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大胖」北大西洋露脊鯨,每天要吃2.5噸食物,全球僅剩409頭!

2020-12-06 八兩科學

鯨類,被譽為海洋的「生態工程師」。因為其遷徙能散播養分,維持海洋生態健康,死亡後變成「鯨落」回饋海底。目前人類發現的鯨類約有90種,體型最大的是藍鯨,而最胖的則是露脊鯨(藍鯨脂肪比超過35%,但相對其體型來說並不胖)。

露脊鯨是鯨類中脂肪層最厚的一種,厚度通常超過50釐米、脂肪比可達43%—50%。也因這厚厚的脂肪,其英文名叫「Right Whale」,意思是『活該(正確)被捕獵的鯨』,在19世紀遭到大肆捕殺。

而露脊鯨又分為真露脊鯨屬(Eubalaena)、露脊鯨屬(Balaena),弓頭鯨屬於露脊鯨屬唯一成員,生活在極地。而真露脊鯨屬的成員分別是南露脊鯨、北太平洋露脊鯨、北大西洋露脊鯨。其中北大西洋露脊鯨的處境岌岌可危,僅剩409頭,科學家預計它們將在20年內滅絕。

「鯨大胖」北大西洋露脊鯨,每天要吃下2.5噸食物!

北大西洋露脊鯨(North Atlantic whales),是僅次於藍鯨和弓頭鯨的海洋第三大哺乳動物,曾廣泛分布在北大西洋沿岸海域或大陸架附近,現僅在北美洲東岸海域發現。其幼鯨出生體長可達4.6米,成年可長到18.5米,體重在90-100噸左右(雄性比雌性重)

其外表特徵是:體色絕大部分是黑色,有些肚子上有白斑。無背鰭,鰭狀肢很寬、呈槳狀,尾很寬。其嘴部呈拱狀,嘴裡有數百個鯨鬚,每條鯨鬚的長度最大為3米(8英尺),浮出水面噴出的水呈現「V」形。

北大西洋露脊鯨的頭很大且有著厚厚的繭,約佔全身的三分之一。每頭北大西洋露脊鯨的頭上都有特殊的(大小和位置不一樣)花紋,因此科學家可以使用這些標記來識別個體。

其主要食物是磷蝦、橈足類和小無脊椎動物,科學家發現,北大西洋露脊鯨每天需要吃2200至5500磅(998至2495公斤)的食物。

體重比其他露脊鯨,北大西洋露脊鯨身體狀況不佳!

由五個國家的12個研究機構組成、丹麥奧爾胡斯大學的弗雷德裡克·克裡斯蒂安森(Fredrik Christiansen)博士領導的國際科學團隊在《海洋生態學進展叢刊》發表一項新研究發現,與來自阿根廷、澳大利亞和紐西蘭三個露脊鯨種群的個體相比,北大西洋露脊鯨的體況較差。

團隊通過無人機捕獲了北大西洋和南半球三個主要區域共523頭露脊鯨圖像,包括成年與未成年及處於哺乳的雌性。通過攝影測量法得出它們的寬度和長度,從而推斷它們的總體健康狀況。

結果從圖像上明顯看出,在相同尺寸下,北大西洋露脊鯨的體型明顯較比其他3種露脊鯨要小很多。數據顯示,與其他露脊鯨相比,北大西洋的體重輕了20%,相差約10000磅(4.5噸)。

要知道北大西洋露脊鯨屬於『鯨大胖』,身材應該是圓滾滾的,現在反而變成了流線型了,這明顯脂肪不夠或儲備不足所致。

脂肪不足意味著食物缺少,可以解釋為什麼會出現物種數量在減少,以及為什麼幼鯨出生率低的原因。同時,脂肪的儲備會影響它們的成長,並延遲未成年雄性的性成熟。畢竟,作為一種遷徙型的良好的大型鯨類,豐富的脂肪儲備對其繁殖至關重要,因為它們在繁殖季節大部分時間都是不進食的,只依賴體內存儲的脂肪。

追蹤研究顯示,北大西洋露脊鯨「被迫減肥」的原因是其主要食物來源磷蝦的急劇減少,導致其不得不遊較長距離才能保持飽食。而且氣候變暖的海洋溫度上升,導致它們不得不北上。

高死亡率及低繁衍率,數量僅剩409頭!

北大西洋露脊鯨在19世紀遭到大肆捕殺。到1900年時,大約只剩100頭或更少的北大西洋露脊鯨在美國和加拿大海域倖存了下來。隨後在1935年商業捕鯨禁令出臺後,北大西洋的露脊鯨數量逐漸有所回升。其中南露脊鯨就恢復得不錯,現存數量約有10000-15000頭。

不過自2010年以來,北大西洋露脊鯨的數量直線下降。目前北大西洋露脊鯨數量為409頭,且雌性北大西洋露脊鯨不足100頭

記錄顯示:自2017年來,北大西洋露脊鯨出現了非正常的死亡現象,已觀察到的露脊鯨死亡有30例,其中包括14頭雌性露脊鯨。

造成此現象的最主要原因是來自人類船隻、漁網漁具、海洋噪音。研究表明,85%以上的北大西洋露脊鯨一生中至少被漁網、漁線和其他捕魚設備纏繞一次;60%的露脊鯨被多次糾纏。

由於北美洲東海岸捕蝦蟹業非常發達,放置在海底的捕蝦籠與海面的浮標之間通過一根長長的繩索或漁線相連。鯨魚一旦被纏住,輕則擦傷,重則斷肢。而通常有露脊鯨拖著漁網漁具生存數月,從而導致體內壓力激素偏高,身形消瘦,慢慢死亡。當然,拖曳漁網漁具產生的疲憊也是導致體型瘦弱和繁殖率低的一個重要因素。

尾巴被撞折的北大西洋露脊鯨

在2017年至2020年之間,船隻的齒輪殺死了7頭北大西洋露脊鯨,約佔倖存人口的2%。在同一時期,又有9頭與船隻相撞而死亡。

此外,食物減少的原因導致它們繁殖率大大降低。自2017年以來的3個繁殖季節僅觀察到12頭幼鯨出生(包括2018-19年度的7頭幼鯨),不到以前年平均出生率的三分之一。目前在美國水域僅觀察到10頭幼鯨,這遠低於預期的30頭。

按照理論,每年至少16-17頭幼鯨出生,才能維持種群平衡。而且相比其他露脊鯨每3年生一次,北大西洋露脊鯨每7年才生一次。高死亡率和低出生率,種群的未來非常糟糕。

結語:

美國和加拿大在2019年2月份制定了相應防止撞鯨事件發生的積極性措施(如減速區、限速區等),和禁止人類在北大西洋露脊鯨生活的海域放置漁具漁網等規定。但在去年下半年,有一頭尾巴異常彎曲的北大西洋露脊鯨被衝上岸……

鯨魚是海洋的前哨物種,它們的存在是海洋生態健康循環的保證,每失去一頭鯨魚都是一記重擊。捕鯨時代早已過去,人類在敬畏它們體型龐大的同時,也應給予它們無束縛暢遊大海的自由。

—END—

相關焦點

  • 鯨之悲歌:北大西洋露脊鯨兩月內死了8頭,全球僅剩400頭!
    據《太陽報》8月4日報導,加拿大研究人員在過去兩個月發現全球至少8頭露脊鯨死亡,佔整體2%,據估計這種露脊鯨只剩400頭。而且這些已死亡的北大西洋露脊鯨中無一屬自然死亡,都是船擊或漁網纏繞致死。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表示,以此趨勢計算,相信它們或在未來20年內面臨絕種。
  • 全球僅存450頭的北大西洋露脊鯨 在美國東海岸迎來生育高峰
    世界上最瀕危鯨物種之一的露脊鯨,正在美國麻薩諸塞州附近迎來一小波生育高峰。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14日報導,美國海岸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稱,他們在美國科德角灣發現了三對來自北大西洋的母子露脊鯨。它們冬天在喬治亞州和佛羅裡達州出生,春天才會遷徙到美國的東海岸。據了解,目前北大西洋露脊鯨在全球僅存450頭左右。
  • 露脊鯨頭上長了超大老繭,看著就難受,原因竟然是「鯨以食為天」
    》露脊鯨是世界上的第三大鯨魚。北大西洋露脊鯨的大小僅次於藍鯨和長鬚鯨。一條成年的露脊鯨可以長到18米長,重達100多噸。露脊鯨的頭佔了身體總長的1/3,因為它們的大嘴巴裡必須容納成千個鯨鬚,而每一個鯨鬚都有三米長。
  • 北大西洋露脊鯨註定要滅絕 可哺育雌性僅剩100頭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12月11日報導,北大西洋露脊鯨是世界上最稀少的海洋哺乳動物之一,僅有450頭生存。有美國政府官員就此警告,如果不採取新的保護措施,瀕危的露脊鯨就會滅絕。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表示,北大西洋露脊鯨是世界上最稀少的海洋哺乳動物之一,僅有450頭生存,其中17頭死於2017年。北大西洋露脊鯨死亡率與低出生率一致,僅有100頭可哺育的雌性鯨魚存活。NOAA官員布拉德說,「必須使用滅絕這個詞,因為趨勢顯示如此。我們不能眼睜睜看它們滅絕。」
  • 露脊鯨竟連續6頭死於加拿大聖勞倫斯灣!兇手是誰?
    加拿大聖勞倫斯灣,6頭露脊鯨連續死亡!全球一共只有500頭,究竟發生了什麼?人們先是在6月6日發現了第一條死鯨,6月18日發現了第二條,然後接連發現另外4條死鯨,地點全部在魁北克省小島 Magdalen Islands 附近,專家們現在擔心可能會有更多死亡的露脊鯨。
  • 又一種大型鯨類被列入國際紅皮書 全球數量僅存400隻
    2020年7月20日消息,據外媒報導,國際自然和自然資源保護聯盟已將國際紅皮書中北大西洋露脊鯨(Eubalaena glacialis)的狀態從「正逐漸消失」改為「瀕臨滅絕」。據最新統計,自然界僅餘409隻北大西洋露脊鯨。
  • 防禦逆天的弓頭鯨天下無敵,對決最強咬力的巨齒鯊如何?
    弓頭鯨,最大體長21米,體重保守160噸,也有研究稱可達190噸,妥妥的鯨大胖。其他同體長海怪體重(最大個體):北太平洋露脊鯨:19.8米,135噸。鯨二胖。北大西洋露脊鯨:18.3米,106噸。鯨三胖。座頭鯨:18.9米,61噸。巨齒鯊:19米,70噸。西卡尼薩斯特魚龍:22米,55噸。塞鯨:20米,45噸。
  • 瀕臨滅絕的狐猴和北大西洋右鯨
    總部位於瑞士的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的科學家進行的一項新分析發現,狐猴和北大西洋右鯨瀕臨滅絕。北大西洋的露脊鯨也面臨著來自氣候危機的越來越大的威脅。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表示,海洋溫度升高可能已在夏季將該物種的主要獵物物種推向了北部,進入聖勞倫斯灣,在那裡鯨魚更容易與船隻偶然相遇,而且也極有可能被蟹類纏住。鍋繩。
  • 清代乾隆年間,浙江海鹽縣驚現5頭露脊鯨,其中1頭竟被宰殺售賣
    露脊鯨屬於巨型鯨類,身體碩大、肥胖,呈紡錘形,體表光滑,身長18米左右,重量100多噸,身體大部分呈黑色,頭部有粗糙而有斑點的硬皮。露脊鯨主要分布於太平洋、大西洋,在中國主要見於東海、南海,目前數量已經十分稀少,處於瀕臨滅絕的狀態。
  • 加拿大東部海灣發現六具瀕臨滅絕的北大西洋露脊鯨的屍體
    (露脊鯨死後屍體浮出水面)六具北大西洋露脊鯨的屍體在加拿大東部聖勞倫斯海灣被發現。北大西洋露脊鯨,英文學名North Atlantic right whales,目前在北大西洋的露脊鯨僅剩大概300條了,而全世界的同類露脊鯨大概也僅剩500條了。
  • 2018年,又一頭露脊鯨死了
    這一年裡牠們遭受了重創,美國和加拿大的團隊記錄了17例露脊鯨死亡事件,而我們所估計的牠們在野外數量也不過只有430頭。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IFAW)與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和東海岸的擱淺救援機構合作,為其中五頭露脊鯨進行了屍檢。
  • 如果人們不立刻採取行動,北大西洋露脊鯨很有可能在 20 年之內滅絕
    所幸在過去的幾十年裡,由於多國政府和民間環保組織的努力,北大西洋露脊鯨的數量從 300 頭增長到了 500 頭。但是在最近的幾年裡,它們的數量又開始下降了。更令人擔憂的是,雖然還有大約 100 頭適齡雌鯨的存在,但它們的壽命和生育速度已經幾乎難以維持北大西洋露脊鯨種族的繁衍了。如果人們不立刻採取措施,北大西洋露脊鯨很有可能在 20 年之內成為現代首個滅絕的鯨魚種類。
  • 同在一個地球,南露脊鯨種群繁榮,北露脊鯨卻瀕危,原因讓人唏噓
    最近發表在《海洋生態進展系列》(Marine Ecology Progress Series)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發布了一個令人不安的研究結果:北大西洋露脊鯨群體的平均身體健康狀況,比南半球的露脊鯨要差很多。此時,北大西洋露脊鯨正在陷入瀕臨滅絕的困境。這項研究是由丹麥奧胡斯大學的弗雷德裡克·克裡斯蒂安博士(Dr.
  • 攝影師拍到50噸南露脊鯨躲在遊船下方(高清組圖)
    畫面中,一頭重達50噸的南露脊鯨出現在一艘小型遊船的正下方,並直盯著這艘小船。據悉,每年都會有南露脊鯨帶著它們的幼崽來到這片溫暖的海域。作為地球上最大的哺乳動物,這些南露脊鯨似乎要與人類交朋友。一名潛水員甚至潛到水下與這頭龐然大物來個近距離對視。
  • 瀕臨滅絕的北大西洋露脊鯨身體狀況比南半球的差得多
    研究表明瀕臨滅絕的北大西洋露脊鯨的身體狀況比南半球的同類要差得多。 該研究團隊使用無人機和一種稱為航空攝影測量法的方法來測量全球四個區域中單個露脊鯨的體長和寬度,將北大西洋露脊鯨的身體狀況與來自阿根廷、澳大利亞和紐西蘭近海的三個數量不斷增加南部露脊鯨種群的個體進行了比較。
  • 露脊鯨的情況好一點,數量大概有6000頭,每年的增長率為6%~7%
    露脊鯨的名字是捕鯨者起的。之所以這樣稱呼,是因為它們"正好是"適於捕殺的鯨——它們遊動緩慢,長有較多的鯨鬚與油脂,被捕殺後呈漂浮狀。沒有哪種鯨類像這個種群一樣被捕殺到了如此之少的地步。由於人類的原因,世界範圍內的露脊鯨都處於危險之中。
  • Top5地球上體型最大的動物,第一名舌頭就有2噸!
    NO·5 北大西洋露脊鯨(North Atlantic Right whale)北大西洋露脊鯨屬於真露脊鯨屬,目前大約有400條北大西洋露脊鯨生活在北大西洋的海域。露脊鯨的斑點是白色的,不是因為皮膚的色素,而是因為大片的鯨蝨寄生的緣故。由於世界各地捕獵過度使其瀕於滅絕,已被列為世界上有滅絕危險的6種鯨之一。20世紀40年代已全面禁獵,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 認識南露脊鯨
    南露脊鯨時常會把頭露出水面,好像在觀察水面的動靜——事實也正是如此。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世界排名第五南露脊鯨體型通常為17米80噸,體長最長可達18米。是世界上體型排名第5大的鯨。現今世界上的南露脊鯨數量只有10000條左右。19世紀以來人們為了獲取鯨鬚、鯨肉和鯨油大量捕殺南露脊鯨。巴斯克人是最初獵殺露脊鯨的人。他們獵這種鯨比11世紀在比斯開灣獵鯨還要容易。起初,人類獵鯨是為了得到鯨油,後來因為肉食儲藏的科技不斷進步,鯨肉和鯨鬚也成為了商品。由於數量日益減少,捕鯨人需要到更遠的地方捕鯨。
  • 北大西洋露脊鯨註定要滅絕!
    有美國政府官員就此警告,如果不採取新的保護措施,瀕危的露脊鯨就會滅絕。
  • 這類珍稀鯨魚數量銳減 如今僅剩366頭……
    中新網10月28日電 據外媒報導,當地時間10月26日,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表示,據估計截至2019年1月,北大西洋露脊鯨的數量僅剩366頭。此前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1月,這種鯨魚數量還有約412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