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度航天局明年將發射飛船的重型火箭 居然是用不鏽鋼造的
,準備投資14億美元,預計在2021年將印度的太空人送入太空。要執行載人航天項目,最關鍵的問題之一就是要擁有可靠的火箭。印度人公開的說法,是他們的第三代地球同步衛星運載火箭已經重新設計,將會攜帶印度太空人進入太空。只不過,僅僅從材料方面,印度太空飛行器就存在非常嚴重的缺陷。
-
PPT造火箭,印度推出未來太空計劃,雄心壯志敢想敢畫
最近,隨著中國航天不斷取得巨大成功,印度又開始不甘寂寞了。據媒體報導,印度空間研究組織ISRO推出了未來幾年的太空計劃,雄心壯志令人咋舌,用PPT畫出的火箭就擠滿了整個屏幕。印度用PPT造火箭不過,在這些琳琅滿目的火箭家族當中,僅有PSLV、GSLV和LVM3已有現成的產品。
-
這些中國公司正將鞋盒大小的衛星送上太空
6月23日,北鬥三號最後一顆組網衛星成功發射,北鬥三號系統完成全球組網。同時,在商用領域,儘管面臨著技術、政策法規等諸多問題,中國的企業家們正在將數以百計的低成本衛星送上軌道,太空商業的市場才剛剛拉開帷幕,這將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
-
印度天才造出「迷你」人造衛星,被美國送上太空,印度卻不淡定了
曾經就有人說過,在未來人類必將進入到太空時代,因此掌握獨立的航空航天技術,是十分重要的。我國在人造衛星,以及航天事業方面取得的成就為世界所矚目。1970年4月24日,我國成功發射了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使中國成為繼蘇聯、美國、法國和日本之後第五個掌握衛星研發和發射技術的國家。
-
印度計劃年底將美女機器人送入太空,2022年前將發射載人宇宙飛船
17年前的2003年10月15日,神州大地上一片歡騰,我國的神舟五號飛船順利發射,成功的將我國第一位太空人楊利偉送上太空!從那一刻開始,我國就成為世界第三個能夠獨立將人送上太空的國家。然而17年過去了,直到今天也還沒有第四個可以獨立將人送上太空的國家。
-
印度男孩造出「迷你人造衛星」,被美國送上太空,之後怎樣了?
曾經就有人說過,在未來人類必將進入到太空時代,因此掌握獨立的航空航天技術,是十分重要的。我國在人造衛星,以及航天事業方面取得的成就為世界所矚目。1970年4月24日,我國成功發射了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使中國成為繼蘇聯、美國、法國和日本之後第五個掌握衛星研發和發射技術的國家。
-
印度要追趕中國步伐,2022年內將再次登陸月球、將人送上太空!
印度空間研究組織ISRO已經發布了「加甘揚」計劃,其目的就是要成為世界第四個獨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將人送上太空。「加甘揚」預算為14億美元,計劃最早在2021年12月將太空人送入太空,印度總理莫迪曾表示:一名印度兒女」將攜帶印度國旗上天。目前印度已經有4名太空人在接受訓練,但是首次上天是一名還是兩名太空人未定,要在兩次無人飛行測試後才能確定。
-
日本成功將2枚數據衛星送上太空,是眼紅中國的嫦娥五號?
最近中國嫦娥五號剛要上月球挖土,日本就橫插一腳,立即在本土展開了航天行動,此次日本巨頭三菱公司與航空機構,利用H2A火箭43號機,將一枚「數據中繼衛星1號」和一枚「光數據中繼衛星」送入軌道,發射任務取得成功,那麼日本成功將2枚數據衛星送上太空,難道是眼紅中國的嫦娥五號嗎?
-
從造火箭到租場地、發射上天,一次商業太空發射都有哪些參與者?
美國商務部長威爾伯·羅斯更表示,太空業務是一個價值 3300 億美元的市場,可以創造至少 21 萬個就業崗位。他說全球目前有 1700 家私人航天公司,其中 45% 在美國。太空生意最重要的是火箭,但想造新火箭的公司基本都得從頭來過2001 年,馬斯克最初的太空計劃,是在火星上搞一個植物溫室。
-
印度打衛星 又一個「技術民族主義」(圖)
印度國防研究及發展組織主席薩拉斯瓦特博士,也就是他們的維爾納·馮·布勞恩或者說錢學森日前表示,鑑於「印度的衛星及火箭發射技術已相當發達」,印度將研發一種太空武器,「用以摧毀敵人部署在地球低軌道的衛星」。 薩拉斯瓦特博士的這番言論倒是不會在多年以後使印度成為首個裝備反衛星武器的國家。
-
印度太空崛起, 發射一箭104星, 美稱各國衛星危險, 但中國可不怕
現在說起印度的軍事實力,許多中國軍迷可能會吐槽印度「萬國牌」的裝備。但說實話,印度的工程師在美國工作的不少,高級人才也不少。現在的印度雖然軍工武器研發還弱點,但是在航天領域的表現可是可圈可點。印度現在已經搞出了驚人的「一箭104星」,前不久有媒體報導,美國還有4顆衛星交由印度航天發射,也擔憂起自身的航天實力,美國有人提出警示,印度的航天實力會使各國衛星都受到威脅,那麼中國會受到威脅嗎?
-
昨天,馬斯克用這款火箭發動機把不鏽鋼水塔送上了天
未來,SpaceX公司將會用31臺「猛龍」發動機把高達120米的最終版星艦火箭送入太空,並用這枚火箭把人類送上月球,甚至火星。已經多次執行重大任務的「獵鷹9號」火箭,用的就是九臺「梅林」發動機並列。而此次,馬斯克的SpaceX公司有了更大的野心,他們要把更大更重的「星艦」送上太空,略顯嬌小「梅林」發動機自然滿足不了他們的需求。於是,「猛龍」(Raptor,又名「猛禽」)發動機在工程師們的努力下應運而生。「猛龍」發動機使用液氧甲烷作為燃料,單臺推力達到了2000千牛,海平面比衝330s,推重比高達170。
-
SpaceX不鏽鋼造星艦不但靠譜,還沒缺點?印度看了都想哭
馬斯克的星艦項目一直都受到眾多的質疑,其中被質疑最多且被拿來調侃最多的就是它不鏽鋼材料的主體,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不鏽鋼是否真的能造火箭,為什麼會受到質疑一;很多了解過不鏽鋼的小夥伴就說了;星艦未來需要在太空停留的,而不是一次性的,但不鏽鋼在低溫下會變得非常脆。這一點馬斯克曾經解釋過,他是這麼說的:那只是局限於鉻鎳含量低的不鏽鋼,鉻鎳會增加了不鏽鋼的強度,並提高其延展性。所以,即使在零下330華氏度,這種不鏽鋼會有12%到18%的延展性,非常有韌性,非常堅固,沒有碎裂問題。
-
天空一聲巨響,日本火箭第35次成功發射,一顆間諜衛星飛上太空
就在剛才,日本成功進行了間諜衛星的發射,再一次證明了自己在這方面強大的技術實力。據俄羅斯衛星網2月9日消息報導,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證實,在當天日本使用H-2A型運載火箭,成功地將一顆間諜衛星送上了太空。經過這次發射之後,日本H-2A運載火箭已經實現連續35次發射成功。
-
小火箭:自行車拉火箭,教堂改廠房——傳奇的印度航天史
型運載火箭在薩迪什·達萬航天中心2號工位成功點火,隨後將印度第2顆月球探測器月船2號送入奔月軌道。R-7洲際彈道飛彈改裝而成的運載火箭,將斯普特尼克1號人造地球衛星送入太空。 要記得,這是上世紀60年代末研製的衛星!這些材料和設計思想,實際上今天還在用。而當時,這顆衛星上用的,幾乎都是首次用於太空的技術。 為確保在地球同步軌道上的可靠性,ATS-6衛星採用了多餘度冗餘電路。15安時容量的鎳鎘電池與595.2瓦的半圓柱太陽能帆板相互配合,為衛星提供穩定的30.5V的電壓。
-
長徵五號B首飛任務打了個翻身仗,中國航天回應今年兩次發射失利
面對近期航天發射連續失利,長徵五號B首飛任務打了個翻身仗,相關機構主要做了哪些工作呢?合練箭轉場。面對近期航天發射連續失利,長徵五號B首飛任務打了個翻身仗,相關機構主要做了哪些工作呢?在5日的新聞發布會上,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主任助理季啟明介紹稱,今年3月16日和4月9日,中國航天發射連續兩次失利,這也再次顯示航天事業的高風險,中國航天的「長徵」永遠在路上。
-
SpaceX火箭將土耳其衛星送入太空
土耳其通信衛星Turksat -5A搭乘美國企業家和億萬富豪埃隆·馬斯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的獵鷹-9號(Falcon-9)運載火箭升空。在YouTube官方頻道上進行了直播。美國東部時間21時15分,獵鷹9號火箭從佛羅裡達的卡納維拉爾角太空飛行器發射場發射升空。
-
7手火箭誕生!spacex第100次發射,成功將第十一批星鏈送上太空
是的,你沒看錯,spacex剛剛又成功的發射一批星鏈衛星了。北京時間2020年8月18日22點31分,spacex「6手」獵鷹9號火箭成功點火,順利將第十一批星鏈衛星成功送入太空。其實雖然星鏈發射已經進入常規化,但是經常還是有各種不同的突破的,比如說本次發射的亮點有就有如下:1、第一次使用「6手」獵鷹9號火箭發射星鏈衛星,spacex已經成功進行過幾次「5手」火箭發射,但是第六次使用還是第一次。
-
印度太空初創公司推出全3D列印低溫火箭發動機
,並承諾在與客戶接洽的一周內將其送入太空。過去,曾擔任ISRO系統工程師的聯合創始人兼執行長Pawan Kumar Chandana表示,他希望印度在政府的授權和監督下,促進私營部門參與太空活動。他認為,通過這種方式,該國將能夠打入一個有望成倍增長的市場,並有望在未來十年內發射7,000多顆衛星。像其他太空有遠見者一樣,其航空航天團隊正在準備開發技術,以響應性,可靠和經濟地進入太空。
-
時隔4年再攜手,長三乙火箭送天通一號衛星上天
時隔4年再攜手,長三乙火箭送天通一號衛星上天◎ 王涑 科技日報記者付毅飛2020年11月12日23時59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天通一號02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