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們與時間賽跑,培育出兩個胚胎,拯救瀕臨滅絕的北白犀牛

2021-01-17 騰訊網

Najin(左)和Fatu是地球上最後兩隻北白犀牛

據CNN報導,本周三科學家們宣布,他們成功地為兩隻北白犀牛進行體外胚胎受精,成功地從北白犀牛身上培育出了兩個胚胎,這是一個拯救這一瀕危物種的關鍵轉折點。

目前,世界上僅存的兩頭北白犀牛(Northern white rhino)Fatu和Najin,它們都是雌性,生活在肯亞的Ol Pejeta保護區內。最後一隻雄性北白犀牛Sudan是在去年去世了,使得人們對該物種瀕臨滅絕的擔憂不已,尤其是因為這兩隻雌性北白犀牛無法懷孕。

這些胚胎是由國際科學家培育出來的,胚胎的卵子是上個月從Fatu和Najin中提取的,冷凍的精子是從之前死去的北白犀牛身上提取的。佩傑塔動物保護協會(Ol Pejeta Conservancy )在一份聲明中說,這兩個胚胎是可以存活的,現在儲存在液氮中, 不久後將會將它們轉移到代孕母體內。

預防北白犀牛迅速滅絕的過程是漫長的,而這些胚胎只是 一部分。

科學家從一頭雌性犀牛的卵巢中收集卵子

由於Fatu和Najin自己無法懷孕,所以胚胎很可能會被轉移到一隻雌性南白犀牛(Southern white rhino)身上,由她代孕。

「五年前,培育北白犀牛胚胎,看起來似乎無法做到,而今天我們做到了。」來自Dv r Kralove動物園的Jan Stejskal說。而Najin和Fatu就是在Dv r Kralove動物園出生的。

2009年,佩傑塔動物保護協會從捷克共和國的一家動物園收購了這頭北白犀牛——兩隻雄性和兩隻雌性。兩隻雄性北白犀牛都死了,這給雌性犀牛留下了亞種的命運。

去年3月,Sudan自然死亡,另一隻雄性北白犀牛是在2014年死的。這兩名雄性犀牛的精子都被低溫冷凍,希望有一天技術進步了,能夠用於繁殖。

幾年後,希望變成了現實。提出的卵子從肯亞空運到義大利。 Avantea實驗室的科學家們用已故雄性北白犀牛的精子給這些卵子受精。

犀牛是偷獵者的目標,因為在亞洲,人們相信犀牛角可以治療各種疾病。專家表示,犀牛角比毒品更有利可圖。

世界上只剩下兩頭北白犀牛了,為了維持北白犀牛的生存,人們不得不與時間賽跑。

西黑犀牛

由於偷獵,西黑犀牛(Western black rhino)在幾年前就被宣布滅絕。據保護組織「拯救犀牛」稱,全世界現存的五種犀牛都受到了威脅。

相關焦點

  • 拯救瀕危北方白犀牛 科學家成功培育出兩個試管胚胎
    為了不讓北方白犀牛從地球上徹底消失,國際科研和野生動物保護團隊一直進行著努力,當地時間11日,科學家們終於成功培育出兩個試管北方白犀牛胚胎。今年8月22日,在來自義大利、德國和捷克的科學家,肯亞野生動物保護局以及奧爾佩傑塔自然保護區等多方合作和努力下,科研團隊從娜金和法圖身上各取出5顆卵子,共計10顆卵子。同月25日在義大利的阿凡提阿實驗室,解凍了早年從兩頭雄性北方白犀牛收集的精子,對10顆卵子進行人工授精,其中7顆卵子成功受精;孵化10天後,最終培育出了2個胚胎。
  • 科學家緊急培育人工胚胎,拯救該瀕危物種
    據英國《獨立報》1月16日報導,近日,為了拯救世界上瀕臨滅絕的北方白犀牛,科學家們培育了胚胎。據悉,科學家們培育了一個新的胚胎,他們希望這一舉措能夠幫助緩解北方白犀牛的滅絕。這已是科學家培育出的第3個拯救白犀牛的人工胚胎。科學家在最後一頭雄性犀牛死亡前,提取了它的精液並緊急冷凍,在和世界上僅剩的2頭雌性北方白犀牛的卵子結合後,得到了這寶貴的第3個人工胚胎。未來,這個寶貴的胚胎或許會培育出北方白犀牛幼崽。
  • 科學家培育出北方白犀牛胚胎 或能拯救瀕危物種
    參考消息網9月13日報導美媒稱,科學家11日宣布,他們成功培育出了兩個瀕臨滅絕的北方白犀牛胚胎,這是拯救該物種的國際行動的一部分。目前全世界僅剩下兩頭北方白犀牛,並且都是雌性。據美聯社9月11日報導,這些胚胎是在實驗室中用雌性犀牛的卵子和死去雄性犀牛的冷凍精子培育出來的,現在被儲存在液氮中,在不久的將來將植入代孕母親南方白犀牛的體內。
  • 最新研究:人工胚胎有可能會拯救瀕臨滅絕的北方白犀牛
    最新研究:人工胚胎有可能會拯救瀕臨滅絕的北方白犀牛  Connor Feng • 2019-09-30 18:14:26 來源:前瞻網 E3010G1
  • 研究者培育出北方白犀牛胚胎 瀕臨絕種犀牛或能繁衍
    這一曾廣泛分布在中非和東非地區的亞種目前僅剩兩頭雌性犀牛,皆為「蘇丹」的後代,但不具生育能力。不過,現在有個好消息是,這種瀕臨絕種的哺乳動物將能繼續繁衍下去。德國萊布尼茨動物園和野生動物研究機構(IZW)的研究團隊通過將北方白犀牛的精液與南方白犀牛的卵細胞結合,成功培育出該種雜交犀牛胚胎。
  • 法媒:科學家培育出試管北方白犀牛胚胎
    參考消息網7月6日報導 法媒稱,科學家7月4日說,在世界上最後一隻雄性北方白犀牛「蘇丹」死後幾個月,他們已經培育出含有其DNA的胚胎,從而有望拯救這個亞種免於滅絕。據法新社7月4日報導,由於現存兩隻北方白犀牛都是不育的雌性,科學家希望他們的突破性技術能有助於重新建立一個可繁育的北方白犀牛種群。
  • 全球剩兩頭雌性北白犀 科學家想讓它們"傳宗接代"
    北白犀胚胎是使用近親亞種卵細胞培育的,科學家稱,這種方法有望拯救瀕危滅絕的北白犀。研究小組成員表示,我們希望「三年之內」人工培育出一頭北白犀。他們使用兩頭死亡雄性北白犀的精液培育出犀牛胚胎。北白犀胚胎是使用近親亞種卵細胞培育的,科學家稱,這種方法有望拯救瀕危滅絕的北白犀。
  • 科學家創建雜交北白犀胚胎—新聞—科學網
    或被移植進
  • 科學家用「試管嬰兒」技術拯救北方白犀牛,目前只剩兩雌性
    北方白犀牛,世界上最瀕危的動物之一,目前只剩下兩頭雌性個體,然而一個太老,一個無法生育,在這種情況下,科學家用人類「試管嬰兒」的方法,在實驗室製造了兩個北方白犀牛胚胎,給了這個種群渺茫的生存機會。Najin和Fatu北方白犀牛在十幾年前就野外滅絕了,雖然有少部分在動物園中生活,但大多數活著的北方白犀牛都因為過於年老或健康問題而無法生產小犀牛
  • 世界犀牛日:拯救北白犀的一線生機
    沒有了雄性個體,北白犀就失去了自然繁育的機會。這樣的情況下,拯救北白犀還有希望嗎?有的。就讓我們從故事的始端娓娓道來。。。。。。北部白犀牛的古往今來1903年,一頭在蘇丹白尼羅河附近獵殺的犀牛被展出後,科學界才首次知道了這個物種。
  • 世界又一物種滅絕,最後一頭雄性北方白犀牛被「安樂死」
    今天說個比較沉重的話題——物種滅絕。據統計,全世界每天有75個物種滅絕,每小時有3個物種滅絕。這其中有「天命如此」的,但絕大部分還是和人類的造孽脫不了干係的,生態環境破壞和過度獵殺是兩大禍首。其實小編也很難相信,擁有如此高度文明的人類是地球上最兇殘的物種。
  • 跨國協力拯救瀕危白犀牛
    生成於西北太平洋和我國南海的強烈熱帶氣旋被稱為「颱風」;生成於大西洋、加勒比海以及北太平洋東部的則稱「颶風」;而生成於印度洋、阿拉伯海、孟加拉灣的則稱為「旋風」。05跨國協力拯救瀕危白犀牛世上僅存兩頭雌性北白犀牛「法圖」和「娜金」,目前一起生活在奧佩傑塔自然保護區裡。圖|Getty目前全球北白犀物種僅存2隻雌性犀牛,分別是31歲的「Najin」和20歲的「Fatu」。
  • 力挽狂瀾:人們有望將北部白犀牛從滅絕的邊緣拉回來
    白犀牛,對於大部分人來說,這只是一個存在於圖片文章視頻中的物種,就連去動物園都不一定能見到。而我們對白犀牛的了解又有多少呢?除了頭上的犀牛角,我們可能都想不出來白犀牛的具體模樣。犀牛現存五種,分別是白犀牛、黑犀牛、蘇門答臘犀牛、爪哇犀牛、印度犀牛,所有犀牛都是瀕危物種。
  • 人工繁殖,是拯救犀牛的最後途徑了!哦,要先把屎掏出來
    我看起來是個掏糞的其實確實是個掏糞的帕克·潘寧頓(Park Pennington)和同事每周輪流給6隻雌性白犀牛做卵巢掃描,這項工作面臨兩個挑戰:第一,卵巢位於體內深處,想要把探頭送到位,免不了要把胳膊也伸進去;第二,直腸裡真的有好多屎啊!
  • 南方白犀牛成「代孕媽媽」 助力北方白犀牛繁衍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南部聖地牙哥野生動物園一頭南方白犀牛經人工授精成功懷孕,若能懷足月,有望成為「代孕媽媽」,幫助面臨滅絕危險的北方白犀牛生育後代。聖地牙哥野生動物園研究人員16日宣布,這頭名為「維多利亞」的南方白犀牛懷孕兩個月。
  • 科學家首次培育出馬鼠嵌合胚胎
    新華社北京12月3日電(記者彭茜)以美國德克薩斯大學達拉斯西南醫學中心及深圳華大生命科學研究院為主的科研團隊,首次在多個物種中培育出一種新型幹細胞系,並在此基礎上生成世界首例馬鼠嵌合胚胎。研究論文已於2日在線發表在美國《細胞-幹細胞》雜誌上。這項成果在異種器官移植和瀕危動物保護方面具有應用潛力。新研究的基礎之一在於可生成嵌合胚胎的幹細胞系。
  • 全球僅剩3隻北部白犀牛 科學家欲用科學手段拯救
    並且這3隻北部白犀牛均無法生育,科學家欲採用體外授精和幹細胞技術拯救北部白犀牛。北部白犀牛曾生活在非洲,但現在已經找不到其任何足跡,該物種已經陷入瀕臨滅絕的處境。北部白犀牛和南部白犀牛同屬白犀亞種,但北部白犀牛相對南部白犀牛體型更小,毛髮更多,它曾經分布在烏幹達西北部、查德南部、蘇丹西南部、中非共和國東部及剛果民主共和國東北部。
  • 世界上最後一隻雄性北白犀牛死亡,至此,此物種滅絕…
    白犀牛分南白犀和北白犀兩個亞種。前者數量尚可,後者世界上僅存3隻,其中兩隻是雌性北白犀牛,另外一隻雄性北白犀牛!這隻唯一的雄性北白犀牛叫蘇丹,生活在肯亞奧佩傑塔保護區。生於1973年,今年已經45歲了,但是它的生命也就停止在了45歲,因為它就在昨天去世了!
  • 馬來西亞最後一頭蘇門答臘犀牛死亡後,科學家或用其組織和細胞克隆它
    去年11月,馬來西亞最後一隻蘇門答臘犀牛伊曼(Iman)死亡,這讓這個瀕臨滅絕的物種離滅絕又近了一步工作過程包括:與婆羅洲犀牛聯盟(BORA)合作,研究人員在婆羅洲犀牛保護區採集了包括伊曼在內的最後三隻蘇門答臘犀牛死亡前的細胞和組織。這些細胞來自犀牛的心臟、肺、大腦和腎臟。至關重要的是,研究小組收集了幹細胞——基本上,幹細胞是產生具有特殊功能的細胞的原材料。然後有兩種潛在方法。第一種方法是將這些幹細胞發育成卵子和精子,創造出胚胎,然後植入代孕母犀牛體內。
  • 科學家首次培育出馬鼠嵌合胚胎,用於保護瀕危動物
    科學家首次培育出馬鼠嵌合胚胎,用於保護瀕危動物 新華社北京12月3日消息,以美國德克薩斯大學達拉斯西南醫學中心及深圳華大生命科學研究院為主的科研團隊,首次在多個物種中培育出一種新型幹細胞系,並在此基礎上生成世界首例馬鼠嵌合胚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