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剛滅絕的北白犀牛嗎?露脊鯨生存狀況惡化 或將成為歷史

2020-11-26 騰訊網

各位讀者還記得在北京時間2018年3月20日的這一天嗎?在這一天,世界上從此消失了一個物種,那就是北白犀牛,它的最後一隻雄性北白犀牛蘇丹已經沒有精力去繁衍後代了,最終在獸醫的安排下,施行了安樂死。從此北白犀牛成為歷史,成為了教科書上的內容。

人類一再的這樣,這是對我們的一種警告嗎?

在北大西洋露脊鯨目前僅存450條,而且它們的生存狀況還在逐步惡化

在2017年是露脊鯨多災多難的一年,其中至少有17頭露脊鯨死亡,且至今都沒發現新生幼崽。缺少後代令研究這種大型動物的科學家們非常擔心,有什麼方法能讓露脊鯨重新繁殖呢?美國新英格蘭水族館(New England Aquarium)安德森卡博特海洋生物中心(Anderson Cabot Center for Ocean Life)的布朗(Moira Brown)就在研究這個問題。她指出,去年死亡的露脊鯨中有兩頭雌性剛剛到達最佳生育年齡。現在北大西洋露脊鯨只剩下大約100頭成年雌性。

露脊鯨未來的數量就靠這100頭雌性了,100可不算多,情況還可能急速惡化」布朗說。

以極度瀕危的小頭鼠海豚為例,大約20年前還有600隻,現在只剩下30。眾所周知,小種群海洋哺乳動物非常脆弱,所以一些科學家估計,北大西洋露脊鯨可能在短短23年內滅絕,除非情況有所改善。

露脊鯨通常在美國靠近佛羅裡達州和喬治亞州的東南沿海水域繁殖,但會選擇其他地方飼養幼崽。它們出沒的水域不時變化,例如,去年在加拿大聖勞倫斯灣出現了異常多的露脊鯨,有幾頭被漁具纏繞,有些是致命的。但即使不致命,也可能對繁殖能力產生重大影響。

可能有人覺得幾根捕魚繩而已問題不大,但它們其實異常沉重且堅韌。纏在鯨魚身上會增加遊水的阻力,嚴重影響遊動。最近,鯨魚救援人員正試圖解開纏在一頭著名的雌性北大西洋露脊鯨身上的繩子,它被暱稱為舒潔(Kleenex),已經被繩子纏住至少四年了。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Woods Hole Oceanographic Institution, 簡稱WHOI)的摩爾(Michael Moore)研究了魚繩纏繞的長期影響。

如果一頭雌性露脊鯨精力不夠用,它會放棄什麼?答案是放棄繁育」他說道。摩爾和其他鯨魚科學家普遍認為:提高露脊鯨的繁育水平,我們所能做的最有用的事情,是減少它們被漁具纏繞,別擋人家的路,希望它們有足夠的精力來繁殖。

加拿大政府最近宣布了與此相關的特別措施,包括在今年提前開始和結束雪蟹的捕撈季。通常是將捕撈雪蟹的陷阱系在繩索上,然後連接到漂浮在海面上的浮標。這麼做顯然會在水中築起一條長線,很可能會勾到鯨魚。同在新英格蘭水族館安德森卡博特中心的漢密爾頓(Phil Hamilton)說,一個想法是用受到一定壓力時就會斷裂的繩索。

他解釋道:「只需要切斷捕魚繩,然後把這些受到1,700磅壓力就會斷裂的筒套套在繩子兩端,筒套也就一美元一個。」漢密爾頓同事撰寫的一項研究估計,這個方法可以將威脅鯨魚生命的魚繩纏繞減少高達72%。另一種方法是使用無需繩子拖拽就可以上升到海面的漁具,這也是WHOI和安德森卡博特中心正在共同努力的方向。

他指出,海洋噪音過大經常會對鯨魚造成壓力,噪音主要來自航運以及工業。如果我們可以降低噪音,可能會對它們的繁殖產生積極影響,但並不能保證。北大西洋露脊鯨仍有希望。布朗說,曾有一段時間比現在數量更少,然後又增加了。1990年,所知的北大西洋露脊鯨只有約270頭。其後20年有所上升,當中甚至經歷了繁殖水平非常低的時期。2000年,只發現了一頭新生幼崽。布朗說「第二年發現了31頭」,可見這個物種有多難預測。

漢密爾頓表示,最近幾個月也可能有一兩頭幼崽出生,也許不在通常的水域,我們只是還沒有發現。「我個人仍然覺得有希望在今年春夏發現一兩頭幼崽,」他說。「鑑於露脊鯨的數量總是上下波動,我們有充足的理由相信,現在採取的輔助措施可以達到預期效果」布朗補充道。

露脊鯨的數量之前也反彈過,」她說。「我們一定不會放棄。」

至此,人類的行動已然是破壞了生物之間的平衡或者導致了他們生存難題,我們應當怎樣施展措施,來及時的修補這些錯誤?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科學家們與時間賽跑,培育出兩個胚胎,拯救瀕臨滅絕的北白犀牛
    目前,世界上僅存的兩頭北白犀牛(Northern white rhino)Fatu和Najin,它們都是雌性,生活在肯亞的Ol Pejeta保護區內。最後一隻雄性北白犀牛Sudan是在去年去世了,使得人們對該物種瀕臨滅絕的擔憂不已,尤其是因為這兩隻雌性北白犀牛無法懷孕。
  • 世界上最後一隻雄性北白犀牛死亡,至此,此物種滅絕…
    前者數量尚可,後者世界上僅存3隻,其中兩隻是雌性北白犀牛,另外一隻雄性北白犀牛!這隻唯一的雄性北白犀牛叫蘇丹,生活在肯亞奧佩傑塔保護區。生於1973年,今年已經45歲了,但是它的生命也就停止在了45歲,因為它就在昨天去世了!
  • 瀕臨滅絕的北大西洋露脊鯨身體狀況比南半球的差得多
    研究表明瀕臨滅絕的北大西洋露脊鯨的身體狀況比南半球的同類要差得多。 該研究團隊使用無人機和一種稱為航空攝影測量法的方法來測量全球四個區域中單個露脊鯨的體長和寬度,將北大西洋露脊鯨的身體狀況與來自阿根廷、澳大利亞和紐西蘭近海的三個數量不斷增加南部露脊鯨種群的個體進行了比較。
  • 力挽狂瀾:人們有望將北部白犀牛從滅絕的邊緣拉回來
    白犀牛,對於大部分人來說,這只是一個存在於圖片文章視頻中的物種,就連去動物園都不一定能見到。而我們對白犀牛的了解又有多少呢?除了頭上的犀牛角,我們可能都想不出來白犀牛的具體模樣。犀牛現存五種,分別是白犀牛、黑犀牛、蘇門答臘犀牛、爪哇犀牛、印度犀牛,所有犀牛都是瀕危物種。
  • 犀牛的滅絕竟然是近親繁殖的原因!
    犀牛是瞎子嗎?研究表明,犀牛的視力大約是貓的一半,普通人的十分之一。眾所周知,即使犀牛在100英尺外的開闊平原上,它們也不會注意到其他體型較大的動物,比如人類。如果你是那頭犀牛沒有注意到的,你可能會覺得它很甜蜜,很滑稽,但不會有人建議你笑。
  • 同在一個地球,南露脊鯨種群繁榮,北露脊鯨卻瀕危,原因讓人唏噓
    最近發表在《海洋生態進展系列》(Marine Ecology Progress Series)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發布了一個令人不安的研究結果:北大西洋露脊鯨群體的平均身體健康狀況,比南半球的露脊鯨要差很多。此時,北大西洋露脊鯨正在陷入瀕臨滅絕的困境。這項研究是由丹麥奧胡斯大學的弗雷德裡克·克裡斯蒂安博士(Dr.
  • 別了,北白犀|世間再無北白犀,願天堂沒有槍聲
    你認識蘇丹嗎?如果你想認識他,對不起!他已經走了.當地時間20日,肯亞奧爾佩傑塔自然保護區的工作人員稱,由於健康狀況惡化,世界上僅存的一頭雄性北方白犀牛,於當地時間19日被實施了「安樂死」。現今,只留下一對北白犀母女。這意味著我們這一代人,有一天將見證這一物種的滅絕.
  • 中國野生犀牛消亡史:唐宋以後的人們為何見不到犀牛了?
    世界上最後一隻雄性北方白犀牛「蘇丹」因健康狀況明顯惡化,在肯亞奧爾佩傑塔野生動物保護區接受「安樂死」,留下最後2隻雌性北方白犀牛:女兒納金和外孫女法圖。儘管專家在「蘇丹」死後取下部分遺傳物質,希望通過先進技術利用南方白犀牛作為代理孕母,進而達到復育目的。
  • 世界又一物種滅絕,最後一頭雄性北方白犀牛被「安樂死」
    今天說個比較沉重的話題——物種滅絕。據統計,全世界每天有75個物種滅絕,每小時有3個物種滅絕。這其中有「天命如此」的,但絕大部分還是和人類的造孽脫不了干係的,生態環境破壞和過度獵殺是兩大禍首。其實小編也很難相信,擁有如此高度文明的人類是地球上最兇殘的物種。
  • 全球剩兩頭雌性北白犀 科學家想讓它們"傳宗接代"
    他們使用兩頭死亡雄性北白犀的精液培育出犀牛胚胎。北白犀胚胎是使用近親亞種卵細胞培育的,科學家稱,這種方法有望拯救瀕危滅絕的北白犀。這將提供一種從接近功能性滅絕的亞種生物中「拯救有價值基因」的方法,最後一頭雄性北白犀名叫「蘇丹」,於今年早些時候死亡,它存活了45年。
  • 北大西洋露脊鯨註定要滅絕!
    有美國政府官員就此警告,如果不採取新的保護措施,瀕危的露脊鯨就會滅絕。
  • 世界上最後一隻雄性白犀牛的健康狀況正在下降
    世界上最後一隻雄性白犀牛的健康狀況已經惡化,犀牛亞種因偷獵而瀕臨滅絕。現年45歲的犀牛名叫蘇丹,去年在Tinder約會app上被列為「世界上最符合條件的單身漢」。他和最後兩隻雌性白犀牛生活在一起。
  • 珍稀的北方白犀牛即將滅絕,犀牛角價格則在水漲船高,這很正常?
    就在不久前,當地時間3月19日,世界上最後一頭雄性北方白犀牛因為病情迅速惡化,在肯亞被實施「安樂死」。目前該物種僅剩下2頭雌性,成功進行人工受精並誕下新幼體的希望已經十分渺茫。從理論上來說,這一物種的滅絕已經進入倒計時。  類似這樣的悲傷故事,近年來接二連三地上演。
  • 中國內地首次成功繁育白犀牛「子二代」
    廣州長隆野生動物世界4月4日宣布,該園區誕生的一隻白犀牛升級當爹,這是中國內地首次突破性成功繁育白犀牛「子二代」,這隻小白犀牛於當日成功合群。 陳驥旻 攝中新網廣州4月4日電(王華 麥念萍)廣州長隆野生動物世界4月4日宣布,該園區誕生的一隻白犀牛升級當爹,這是中國內地首次突破性成功繁育白犀牛「子二代」,這隻小白犀牛於當日成功合群。白犀牛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全世界現僅存有犀牛科4屬5種,均被列入瀕危物種。
  • 如果人們不立刻採取行動,北大西洋露脊鯨很有可能在 20 年之內滅絕
    所幸在過去的幾十年裡,由於多國政府和民間環保組織的努力,北大西洋露脊鯨的數量從 300 頭增長到了 500 頭。但是在最近的幾年裡,它們的數量又開始下降了。更令人擔憂的是,雖然還有大約 100 頭適齡雌鯨的存在,但它們的壽命和生育速度已經幾乎難以維持北大西洋露脊鯨種族的繁衍了。如果人們不立刻採取措施,北大西洋露脊鯨很有可能在 20 年之內成為現代首個滅絕的鯨魚種類。
  • 美國俄亥俄州大學:研究顯示人類活動性致地球物種處於瀕危滅絕狀態...
    人類活動性已成為導致地球物種處於瀕危滅絕狀態的「罪魁禍首」美國俄亥俄州大學科學家稱,伴隨著人口數量的急劇增長,同一地區物種數量將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平均按照每10年瀕危滅絕物種增加3%來計算,2050年將有11%的物種瀕危滅絕。
  • 世界上最後一頭 雄性北白犀去世了
    也許我們這一代人,有一天將見證這一物種的滅絕……2012年,姚明跟隨WildAid前往肯亞OlPejeta保護區探望蘇丹,當時蘇丹的身體狀況還比較好2009年12月,蘇丹和其他家庭成員——它的女兒納金、外孫女法圖以及另一頭已故雄性北白犀蘇尼一起來到了肯亞的奧·佩傑塔,在這裡度過了它一生中最後的9年時光。識別蘇丹最容易的方法就是它的左耳上有一個很大的三角形缺刻,這就是它的個體識別特徵。蘇丹的兩個犀角,其頂端是平鈍的。它的角曾經被割掉過,估計是它剛到奧·佩傑塔時,管理人員為了安全起見而割掉的。
  • 英國《衛報》:北大西洋露脊鯨面臨物種滅絕的危機
    編譯:王德華北大西洋露脊鯨正面臨著即將滅絕的威脅,因為在它即將結束繁殖季節,人們沒有觀察到任何新生的幼鯨。科學家們警告說,如果沒有人類的幹預,這一物種將在20年內「功能性滅絕」。它是世界上最瀕危的大型鯨魚之一,據估計有300到350隻存活在地球上。
  • 中國犀牛消亡史:5000年來,我們都滅絕了什麼?
    在距今5000年前,那時中國的森林覆蓋率高達64%左右,根據竺可楨等氣候學家的測算,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1100年的部落聯盟和夏朝商朝時期,當時中國整體處於溫暖時期,北亞熱帶的北界,比現在要北移2.5個緯度,氣溫也要高出2-3攝氏度。 但氣候每一次微小的波動,都將帶給自然和歷史以劇烈的震動。
  • 馬來西亞最後一隻雄性蘇門答臘犀牛死亡 該物種面臨滅絕
    )通過社交平臺證實,馬來西亞最後一隻雄性蘇門答臘犀牛死亡。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婆羅洲犀牛聯盟(BORA)表示,這隻犀牛生前患有器官衰竭。名叫塔姆的犀牛已經31歲,從4月開始就一直沒有食慾,健康狀況每況愈下,警覺性也下降許多。雖然得到了工作人員的悉心照料,後期獸醫也對其進行了努力搶救,但仍然沒有挽救塔姆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