公斤,而且毛短,生長期短,肉質細嫩。中國於20世紀40年代開始引入,在海南等地飼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