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一個正在快速崛起的南亞大國來說,核潛艇、衛星殺手就像皇冠和權杖一樣,被當作大國地位的象徵。然而,正如拿破崙在加冕典禮上說過的那樣,那只不過是"皇權的附屬品罷了"。
印度國防研究及發展組織主席薩拉斯瓦特博士,也就是他們的維爾納·馮·布勞恩或者說錢學森日前表示,鑑於「印度的衛星及火箭發射技術已相當發達」,印度將研發一種太空武器,「用以摧毀敵人部署在地球低軌道的衛星」。
薩拉斯瓦特博士的這番言論倒是不會在多年以後使印度成為首個裝備反衛星武器的國家。反衛星技術40多年前就出現了,到目前為止,不止一個國家進行過反衛星技術驗證性質的實驗,而從太空中摘掉自己用不著的衛星和破壞別人正在用的衛星應用的是完全相同的技術。然而,薩拉斯瓦特主席的表態卻讓印度由此成為了首個公開表示要研製太空武器的國家。其他太空軍事強國都是把自己的類似技術用比較溫和的稱呼包裝一下,比如說「反導系統」。
道理很簡單,在《外層空間條約》仍然有效而且將無限期繼續有效的國際法框架內,沒有任何國家願意背上太空武器化始作俑者的名聲,哪怕是正在研製諸如「上帝的棍子」之類可怕極了的貨真價實的太空武器的美國,也只是通過兵種學說文件(空軍2-2.1號學說文件《反太空行動》)羞答答地承認自己在打別國衛星的主意,直言不諱在太空武器化領域可不是什麼普遍的態度。
1966年通過、印度和美國都是籤署國的《外層空間條約》第四條規定:「各締約國保證不在繞地球軌道放置任何攜帶核武器或任何其他類型大規模毀滅性武器的實體,不在天體配置這種武器,也不以任何其他方式在外層空間部署此種武器。各締約國必須把月球和其他天體絕對用於和平目的。禁止在天體建立軍事基地、設施和工事,禁止在天體試驗任何類型的武器以及進行軍事演習。」這就是外層空間活動的所謂「限制軍事化」原則。在這一原則下,太空軍事活動是合法的,太空武器卻是不提倡的。
嚴格說來,印度要研製的反衛星武器並不在《條約》的禁止範圍之內。現行的反衛星技術主要有四種:動能獵殺——發射一枚飛彈直接將敵方衛星擊落;雷射致盲——用設在太空或者地面的雷射發射裝置「晃」敵方的衛星,使其暫時或永久「失明」;電子破壞——幹擾或者破壞衛星上下行數據鏈,「軟招術」可能是黑客入侵,一般而言,這不在反衛星技術討論範疇之內,雖然最近據說已經有恐怖分子通過25美元一套的計算機黑客軟體成功獲取了「捕食者」無人機拍攝的照片,圖片就是從衛星傳輸過程中下載的。當然也有「硬招術」,就是用電磁炸彈把敵方衛星的電子設備破壞了事。
最後,則是被傳得神乎其神的「殺手衛星」,發射一顆或者一群衛星,擋在敵方衛星軌道上把敵人的衛星撞毀,或者乾脆用太空飛行器上的機械臂把敵人的衛星「抓走」。這種技術可行性使得當年蘇聯曾經要求美國把太空梭也算作反衛星武器。
根據薩拉斯瓦特的表示,印度要研究的反衛星技術很可能是動能獵殺或者「殺手衛星」中的一種或者全部。這兩種其實差不多,火箭能力、衛星監測能力、衛星機動控制能力構成了其技術基礎,既不涉及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也可以不涉及在天體(在目前的反衛星技術範疇中,指的也就是月球)部署武器系統的問題。這就意味著印度的反衛星武器是不違反《外層空間條約》的條文的,只是與《條約》的精神背道而馳罷了。
薩拉斯瓦特是一位空間科學專家,他和他的機構不可能不知道反衛星技術的敏感性以及公開研製太空武器所帶來的國際道義風險。那麼為什麼他以及和他地位類似、工作性質相近的印度軍方人員還要反覆強調印度在這個問題上如此咄咄逼人的態度呢?
原因很簡單,這番言論原本就不是說給世界各國的太空軍事科學家聽的,而是印度的中產階級公眾,滿足他們日益高漲的「技術民族主義」情緒才是薩拉斯瓦特出此豪言壯語的動機。對於一個正在快速崛起的南亞大國來說,核潛艇、衛星殺手就像皇冠和權杖一樣,被當作大國地位的象徵。然而,正如拿破崙在加冕典禮上說過的那樣,那只不過是「皇權的附屬品罷了」。一個國家是不是科技強國,其實看的不是這個國家是否擁有一些亮晶晶的「大玩具」,而是要看它的技術能力的普遍可獲得性;發展某種技術也應該先看其必要性如何,而不是看它的成果是否亮晶晶。當然,沉醉在「技術民族主義」的國家可不是一個印度。
「亮晶晶」的東西一般來說,都具有另外一種性質,那就是很貴——中國南方的玩具工廠生產的五顏六色的塑料聖誕節裝飾品不算。對於防務工業領域的「亮晶晶」來說,還有另外一種性質,即高度地緣政治敏感性,也就是會引起外交方面的連鎖反應,並在其他國家產生相應的技術後果。印度是如何解決這兩個問題的呢?辦法很簡單——一如既往地,拿中國說事兒,從而勸服印度公眾高興地為他們根本用不著的殺手衛星買單。要讓別人掏腰包,有什麼比嚇唬他們更管用的呢?賣保險的和賣救命大力丸的都知道的道理,搞防務技術的自然也不會陌生。
中國幌子還能讓印度做到外交上的零風險和零成本。薩拉斯瓦特說「印度的鄰國在反衛星技術方面不斷取得突破」,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印度的鄰國當中能獨立發射衛星的,就只有中國,更不要說擁有研製太空武器的能力的,拿中國來為印度的軍事現代化做藉口已經成為了印度的行為習慣。而習慣是建立在行為得到鼓勵的基礎上的,印度敢於說別人不會說的話,原因就在於這樣可以得到鼓勵。當年印度核試驗之後不久,美國就有人放出話來說核擴散這回事兒,有好的擴散也有壞的擴散。那麼現在印度搞太空武器是不是也會有人說有好的太空武器,也有壞的太空武器呢?這簡直是一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