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研究】歐洲「節儉四國」對德法救助計劃表反對,英國首次以負...

2020-12-08 和訊

  本期摘要

  政經聚焦

  美 國

  美聯儲公布4月議息會議紀要,展示對美經濟前景的擔憂

  歐 洲

  德法提出5,000億歐元「復甦基金」救助計劃,「節儉四國」表反對

  英國首次以負利率發行國債,進入負利率時代仍存不確定性

  英國發布「脫歐」後新關稅制度

  日 本

  日本央行舉行臨時金融政策會議,推出中小企業貸款計劃

  疫情重創日本外貿,4月出口同比驟減21.9%

  新興市場及其他國家

  印度央行緊急降息40個基點,利率水平調整至2000年來最低

  國家主權評級動態

  標普下調斯裡蘭卡長期本、外幣主權信用等級至「B-」

  惠譽下調澳大利亞長期主權信用評級展望至「負面」

  主要經濟體利率及匯率走勢

  美債長短期收益率回升,各主要經濟體國債與美債利差走勢不一

  國際貿易擔憂情緒帶動美元指數本周小幅反彈,歐元、英鎊收漲,日元下跌,人民幣保持區間波動的穩定態勢

  國際大宗商品價格走勢

  減產利好及庫存下降提振國際原油價格連續第四周收漲

  國際黃金價格衝高回落,未能延續上周漲勢

  政經聚焦

  美聯儲公布4月議息會議紀要,展示對美經濟前景的擔憂

  北京時間5月21日凌晨2點,美聯儲公開市場委員會公布了最近一次會議(4月28-29日)形成的會議紀要。4月會議是美聯儲自1月以來首度按照日程安排召開的FOMC會議,此次會議維持聯邦基金利率在0%-0.25%不變,並表示在經濟穩健復甦前不會上調政策利率,實施負利率的可能性幾乎為零。會議紀要顯示,美聯儲官員一致認為,新冠疫情將在中期內為美國經濟前景帶來巨大不確定性和風險。與會官員還認為,今年下半年起美國經濟最多只會微弱復甦,甚至可能出現更悲觀的局面。同時,由於大量企業和家庭面臨破產,銀行等金融機構將承受更大壓力,金融穩定將受到威脅。

  聯合點評:美聯儲4月會議紀要展示了美聯儲官員對美國經濟衰退深度以及全面復甦時間不確定的擔憂程度,整體上並不意外。新冠疫情在美國暴發以來,美國經濟承受了前所未有的下行壓力。美國商務部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美國GDP按年率下滑4.8%,是國際金融危機以來最差表現。勞工部數據顯示,4月份美國失業率飆升至14.7%,為上世紀30年代大蕭條以來最高值。美聯儲官員也擔心第二波感染病例、企業永久關閉以及政府救助不充足的問題。但目前看,預計美聯儲實行負利率的可能性仍然極小,未來美聯儲仍將致力於使用所有工具支撐經濟。

  德法提出5,000億歐元「復甦基金」救助計劃,「節儉四國」表反對

  5月18日,德國總理默克爾和法國總統馬克龍共同提出一項歐盟應對新冠危機的經濟復甦聯合倡議。德法共同聲明稱,建議歐盟在2021-2027年多年期財政預算框架下建立暫時性「復甦基金」,以歐盟委員會為擔保發行債務為基金融資,「復甦基金」將以歐盟預算撥款的方式向受新冠疫情衝擊最嚴重的行業和地區進行援助,而歐盟未來將通過設立數字經濟稅等新稅源為「復甦基金」提供財源。5月23日,荷蘭、奧地利、瑞典和丹麥組成的歐盟「節儉四國」正式提出關於歐洲復甦基金的反對議案,「節儉四國」在提案中表示,反對任何可能導致歐盟成員國債務共同化,並大幅增加2021-2027年財政預算的措施。

  聯合點評:德法提出的「後新冠危機」經濟復甦聯合倡議意味著德法這兩大歐盟核心國家正在探索推動發展歐盟內部長期分歧嚴重的共同財政政策,同時也是為歐洲各國注入信心,有望成為歐洲一體化的機遇。但另一方面,在歐盟長期財政預算上,南北歐國家一直存在分歧,以義大利、西班牙為代表的南歐國家希望歐盟層面推進財政轉移或主權債務共同承擔的合作;而奧地利、芬蘭、瑞典、荷蘭等北歐國家組成的「節儉集團」作為預算淨出資國,則不滿日益增加的財政負擔,反對任何共同承擔財政或債務機制,希望對南歐國家的援助以貸款為主,並附加推進結構改革的條件。按照原計劃,歐盟委員會將於27日提交關於歐洲復甦基金的提議,目前歐委會更傾向於法德兩國的提案,但是「節儉四國」的反對為這一倡議的前景蒙上了陰影。

  英國首次以負利率發行國債,進入負利率時代仍存不確定性

  5月20日,英國債務管理辦公室(DMO)宣布,已對外發行了37.5億英鎊3年期國債,國債平均收益率為-0.003%。另據後續報導,英國這筆國債最終獲得了81億英鎊的訂單,是DMO計劃銷售金額(38億英鎊)的2.15倍,這一結果意味著該負收益率國債已被超額認購。在看到市場對負收益率國債的信心後,英格蘭央行行長貝利於本周三首次承認,不排除實施負利率的可能性。

  聯合點評:鑑於英國目前較高的降息和量化寬鬆預期,未來英國國債價格上漲可能性很大,加上英國政府以往良好的信譽和極低的違約風險,其國債在債券市場表現良好,是眾多險資和養老基金的選擇,所以即使出現負利率,投資者依然超額買入。據此,市場也紛紛押注英格蘭央行將於2021年6月的貨幣政策會議上正式推出負利率。從一定程度上來說,英國央行此次表態只是在提前規劃未來經濟遭遇進一步挫折之後,所需要採取的下一步行動,目前看來英國是否進入負利率時代仍有不確定性。

  英國發布「脫歐」後新關稅制度

  當地時間5月19日,英國政府宣布,「脫歐」過渡期今年年底結束後,英國將自2021年1月1日起實施 「英國全球關稅」這一新關稅制度,取代原來一直實施的歐盟對外關稅制度。根據新的稅收制度,從2021年年初開始,按照世界貿易組織規則和其他現行最惠國待遇政策,英國60%的進口商品在新稅收制度下享受免關稅待遇,而目前免關稅待遇的進口商品只有47%。對於沒有與英國籤署貿易協議的國家,將取消所有稅率低於2%的關稅。同時,為了保護農業、汽車業和漁業等免受競爭威脅,英國對這些產業的進口產品仍將保留關稅,包括牛羊肉、家禽等農產品(000061,股吧)和絕大多數陶瓷產品。此外,對汽車關稅維持在10%不變。另外,政府準備對用於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個人防護用品等醫療物資給予「臨時零關稅」政策。

  聯合點評:新關稅制度的出臺被市場視為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不打算延長「脫歐」過渡期的跡象。但另一方面,目前英國與歐盟貿易談判進展緩慢令人擔憂,而歐盟佔英國貿易總額的一半左右,英國與歐盟在年底前能否達成貿易協議,對於是否能夠避免英歐企業成本大幅上升至關重要。英國本月19日還公布了與歐盟未來關係的建議,其中包括一份291頁的自由貿易協議草案,英歐雙方力爭在今年年底前達成協議,但在漁業等關鍵問題上,雙方仍然存在很大分歧。

  日本央行舉行臨時金融政策會議,推出中小企業貸款計劃

  5月22日,日本央行舉行臨時金融政策會議推出新的貸款計劃,通過金融機構向中小企業提供融資,總規模為30萬億日元,加上已實施的貸款及購買企業債等計劃,日本央行為應對新冠疫情而推出的企業資金周轉援助政策總規模達到75萬億日元。日本央行在當天會議結束後宣布,將基準利率維持在-0.1%不變,將10年期國債收益率目標維持在0%附近不變,繼續維持超寬鬆貨幣政策,並通過切實執行企業資金周轉援助政策,維護金融市場穩定。同時,日本央行表示將繼續密切關注疫情對經濟的影響,如有必要將採取進一步寬鬆措施。

  聯合點評:本次央行會議這是一場原先未在日本央行日程計劃上的貨幣政策會議,而之所以突然召開這場計劃外的利率決議是因為最近公布的數據顯示日本一季度GDP大幅萎縮,4月份出口大幅下降,日本5月工廠活動加速下滑,令日本央行尋求迅速為陷入困境的企業提供融資,以彰顯其在支持經濟方面的靈活立場。受日本疫情擴散影響,吸納日本七成就業人口的中小企業受到巨大衝擊,不少企業營業額驟降,經營收益惡化。由於資金周轉困難,破產企業數量快速增加。此次緊急會議推出的中小企業貸款計劃表明隨著陷入困境的中小企業數量快速增加,表明日本央行政策重點已轉向防破產、保就業。

  疫情重創日本外貿,4月出口同比驟減21.9%

  5月21日,日本財務省公布貿易數據(初值,以通關為準)顯示,受新冠肺炎疫情拖累,4月份日本出口同比下降21.9%,創2009年金融危機以來最大跌幅。疫情及政府防疫措施對汽車、機械設備行業的打擊尤大。數據顯示,4月份,日本汽車出口下降52.2%,交通運輸設備出口大跌45.5%,機械設備出口下滑23.4%。分地區和國家來看,4月份,日本對美國出口同比下降37.8%;對歐盟出口同比下降28.0%;對亞洲地區出口下降11.4%,其中,對中國出口同比下降4.1%。另一方面,因原油價格下跌,從沙特進口的原油減少等原因,日本從全球進口減少7.2%至6.1萬億日元。

  聯合點評:日本4月出口大幅銳減的主要原因是疫情致使全球需求銳減,目前全球累計確診的新冠病例已經突破了508萬例,疫情仍然使未來全球需求面臨巨大的風險。出口低迷預示日本經濟可能進一步衰退。據日本內閤府最新數據,受新冠疫情等因素影響,今年一季度日本實際GDP扣除物價因素後環比下降0.9%,按年率計算降幅為3.4%,為連續第二個季度負增長,意味著日本這個全球第三大經濟體已經陷入技術性經濟衰退。日本央行近期推出的無限制購債、企業融資等緊急措施或對經濟產生一定託底作用,但出口及經濟恢復仍將視疫情的變化而定。

  印度央行緊急降息40個基點,利率水平調整至2000年來最低

  5月22日,在一次緊急議息會議後,印度貨幣政策委員會以5:1的票數同意將基準回購利率下調40個基點至4%,為2000年以來最低。此外,印度央行還決定將所有定期貸款的暫停期再延長了3個月至8月底,反向回購率從3.75%降至3.35%。3月27日印度全國封鎖後不久,印度央行就宣布將基準回購利率下調75個基點至4.4%,以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衝擊。市場分析認為,印度央行在預定於6月初舉行的議息會議之前舉行會議,維持其「寬鬆」立場,這意味著它可以進一步放寬立場。

  聯合點評:印度為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從3月25日起,實施為期21天的全國封鎖措施。接著,又因疫情未有效緩解,封鎖令再延長到5月3日,但是長時間的封鎖措施給印度經濟帶來沉重打擊,失業率飆升至近30%,預計本財年印度消費支出增速將從去年的5.5%降至不足1%,而固定投資則將萎縮3.5%。更令市場擔憂的是,印度首都新德裡和經濟金融中心孟買在這輪疫情中屬於重災區,且在各大城市都有不少貧民窟,有效檢測、社交隔離等措施在這些貧民窟基本不可能實現。極端情形下,預計印度2020年經濟增速可能會跌至零附近。

  國家主權評級動態

  標普下調斯裡蘭卡長期本、外幣主權信用等級至「B-」

  5月20日,標普將斯裡蘭卡長期本、外幣主權信用等級由「B」下調至「B-」,評級展望由「負面」調整至「穩定」。標普認為,去年年底斯裡蘭卡政府宣布的大規模減稅措施限制了政府的財政空間,加上新冠疫情引發的經濟衰退,斯裡蘭卡的財政實力將被大大削弱,從而加劇與政府債務負擔相關的風險。標普對斯裡蘭卡「B-」的評級反映了該國相對中等的收入水平、疲弱的外部狀況、龐大的財政赤字以及很高的政府債務及利息支付負擔。

  惠譽下調澳大利亞長期主權信用評級展望至「負面」

  5月21日,惠譽將澳大利亞長期主權信用等級展望由「穩定」下調至「負面」,同時維持其長期本、外幣主權信用等級「AAA」不變。惠譽認為,負面展望反映了全球新冠疫情大流行對澳大利亞經濟和公共財政的重大影響。根據惠譽的評估,2020年澳大利亞經濟增長將急劇下降,同時,政府為應對健康和經濟危機的巨額支出將令財政赤字大幅上升,政府債務水平也將顯著升高。但另一方面,「AAA」評級反映出澳大利亞仍具備強大治理能力和有效的宏觀經濟政策框架,並在較長時期內支撐了宏觀經濟的穩健表現。

  主要經濟體利率及匯率走勢

  美債長短期收益率回升,各主要經濟體國債與美債利差走勢不一

  本周出臺的4月份美聯儲會議紀要顯示美國實行負利率的概率幾近零,美債長、短期收益率均呈現小幅上漲態勢。本周1年期、5年期和10年期美債平均收益率分別為0.16%、0.35%以及0.69%,分別較上周上升1.00個、2.60個以及2.40個BP。

  本周,各主要經濟體國債與美債利差走勢不一。中國1年期和5年期國債與相應期限美國國債平均利差較上周分別走擴7.81個和5.96個BP至1.15%和1.75%,10年期中國國債與10年期美國國債平均利差較上周收窄1.87個BP至2.00%;日本1年期、5年期和10年期國債與相應期限美國國債平均利差較上周分別走擴0.79個、3.96個和3.02個BP至-0.34%、-0.48%和-0.69%;歐元區1年期和5年期公債與相應期限美國國債平均利差較上周小幅收窄0.06個和2.90個BP至-0.77%和-1.00%,歐元區10年期公債與10年期美國國債平均利差則較上周走擴0.79個BP至-1.10%。

  國際貿易擔憂情緒帶動美元指數本周小幅反彈,歐元、英鎊收漲,日元下跌,人民幣保持區間波動的穩定態勢

  本周,美元指數走勢先抑後揚。儘管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對於經濟復甦的悲觀預期和美聯儲持續巨量寬鬆政策使得美元指數本周前三個交易日持續走低,但美聯儲進一步排除了負利率可能利好美元,同時隨著近期國際貿易緊張局勢出現升溫的跡象,市場再次出現恐慌性交投,令具有避險資產屬性的美元獲得部分支撐,受此影響本周后期美元自低點反彈,周五,美元指數收於99.7794,周內累計收漲0.15%。

  本周,歐元兌美元方面,德法同意支持設立規模5,000億美元復甦基金以幫助歐盟度過最嚴重經濟衰退的消息提振了市場的樂觀預期,對歐元構成支撐,加上隨著抗疫封鎖措施逐步放鬆,周四公布的歐元區5月製造業PMI初值小幅回升,推動歐元刷新三周高點。周五,歐元兌美元收於1.1902,周內累計收漲0.83%。英鎊兌美元方面,受英國公布脫歐後新關稅計劃削減關稅消息提振,本周前兩個交易日英鎊兌美元明顯走強,但之後由於美元指數在負利率預期降溫及空調回補的支撐下反彈,此外投資者對英國央行可能施行負利率的預期和對英歐貿易談判的擔憂也對英鎊構成了一定的打壓,英鎊轉而走弱,周五英鎊兌美元收於1.2167,周內累計收漲0.66%。日元方面,本周日本央行召開緊急會議,在宣布針對小型企業和金融機構的刺激舉措之外,宣布保持短期利率目標在-0.1%並引導10年期政府債券收益率趨近於零,並為未來更多的寬鬆政策留下了空間,利空日元,本周五,美元兌日元收於107.6350,周內累計收漲0.50%。

  本周,人民幣基本保持在區間波動的穩定態勢,周一到周三維持在7.1以下,周四因貿易摩擦、中概股上市標準或趨嚴等消息影響,周四、周五人民幣對美元小幅走貶,周五美元兌離岸人民幣收於7.1492,周內累計收漲0.25%;美元兌在岸人民幣收於7.1416,周內累計小幅上漲0.52%。鑑於最新發布的政府工作報告對人民幣匯率的表述未有改變,依然是「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同時「增強雙向浮動彈性」,預計未來即期匯率大概率延續當前的區間波動走勢,「穩」仍是大概率事件。

  國際大宗商品價格走勢

  減產利好及庫存下降提振國際原油價格連續第四周收漲

  本周,受此前「OPEC+」成員國減產利好消息的影響,原油價格延續前期上行。此外,EIA和API周度數據均顯示原油庫存下滑,且EIA公布的美國商業庫存和庫欣庫存數據連續2周下滑,對油價形成支撐。截至周五收盤,NYMEX原油價格收於33.56美元/桶,周內累計大幅上漲12.58%;同期,ICE布油價格收於35.12美元/桶,周內累計上漲7.14%。

  國際黃金價格衝高回落,未能延續上周漲勢

  本周,由於美聯儲會議紀要推遲了美國經濟復甦的預期,使得市場避險情緒升溫,黃金一度刷新高位,但隨著疫苗進展的消息,同時隨著更多的國家解除封鎖措施推動經濟復甦,黃金隨後回吐部分漲幅。此外國際貿易緊張情緒升溫使得市場出現恐慌性拋售,且美聯儲進一步排除了實施負利率的可能性,也部分支撐美元,對金價構成壓力,令黃金衝高回落,未能延續上周的漲勢。周五,國際黃金價格收於1,734.70美元/盎司,周內累計下跌1.30%。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聯合資信。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何一華 HN110)

相關焦點

  • 分裂的北約峰會:德法支持建歐洲軍 俄趁機打楔子
    國際問題專家、中國政法大學歐洲研究中心研究員王曉偉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指出,作為當今世界最強大的軍事組織,北約已經淪為個別國家或少數國家攫取利益的工具,在世界格局面臨重新組合的大背景下,北約深陷困境,內部矛盾不可調和。
  • 英美澳加四國外長發表涉港「聯合聲明」 中國駐英國使館回應
    新京報快訊 據中國駐英國大使館網站1月11日消息,中國駐英國使館發言人就英美澳加四國外長發表涉港聯合聲明答記者問。記者問:1月9日,英國外交發展大臣與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外長發表聯合聲明,對香港警方逮捕多名政客和活動分子「表達嚴重關切」,稱香港國安法「違反《中英聯合聲明》、破壞『一國兩制』框架、限制香港民眾權利與自由、被用於剷除異見」。
  • 李蘭娟院士狠批英國「群體免疫」法:不負責任!嚴重失職!
    近日,英國面對疫情可能採取「群體免疫」的做法,引起了廣泛爭議。3月16日,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在採訪中也首次對這種觀點表達了自己的看法。李院士說:這是對老百姓不負責任的做法,是非常失職的行為。
  • 從四國集團到五眼聯盟,英國重返亞太地區,該來的總要來
    從四國集團到五眼聯盟,該來的總要來。從地域經濟上,亞太經合組織是世界最大的區域化經濟集團組織,環太平洋地區是世界經濟核心地帶。對於亞太地區或者印太地區,世界大國的博弈,周邊國家陣營分化,不斷進行,該區域國家,非該區域國家,都試圖擴大影響力。對於亞太地區,歐洲就是一個巨大的變量。
  • 英國疫情急劇惡化,法、德、意紛紛採取行動,詹森被罵上熱搜
    近日,英國表示發現了變異的新冠病毒,對世界來說,這無疑又是一個嚴重的打擊。  當英國還在思考會如何「脫歐」以及幻想脫歐之後,自己的經濟又會以怎樣的方式快速發展時,一種變異的新冠病毒正在人群中傳播。此消息一出,英國從主動脫歐變成被動脫歐,歐洲多數國家都對英國人員及航班實行了限制入境的禁令,英國被歐洲「隔離「了。
  • 外媒:美國宣布制裁伊朗時,德法英曾明確說「不」
    中新網12月2日電 據路透社1日報導,一份外交信函顯示,2020年10月下旬,德、法、英曾敦促美國政府重新考慮對伊朗金融部門實施的制裁,稱此舉將阻礙合法的人道主義貿易,並損害盟友的共同利益。報導稱,這顯示了美國與其歐洲盟友在對伊朗問題上的分歧。
  •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首屆歐洲論壇在英國牛津大學與劍橋大學舉行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師生團組於8月23日至29日赴英國牛津大學奧利爾學院(Oriel College, University of Oxford)和劍橋大學麥格達倫學院(Magdalene Colleg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訪問,並聯合舉辦北京大學經濟學院首屆歐洲論壇活動。
  • 張德江委員長訪問以色列、巴勒斯坦、 芬蘭、法國四國情況的書面報告
    現將主要情況報告如下:    張德江委員長訪問以色列、巴勒斯坦、芬蘭、法國四國,是繼習近平主席今年訪問中東和中東歐國家之後,我國對中東和歐洲地區的又一次重大外交行動。在國際格局深刻調整、地區形勢複雜演變、我國同四國雙邊關係處於重要發展時期的背景下,此訪對於推動落實習近平主席訪問有關國家和地區提出的主張和舉措,密切我國同往訪四國高層交往,促進立法機關交流合作,提升我國與四國及中東、歐洲地區關係,鞏固和完善全方位外交布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 荷蘭等歐洲四國將聯合研製疫苗 比利時將向歐盟和申根區國家以及...
    荷蘭等歐洲四國將聯合研製疫苗 比利時將向歐盟和申根區國家以及英國恢復開放邊境 2020-06-04 16:22:21 來源:北京日報  |  作者:佚名 | 字號:A+ | A- 【荷蘭等歐洲四國將聯合研製疫苗
  • 德法相彰實現良法善治
    □ 法制日報評論員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了堅持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相結合的基本原則。通過這些法律規定,我們發現公序良俗已經上升為「硬法」,具有了法律的剛性。    其次,民法總則很多具體的條文彰顯了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相結合的立法精神。做好事反被訛詐,有心行善無力擔責的現實困境,曾經讓道德很受傷,也讓很多人在做好事時心存疑慮、畏縮不前。
  • 英國舉行脫歐公投歐洲一體化為何遭遇「離心力」?
    另一方面,金融海嘯和歐債危機之後,歐洲經濟陷入蕭條,英國不得不採取經濟緊縮政策,失業率高企,民眾腰包漸癟,福利也遭到削減。然而,支持留歐的陣營認為,來自歐盟的移民使英國勞動力資源充沛,對英國經濟有利。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以及多家金融機構的研究,若英國脫離歐盟,失業率、財政赤字、通脹率等經濟指標都將惡化,還可能帶來工資降低、商品和服務價格上升以及更高的借貸成本。
  • 歐洲海拔最低的區域,誕生了三個國家,被英國視為屏障
    歐洲全稱歐羅巴洲,是世界上經濟非常發達的一個大洲,即使只從地理角度看,歐洲也是世界上宜居程度比較高的一個大洲。歐洲位於亞歐大陸西部,背靠亞洲腹地,三面被大海包圍,就好像亞歐大陸向西突出的一個大半島。由於海水的比熱大,蒸發耗熱多,歐洲大部分地區溫度比較溫和,再加上北大西洋暖流的影響,即使高緯度地區,也比同緯度的亞洲地區更加溫暖。此外歐洲地形平坦,以平原為主,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佔全洲面積的60%,平原佔比之高,在全世界首屈一指。歐洲高海拔地區,主要位於歐洲南部,其中俄羅斯的高加索地區海拔最高,西歐的瑞士,奧地利等國海拔也比較高。
  • 聯合國建立初期,美國同意中國「入常」,但是蘇聯堅決反對
    1945年10月24日聯合國正式成立,「聯合國」一詞最早在1942年1月1日發布的《聯合國家宣言》中首次提及,在成立聯合國前期美國和蘇聯進行長時間的「對戰」,在聯合國成立初期的時候,美國很同意中國「入常」,但是蘇聯堅決反對,這是為何呢?
  • 【外交部:王毅將應邀訪問意、荷、挪、法、德等歐洲五國】外交部...
    【外交部:王毅將應邀訪問意、荷、挪、法、德等歐洲五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發布消息,應義大利外交與國際合作部長迪馬約、荷蘭外交大臣布洛克、挪威外交大臣瑟雷德、法國歐洲和外交部長勒德裡昂、德國外交部長馬斯邀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將於8月25日至9月1日對義大利、荷蘭、挪威、法國、德國等5國進行正式訪問。
  • 沙俄為何在拿破崙失敗後成為歐洲憲兵?歐洲均勢體系需要
    不過克倫威爾的英國,以議會掌控實權並逐步虛君的改革一直在進行,因此護國公體制的共和國難以持久,英國最終還是重新迎來新的國王。而法國人民在需要一位強人維護革命成功時,拿破崙自身稱帝,帶領法國走上了帝制的道路。然而當時法國之外的歐洲大國皆為君主制度,拿破崙面臨的敵對勢力太過龐大,而身為大革命代表和啟蒙思想化身的拿破崙亦無法接受自己同敵人妥協的方案。
  • 17世紀中至18世紀末,歐洲錯綜複雜的王位繼承戰爭
    法西合併即將提上日程。但是,次年德皇派兵侵入義大利,阻止法軍奪取西屬米蘭大公國。1702年英國對法宣戰。德皇決定其王子查理大公繼承西班牙王位。查理大公由英國艦隊保護在葡萄牙登陸;宣布自己為西班牙國王,並與菲利普五世作戰。西班牙出現雙王爭位局面。 法國在戰爭中僅獲西班牙菲利普五世的支持,實際孤軍作戰,數年之後財政消耗殆盡,國內又發生農民起義,處境困難。
  • 周小川:宏觀審慎政策的含義
    從2008年11月在華盛頓首次召開以來,先後於2009年4月在倫敦、2009年9月在匹茲堡、2010年6月在多倫多,以及2010年11月在首爾共開了5次峰會,並成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和國際治理改革的一個重要平臺。  在G20匹茲堡峰會上,最終形成的會議文件及其附件中開始正式引用了「宏觀審慎管理」和「宏觀審慎政策」的提法。
  • 《四國島篇》走進四國島第一大城市松山市
    接下來我要開啟日本的四國島篇,四國島位於日本的西南部,北臨瀨戶內海,南瀕太平洋,東隔鳴門海峽、紀伊水道與本州的近畿地方為鄰,西隔豐予海峽、豐後水道與九州相望。松山市位於四國島的西北部,是愛媛縣的首府,也是四國島的第一大城市,日本第27大城市,2020年1月1日的人口為508912人,人口看著挺多的,但從2012年就開始出現了轉增為減的現象,目前人口也是加速減少。
  • 他們為何反對發展核能
    中國的環境保護能不能對她的人民,對世界負起責任……」兩位金髮女性向記者連珠炮式地發問,一旁德語翻譯丹尼爾被她們的好奇勁逗笑了。一場記者對她們的採訪,變成了她們對記者的採訪。    這一情景發生在德國國會大廈旁邊的德國聯邦議員辦公樓。