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在一個地球,南露脊鯨種群繁榮,北露脊鯨卻瀕危,原因讓人唏噓

2021-01-17 寰宇科學新觀察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最近發表在《海洋生態進展系列》(Marine Ecology Progress Series)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發布了一個令人不安的研究結果:北大西洋露脊鯨群體的平均身體健康狀況,比南半球的露脊鯨要差很多。此時,北大西洋露脊鯨正在陷入瀕臨滅絕的困境。

這項研究是由丹麥奧胡斯大學的弗雷德裡克·克裡斯蒂安博士(Dr. Fredrik Christiansen)領導,由來自5個國家,12個科學研究機構的科學家們共同努力的結果。

分析顯示,北大西洋露脊鯨的幼鯨、成年鯨和母鯨個體的身體狀況,都比南露脊鯨三個種群的個體差。這是令人震驚的,因為北大西洋露脊鯨糟糕的身體狀況,正好解釋了為什麼有太多的露脊鯨正在死亡,為什麼它們沒有生足夠多的幼崽。糟糕的健康狀況,也可能影響它們的生長,延緩幼崽達到性成熟。這些對個體的綜合影響有助於解釋物種為什麼在衰退。

自上個世紀世界各國停止大規模商業捕鯨以來,南露脊鯨的大多數種群都恢復得很好。現在大約有10000-15000頭南露脊鯨在南半球的海洋裡自由自在地遊蕩,種群規模正在走向鼎盛。不幸的是,對於北大西洋的露脊鯨來說,它們的種群狀況非常糟糕,目前只剩下大約410頭,這個物種正在走向滅絕。

致命的船隻撞擊和漁具纏繞,是這些鯨魚的頭號殺手,加上受環境變化影響,它們所吃的浮遊生物的數量和分布也在發生變化,食物的缺少使這些鯨魚變得愈加瘦弱和不健康,這使得很多北大西洋露脊鯨不太可能生下鯨魚寶寶。這反過來又導致了該物種目前的全面衰退。

為了量化這些鯨魚的「瘦弱和不健康」,克裡斯蒂安森博士和他的同事調查了北大西洋露脊鯨個體的身體狀況,並將它們的身體狀況與來自三個種群規模不斷增加的南露脊鯨種群的個體進行了比較——它們分別來自阿根廷、澳大利亞和紐西蘭附近海域。

良好的身體狀況和豐富的脂肪儲備對於包括露脊鯨在內的大型鯨魚的繁殖至關重要,因為這些動物在繁殖季節進行禁食的時候,需要依靠這些儲備來獲得能量。儲存的脂肪對母鯨來說尤其重要,因為它們在哺乳期間需要額外的能量來支持新生幼崽的生長。

這項研究是迄今為止世界上對鯨魚身體狀況的規模最大的評估。國際研究小組使用無人機和一種叫做航空攝影測量的方法來測量世界上這四個地區的個體露脊鯨的身體長度和寬度。通過航拍照片,研究人員估計了鯨魚個體的身體體積,然後他們用這些體積來得出身體狀況或相對肥胖的指數。

北大西洋露脊鯨作為一個物種,身體狀況表現非常差,但這項工作讓科學家們認識到,作為個體,它們的表現也很差。它們的衰退如此之快,以至於我們知道這不僅僅是因為沒有足夠的幼崽出生,太多的鯨魚也死於人類造成的傷害。科學家們需要找到一種方法,確保所有鯨魚個體的健康狀況都得到改善。

研究人員認為,為了扭轉這些變化,我們必須:改變船隻的航線,使其遠離露脊鯨棲息地,並降低其速度,避免與露脊鯨相撞;利用現有技術,在水柱中回收沒有繩索的螃蟹和龍蝦捕撈工具;並儘量減少來自其多種來源的海洋噪音。

40年來,新英格蘭水族館的露脊鯨團隊對露脊鯨個體進行了廣泛的研究和跟蹤,並策劃了北大西洋露脊鯨目錄。科學小組監測鯨魚到達繁殖地和覓食地的情況,記錄新生幼崽的數量、死亡率,還測量壓力和生殖激素的變化。

綜上所述,我們知道,北大西洋露脊鯨的生存陷入了困境,是因為北大西洋海上航線繁忙,漁業繁忙,垃圾排放過多,噪聲汙染太嚴重,影響了它們的生存。通過對比兩種露脊鯨近親,我們發現,人類活動目前仍然是野生動物生存的最大影響因素。

相關焦點

  • 認識南露脊鯨
    白色的頭飾露脊鯨皮膚上的硬繭呈白色,這並不是皮膚的色素造成的,而是大片鯨蝨的群落。南半球的露脊鯨跟北半球的露脊鯨非常相似,因此有南露脊鯨和北露脊鯨之稱。它們幾乎無法從外觀與北大西洋露脊鯨或北太平洋露脊鯨區分出來,只能藉由它們頭部的細微不同來分辨:南露脊鯨頭部的硬繭可能比北半球的露脊鯨少,而下顎卻擁有比北半球的露脊鯨更多的硬繭 。
  • 瀕臨滅絕、處於艱難掙扎期的物種露脊鯨,現存數量僅300多頭
    一對露脊鯨母子在海岸被發現近日,生物學家在喬治亞州坎伯蘭島海岸發現了一頭露脊鯨母鯨和一頭幼鯨,這一消息著實很讓人高興。對於全人類來說,露脊鯨的每一個個體都很重要,因為現存的數量並不是很多,所以旺盛的繁殖是維持露脊鯨種群的重要因素。
  • 科學網—露脊鯨需要更「放蕩」些
    雄性南露脊鯨幾乎每次都返回同一個繁殖地交配,這很容易造成近親繁殖。圖片來源:Brian Skerry 雄性南露脊鯨一直以「四處遊樂」而著稱。 每年冬天,它們會放棄獨自遷徙的習性,往南半球更為溫暖的地方遊去。在那裡,它們會和一些雌性南露脊鯨交配。 不過,一項最新的研究表明,並非所有的雄性南露脊鯨都是如此的「放浪形骸」,而且這可能是一件壞事情。
  • 南露脊鯨身長十八米,是有史以來,發現的最大動物之一!
    南露脊鯨之所以叫這個名字,是因為它們是「適宜」被捕殺的鯨魚。這種鯨的遊速慢且靠近海岸,被殺死後屍體還會浮在水面上,因此捕鯨者們認為它們是最易於捕殺的鯨魚。現今世界上南露脊鯨的數量只有10000條了。19世紀以來為了獲取鯨鬚和鯨油大量的鯨魚被捕殺。
  • 國外兩兄弟劃皮划艇偶遇罕見南露脊鯨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7月17日報導,近日,現年41歲的湯姆•查特(Tom Chater)和40歲的比爾•查特(Bill Chater)兩兄弟在南大西洋福克蘭群島劃皮划艇時,偶遇幾頭正在遷移的南露脊鯨。南露脊鯨長達50英尺(約15米),重達60噸,已屬瀕危動物。
  • 紐西蘭冬季來臨,南露脊鯨返回大陸尋求避風港
    中新網7月18日電 據紐西蘭《信報》報導,南露脊鯨一直為紐西蘭惠靈頓居民所牽掛。南露脊鯨的回歸標誌著這個物種正在返回曾經在紐西蘭出沒的地區。  來自奧塔哥大學海洋科學系的Will Rayment博士,每年冬天都到紐西蘭大陸以南400多公裡、紐西蘭唯一的繁殖地上研究南露脊鯨。資料圖:鯨魚。
  • 還記得剛滅絕的北白犀牛嗎?露脊鯨生存狀況惡化 或將成為歷史
    在這一天,世界上從此消失了一個物種,那就是北白犀牛,它的最後一隻雄性北白犀牛蘇丹已經沒有精力去繁衍後代了,最終在獸醫的安排下,施行了安樂死。從此北白犀牛成為歷史,成為了教科書上的內容。人類一再的這樣,這是對我們的一種警告嗎?在北大西洋露脊鯨目前僅存450條,而且它們的生存狀況還在逐步惡化。
  • 瀕臨滅絕的北大西洋露脊鯨身體狀況比南半球的差得多
    研究表明瀕臨滅絕的北大西洋露脊鯨的身體狀況比南半球的同類要差得多。 該研究團隊使用無人機和一種稱為航空攝影測量法的方法來測量全球四個區域中單個露脊鯨的體長和寬度,將北大西洋露脊鯨的身體狀況與來自阿根廷、澳大利亞和紐西蘭近海的三個數量不斷增加南部露脊鯨種群的個體進行了比較。
  • 2018年,又一頭露脊鯨死了
    注2 如此緩慢的繁殖效率意味著即使我們能夠阻止數量下降,恢復種群數量也需要幾十年甚至更久。而且,我們太久沒有發現新的年輕雌鯨生育寶寶了,目前有繁育能力的雌鯨可能只有100頭左右。美國海岸警衛隊(US Coast Guard)、NOAA和維吉尼亞水族館及海洋科學中心等機構聯合努力重新定位這頭鯨的位置,找到屍體,並把她拖上岸進行屍檢。
  • 攝影師拍到50噸南露脊鯨躲在遊船下方(高清組圖)
    畫面中,一頭重達50噸的南露脊鯨出現在一艘小型遊船的正下方,並直盯著這艘小船。據悉,每年都會有南露脊鯨帶著它們的幼崽來到這片溫暖的海域。作為地球上最大的哺乳動物,這些南露脊鯨似乎要與人類交朋友。一名潛水員甚至潛到水下與這頭龐然大物來個近距離對視。
  • 南露脊鯨善良,雖然經歷大規模的捕殺,但願意用包容的心對待人類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見過南喬治亞島的捕鯨站的照片,小林看到這些捕鯨站就覺得它們蒙上了一層罪惡的面紗,因為這些捕鯨站不知道捕殺過多少鯨類,才導致了我們現在地球上鯨類的數目變得如此之少。所以小林也希望大家可以一起來保護野生動物,不要破壞它們的家園,更不要去大量的濫殺它們。
  • 露脊鯨成年後也會變聲—新聞—科學網
    現在研究人員發現,北大西洋露脊鯨也是如此。 北大西洋露脊鯨是鬚鯨家族的成員,也是瀕臨滅絕的一種動物。它們一生中大部分時間都在沿著北美大陸東部海岸活動,範圍北至加拿大的芬迪灣,南到美國佛羅裡達半島。 美國雪城大學的生物學家Holly Root-Gutteridge分析了北大西洋露脊鯨的叫聲錄音,以便判斷研究人員能否利用這些聲音來辨別不同的鯨魚。
  • 北大西洋露脊鯨、狐猿及歐洲倉鼠成為極度瀕危物種
    據外媒報導, 根據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周四發布的最新瀕危物種紅色名單現實,北大西洋露脊鯨、33種狐猴乃至歐洲倉鼠都被認為是極度瀕危物種。 這份新名單包括超32000種目前面臨滅絕威脅的物種。根據這份新名單,截至2018年底,約有250多頭成年北大西洋露脊鯨存活,其總數量自2011年以來下降了15%這種下降被歸咎於被漁具以及船隻對它們的傷害,另一個下降的原因則是鯨魚的繁殖率較前幾年有所下降。
  • 動物保護協會稱阿根廷南露脊鯨正加速滅絕
    據法新社6月4日報導,總部設在布宜諾斯艾利斯的鯨類保護協會(ICB)6月4日警告,阿根廷巴塔哥尼亞地區(Patagonia)的南露脊鯨正以破紀錄的速度快速滅絕中。該協會相關負責人稱,2012年該地區有116隻南露脊鯨死亡,包括113隻幼鯨。這一數字幾乎是2011年61隻死鯨的兩倍。該協會透露,南大西洋一帶的南露脊鯨目前估計達4000隻,2012年死亡數字約佔總數的3%。
  • 全球僅存450頭的北大西洋露脊鯨 在美國東海岸迎來生育高峰
    世界上最瀕危鯨物種之一的露脊鯨,正在美國麻薩諸塞州附近迎來一小波生育高峰。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14日報導,美國海岸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稱,他們在美國科德角灣發現了三對來自北大西洋的母子露脊鯨。它們冬天在喬治亞州和佛羅裡達州出生,春天才會遷徙到美國的東海岸。據了解,目前北大西洋露脊鯨在全球僅存450頭左右。
  • 年增長率2%,NOAA:保護雌性北大西洋露脊鯨有可能提升數量
    作者:文/鄧興菊《百家號獨家內容》最近,大家看到快要滅絕的生物消息太多了,不過有一個好消息也出現,根據NOAA證實,人類想到辦法可能可以成功的拯救了一個瀕臨滅絕的生物,那就是北大西洋露脊鯨。從1970年到2009年,80%的北大西洋右鯨死亡都是人為造成的,通過數據顯示,在87頭北大西洋露脊鯨之中,有70頭是這樣的,所以從當時起,科學界就逐步的實施了保護計劃,限制人類靠近生活,因為北大西洋露脊鯨的生存地區一直靠近近岸,所以會受人類影響。
  • 「鯨大胖」北大西洋露脊鯨,每天要吃2.5噸食物,全球僅剩409頭!
    而露脊鯨又分為真露脊鯨屬(Eubalaena)、露脊鯨屬(Balaena),弓頭鯨屬於露脊鯨屬唯一成員,生活在極地。而真露脊鯨屬的成員分別是南露脊鯨、北太平洋露脊鯨、北大西洋露脊鯨。其中北大西洋露脊鯨的處境岌岌可危,僅剩409頭,科學家預計它們將在20年內滅絕。
  • Top5地球上體型最大的動物,第一名舌頭就有2噸!
    當然了,同種生物有大也有小,像人類有高也有低、有胖也有瘦一樣,因此接下來計算的都是同種生物的平均值。長鬚鯨在20世紀期間被大量捕撈,現在仍屬瀕危物種。2018年11月14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更新發布,長鬚鯨從"瀕危"降到了"易危",這主要歸功於捕鯨禁令。
  • 露脊鯨的情況好一點,數量大概有6000頭,每年的增長率為6%~7%
    露脊鯨的名字是捕鯨者起的。之所以這樣稱呼,是因為它們"正好是"適於捕殺的鯨——它們遊動緩慢,長有較多的鯨鬚與油脂,被捕殺後呈漂浮狀。沒有哪種鯨類像這個種群一樣被捕殺到了如此之少的地步。由於人類的原因,世界範圍內的露脊鯨都處於危險之中。
  • 英國《衛報》:北大西洋露脊鯨面臨物種滅絕的危機
    它是世界上最瀕危的大型鯨魚之一,據估計有300到350隻存活在地球上。在美國東海岸,科學家們還記錄了大量的幼鯨死亡。對物種最大的威脅來自人類活動。一名10歲的雌性露脊鯨是第一次記錄到2018年北大西洋鯨魚的死亡事件。它被發現與漁具糾纏在一起。 在2017年記錄到18條露脊鯨死亡。據估計,世界上只有100隻繁殖年齡的雌性露脊鯨。它們每三到五年繁殖一次,並有一年的懷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