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顆藍色的星球上,人類其實並不孤單,還有各種各樣陸地或者海洋中的動物也生活在地球之上。那麼,人類已知的最瀕危的動物到底是哪種呢?是我們熟悉的國寶大熊貓亦或者是澳大利亞的考拉?
其實這個世界上最孤獨的動物,對於我們來說可能不太熟悉,它就是北非白犀牛。北非白犀牛是白犀牛的一個亞種。現在全世界只剩下兩頭,已經屬於極度瀕危級別。它們的體型龐大,可以長到三米多長,整體肩高可以達到170釐米左右,體重可以達到1800斤到3200斤左右。
北非白犀牛孔武有力,性格暴躁,壽命在45年左右。身體圓潤粗壯,皮膚表面褶皺縱橫,但是比較光滑,它的皮膚厚度可達三釐米左右。和其他犀牛類似,北非白犀牛的視力也不太好,但是它的聽覺非常敏銳。北非白犀牛是一種是純素食性動物,奔跑速度可達40公裡每小時。
北非白犀牛的瀕危程度已經超過了我國的大熊貓,作為極度瀕危的生物,在三年以前,人類已知野外自然環境中生存的雄性北非白犀牛蘇丹被人類執行安樂死,所以其實現在可以說世界上的北非白犀牛已經慢慢地走向了滅亡。
現在僅剩的兩頭北非白犀牛實際上是有親緣關係的,它們是一對母女,年老的北非白犀牛今年33歲,名字叫娜金。年輕的北非白犀牛叫做法圖,今年22歲。因為兩頭白犀牛有親緣關係,並且為同性,所以它們並沒有繁衍後代的能力。
禍不單行,最近生物學家為它們檢查身體的時候,發現娜金的腹部裡出現了一個巨大的囊腫。娜金也逐漸步入老年,現在就連站起來都非常困難,生活得舉步維艱。娜金和法圖終究無法肩負起延續種群的命運。那麼我們人類還能做什麼呢?
其實在很久以前,北非白犀牛曾廣泛地分布於非洲的北部、東部和中部。是非洲草原上一道最亮麗的風景線,在1900年時,當時的北非白犀牛還有將近3000多頭,但是到了18年前,北非白犀牛隻剩下40頭左右。
一直到了三年前,最後一頭雄性的北非白犀牛蘇丹因為年老安樂死去世,這個世界上也只剩下最後兩頭雌性北非白犀牛,現在這兩隻北非白犀牛已經受到了肯亞奧佩傑塔野生動植物保護區工作人員的嚴加看管,每天都有專職的工作人員進行保護。
現在靠這兩頭自身的能力是無法進行繁衍的,所以人類在這個時刻必須肩負起延續北非白犀牛的使命,在三天以前英國媒體報導,來自義大利,德國,捷克的一些生物學家已經開展了一項國際生物救援活動,用兩頭白犀牛的卵子與已經保存的雄性北非白犀牛的精子進行結合,並把北非白犀牛重新復活。
在前一段時間,該團隊的科學家終於實驗成功,使用取卵探針從法圖的身上找到了14枚卵細胞。這批卵細胞立刻從非洲運回義大利克雷莫納實驗室完成受精。科學家們用法圖的卵細胞和以前保存的雄性北非白犀牛蘇尼的精子相結合。
蘇尼在7年以前就因年老體衰去世,但是,在他年輕的時候科學家未卜先知,已經保存了它的若干精子。這次的生物救援活動一共有兩枚卵子被確認受精成功,並且被成功地冷凍起來,以後到科學技術發展成熟的時候,再取出進行培育,復活北非白犀牛。
胚胎被保存在零下將近200度的液氮罐中,並有專職人員看護。在理論上這些冷凍的犀牛胚胎受精胚胎可以保存幾千年之久,等以後科學技術足以發展到可以復活北非白犀牛的時候,再取出進行復活。生態環境日益惡劣,也決定著許多生物來到了生死存亡的時刻,在這個階段人類一定要積極的幹預,保護環境,保護動物。圖片來自網絡侵聯必刪。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