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西洋露脊鯨
一般來說,從幼年生長到成年的過程中,動物發出的聲音都會發生變化,但到了成年後發聲仍在繼續改變的不多,人類就是其中之一。現在研究人員發現,北大西洋露脊鯨也是如此。
北大西洋露脊鯨是鬚鯨家族的成員,也是瀕臨滅絕的一種動物。它們一生中大部分時間都在沿著北美大陸東部海岸活動,範圍北至加拿大的芬迪灣,南到美國佛羅裡達半島。
美國雪城大學的生物學家Holly Root-Gutteridge分析了北大西洋露脊鯨的叫聲錄音,以便判斷研究人員能否利用這些聲音來辨別不同的鯨魚。在電腦屏幕上一個音頻程序裡,鯨魚的每一次叫聲都會產生一條形狀獨特的線條。
「整天盯著這些聲音線條,我開始注意到,它們一直在變化。然後我們把更多注意力放在數據變化上,才發現原來它們的聲音不僅從鯨魚寶寶到成年時期有變化,而且在成年後還在一直改變。」Root-Gutteridge說。
Root-Gutteridge和她的團隊成員收集了北大西洋露脊鯨長達17年的錄音。這裡面有來自49頭鯨魚的1000多次叫聲,這些鯨魚的年齡從一個月到37歲不等。
與其他動物一樣,成年鯨魚發出的聲音比幼年時期的更加清晰、綿長,結構上也更加複雜。但研究人員同時也發現,這些叫聲在鯨魚的性和生理成熟之後很久仍然在繼續變化。「這種變化貫穿它們的一生。而很多其他動物,比如一隻鳥,通常在發育完全後聲音就不會再改變。」這項研究發表在《動物行為》雜誌上。
「這意味著露脊鯨發聲並不是一個完全出自本能的行為,比如面對某種特定的刺激會發出特定的叫聲,而是鯨魚擁有改變叫聲和交流方式的能力。這意味著它們或許能夠思考它們在叫什麼。」Root-Gutteridge說。
換句話說,增進對露脊鯨叫聲的理解,或許能幫研究者了解它們有著怎樣的想法。另一方面,研究人員表示,今年他們還沒有發現任何新出生的北大西洋露脊鯨,這對於這個本就瀕危的物種來說是個壞消息。希望Root-Gutteridge等生物學家的工作能為露脊鯨的保護提供更多啟示。(艾林整理)
《中國科學報》 (2018-04-20 第4版 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