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濤作品:白犀

2021-01-20 和清堂

作品:白犀
作者:高濤
材質:昌化石,猛獁
尺寸:7.0cm
創作時間:2017年9月


查看高清圖片請仿問元氣造物網站:(或者點擊「閱讀原文」直接跳入)
http://www.elementcreat.com/archives/3233.htm


以犀為貴系列第二頭

一直都有想法但不是一直能有合適的材料來做東西,所以一直留意適合的材料,雖然材料不是最重要的但是選用合適的材料能更好的把雕刻師的想法結合實物體現在作品上。這次這個材料用的是昌化灰白色的田料,溫潤細膩,微透,純淨,比較難得的掘性料子。這樣的料子來做白犀一方便從顏色上更接近實物,微透的石質能非常好的表現出犀牛皮膚上的肌理,各個部位皮膚肌理的差異,還有皺紋,都能很好的表現。這次在犀牛角上做了一個猛獁牙的鑲嵌,沒有刻意,材料尺寸上稍有不足,可以做,但是效果會差一些,(白犀是體型最大的犀牛,犀牛角也是最長的最大的)與其將就還不如放棄,所以最後考慮再三還是用鑲嵌,但是石頭的鑲嵌是有風險的,處理不好就廢了。

考慮到小犀牛的比較適合做案頭雅玩,單單一個犀牛沒有什麼襯託顯得有點單調,所以加了一個底座,顏色選用了昌化紫黑硃砂,有了底座襯託顯得更加精緻。


作品發布:
如果你是獨立創作人,也想在本公眾號發布作品,可以加微信與我聯繫:18616577583

網址:http://www.elementcreat.com
淘寶:http://hghonline.taobao.com
公眾號:heqingtang2015
Twitter:hghonline2
FaceBook:10095750@qq.com
微信:hgh499534
郵箱:10095750@qq.com

本文由作者授權轉載聯合發布,
任何其他個人與團體轉載請註明原文連結,
原文出處,不得對文章與圖片做任何修改。

更多資迅

請關注  → 【和清堂】

 和清堂個人微信號
請關注  → 【HGH】



Long-press QR code to transfer me a reward

As required by Apple's new policy, the Reward feature has been disabled on Weixin for iOS. You can still reward an Official Account by transferring money via QR code.

相關焦點

  • 別了,北白犀
    到了1984年,凱斯·希爾曼博士發現野生北白犀種群數量已經銳減為15頭,同時在捷克一家動物園內還殘存了7頭北白犀,北白犀已經到了滅絕的邊緣。這個結果讓所有人驚訝和痛惜,希爾曼博士和動物園立刻開展了保育研究和工作以求回復北白犀的種群數量。
  • 草原巨獸——白犀
    今天我們的主角是犀牛中的佼佼者——白犀,也叫白犀牛、方吻犀、寬吻犀。白犀產自南非,是進化最完善的一種犀牛。它們的頭部長,眼睛很小,身體粗壯渾圓,皮膚厚卻比較光滑。它們在草原上由3—4頭或者更多頭組成家庭族群,以草為主食,所以它們的嘴的形態和馬一樣已變得十分扁平。
  • 別了,北白犀|世間再無北白犀,願天堂沒有槍聲
    為使北方白犀牛的基因繼續存留在地球上,2009年,動物園把「蘇丹」和另外3頭北方白犀(兩雌性一雄性)送到肯亞珀椰塔保護區,希望藉助那裡豐沛的水草和與它們原生棲息地相近的氣候環境,讓這些犀牛能夠自然受孕,繁衍後代。  但很不幸,計劃沒有成功。雖然有交配,兩隻雌性都沒懷孕。  2014年10月,其中一隻雄性犀牛自然死亡了。
  • 世界上最後一頭 雄性北白犀去世了
    北白犀與南白犀應是不同物種蘇丹的死,意味著北白犀向滅絕的邊緣又靠近了一步。它們早已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受脅物種紅色名錄》評估為野外滅絕(EW)。事實上跟當年白鰭豚的情況幾乎是一樣的,北白犀早已經屬於功能性滅絕了。
  • 科學家創建雜交北白犀胚胎—新聞—科學網
    或被移植進「代孕母親」體內 有望拯救最瀕危哺乳動物
  • 野生北部白犀已絕種 非野生全世界僅剩3隻
    隨著美國一隻北部白犀22日病死,全球該瀕危物種如今只剩下3只。  根據世界自然基金會統計,全球野生的北部白犀已經絕種,僅在動物園和自然保護區存活為數不多的幾隻。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聖地牙哥動物園介紹,除了該動物園飼養一隻名叫「諾拉」的北部白犀,全球僅在肯亞奧爾佩傑塔自然保護區還有3只北部白犀。「諾拉」現年41歲,在北部白犀中屬於高壽,本月22日因細菌感染以及與衰老有關的疾病,在醫治無效的情況下最終被園方實施安樂死。這家動物園當天在「推特」微博客發布消息:「我們失去了『諾拉』,心中倍感傷痛。世界上從此只剩下3只北部白犀。」
  • 世界上最後一頭雄性北白犀,沒了
    自此,北白犀也面臨著徹底絕種的危機。負責照料它的保護區人員號召道,保護珍稀動物刻不容緩。當地時間20日上午,肯亞奧佩傑塔保護區在官方推特上公布了這一消息。保護區內一頭名為「蘇丹」(Sudan)的雄性北白犀,已經離開了這個世界。推特截圖據肯亞民族日報消息,時年45的蘇丹,曾住在捷克的德武爾克拉洛維動物園,於2009年被送至奧佩傑塔。
  • 最後的雄性北白犀也老了,又一個物種即將消失
    然而,蘇丹的後腿也越來越不好使……蘇丹一歲時在南蘇丹的貝尚區被捉住,然後背井離鄉來到捷克共和國的 Dvur Kralove 動物園,直至2009年北白犀「最後機會」繁殖計劃啟動後,才與兩位雌性白犀牛小夥伴一同回到了非洲大陸,住進了自然保護區,任務是繁衍後代。然而,已入暮年的蘇丹因為後腿衰弱,已經不能與雌性交配,且他的精子數量也越來越少,配種可能性非常小。
  • 體型最大的犀牛,因人類大肆捕殺,白犀已處於滅絕的境地
    日前,世界上生存的牛共有五種:白犀、黑犀、印度屏、爪和蘇門犀,前兩種產於非洲,後三種產於亞洲。它們是世界珍貴的大型野獸。犀牛中要數白犀的體形最大,其肩高可達1.8-2.0米,身長達4.1-4.4米,體重在2-3噸之間。
  • 美國一隻北部白犀22日病死 全球該瀕危物種如今只剩下3隻
    3隻北部白犀一直在嚴密的保護下生存著。   ■僅剩的3隻北部白犀中僅有一隻雄性「蘇丹」。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聖地牙哥動物園介紹,除了該動物園飼養一隻名叫「諾拉」的北部白犀,全球僅在肯亞奧爾佩傑塔自然保護區還有3隻北部白犀。「諾拉」現年41歲,在北部白犀中屬於高壽,本月22日因細菌感染以及與衰老有關的疾病,在醫治無效的情況下最終被園方實施安樂死。   這家動物園當天在「推特」微博客發布消息:「我們失去了『諾拉』,心中倍感傷痛。
  • 蘇丹:切角3年重長,40守衛24小時護衛,北白犀為何還是滅絕
    北白犀這個物種在世界上生存了5000萬年,而人類只用了短短的百年,便將它們推向了滅亡。2012年,姚明就去了肯亞被北白犀保護區,看望了蘇丹; 李星明以蘇丹的真實經歷,用童話體裁回顧了蘇丹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