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後一頭 雄性北白犀去世了

2020-11-22 金羊網

奇趣生物

□張勁碩

肯亞時間3月19日,世界上最後一頭雄性北白犀——「蘇丹」去世了。這既是「蘇丹」的忌日,也相當於敲響了這個物種的喪鐘。

現今,世上只留下一對北白犀母女。也許我們這一代人,有一天將見證這一物種的滅絕……

2012年,姚明跟隨WildAid前往肯亞OlPejeta保護區探望蘇丹,當時蘇丹的身體狀況還比較好 攝影/CKristen Schmidt

「安樂死」是為了消除它的痛苦

世界上最後一頭雄性北白犀蘇丹於3月19日在肯亞的奧·佩傑塔保護區被實施了安樂死。我並不意外,因為在2016年7月23日,我第一次見到蘇丹時,保護區的工作人員告訴我,蘇丹的身體已經非常糟糕,那年它都43歲,已經相當於人類的90歲了。它是地球上為數不多的一頭巨獸,曾經是僅次於大象的龐然大物,但它也沒有逃脫多舛的命運。

1975年2月,動物販子在蘇丹(今為南蘇丹)捕捉了它,當時它只有兩三歲。動物販子把它賣給了捷克的杜爾·克拉洛韋動物園。2009年12月,蘇丹和其他家庭成員——它的女兒納金、外孫女法圖以及另一頭已故雄性北白犀蘇尼一起來到了肯亞的奧·佩傑塔,在這裡度過了它一生中最後的9年時光。識別蘇丹最容易的方法就是它的左耳上有一個很大的三角形缺刻,這就是它的個體識別特徵。蘇丹的兩個犀角,其頂端是平鈍的。它的角曾經被割掉過,估計是它剛到奧·佩傑塔時,管理人員為了安全起見而割掉的。犀角是皮膚的衍生物,相當於人的指甲,所以還會繼續生長出來。

從去年開始,蘇丹的健康每況愈下,由於年齡原因,還出現了「老年症候群」,心臟及其他內臟器官都存在衰竭的問題;特別是它最近幾個月右後腿的皮膚更加潰爛,直至完全無法站立起來。

經過獸醫、管理人員、保護人士等各方的協商,最終決定對蘇丹施行安樂死,徹底消除了它的痛苦,讓它回歸自然。

北白犀與南白犀應是不同物種

蘇丹的死,意味著北白犀向滅絕的邊緣又靠近了一步。它們早已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受脅物種紅色名錄》評估為野外滅絕(EW)。事實上跟當年白鰭豚的情況幾乎是一樣的,北白犀早已經屬於功能性滅絕了。

但還有一些人並不那麼悲觀,因為他們認為北白犀只是白犀的一個亞種,並不承認它的種地位,甚至認為還有多達兩萬多頭的南白犀「代表」著整個白犀家族,即使北白犀滅絕了,也無所謂。

科學家也保存了幾頭北白犀的精子和卵子,並試圖讓南白犀懷上北白犀的孩子,或者未來可以去克隆北白犀。

但北白犀的「獨立種」地位是有很多科學依據的。

2010年4月,世界哺乳動物分類學的大師級人物——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教授科林·格羅夫斯等人就發表過論文,通過頭骨、牙齒、外部形態、分子或基因、化石等多方面的證據,支持北白犀和南白犀應該是兩個不同物種的觀點,而且它們的分化時間至少有100萬年了。南白犀的肩部更高,後背比較凹陷,北白犀的肩部低,後背平緩;南白犀的體型更大,頭也長,有種耷拉到地面的感覺,北白犀則小些,頭也短。

  蘇丹身上的皮膚漸漸潰爛 攝影/李玲

挽救野生動物 也是在挽救我們自己

有人問,北白犀滅絕了到底會怎樣?

今天,如果你去肯亞的納庫魯國家公園,你仍會非常容易見到白犀,然而那些都是從南非引進的南白犀。肯亞很早以前就沒有野生的北白犀了。南白犀完全可以作為「替代品」,完成北白犀應該完成的「生態任務」,因為兩者在生態和行為上幾乎沒有什麼區別。

我們早晚會面對這個物種的徹底消亡,就像我們已經面對了峇里虎、大海牛、旅鴿、大海雀、冠麻鴨……那樣。我們挽救野生動物,本質上就是在挽救我們自己。紀念蘇丹,只是在給我們自己敲響警鐘。

知識點

北白犀 不該叫「北白犀牛」

北白犀,有人就叫它犀牛、白犀或者北白犀牛,這樣說對嗎?不全對。

把北白犀稱為犀牛和白犀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叫北白犀牛就不規範了。就像非洲獅、美洲獅,大家通常把它們俗稱為「非洲獅子」、「美洲獅子」,其實這也很不規範。「藏羚羊」也是被公眾習慣性地俗稱並傳播開來,其實在專業書籍和學術論文中,甚至1989年頒布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裡都指出,這個物種應該被稱為「藏羚」。

世界上現存6種犀科動物,可通稱犀牛。它們是:北白犀、南白犀、黑犀、印度犀(亦稱大獨角犀)、爪哇犀(亦稱小獨角犀)、蘇門答臘犀(亦稱亞洲雙角犀)。注意,標準地說法並不需要在它們的後面加個「牛」字。

(來源: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

編輯:Qiudong

相關焦點

  • 世界上最後一頭雄性北白犀,沒了
    【編譯/觀察者網 陸雨聆】今天,世界上最後一頭雄性北部白犀牛去世了。自此,北白犀也面臨著徹底絕種的危機。負責照料它的保護區人員號召道,保護珍稀動物刻不容緩。當地時間20日上午,肯亞奧佩傑塔保護區在官方推特上公布了這一消息。保護區內一頭名為「蘇丹」(Sudan)的雄性北白犀,已經離開了這個世界。
  • 世界上最後一頭雄性北部白犀牛去世,僅剩最後兩頭雌性
    【編譯/觀察者網 陸雨聆】今天,世界上最後一頭雄性北部白犀牛去世了。 自此,北白犀也面臨著徹底絕種的危機。負責照料它的保護區人員號召道,保護珍稀動物刻不容緩。 當地時間20日上午,肯亞奧佩傑塔保護區在官方推特上公布了這一消息。保護區內一頭名為「蘇丹」(Sudan)的雄性北白犀,已經離開了這個世界。
  • 最後的雄性北白犀也老了,又一個物種即將消失
    原因很簡單,蘇丹是世界上最後一頭雄性北方白犀牛。然而,蘇丹的後腿也越來越不好使……蘇丹一歲時在南蘇丹的貝尚區被捉住,然後背井離鄉來到捷克共和國的 Dvur Kralove 動物園,直至2009年北白犀「最後機會」繁殖計劃啟動後,才與兩位雌性白犀牛小夥伴一同回到了非洲大陸,住進了自然保護區,任務是繁衍後代。
  • 世界上最後一頭雄性白犀牛走了,今年春節我們看了他最後一眼
    目前,OlPejeta Conservancy正在與IzwBerlin、Avantea Cremona 和肯亞野生動物服務處合作,嘗試從剩下的兩頭雌性北白犀身上取出卵細胞,再和從雄性北白犀那裡採集的精液進行受精,並將由此產生的胚胎植入雌性南白犀的子宮中。
  • 別了,北白犀|世間再無北白犀,願天堂沒有槍聲
    當地時間20日,肯亞奧爾佩傑塔自然保護區的工作人員稱,由於健康狀況惡化,世界上僅存的一頭雄性北方白犀牛,於當地時間19日被實施了「安樂死」。現今,只留下一對北白犀母女。這意味著我們這一代人,有一天將見證這一物種的滅絕.
  • 蘇丹:切角3年重長,40守衛24小時護衛,北白犀為何還是滅絕
    2018年3月20日,世界上僅存的最後一頭雄性北部白犀牛蘇丹去世,享年45歲,留下一對母女,成為這個物種最後的兩個希望。這是一個悲傷的日子,儘管科學家付出了諸多的努力,但是結果還是讓人失望。
  • 世界上最後一隻雄性北白犀牛死亡,至此,此物種滅絕…
    當世界上只剩下你一個人,你會做什麼?
  • 別了,北白犀
    到了1984年,凱斯·希爾曼博士發現野生北白犀種群數量已經銳減為15頭,同時在捷克一家動物園內還殘存了7頭北白犀,北白犀已經到了滅絕的邊緣。這個結果讓所有人驚訝和痛惜,希爾曼博士和動物園立刻開展了保育研究和工作以求回復北白犀的種群數量。
  • 世上最後一頭雄性北方白犀牛去世,僅剩兩頭雌性,該物種視同滅絕
    今天,世界最後一頭雄性北方白犀牛「蘇丹」死了。世界僅剩兩頭雌性北方白犀牛,這一物種已經在自然世界中視同滅絕。據中新網消息,肯亞研究人員稱,由於健康狀況「明顯惡化」,北方白犀牛「蘇丹」在19日被實施安樂死。45歲的蘇丹,已經到了犀牛壽命的上限,過去一年裡,它飽受右後腿感染潰爛之苦,幾乎不能行走。
  • 科學家創建雜交北白犀胚胎—新聞—科學網
    或被移植進「代孕母親」體內 有望拯救最瀕危哺乳動物
  • 最後一頭北方白犀牛「蘇丹」死亡 物種滅絕離人類還遠麼?
    其後則是一個個瀕危動物,在後面的幾塊中,寫有「人類」、「鼠類」等字樣……「世界滅絕動物墓地」的墓志銘上有這樣的話:「……工業革命以來,以文明自詡卻無限擴張為所欲為的人類,已使數百種動物因過度捕殺而喪失家園或遭滅頂之災:當地球上最後一隻老虎在人工林中徒勞地尋求配偶;當最後一隻未留下後代的雄鷹從汙濁天空墜向大地;當麋鹿的最後一聲哀鳴在乾燥沼澤上空迴蕩……人類,也就看到了自己的結局!
  • 世界上最孤獨的犀牛走了,人類只有抱歉二字
    去年,一條推特傳播得很廣:一頭孤獨犀牛的照片,它在木質的圍欄中,下巴緊挨著土地休息。這張照片的說明文字寫道:「知道滅絕是什麼樣子嗎?這是最後一頭雄性北方白犀牛。最後一頭。再也沒有了。」那時誰也沒料到,這一天會來得這麼快。
  • 世界上最後一頭雄性北方白犀牛死了 一個物種或將滅絕
    【財新網】(實習記者 史聖園)世界上最後一頭雄性北方白犀牛「蘇丹」(Sudan)去世了。3月19日,因年齡相關的併發症嚴重惡化,蘇丹被實施了安樂死。  犀牛的平均壽命為35到40歲,45歲的蘇丹已經相當於90歲的老人了。
  • 全球剩兩頭雌性北白犀 科學家想讓它們"傳宗接代"
    北白犀胚胎是使用近親亞種卵細胞培育的,科學家稱,這種方法有望拯救瀕危滅絕的北白犀。研究小組成員表示,我們希望「三年之內」人工培育出一頭北白犀。他們使用兩頭死亡雄性北白犀的精液培育出犀牛胚胎。北白犀胚胎是使用近親亞種卵細胞培育的,科學家稱,這種方法有望拯救瀕危滅絕的北白犀。
  • 眼睜睜看著最後一隻夏威夷金頂樹蝸死亡 「世界滅絕動物墓地...
    北京大興的南海子麋鹿苑「世界滅絕動物墓地」  1月10日,據中新網援引外媒報導,美國夏威夷州土地和自然資源部發布消息稱,地球上最後一隻已知的夏威夷金頂樹蝸(Achatinellaapexfulva),在夏威夷死亡。  這隻名叫喬治的蝸牛於1月1日死亡,「享年」14歲。據悉,夏威夷金頂樹蝸是一種最初分布在瓦胡島上的陸生蝸牛,它們的殼曾被用於製作項鍊。
  • 世界上最後一頭雄性北方白犀牛死亡 物種瀕臨滅絕
    據美國廣播公司(ABC)20日報導,世界上最後一頭雄性北方白犀牛「蘇丹」(Sudan),已因「老年併發症」死亡。「蘇丹」生於1973年,圖片拍攝於2010年。封面新聞綜合報導 編輯 安逖知道多一點據參考消息網3月份的報導稱,蘇丹和雌性北方白犀牛那金、弗圖以及另一頭同亞種的雄性北方白犀牛2009年從一家捷克動物園來到奧爾佩傑塔自然保護區,那頭雄性北方白犀牛後來死掉了。科研人員希望通過利用南方白犀牛代孕北方白犀牛的胚胎並產仔拯救北方白犀牛免於滅絕。
  • 最後的雄白犀死後,世界只剩兩頭雌白犀,專家實行復活北白犀計劃
    在這顆藍色的星球上,人類其實並不孤單,還有各種各樣陸地或者海洋中的動物也生活在地球之上。那麼,人類已知的最瀕危的動物到底是哪種呢?是我們熟悉的國寶大熊貓亦或者是澳大利亞的考拉?其實這個世界上最孤獨的動物,對於我們來說可能不太熟悉,它就是北非白犀牛。北非白犀牛是白犀牛的一個亞種。
  • 世界犀牛日:拯救北白犀的一線生機
    沒有了雄性個體,北白犀就失去了自然繁育的機會。這樣的情況下,拯救北白犀還有希望嗎?有的。就讓我們從故事的始端娓娓道來。。。。。。北部白犀牛的古往今來1903年,一頭在蘇丹白尼羅河附近獵殺的犀牛被展出後,科學界才首次知道了這個物種。
  • 美國一隻北部白犀22日病死 全球該瀕危物種如今只剩下3隻
    原標題:從此地球上北部白犀只剩下3隻   ■生活在肯亞奧爾佩傑塔自然保護區的最後   ■僅剩的3隻北部白犀中僅有一隻雄性「蘇丹」。   它叫諾拉,41歲,剛剛去世世界上從此只剩下3隻北部白犀。」   聖地牙哥動物園一直致力於通過提取北部白犀的基因材料以保全和延續這一物種,畢竟僅剩的3隻北部白犀中僅有一隻雄性「蘇丹」,而「蘇丹」同樣年事已高,不太可能讓自己的伴侶自然受孕產下後代了。   據介紹,白犀牛分北方和南方兩個亞種,目前南部白犀也面臨嚴重的生存威脅,但數量比北部白犀略多。
  • 世界上最後一頭雄性北方白犀牛顯示出恢復跡象
    據外媒Cnet報導,世界上最後一頭雄性北方白犀牛——年邁的「蘇丹」(Sudan)正在遭受疾病之苦,但它的故事還沒有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