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人需要混血多少代,才能完全擁有白人特徵?

2020-12-05 鍾銘聊科學

遺傳

在我們的傳統觀念裡,有黑種人,白種人,黃種人的概念,實際上無論是什麼膚色,都屬於智人人種。雖然同屬於智人,不同地區的人長相都有所不同,而且有很多標誌性的特點。那麼問題來了,一個黑種人需要混血幾代,才可以讓自己沒有黑種人的特點呢?

在高中生物中,老師會提到等位基因與性狀之間的關係,等位基因有顯性和隱性之分,那是不是意味著黑色皮膚和白色皮膚也是顯性和隱性的關係?

實際上,並非如此,因為這樣我們連為什麼會中間色皮膚都解釋不清楚。科學家通過研究就發現,膚色並不是單個基因所控制的,而是多個基因控制的,一個連續的分布圖譜,而且也不只是看顯性或者隱性的,而是多種方式共同作用的。其中就包括,單純地顯隱性;也有不完全顯隱性;還有顯隱性(雜合子)都存在時,隱性也有所表達;還有共顯性、不規則的顯性,多基因同時控制,還存在環境作用的因素。換句話說,在遺傳中,親代如果是兩種膚色的人結合,那么子代的情況實際上會變得極其複雜。

基因戰爭

下一代人的膚色到底幾何,完全是比拼親代的基因,看哪一方在這種複雜的基因表達過程中可以佔據上風。

這種情況實際上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也很常見,現在所有的「狗」實際上都屬於犬屬-家犬亞種,它們甚至和狼還沒有生殖隔離。也就是說,所有的「狗」和「狼」之間的關係類似於全球所有人之間的關係:同屬於一個物種。

在眾多的狗當中,有兩類被我們叫做:彭布羅克威爾斯柯基犬以及卡迪根威爾斯柯基犬,一般來說人們把它們都叫做:柯基

柯基區別於其他狗的最大特徵就是:腿很短。科學家通過研究就發現,柯基這類「小腿短」的狗是因為比其他狗多出一份FGF4基因,這個基因能夠制FGF4蛋白質,這類蛋白質會影響另外基因,這類基因是指導合成FGF3蛋白質的,如果過多就會導致軟骨發育不全,進而讓狗的四肢發育異常短小。

在柯基與其他狗子繁育後代時,柯基這個「小短腿」的基因就會變得異常強大。在沒有硝煙的基因戰爭中,「小短腿」的特點總是能被遺傳下去。以至於我們看到柯基和其他狗子繁育的後代都有小短腿的特點,即便是遭遇長腿的哈士奇。

不同膚色的人種繁育後代時,這些控制膚色的基因會有進行一場沒有硝煙的基因「戰爭」。所以,子代具體會出現什麼膚色並不是固定的。我們可以舉一些例子。

大作家普希金的爺爺是純種的黑種人,他的妻子是白種人。

他們的第一代子女還是存在著許多黑種人的特點,包括皮膚也還是比較黑的。而到了普希金這一代,也就是第二代,膚色已經不再那麼黑,但依舊有很多黑種人的特點。

而到了普希金外孫這一代,也就是第四代,他的外孫女身上就很難看得出黑種人的特點了。

2009年,普希金的後代們舉辦過一次聚會,還拍攝一張合照,這張照片當中,基本上就全都是白種人了。

那這是不是意味著黑種人要經歷4代的時間就可以徹底沒有黑種人的特點呢?

其實這樣的定論還是值得商榷的。在NBA籃球職業聯賽當中,有一個著名的教練叫做:裡弗斯

裡弗斯是純粹的黑種人,而他的妻子是一個白種人。而他的女兒看起來就是非常純粹的白種人,至於他的兒子,除了捲髮外,也已經不太看得出黑種人的特點。

也就是說,從裡弗斯的宜家來看,只用了一代,黑種人的特點就幾乎要消失了。這樣的情況同樣出現在其他許多NBA的球星身上。但也有不完全按照這種情況來的,比如:諾維斯基是白種人,他的妻子是黑種人,但他的大女兒還具有黑種人的特點,小女兒則是處於「中間態」,兩個兒子卻完全就是白種人的特點。

總結

之所以會出現這麼多複雜的情況,正是因為膚色是由多種基因控制,而且是多種方式共同控制所導致的。因此,如果夫妻兩個人的膚色不同,他們的孩子具體是什麼膚色是很難判定清楚。因此,黑人可能只需要1代就可以擁有接近白人膚色,也可能需要2代,甚至是3代,4代,這並非是一個固定數值。

不過,按照人類學家的研究,人類最早是黑色皮膚的,居住在歐洲的人也是如此,在距今1.4萬年,居住在歐洲的人才出現藍眼睛,此時他們就是黑皮膚,藍眼睛的狀態。一直到了距今7000年前,居住在歐洲的人才出現了白色皮膚,這樣的特點一直持續至今。也就是說,白色皮膚,黃色皮膚從無到有,人類花了上百萬年的時間。

相關焦點

  • 黑人需要多少代混血,才能完全擁有白人特徵?
    關於「黑人需要混幾代血才能接近白人膚色?」這個問題,實際上要兩種情況來看,一種就是自然狀態下,經歷多少代能實現一個區域所有的黑色皮膚人種變成白色皮膚,還有一種就是讓黑人不斷和白人繁衍後,子代再和白人一直繁衍下去。那這兩種各需要多少代呢?
  • 黑人需要多少代混血,才能完全擁有白人特徵?
    那麼問題來了,一個黑種人需要混血幾代,才可以讓自己沒有黑種人的特點呢?其中就包括,單純地顯隱性;也有不完全顯隱性;還有顯隱性(雜合子)都存在時,隱性也有所表達;還有共顯性、不規則的顯性,多基因同時控制,還存在環境作用的因素。換句話說,在遺傳中,親代如果是兩種膚色的人結合,那么子代的情況實際上會變得極其複雜。
  • 黑人需混血幾代,才能接近白人或黃種人膚色,無明顯黑人特徵?
    也正是因為,所以黑人與其他人種混血結合,生下的混血小孩就是黑人小孩,甚至幾代之後還保持黑人的特貌特徵。為此,很多人也說,黑人的血脈是最為頑強的。那麼問題來了,黑人需混血幾代,才能接近白人或黃種人膚色,無明顯黑人特徵?
  • 黑人需要多少代混血才能變成白人?翻閱大量資料,終於找到答案
    那麼,這裡也有一個問題:那就是黑人如果改變了居住環境,會有機會變成白人嗎?黑人會變成白人嗎?其實,這個問題單純靠黑人離開了非洲,來到了高緯度的寒冷國家,由於陽光照射減少,從而讓自己體內的黑色素減少,讓自己變白的角度來回答,完全是一個錯誤答案,也是不可行的,真正想要解決,那就需要通過混血才可以。
  • 神奇的人類基因:黑人需要幾代混血,才能變成白種人?
    ,他們的孩子有沒可能是白人呢?如果可能,黑人需要混血幾代才能變成白人?於是人們都認為黑人的基因相對比較強,所以生出來的孩子幾乎是黑色人種的混血兒。但也有特殊情況的,就是有些黑人與白人夫婦,他們生出的孩子並沒有遺傳黑人的基因,第一代生出的孩子都是白皮膚的混血兒。而有些就算不白人,皮膚和身上的各種特徵也會發生變化,比如皮膚比純黑人的皮膚淺很多,嘴唇變薄、鼻梁變高,甚至連眼睛和頭髮也會變成接近白種人的特徵。
  • 神奇的人類基因:黑人需要幾代混血,才能變成白種人?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黑人與白人結婚,他們的孩子有沒可能是白人呢?如果可能,黑人需要混血幾代才能變成白人?世界上有個種族叫穆拉託人,他們就是純黑人及純白人的混血後代。他們主要生活在南北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區。但從膚色上看,穆拉託人的膚色還是以黑種人居多。
  • 黑人混血幾代之後才能完全沒有黑人特徵?後代的膚色由誰決定?
    有一種約定俗稱的分類方法,就是黃種人,白種人和黑人。但是在學術意義上卻沒有這種分法,畢竟大家沒有生殖隔離,不同膚色的人互相之間都可以結合,生出來我們俗稱的:混血兒。咱們今天要聊的話題,就是孩子的膚色到底由什麼決定,是母親還是父親,或者說某一種顏色比較強勢?想聊這個,我們得現弄清楚染色體。人的染色體數目共有23對,46條,我們把其中的有效片段稱之為基因。
  • 黑人需要多少代混血,才能變成白人?那黃種人呢?答案想像不到
    生活在南太平洋的美拉尼西亞人也擁有金色的頭髮,金髮在歐洲以外的人群中十分的罕見,但是,在美拉尼西亞人中間就比較常見,而美拉尼西亞人的金色頭髮是獨立進化的,與決定歐洲人金髮的基因沒有多少關係,美拉尼西亞人的金髮與TYRP1基因相關,這是趨同演化的結果。
  • 黑人的基因太強大?需要多少代混血,膚色才能變白?
    黑人的基因太強大?需要多少代混血,膚色才能變白?因為首先從進化的角度上面來說,人類都是屬於智人人種,而其他的人種早在5萬年前,就已經全部滅絕了,所以如今的人類全部都是智人的後裔,所以大家都擁有著同樣的一個祖先
  • 黑人要和白人混血幾代才能接近白人膚色?
    以前,不少人都把黑人等同於非洲人,甚至錯誤的以為非洲人都是黑人、非洲人黑是因為被太陽曬得。知道之前看到非洲的黑人小夥在成都中暑,才讓很多人知道並不是非洲和熱沒有必然關係,而生活在非洲的人也不都是黑人。如果追根溯源,黑種人的起源地就是非洲,皮膚顏色黑、毛髮小捲曲狀是他們最典型的外在特徵。然而,如今黑色人種早已不只是生活在非洲部分地區,黑種人佔到了全世界總人口的大約16%左右。對黑人如何走出非洲有所了解的人應該都知道,即便如今某些地方依然存在膚色偏見,但現狀也憑藉先人的鮮血改善了很多。
  • 黑人需要幾代才能「洗白」?
    但無論膚色差異有多大,人與人之間不存在生殖隔離,白人可以和黑人結婚,黃種人也可以和棕色人種結婚,不會出現孕育不了後代或孕育劣質後代這類問題,甚至有人認為,跨人種的結合反而會孕育出更聰明後代。先不去理論人類起源於何方,但人類分開進化的時間並不長這是鐵的事實,全球人類還屬於同一物種,基因突變還不夠,並沒有進化成兩種或更多物種,因此也就不存在生殖隔離,仍然保持著強大的基因交流,白人自然可以和黑人孕育出後代。
  • 黃種人、黑人和白人各自發展了幾萬年,為什麼沒有生殖隔離?
    太陽光強度變弱,就不需要那麼多的黑色素了。而皮膚合成黑色素也需要耗費能量的,減少黑色素的個體獲得了生存優勢。久而久之,生活在高緯度地區的人類的膚色就變得越來越淺了。  所以歐洲人的膚色在1萬年前還是和非洲人一樣,都是那麼黝黑。
  • 這些球星看起來是「白人」,其實卻是「黑人」
    在我們的印象中白人就是白皮膚,而黑人則是黑皮膚,可是由於美國是個白人和黑人共存的國家,因此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一些看起來是白人的球員,其實他是黑人。所以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NBA聯賽中看著是白人,實則是黑人的球員。
  • 白人是最高級的人種,而黑人則是最低級的,科學家:太陽輻射!
    文/仗劍走天涯 白人是最高級的人種,而黑人則是最低級的,科學家:太陽輻射! 亞洲人大多是屬於黃種人,美洲的人是屬於白種人,非洲是屬於黑種人。
  • 白人的定義標準是什麼?白人與白種人有什麼不同?應該如何區分?
    白人是社會學定義,白種人是生物學定義,但二者可以重合還有一些混血兒,長得沒有黑人特徵,卻被作為黑人。另一些黑人血統更多一些的反而可能是白人。那麼現在很多人糊塗了:美國的白人到底是怎麼定義的?黑人!歷史上拉丁人擅長混血,按照一滴血原則,這些人不符合美國人的要求。而且頭髮黑,個子比較矮,文化上也不一樣。大量的天主教徒、大量的法語和義大利語,都使美國的盎格魯薩克遜主體文化受到威脅。
  • 黑人球員為何都會找白人美女?除了長得漂亮,還有2個原因
    至於為何會有這麼多黑白混血的原因,主要是因為NBA目前還是黑人球星的天下,他們手持上億美元的大合同,自然會受到白人女性的青睞,而且黑人都喜歡找白人美女,白人美女也喜歡黑人的強壯。除此以外,也有以下幾點原因: 首先便是顏值,大家都知道,美國在歷史上曾湧入了很多黑人,雖然黑人在文化與觀念上與白人不同,但他們的後代卻因為從小接受美國文化薰陶的原因,在審美方面也漸漸靠向歐美男性,所以在他們眼中白人美女的吸引力要比黑人美女強,而通過籃球運動改變自己命運的黑人球星們也是如此,所以他們特別鍾愛白人美女。
  • 這些球星看起來像「白人」,其實都是實打實的「黑人」
    在美國,白人並不是指白皮膚的人,只有白人和白人生出來的才是白人,有些人雖然是白皮膚,但是是黑人和白人生出來的,所以他們還是黑人。那你知道有哪些球員看起來是「白種人」,其實是「黑種人」嗎?庫裡庫裡在這些混血球員中,名氣是最大的。他的媽媽是個白人女性,此前是位排球運動員。他的老爸是戴爾. 庫裡,前nba球員,球員時期也是個三分球非常準的球員,庫裡超強的三分球能力看來是遺傳自他的老爸。
  • 種族差異與創造能力,黑人智商真的就不如白人和黃種人嗎?
    白色是高緯度地區物種的共同特徵,因為白能更好地利用陽光。比如,芬蘭人有亞洲基因,但是芬蘭人很白。白和膚色沒有關係。而在日照強烈的低緯度地區,為了保護皮膚,就會使皮膚變黑。基因有選擇性表達,如果不利於適應環境,幾代以後某一種性狀(比如某一種膚色)就不表達了。
  • 拉丁美洲為何有那麼多混血人種,日韓通婚的後代算是混血兒嗎?
    準確講混血兒應該是來自於不同的人種,因為不同人種具有比較明顯的基因差異,例如在智力上、體能上、外貌上,不同人種之間的差異是很大的,他們的後代被稱之為混血兒,例如白種人和黑種人的孩子可以叫黑白混血兒,美國前總統歐巴馬就是一個黑白混血兒,他的父親是一名肯亞黑人,而母親則是美國白人。
  • 當日本民族不再「純潔」,種族歧視瞄準了混血
    1990年起,日本移民政策改革,第二代和第三代的南美日僑可以自由回到日本工作,其中不乏與日本本土文化隔斷已久的年輕僑民和混血僑民。據日本政府統計,如今僅巴西回歸的僑民就達到了20.5萬人。但回到日本的「哈夫」被接納並不容易。體育和娛樂界嶄露頭角的少數明星尚且可以被視為日本國際化的標誌,更多普通人成為滿足經濟發展需求的工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