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牛肉出口國,很多人都會想起澳大利亞、美國、巴西和紐西蘭。但實際上,近年來印度也躋身於世界牛肉出口大國。美國農業部發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印度牛肉出口達到180.6萬噸。
然而眾所周知,在印度這個有80%的人口信仰印度教的國家,牛被認為是極為神聖的。在印度神話中,牛是克裡希納神最喜愛的動物;而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的溼婆也以公牛南迪作為其坐騎,至今大多數溼婆廟外都會有公牛南迪的塑像。實際上,早在公元前1500年前的吠陀時代,牛在當時的經典中就成了神聖事物、甚至是宇宙的象徵;而到公元前後,牛本身逐漸開始受到崇拜。美國人類學家馬文·哈裡斯則認為,牛在印度的神聖性源自牛的「功用」:自古以來,公牛是印度農耕社會的主要勞動力;母牛則能夠為人們提供牛奶、黃油等營養食品;牛尿被當做藥物治療疾病;牛糞在經過處理後可以成為肥料和燃料。正是牛在印度人生活中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它才獲得了神性和人們的崇拜。
除了牛的神聖地位,印度教「不殺生」的信條使得大多數印度教徒特別是高種性的印度教徒成為「素食主義者」,所以缺少內部「動力」的印度躋身世界牛肉出口大國表面上看十分令人費解。
但這個問題的答案並不複雜。事實上,只有印度本地的瘤牛(Zebu )才被尊為聖牛。瘤牛的顏色更淺,通常為白色,因頸項處有一巨大的公牛峰而得名。在印度教徒看來,瘤牛,無論是公牛、母牛還是小牛犢都是神聖的,但其中又以母牛最為神聖。相比於瘤牛,水牛在印度教體系中並不神聖。世界印度教協會(VHP)的發言人維諾德·班薩爾就曾對媒體表達過「水牛肉不是牛肉」的觀點。因此,印度多數邦都立法限制或禁止屠宰瘤牛(違者最多可能被判處5年的徒刑),在印度出口的牛肉中,絕大多數是水牛肉,其比例達到80%以上。
瘤牛
此外,印度所擁有的水牛數量之大也是它成為世界牛肉出口大國的重要原因。印度媒體稱,該國的水牛數量佔世界水牛總數的53%。水牛飼養的「大繁榮」主要得益於印度對牛奶的巨大需求和政府對乳業的大力推動。實際上,印度水牛養殖主要是為了生產牛奶,不過在產奶量大幅下降之後,母水牛就會和經濟價值較低的公水牛一樣,被送進屠宰場,成為印度牛肉出口的原材料。價格相對低廉的印度水牛肉在非洲、中東和東南亞等發展中國家市場中頗受歡迎。
雖然瘤牛有著神聖的地位,但在今天的印度,信仰也受到了經濟利益和消費趨勢的衝擊。印度善待動物組織CEO普爾瓦·喬希普拉說,由於邦政府的管制,印度有3600個合法的屠宰場,但非法的屠宰場超過3萬個,其中很多會以屠宰和出售瘤牛肉謀利。如今,母瘤牛還可能因年老無法產奶或農民遭遇歉收、旱災而被送進屠宰場以換取購買牛犢和維持生計的資金。此外,許多年輕高種姓印度人開始對牛肉產生興趣,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印度國內的牛肉需求。
這些現象使牛成為一個政治議題。早在印度人民黨上臺之前,該黨就譴責國大黨以鼓勵牛肉貿易作為政治手段討好國內的穆斯林選民。印人黨上臺後,與其有著千絲萬縷聯繫的印度教民族主義組織成員組成了護牛組織。他們展開的「打擊」走私、私自屠殺和食用瘤牛的行動愈演愈烈,多次造成了與穆斯林和達利特(賤民)的嚴重衝突,也破壞了印人黨在今年的旁遮普邦和北方邦地方選舉中拉攏達利特的選民的策略。為此,印度總理莫迪不得不在近日出面斥責這些護牛組織,並撇清該黨與這些組織的關係。然而,因牛而產生的政治緊張依舊在印度瀰漫著。
(參考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