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了,北白犀

2021-02-25 Madzine

    犀牛厚實的皮甲擋不住AK的子彈。到了1984年,凱斯·希爾曼博士發現野生北白犀種群數量已經銳減為15頭,同時在捷克一家動物園內還殘存了7頭北白犀,北白犀已經到了滅絕的邊緣。這個結果讓所有人驚訝和痛惜,希爾曼博士和動物園立刻開展了保育研究和工作以求回復北白犀的種群數量。

    他們的努力和對北白犀的熱愛也隨後得到了豐碩的回報,90年代,野生北白犀數量已經恢復到了31頭,種群個體也都十分健康。同時捷克動物園也傳來喜訊,他們成功首次在圈養情況下繁育出3頭健康的北白犀寶寶。科學家們終於在苦痛的事實裡找到了一線復甦北白犀的希望。

    但是這個夢想很快成為了虛幻的泡影。一支裝備AKRPG的專業偷獵隊伍突入了野生北白犀的棲息地,展開了肆無忌憚的血洗,一年之內北白犀被殺了22頭,到了2008年,野外已經再也找不到北白犀的蹤跡

    如果野外滅絕的話,我們還能靠圈養動物來重新野化種群,所以捷克動物園被寄以厚望。可是動物園的繁育也出現的巨大的難題,在誕生3頭小犀牛之後,圈養的北白犀完全停止了發情和繁殖。隨著時間的不斷過去,動物園裡的北白犀不斷的衰老和死去,最終科學家發現根本問題的所在。雄性北白犀只有在野外環境才會發情,而雌性一旦長期不繁衍後代會失去生育能力

 

    2009年,在一些科學家推動下,捷克在僅剩的5頭北白犀中挑選了4頭較為健康的北白犀前往非洲一個保護嚴密的自然保護區,希望它們能在野外環境中逐漸找回繁殖欲望。這四頭北白犀分別是雄性「蘇丹」,雄性「桑尼」,雌性「娜金」和雌性「法圖」,其中蘇丹是中年犀牛,其他三頭都是少年犀牛。可喜的是,在回到野外不久後,小青年桑尼就恢復了雄風,嘗試與法圖開始交配,但是並沒有受孕成功,不過也算是開了一個好頭

相關焦點

  • 別了,北白犀|世間再無北白犀,願天堂沒有槍聲
    為使北方白犀牛的基因繼續存留在地球上,2009年,動物園把「蘇丹」和另外3頭北方白犀(兩雌性一雄性)送到肯亞珀椰塔保護區,希望藉助那裡豐沛的水草和與它們原生棲息地相近的氣候環境,讓這些犀牛能夠自然受孕,繁衍後代。  但很不幸,計劃沒有成功。雖然有交配,兩隻雌性都沒懷孕。  2014年10月,其中一隻雄性犀牛自然死亡了。
  • 世界上最後一頭 雄性北白犀去世了
    北白犀與南白犀應是不同物種蘇丹的死,意味著北白犀向滅絕的邊緣又靠近了一步。它們早已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受脅物種紅色名錄》評估為野外滅絕(EW)。事實上跟當年白鰭豚的情況幾乎是一樣的,北白犀早已經屬於功能性滅絕了。
  • 科學家創建雜交北白犀胚胎—新聞—科學網
  • 世界上最後一頭雄性北白犀,沒了
    自此,北白犀也面臨著徹底絕種的危機。負責照料它的保護區人員號召道,保護珍稀動物刻不容緩。當地時間20日上午,肯亞奧佩傑塔保護區在官方推特上公布了這一消息。保護區內一頭名為「蘇丹」(Sudan)的雄性北白犀,已經離開了這個世界。推特截圖據肯亞民族日報消息,時年45的蘇丹,曾住在捷克的德武爾克拉洛維動物園,於2009年被送至奧佩傑塔。
  • 最後的雄性北白犀也老了,又一個物種即將消失
    然而,蘇丹的後腿也越來越不好使……蘇丹一歲時在南蘇丹的貝尚區被捉住,然後背井離鄉來到捷克共和國的 Dvur Kralove 動物園,直至2009年北白犀「最後機會」繁殖計劃啟動後,才與兩位雌性白犀牛小夥伴一同回到了非洲大陸,住進了自然保護區,任務是繁衍後代。然而,已入暮年的蘇丹因為後腿衰弱,已經不能與雌性交配,且他的精子數量也越來越少,配種可能性非常小。
  • 蘇丹:切角3年重長,40守衛24小時護衛,北白犀為何還是滅絕
    北白犀這個物種在世界上生存了5000萬年,而人類只用了短短的百年,便將它們推向了滅亡。2012年,姚明就去了肯亞被北白犀保護區,看望了蘇丹; 李星明以蘇丹的真實經歷,用童話體裁回顧了蘇丹一生
  • 草原巨獸——白犀
    今天我們的主角是犀牛中的佼佼者——白犀,也叫白犀牛、方吻犀、寬吻犀。白犀產自南非,是進化最完善的一種犀牛。它們的頭部長,眼睛很小,身體粗壯渾圓,皮膚厚卻比較光滑。它們在草原上由3—4頭或者更多頭組成家庭族群,以草為主食,所以它們的嘴的形態和馬一樣已變得十分扁平。
  • 高濤作品:白犀
    作品:白犀作者:高濤材質:昌化石,猛獁尺寸:7.0cm創作時間:2017年9月
  • 全球剩兩頭雌性北白犀 科學家想讓它們"傳宗接代"
    他們使用兩頭死亡雄性北白犀的精液培育出犀牛胚胎。北白犀胚胎是使用近親亞種卵細胞培育的,科學家稱,這種方法有望拯救瀕危滅絕的北白犀。這將提供一種從接近功能性滅絕的亞種生物中「拯救有價值基因」的方法,最後一頭雄性北白犀名叫「蘇丹」,於今年早些時候死亡,它存活了45年。
  • 野生北部白犀已絕種 非野生全世界僅剩3隻
    隨著美國一隻北部白犀22日病死,全球該瀕危物種如今只剩下3只。  根據世界自然基金會統計,全球野生的北部白犀已經絕種,僅在動物園和自然保護區存活為數不多的幾隻。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聖地牙哥動物園介紹,除了該動物園飼養一隻名叫「諾拉」的北部白犀,全球僅在肯亞奧爾佩傑塔自然保護區還有3只北部白犀。「諾拉」現年41歲,在北部白犀中屬於高壽,本月22日因細菌感染以及與衰老有關的疾病,在醫治無效的情況下最終被園方實施安樂死。這家動物園當天在「推特」微博客發布消息:「我們失去了『諾拉』,心中倍感傷痛。世界上從此只剩下3只北部白犀。」
  • 體型最大的犀牛,因人類大肆捕殺,白犀已處於滅絕的境地
    日前,世界上生存的牛共有五種:白犀、黑犀、印度屏、爪和蘇門犀,前兩種產於非洲,後三種產於亞洲。它們是世界珍貴的大型野獸。犀牛中要數白犀的體形最大,其肩高可達1.8-2.0米,身長達4.1-4.4米,體重在2-3噸之間。
  • 美國一隻北部白犀22日病死 全球該瀕危物種如今只剩下3隻
    3隻北部白犀一直在嚴密的保護下生存著。   ■僅剩的3隻北部白犀中僅有一隻雄性「蘇丹」。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聖地牙哥動物園介紹,除了該動物園飼養一隻名叫「諾拉」的北部白犀,全球僅在肯亞奧爾佩傑塔自然保護區還有3隻北部白犀。「諾拉」現年41歲,在北部白犀中屬於高壽,本月22日因細菌感染以及與衰老有關的疾病,在醫治無效的情況下最終被園方實施安樂死。   這家動物園當天在「推特」微博客發布消息:「我們失去了『諾拉』,心中倍感傷痛。
  • 世界上最後一隻雄性北白犀牛死亡,至此,此物種滅絕…
    前者數量尚可,後者世界上僅存3隻,其中兩隻是雌性北白犀牛,另外一隻雄性北白犀牛!這隻唯一的雄性北白犀牛叫蘇丹,生活在肯亞奧佩傑塔保護區。生於1973年,今年已經45歲了,但是它的生命也就停止在了45歲,因為它就在昨天去世了!
  • 金星北+月亮島的這十大樓盤可別錯過!
    樂居買房訊(編輯 老貓)長沙金星北,從十幾年前遍地山坡菜田,人煙稀少的城郊鄉野,到現在高樓林立的現代化新城。十餘年不長,卻見證著金星北從無到有的崛起之路。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金星北+月亮島片區。交通路網:金星北片區交通網絡布局呈四縱四橫分布,四縱:雷鋒大道、黃金大道、金星路、瀟湘大道。四橫:三環線、普瑞大道、銀星路和月亮島路。片區已有地鐵4號線打破瞭望城區與中心片區的界線,未來還會有地鐵12號線,與4號線月亮島西站相接駁。
  • 別把我誇得找不到北
    我還是別發了,我可不想當網紅,我別晚節不保了,我還是老老實實安度晚年吧。劉閨蜜也看到了我的稿子,她嫌我罵得不狠。他等著你罵他呢!我沒你那麼有水兒啊。我這是被誇得找不到北的感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